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和“小组教学法”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课堂教学中的综合实践与应用,总结了提高计算机操作课的课堂教学效果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图形图像处理;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小组教学法
Photoshop这门课不仅是学生学习图形图像处理的基础课程,而且也是中职教师实践计算机操作课堂教学的一门典型课,有着“关口”的作用。笔者以中职Photoshop这门集知识与技能于一体,操作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为例,浅谈“任务驱动”和“小组教学法”在本课中的综合应用与实践成效。
一、 “任务驱动”与“小组教学”的简述
“任务驱动”是通过教师精讲、学生多练来实现的。它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以“任务”为线索精心组织教学内容,使其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强调学生自主发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变被动为主动,由“学会”到“会学”。教师引导他们讨论、交流,并给予点评,使其取长补短。
“小组教学”体现面向全体学生,它主要是将全班分为几个学习小组(每组以8~10人为宜),且每组都有接受能力强和弱的组员,每个学习小组由一名对本门课程学得较好的组员任小组长,并协助老师辅导,组员间通过操作、研究、讨论、协作完成任务,教师以讲解难点、引导学习、点拨方法为主。
二、在Photoshop中使用“任务驱动法”和“小组教学法”的优势
1.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欧洲著名进步主义教育家德可乐利把兴趣作为其教学方法的核心,他生动形象地比喻道:“兴趣是个水闸,用它开启注意的水库,并使注意有了方向。它也是一种刺激,脑力依赖它而冲出。”比如,在讲到“编辑工具”时,笔者将自己的数码身份原照与用Photoshop处理后的效果照作对比,让学生明白自已所学的知识技能可以在身边的生活中得到实际的应用,他们的兴趣很快得以提升,接下来学生就迫不及待地让教师讲述“修复画笔”“修补”“仿制图章”等编辑工具的应用方法,学生只看了一遍就全掌握了。紧接着,笔者又“趁热打铁”,让学生完成了他们哥哥姐姐婚纱照的修饰与合成制作。
2.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任务驱动”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思考,寻找各种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运用启发设问,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空间思维、联想思维、类比思维等多种思维技巧,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
比如,在讲到“图层”这个重要而又难以理解的概念的时候,为拓宽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将“图层”形象理解为“透明纸”,然后进行堆叠,笔者用了一个成语将其比喻为“望穿秋水”。先让学生自己从书中总结其特点;然后教师小结:背景层始终在底层,其他层有顺序性等(如下图);最后通过与其他图形软件中的“图层”概念作比较,对学生强调:图层的应用方法和对图层类型的基本操作是需要在“任务练习”中掌握的。只有通过不断提高联想与操作的积极性,学生思考的能力才能得到不断提高。
3.可以营造创新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所以,在操作课中要重视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比如,在讲到“路径和矢量图形工具的应用”时,笔者将钢笔与路径工具穿插在灯光效果设置与广告设计中,并适当地增加滤镜效果,学生在很短的时间里创作出许多好作品。通过对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活场景的创作,学生认识到学习这门课程用途的广大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创作的原动力。
4.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大力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等,都是在现代的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因此,本人同时将“小组教学法”的探索也融合于本课堂教学实践中,小组教学注重的是小组的“独立”运作和小组内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协作关系,同时还附带小组之间的交流协作。
如在进行报纸稿设计时,把背景制作、标志制作、文字制作、广告字制作、版面设计等分成不同的“项目”,然后通过不同的方式将这些“项目”完成。其中笔者尝试了两种方式:①小组成员先一起讨论,共同制定方案,每个成员都分别完成这些简单的工作项目,最后自己“组
装”;②小组成员先一起讨论,共同制定较复杂的方案,然后根据具体分工,分别独立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最后由版面设计小组来“装配”其他小组所完成的项目,这样才算完成这项工作任务。这种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组织形式,要求学生必须有较强的团队观念。实践证明,这两种方式在照顾全体学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方面都起到了非常好的实验效果。
三、“任务驱动法”和“小组教学法”在Photoshop教学中的综合实践
笔者以制作“2008”链接文字特效为例,阐述了两种方法在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1.设计任务,创设情境;分析任务,提出方案
教师提出带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任务,展示创作的成功作品;学生分小组讨论方案,通过小组成员的观察、分析与综合,提出基本的操作步骤和解决方法。教师要对任务中所用到的新工具,在课堂上“精讲”。所谓“精讲”,就是要将本节课中所要用到的新命令(未学过)加以整理,总结其特点、过程、使用细节和快捷键等,尽量列出一个正面例子和反面例子,在最短的时间内讲给学生,然后简评学生提出的解决方案。
在“2008”链接字的创作过程中,首先让学生参考老师的作品,构思一个奥运背景,然后对“2008”文字效果设计一种方案,具体操作时要注意文字的色彩修饰、图层样式的设置、图层顺序的调整等,不仅要让学生能想到,而且要让学生能讲出操作的步骤、细节,然后才去完成。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强调的有两点:①针对周课时较少,而教材中又附有大量的案例和练习,因此每节课都必须有较强的任务感;②要提示学生在随后的案例制作中对所要用到的命令,在教材中划出重点步骤及操作技巧,在使用命令时要充分了解其属性和参数等。在长期的实践中,学生只要能坚持这样做,就可以大大提高单个任务在单节课内的操作效果。
2.实施任务,加强辅导是提高实效的关键
有了方案就要进行具体的实施,这期间学生可以通过组内互助、组间讨论等方式去解决,教师通过调动学生的能动性来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在指导学生完成任务时,要勤于观察不同组之间的差异及不同学生完成练习的步骤与方法,并且要有足够的耐心与热情指导他们。
实践证明,对于此类操作课,综合运用此教学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发挥的空间相对大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考证的通过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练就一项生存的技能,并在提高操作技能的同时学会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敬.浅谈中职学生的计算机教学[J].职业教育研究,2006(9).
[2] 陈逸怀.谈信息技术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2006(9).
[3] 沈道云.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6(12).
[4] 郭万军,李辉,冯明.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7.0[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港口理工学校)
关键词:图形图像处理;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小组教学法
Photoshop这门课不仅是学生学习图形图像处理的基础课程,而且也是中职教师实践计算机操作课堂教学的一门典型课,有着“关口”的作用。笔者以中职Photoshop这门集知识与技能于一体,操作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为例,浅谈“任务驱动”和“小组教学法”在本课中的综合应用与实践成效。
一、 “任务驱动”与“小组教学”的简述
“任务驱动”是通过教师精讲、学生多练来实现的。它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以“任务”为线索精心组织教学内容,使其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强调学生自主发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变被动为主动,由“学会”到“会学”。教师引导他们讨论、交流,并给予点评,使其取长补短。
“小组教学”体现面向全体学生,它主要是将全班分为几个学习小组(每组以8~10人为宜),且每组都有接受能力强和弱的组员,每个学习小组由一名对本门课程学得较好的组员任小组长,并协助老师辅导,组员间通过操作、研究、讨论、协作完成任务,教师以讲解难点、引导学习、点拨方法为主。
二、在Photoshop中使用“任务驱动法”和“小组教学法”的优势
1.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欧洲著名进步主义教育家德可乐利把兴趣作为其教学方法的核心,他生动形象地比喻道:“兴趣是个水闸,用它开启注意的水库,并使注意有了方向。它也是一种刺激,脑力依赖它而冲出。”比如,在讲到“编辑工具”时,笔者将自己的数码身份原照与用Photoshop处理后的效果照作对比,让学生明白自已所学的知识技能可以在身边的生活中得到实际的应用,他们的兴趣很快得以提升,接下来学生就迫不及待地让教师讲述“修复画笔”“修补”“仿制图章”等编辑工具的应用方法,学生只看了一遍就全掌握了。紧接着,笔者又“趁热打铁”,让学生完成了他们哥哥姐姐婚纱照的修饰与合成制作。
2.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任务驱动”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思考,寻找各种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运用启发设问,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空间思维、联想思维、类比思维等多种思维技巧,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
比如,在讲到“图层”这个重要而又难以理解的概念的时候,为拓宽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将“图层”形象理解为“透明纸”,然后进行堆叠,笔者用了一个成语将其比喻为“望穿秋水”。先让学生自己从书中总结其特点;然后教师小结:背景层始终在底层,其他层有顺序性等(如下图);最后通过与其他图形软件中的“图层”概念作比较,对学生强调:图层的应用方法和对图层类型的基本操作是需要在“任务练习”中掌握的。只有通过不断提高联想与操作的积极性,学生思考的能力才能得到不断提高。
3.可以营造创新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所以,在操作课中要重视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比如,在讲到“路径和矢量图形工具的应用”时,笔者将钢笔与路径工具穿插在灯光效果设置与广告设计中,并适当地增加滤镜效果,学生在很短的时间里创作出许多好作品。通过对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活场景的创作,学生认识到学习这门课程用途的广大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创作的原动力。
4.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大力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等,都是在现代的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因此,本人同时将“小组教学法”的探索也融合于本课堂教学实践中,小组教学注重的是小组的“独立”运作和小组内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协作关系,同时还附带小组之间的交流协作。
如在进行报纸稿设计时,把背景制作、标志制作、文字制作、广告字制作、版面设计等分成不同的“项目”,然后通过不同的方式将这些“项目”完成。其中笔者尝试了两种方式:①小组成员先一起讨论,共同制定方案,每个成员都分别完成这些简单的工作项目,最后自己“组
装”;②小组成员先一起讨论,共同制定较复杂的方案,然后根据具体分工,分别独立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最后由版面设计小组来“装配”其他小组所完成的项目,这样才算完成这项工作任务。这种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组织形式,要求学生必须有较强的团队观念。实践证明,这两种方式在照顾全体学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方面都起到了非常好的实验效果。
三、“任务驱动法”和“小组教学法”在Photoshop教学中的综合实践
笔者以制作“2008”链接文字特效为例,阐述了两种方法在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1.设计任务,创设情境;分析任务,提出方案
教师提出带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任务,展示创作的成功作品;学生分小组讨论方案,通过小组成员的观察、分析与综合,提出基本的操作步骤和解决方法。教师要对任务中所用到的新工具,在课堂上“精讲”。所谓“精讲”,就是要将本节课中所要用到的新命令(未学过)加以整理,总结其特点、过程、使用细节和快捷键等,尽量列出一个正面例子和反面例子,在最短的时间内讲给学生,然后简评学生提出的解决方案。
在“2008”链接字的创作过程中,首先让学生参考老师的作品,构思一个奥运背景,然后对“2008”文字效果设计一种方案,具体操作时要注意文字的色彩修饰、图层样式的设置、图层顺序的调整等,不仅要让学生能想到,而且要让学生能讲出操作的步骤、细节,然后才去完成。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强调的有两点:①针对周课时较少,而教材中又附有大量的案例和练习,因此每节课都必须有较强的任务感;②要提示学生在随后的案例制作中对所要用到的命令,在教材中划出重点步骤及操作技巧,在使用命令时要充分了解其属性和参数等。在长期的实践中,学生只要能坚持这样做,就可以大大提高单个任务在单节课内的操作效果。
2.实施任务,加强辅导是提高实效的关键
有了方案就要进行具体的实施,这期间学生可以通过组内互助、组间讨论等方式去解决,教师通过调动学生的能动性来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在指导学生完成任务时,要勤于观察不同组之间的差异及不同学生完成练习的步骤与方法,并且要有足够的耐心与热情指导他们。
实践证明,对于此类操作课,综合运用此教学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发挥的空间相对大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考证的通过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练就一项生存的技能,并在提高操作技能的同时学会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敬.浅谈中职学生的计算机教学[J].职业教育研究,2006(9).
[2] 陈逸怀.谈信息技术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2006(9).
[3] 沈道云.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6(12).
[4] 郭万军,李辉,冯明.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7.0[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港口理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