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的“信达雅”并非译事最高原则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2009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旨在对严复“信达雅”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討,根据翻译实践案例分析认为“信达雅”作为译事最高原则,有待商榷。提出翻译是一种文化交流活动,翻译标准呈多元化,译者应本着“译以致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时代的发展和读者的需求,以不同翻译理论为指导,使译文以一种喜闻乐见的方式为人们普遍接受,实现顺利交际。
  关键词:“信达雅”;翻译;最高原则;标准
  翻译是一项极其复杂的活动,是根据人类社会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文化创造,是在两种语言之间实现跨文化沟通与交往的一种不可替代模式。
  一、严复的“信达雅”
  严复于1898年第一次明确提出“信达雅”。关于这一原则,长期以来众说纷纭,许多翻译学者专家在“信、达”意义阐释上基本一致,唯有“雅”字,分歧较大。关于“信”“达”“雅”这三字理论确实强调了翻译的忠实性,但正是“忠实性”这一内涵大大影响了中国人特别是知识分子的思维。笔者在综合前人对这一概念的阐述和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如今“信达雅”作为衡量译文质量的标准,就是要求:(1)译文要忠实可信,内容和形式上都要忠实于原文,保全原文的意义,对原文的信息量“不增、不减、不改”。也就是说,作者在原文中所表达的是个什么意思,译者也应该在译文中翻个什么意思,不可自行其是,凭个人爱好随意添加修改(信)。(2)译文要通畅顺达,使译文读者易于明白。译者翻译文章或书籍自然是要别人来读的,译文如果结结巴巴,使人看了不知所云,那他的翻译就无任何意义了。正如严复所说 :“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达)(3)译文要注意文字之美。即要提高译文的文字水平,注意到研究用怎样的文字“则为达易”,既要引进外语的表达方式及词汇以丰富本族语言,又要符合本族语言习惯(雅)。
  二、“信达雅”并非译事最高原则
  翻译理论的提出主要目的是揭示翻译的规律,而不是提供硬性翻译规则,迫使人们照着去做。科学的翻译理论应能指导翻译实践,但这不能用绝对的尺度来衡量。翻译所涉及的语言是活生生的、充满新颖的、有时甚至是不合规范的东西,翻译时就无法死扣某一理论和方法,而应根据有关理论原则,灵活地、创造性地加以运用;把具体的翻译理论同具体的翻译实际相结合,在翻译实际中具体问题解决。
  对于严复“信达雅”之翻译原则亦是如此,把它作为译事最高原则统领译界是不科学的。尤其在市场经济大潮下,实用主张受到欢迎,“译以致用”成为新世纪的翻译旗帜。翻译不是为了自娱,不再仅仅是为了练笔,而多半是为人劳作,供人阅读,供人使用,产生实效。步入二十一世纪,全球一体化,由于电子通讯、广播电视的迅猛发展,图像、口传取代文字的交际地位,社会发展向翻译提出了质量、数量、速度等方面的新要求,如何提高翻译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已是每一个译者读无法回避的问题。人们翻译一份广告文稿等外宣资料时,要达到宣传效果;翻译一段外电供电视新闻节目主持宣读,要想多吸引观众增加收视率;翻译一本书,要想销路可观。如果凡译事认定“信达雅”为最高原则,那就显得过于绝对化,翻译也就没有效益可言,没有发展可言。
  我不认为“信达雅”能够作为一个有机完整的理论体系而统领译事,它也并非是译界一金科玉律。只要读者能够从译文中有所得,得到“乐趣”,那么一个翻译理论就有它的正确性。死扣“信达雅”这一理论和方法未必能使译文让读者理解和接受,也未必是最佳策略。就新闻翻译来说,需要考虑到意识形态问题,或涉及到政治敏感话题时,其翻译就要大作变更了。应用英语翻译如对外宣传资料的翻译中,由于中国和西方国家在政治体制、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等诸多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有些宣传形式和内容对国内受众来说是习以为常的,但对外宣传时如不加任何调整改变而逐字照译,往往看似忠实,实际却令人费解。因此,翻译这些材料,适合采取“变译”策略,需要根据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考虑外宣译文的效果、受众的反应、语言的风格特色等各方面的因素,对中文原文进行适当的加工,有时要删减,有时要增加背景内容,译前对材料进行灵活的处理。如果一味坚守一个“信”字,就很难达到外宣应有的效果。
  三、结语
  任何一个翻译理论或思想都仍有它们的可取之处,不同的翻译目的和对象有着不同的翻译标准,翻译作为一种文化交流活动,我们应本着“译以致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时代的发展和读者的需求,以不同翻译理论为指导,使译文以一种喜闻乐见的方式为人们普遍接受。我们不应只认定“信达雅”一个原则,或冠以“译事最高原则”,而应当学会在不同情况下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作出最好的译文予读者们理解和接受。同时还我们应不断涌现出新的理论指导,不断地创新才能使中国翻译理论不断完善,进而更好地来指导翻译实践。
  参考文献:
  [1] 许钧.翻译论[M].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2]陈福康.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3]王宏志. 重释“信达雅”:二十世纪中国翻译研究[M]. 上海: 东方出版中心, 1999.
  [4]布吕奈尔等著,葛雷,张连奎译. 什么是比较文学[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9.
  [5]刘称生. 跨文化视野下的经贸外宣翻译策略[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2011(4)
  (作者简介:覃敬芬(1987-),女,壮族,广西南宁人,桂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研究生,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胡 金(1973-),男,壮族,广西钦州人,桂林理工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英语语言文化教学与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建构主义理论中学习是学习者自身意义建构的过程,这种意义建构与创设的情境紧密相关。视觉情境具有营造氛围、诱发学习兴趣、丰富生活体验、激发探索的欲望、分散难点等教学功能,因此,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视觉情境,从而帮助学习者实现真正的意义建构。  关键词:视觉情境;意义建构;分析  一、视觉情境概述  视觉情境即利用视觉要素有目的的创设特定的、具体的或“拟真”场景,还原知识产生的背景,恢复其生动性、丰
期刊
摘要:文化发展必须紧紧依托广大群众,农村是孕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市场和繁荣社会主义的大舞台。转型社会中,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着深刻变化。新农村文化建设自开展以来虽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却依然存在有很多问题。文章以陕南白河县仓上镇及所辖村为例,从团队社会实践调研中所了解到的文化建设现状出发,提出了转型社会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相关问题和困难产生的原因以及几点建议。  关键词: 新农村文化建设
期刊
沛县,汉高祖刘邦的故乡,两汉文化的重要源头。自1995年以来,沛县县委、县人民政府领导一直把汉文化资源视同煤电资源、生态农业资源一样重要,作为推动本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三大支柱。1999年, 经县政府批准,设编建制,成立了“沛县汉文化研究会”,研究会直属县政府领导,挂靠文体局,并作为集体会员,直接参与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徐州两汉文化研究会的各项活动。10年来,研究会成功举办队以上两汉文化研讨会3
期刊
摘要:《制度空间与基层社区权威生成》一书,通过考察城市社区居委会的制度变迁过程,发现社区组织权威将形式权威转化为实质权威需要特定的制度空间。书中观点值得品读,尤其对当代社会管理研究具有重要理论价值。  关键词:制度空间;基层社区;社区权威  现代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是由三大制度支撑的:市场经济体制、现代政治制度与公民社会,这也是现代西方文明的三大基石。反观中国建国以来的60多年发展历程,现代化历程被社
期刊
摘要:《激情燃烧的岁月》是一部受到多方赞誉的电视剧,得到了很多观众的认可,在各大电视台也进行了多次轮番播放,该剧讲述的是一代革命军人解放前后的“激情”生活,文章将会通过对《激情燃烧的岁月》进行赏析来品味这位不同寻常的军人传奇的一生。  关键词:激情人生;军旅情怀;故乡情意  人生是一部戏,如何才能让自己的人生充满激情,《激情燃烧的岁月》讲述了石光荣的普通又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人生这部戏,少不了的是柴
期刊
摘要:通过对川端康成微型小说《玻璃》的层层解读分析,讨论“一条主线、两个主体、三个人物”,尤其是对爱的传递与回复,从心理角度扫清作者表述迷雾,抓住文本实质。  关键词:川端康成;玻璃;施恩;心理防御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以其作品《雪国》、《千羽鹤》及《古都》等,于1968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是历史上第一个获得此奖项的日本人,也是继泰戈尔之后第二位获此奖项的东方人。他“被迫对日本文化不断地进行批判,从
期刊
白先勇是台湾现代派小说潮流的开创者和极具影响力的当代华文作家。他“将西方现代派的写作技巧和中国传统文学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学风格” ,被评论界誉为“当代中国短篇小说中的奇才” 。《台北人》是白先勇客居异域,置身陌生的异质文化氛围中抒写的怀乡作品。  《台北人》虽以台北地域名命名,然而故事的主人公并非那些土生土长的台北人,而是一群曾在大陆有着辉煌绚烂历史的外来“台北人”。1949年突如
期刊
摘要:“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切道德赖以维系的前提,也是文明社会的基石。尽管中国和西方在历史上形成两种不同的文明体系,但诚信始终是两大文明体系所共有的道德要素。笔者从读《弟子规》后的感触出发并用河北农业大学果树9301班的真实事例深入浅出的阐述了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应如何成为诚信的积极践行者和宣传者。  關键词:大学生;诚信;弟子规  很多人说《弟子规》里的道理很简单,早就知晓,甚是羡慕。
期刊
摘要:民初国会在近代中国民主化转型的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重点从民初国会临时参议院和第一期国会同袁世凯专制独裁的斗争方面进行分析,以求透视出民初国会是近代中国思想启蒙与民主化发展的产物。文中关于国会斗争等内容,充分体现了资产阶级所倡导的自由、民主、平等的理念。这一理念为中国以后的思想文化、政治制度及民主化运动带来了巨大推动作用,影响深远。  关键词:民初国会;袁世凯专制;国会斗争 
期刊
摘要:我们生活在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大众传播与媒介环境每天都在发生着巨大而显著的变化,在现代社会中,没有大众传播媒介——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影、电视和网络,现代社会便是无法想象的,它已经不再仅仅是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而升级为提供社会文化进而实现社会目标的最重要的信息系统。随着媒介不断发展并成为整个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必然要受到整个社会结构、社会各系统的制约与控制,无论什么情况下,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