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而不固 层层铺进

来源 :音乐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nana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色[1]是衡量声音品质的一个重要维度。对于作曲家来说,管弦乐队是一个具有丰富乐器音色的调色盘。西贝柳斯创作于1893-1895年的《天鹅》,采用“层层铺进”的音色处理方式,呈现作品音色的立体感,赋予欣赏者庄严、神秘、忧伤的聆听体验。
  “铺进”,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这里所讲的“层层铺进”,指的是将运动着的织体层进行交叠。“铺进”包括了下文中的“覆盖”、“涂抹”、“叠入”等含义。
  本曲采用的乐队编制为不完整的双管编制,谱例中的乐器用实音记谱。

一、音色运用的思路与方法


  《天鹅》的音色运用方式,对統摄、控制全曲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天鹅》中,作曲家是以音色为基本素材来思考的,而音色又是以“和声织体层”为基本单位来组织的。作曲家处理音色的方式,类似于油画家处理“色彩”的方式,将织体层一层层地涂抹上去。西贝柳斯根据织体层的层层铺进、交叠产生的织体厚度的不同及音色组合的变化,制造出光影色彩的变幻。这种方法类似于油画家将不同的“色层”进行叠加,逐层覆盖上去,使得作品产生出颜色的立体感。


表1 油画“色彩”与配器“音色”术语的对应

  本曲织体层的设置有两个特点。其一,作曲家在每一个和声织体层(每层的宽度约在8度音程上下)中多采用密集排列的和弦,这让每一层的音程关系特别“扎实”,加强了“层”的凝聚感。其二,作曲家采用了长音为主、较为固态化的合唱式织体形态,让每一“层”的进行相对平稳。正因这两个特点,才能让“层”的形象凸显出来,为下一步层与层之间的音色组合奠定了基础;也正因为这两个特点,使得本曲的“层”具有粘合性,像干燥后不变色的、覆盖能力很强的油画颜料,经逐层“涂抹”,逐层覆盖,由浅入深地勾画作品的立体感。
  笔者还注意到,西贝柳斯经常在乐队写作中采用较为固态化的织体形态,这种做法常常能把音色的特点给彰显、放大出来——在音乐的行进、发展过程中,让听众的关注点落到音色上,而非音乐的其它要素上。

二、音色、织体层厚薄的整体布局



表2 曲式结构及音色布局图



  在乐曲中,音色布局与织体层厚薄、曲式结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作曲家需要考虑周全、细致。
  从表格中可见,织体层的层数随着曲式阶段的变化,也在不停变化着。在乐曲的展开、高潮及黄金分割点处,织体层数较厚,乐曲的音色节奏变化缓慢,展现出大气和沉稳的特质,同时给织体层纵向的层次运动与堆叠提供了很多发挥空间。作曲家在使用弦乐组同质音色时,为了避免单调,通过弦乐组内音区对比和不同演奏法织体层的叠加来调节音色浓淡。

三、块状织体音色层层铺进


  块状织体指的是音乐中固态的、以长音为特点的、多声部的和声织体。块状织体音色(块状织体产生的音色)的使用方式是“层层铺进”,即以“织体层”[2]为单位一层层地往上覆盖——笔者也将这种方式称为“涂抹”。层层铺进时又出现相互依存的3种情况——叠入、跟随、撤出。“叠入”是新音色覆盖上旧音色,也可理解为新织体层覆盖旧织体层。覆盖方式为同度重叠、8度重复,或用其它上下结合的和声关系覆盖。“撤出”是音色的撤出。“跟随”是指新音色进入以后,之前已经在演奏的旧音色并没有马上撤出,而是继续演奏、跟随一阵子。
  与此同时,块状织体音色的演奏配合上了丰富的力度、演奏法变化,伴随着频繁的渐强、渐弱,音色的质感和紧张度也在不断地改变着。



  乐曲1-4小节的弦乐组织体,是“叠入”和“跟随”相结合的例子。第1小节,D.B.、Vc.共同构成的织体层(和弦)进入,而后Vla.、Vln.Ⅱ、Vln.Ⅰ的织体层依次进入。在新织体层进入之后,旧织体层的有些声部先撤出,另一些声部并没有马上撤出,而是选择“跟随”几拍。这个片段的力度呈渐强态势,使音乐产生由远及近之感。
  31-39小节,是同度“叠入”的例子。Vln.Ⅰ织体层演奏分部奏的和弦;Vln.Ⅱ的织体层则采用了不同的演奏法适时铺进,对Vln. Ⅰ的织体层进行同度重叠。其中,37小节处(见下例)Vln.Ⅰ以动态的震音方式来演奏长音和弦;Vln. Ⅱ则演奏静态长音和弦,对其进行同度重叠;
  53-59小节,“叠入”、“撤出”、“跟随”的情况集中出现。53小节含有Vln.Ⅰ、Vln.Ⅱ、Vla.三个织体层。54小节(见下例),Vln.Ⅰ、Vln.Ⅱ织体层撤出,Vla.织体层则“跟随”,Vc.、木管乐器织体层同度叠入Vla.保留的织体层,形成混合音色。56小节,4支Hn.同度叠入弦乐组、木管组织体层,与形成混合音色。57小节,除4支Hn.外的所有其它块状织体音色撤出,4支Hn.在这里扮演了“跟随”的角色,Vln.Ⅰ(采用相互交织的拨弦、动态织体)、Vln.Ⅱ(长音、静态的和弦)的织体层高8度叠入4Hn.织体层。(见下例Hn.声部红色音符)。







  64-69小节,出现块状织体音色大面积叠入的情况。从64小节至65小节头3个四分音符处(见下例),块状织体音色只有Vln.Ⅰ、Vln.Ⅱ同度交叠的两个层次。而65小节第4个四分音符处,Vc.、Vla.、2支Bsn.的织体层及打击乐的音色层次、Hp.的分解和弦音型同时叠入,为音乐制造出一个力度较强、音响丰满的小高点。在块状织体音色的烘托下,B.Cl.与Hn.的线条性织体之间,进行音色、音区的对比。69小节,除Vln. Ⅰ、Vln. Ⅱ两个层次予以保留外,其余声部撤出。



  83-84小节,管乐伴奏织体层撤出,打击乐织体层则予以保留,进行“跟随”,为弦乐组层次覆盖整个乐队音域的“叠入”进行了音色铺垫。

四、 线条性织体音色叠入、转接


  线条性织体包括独奏乐器演奏的主要旋律、对位旋律、低声部,以及打击乐器(如Timp.、B.D.)、色彩性乐器(如Hp.)所奏的较为独立的音乐线条。线条性织体音色(线条性织体产生的音色)除了最常见的单独使用以外,还常使用同度“叠入”的方法,形成两个线条的混合音色,这与块状织体音色的“叠入”思路相似。此外,“叠入”有时还结合了配器的“转接”技术,用法细腻。

1、线条性织体音色单独使用


  本曲是英国管独奏的代表性作品。与同时期民族乐派的英国管独奏著名片段,如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第二乐章、鲍罗丁《在中亚细亚的草原上》的英国管独奏片段相比,本曲的英国管独奏具有两个特点:一是,作曲家充分使用了英国管各力度层级与各音区。英国管旋律虽然主要游走在柔美、有簧片声、明亮的中音区,也会涉足深沉、浓厚、有紧张度的低音区(记谱最低音用到e1),以及纤细、紧张的高音区(记谱最高音用到c3)。相比之下,德沃夏克和鲍罗丁的英国管独奏片段,音区则集中在中音区,旋律线条的起伏较小,力度也较为平稳。而西贝柳斯则更全方位地展现了英国管不同音区的音色特点。从下例的48-52小节中,可以观察到英国管在一个乐句内大幅度的力度对比及音区跨度。二是,英国管旋律富含大量长音,这让其单音的音色特点得到充分放大。这体现出了西贝柳斯的个人特色与审美取向,与德沃夏克和鲍罗丁不同。
  本曲中大鼓、定音鼓的滚奏,也是极有特色的、单独使用的线条性织体音色。它们时常以潜移默化的方式,默默地潜入整个乐队的织体,做一种力度上渐强渐弱的辅助。如8-11小节,大鼓使用定音鼓鼓槌滚奏,它以ppp的力度进入,从几乎完全无声的状态做一个小渐强,最后再隐没到完全无声;又如,96小节大鼓以ppp的力度进入,一个小渐强后,最终隐没在pppp中。这种看似不起眼的表情,为音乐增加了一种纤毫毕现的沧桑感。此外,使用 “回声”手法的圆号独奏(32-35小节,66-68小节圆号声部)也是线条性织体音色的代表。


2、线条性织体音色“叠入”[3]使用


  18-19小节,1支Ob.对E.Hn.独奏的b2音(记谱音,实际音为e2)做同度重叠,是本曲典型的线条音色“叠入”使用方式。
  笔者推测这次叠入的目的是,E.Hn.在高音区的音色比较纤细、紧张,再配合上ff的力度,发音不够准确;用同家族的1支Ob.加以同度支持,可以使E.Hn.在音色的质量上、力度上和渐弱的表情上,效果更好。
  又如,48-49小节(见下例)1支Ob.对E.Hn.高音区旋律片段的重叠,也是出于同样的稳定音质、增强力度的目的。48小节处,块状织体层由2层增加为4层,而线条织体也使用“叠入”的方式与之相配合。织体厚度的增加伴随力度的增长。48小节4支加弱音器的Hn.强后即弱的起奏(Forte-piano)起到“强调”音头的作用,辅助乐队在力度达到高点之后进行能量的释放。

3、“叠入”结合“转接”


  在7-9小节,出现了另一种形式的“叠入”——独奏Vc.的上行旋律线条与独奏Vla.的上行旋律线条进行“转接”,它们的接口比较长,有4个音符的同度重叠(所以笔者将其归类为“叠入”)。这次“转接”的目的是,为了延伸音乐线条的音域,并使音响更加匀称。作曲家让音乐线条从应用音域较低的Vc.,传递到应用音域较高的Vla.,可以避免使用Vc.音响独特的高音区,从而使整体音响更加匀称。音乐速度较慢,这无疑会放大两个转接声部的音色区别。但是从两个线条统一、渐变的力度记号和较长的接口可以看出,作曲家小心翼翼地處理这次“转接”,努力使其天衣无缝。而70-72小节的线条性织体音色,融合了普通“叠入”和“转接”式“叠入”两种方式。Bsn.Ⅰ同度“叠入”独奏Vc.的上行旋律;而Vc.在71小节“转接”Vln.Ⅰ独奏的上行旋律,接口较长,有5个音符的同度重叠。

五、乐队音色变化与和声色彩的呼应


  西贝柳斯受到晚期浪漫主义音乐的和声语言影响,在本曲中使用了几种当时较为新颖的和声手法,使得和声富于光影变化:(1)借用同主音调关系的自然调式和弦;(2)借用平行调关系的和弦;(3)使用相隔大3度、小3度根音关系的小3和弦相连接(多用于转调关系,其音响类似于同一调性中使用的中音功能和弦);(4)使用三全音音高材料及和弦。作曲家在使用上述和声手法时,时常会增减织体层的数量,或改变音色组合,来与和声色彩的变化相呼应。





  在这里,笔者针对(2)、(3)的和声手法,略作说明。54-57小节(见谱例3),乐队演奏一个带有语气的、富于和声色彩的连接性质乐节。此片段的调性为?g小调,55小节采用了?g小调借用平行大调B大调的小下属和弦,56小节连接主和弦。为配合和声色彩的变化,首先,作曲家撤掉独奏,让乐队在中音区用宣叙性的节奏吟唱。其次,作曲家采用了3-4个织体层同度重叠的混合音色,造成浓郁的音响效果。在这里作曲家通盘考虑,将结构功能、和声色彩、织体层运动、乐队音色搭配进行合理的统一,为音乐增添一种独特的腔调。在65小节处(见谱例4),和声由A大三和弦连接到C大三和弦。两个和弦的根音关系为上小三度关系。在C大三和弦进入时,乐队的多个织体层同时叠入,音色组合的大幅变化配合和声色彩的变化 ,让人耳前一亮。

六、音色对比的相关参照 

1、音色运用方式成就了作品的凝重


  参照笔者研读的同时代相关作曲家的作品,本曲“层层铺进”的音色运用方式显得特别。当然,同时代作曲家也有少数涉及弦乐组分部奏的作品体现了将“织体层”进行“叠加”的特点,如柴科夫斯基《暴风雨》(Op.18)的开始部分,德彪西《夜曲》第一乐章“云”。但是相比之下,柴科夫斯基的“织体层”是由相互交织的多因素和声音型化组成,德彪西的“织体层”由频繁变化的和声构成,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使听众在体会音色变化之余,也关注到音型的丰富、和声的变化上。而西贝柳斯的“织体层”则多由密集和声构成,并采用了长音为主、较为固态、较少变化的织体形态,通过其音色运用方式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音响。西贝柳斯似乎更想让听众关注每个织体层本身的音色,而故意“弱化”了音乐的其它要素,从而彰显、放大乐器音色的特点。

2、具有现代、新颖的配器理念


  笔者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实,德彪西1899年完成、1900年首演的管弦乐曲《夜曲》的第一乐章“云”,在以下多个方面都与《天鹅》相似:乐队编制;使用英国管独奏;使用加弱音器的弦乐组分部奏;英国管独奏在下,分部奏弦乐组在上的音区安排;在弦乐组的小提Ⅰ、中提琴、大提琴声部运用solo(独奏);和声织体成分进行分层,和弦重复音向上、向下的扩展;在乐曲某些部分,将几组和弦两头的音环环相扣(同度重叠),以此方式加强某些音。
  德彪西在《云》的乐曲介绍中描述道:“《云》呈现出天空长时间不变的特性,描绘了云朵缓慢、庄严的运动。音乐在被白色稍微渲染的灰色音调中逐渐消失。”他或许是受到了西贝柳斯的启发吧。
  德彪西是最注重“音色”的作曲家,是以音色方面的创新来标榜自己创作的人。他的作品在音色处理的诸多方面与西贝柳斯趋同,说明了西贝柳斯的独特性,说明了西贝柳斯音色方面的理念在当时走在前列。

 注释:


  [1]“音色”(Timbre)在《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中的定义是:The character or quality of a musical sound or voice as distinct from its pitch and intensity(乐音或人声的性格、品质,区别于其音高和强度)。《格罗夫音乐在线》(Grove Music Online)对“音色”的定义是:A term describing the tonal quality of a sound(一个描绘声音品质的术语).
  [2]笔者并没有选择将本曲的和声织体成分全看成一个织体层,有两个原因:1.和声性织体虽然包含和弦的上下扩充、重復,但作曲家“分层”意图明显;2.为了分析方便,也为了表述得更清楚.
  [3]虽然此处也可以归结为配器的“强调”手法,但大面上仍然服从于本曲“层层叠入”的音色运用思路,所以笔者用“叠入”来对其概括.
其他文献
室内歌剧《向南,太阳下颤抖的星》是2015年“中国室内歌剧创作推动计划”入围作品之一。作品的创作灵感及剧本编写来源于欧文·斯通撰写的梵高[1]传《渴望生活》。全剧分为五幕,各对应一幅梵高的画作,它们是“梵高的自画像”(1887)“林中的女孩”(1882)“向日葵”(1888)“星夜”(1889)和“麦田上的乌鸦”(1890)。这五幅画不仅象征着梵高一生中孤独、爱情、创作、痛苦挣扎与死之升华的五个侧
期刊
独幕室内歌剧《五子葬父》是2013年第二届“中国室内歌剧创作推动计划”入选优秀作品之一,该剧取材于尚爱仁创作的陕北说书《五子葬父》,经过神话色彩的加工后,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原说书本的戏剧张力。剧中讲述了一位老人(男低音——七十多岁,刚刚死去的老人亡灵)死后的魂魄找不到归宿,四处游荡。鬼吏(男高音——地狱中前来索命的小鬼)来向老人索命,对不知所措的老人讲述了五个儿子分别为老人打制棺材的五个面,而谁也
期刊
2015年,杨民康先生的《中国南传佛教音乐文化研究》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文库,于2016年3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田联韬先生为之作序,认为这是一部高质量、高起点的民族音乐学著作[1]。  面对这部极具学术分量的著作,笔者在阅读中深深地被其宏大的空间结构感和历史纵深感吸引。本文结合杨民康的治学理念及民族音乐学的方法论问题,对该著几个显著的理论特征展开剖析,明确其在当下中国音乐学界的理论位置
期刊
许之衡《中国音乐小史》(以下简称《小史》)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于1930年4月。该书虽在名气上不如同时期叶伯和、王光祈、童斐等人的《中国音乐史》,但该书从特色视角却为当时中国音乐史的编写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和新的思考,从“初稿”的《声律学》一、《声律学》二可以看出,许先生在成为北大戏曲类课程的代课老师后,为教学所用而特意编写的教材,是《小史》内容的基础,也是先生对中国音乐史整理和完善的记录。可能是“
期刊
乐律学是研究乐音体系中各音准确高度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逻辑严密之学科。中国传统乐律学历史悠久,进入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考古学的发展,一件件、一套套古代乐器呈现在人们面前,音乐学家们观其形、测其音、研其律,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极大地推动了传统乐律学的发展。然而,学界较少关注活态传统乐器的乐律学研究。2002年5月,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张振涛著《笙管音位的乐律学研究》(以下简称《笙律研究》)弥补了
期刊
乐器的发展总是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美的追求。手风琴发明至今仅180多年的时间,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创新,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突破左手传统低音局限的自由低音手风琴出现,为手风琴的艺术化道路迈出重要的一步。自由低音手风琴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首次进入中国,立刻受到手风琴专业教师和学生的强烈关注,一方面,老一辈的艺术家与时俱进开始学习和演奏这种新兴的乐器;另一方面,在各大高等音乐院校的手风琴专
期刊
前面,我们用了比较长篇幅讲了如何防止挫伤感,如何减轻挫折后的伤害感,但是伤害是难免的,正如生病是难免的,身体健康不仅仅表现在不容易生病还表现在得了病恢复的快。防挫折教育,就不仅仅包括防止与减轻挫伤感,而且还应该培养孩子如何在受到伤害后快速从伤痛中走出来,而不是让伤害长时间持续,更不能放大伤害。  有痛苦感是健康的表现。首先要强调的是,一个人受到外界的挫折或外人的伤害时,产生不愉快感、痛苦感,这是健
期刊
2017年,荷兰音乐学家艾瑞克·勋纳斯(Eric Schoones)(1960-)完成了他的新书《走上山道——禅宗启蒙音乐之路》,书中探索了音乐表演与禅学思想的关联,他将音乐家在技术和思想上的准备过程与禅的学习方法进行对比,发现了惊人的相似之处,东方哲学思想的深邃智慧可以帮助我们精通钢琴演奏。这本书是他过去专注研究音乐表演的宝贵财富,呈现了西方古典音乐大师们诸多不为人知的伟大观点。在搜集资料的过程
期刊
通常给书写“序”似乎都是为其增加分量,作序者多为有学问的前辈或长者。我也写过不少“序”,但完全不是这样的情形。我的第一篇序言是为已故恩师夏野先生编辑的《夏野音樂文集》写的序,那样的序言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恩之情,可想而知。之后,为王耀华、赵晓生、林华、刘再生、林萃青、罗艺峰、汤亚汀等先生的著作写过序,他们都是我的师长学者,按理作为晚辈没有资格为其大著作序。只因为我是这些大作的编者和出版人,我在序言中也
期刊
一、蛋家“水上民歌”文献研究概述  自20世纪20年代,委婉柔美的疍家“水上民歌”从海上流传到陆地,慢慢进入大众视野,也引起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文化学者的兴趣和关注。研究者通过“水上民歌”这个鲜活的音乐载体,近距离接触这群生活在南海海域的“蛋家人”,从此,这个海上流浪漂泊特殊群体——神秘的身份和复杂的历史,渐渐浮出了水面。  事实上,“水上民歌”饱含了疍家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听起来简练上口的“船上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