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是如何用作客套说辞的

来源 :中国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h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偏”在日常交际中有一种较为特别的客套用法,比如“偏过了”“偏(了)您了”等,用于回应对方“吃过了吗”之类的问话或“过来一起吃吧”等邀请.本文重点探讨和分析这种用法是如何产生的.按《说文解字》,“偏”的最初用法应是指身子“不正”.这一语义的演变及其使用范围的扩大,使得“偏”跟“私”的关联变得密切和突出.汉语社会的日常交际中,为表示礼貌和敬重,人们常常“自卑而尊人”,而认定自己的某个行为“偏私”则恰好能达到“自卑而尊人”的语用目的 ,“偏”的客套表达功能即由此而得.
其他文献
中国古代科技术语负载了鲜明的中华文化要素.本文以明末的科技典籍《天工开物》为例,剖析其中科技术语的文化特征,并比较和评析了任以都、孙守全英译本和李乔苹英译本对表层物质、中层制度和里层心理三个层次的文化类科技术语的翻译,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在英语语境中完全空缺和部分空缺的中国古代文化类科技术语有针对地使用直译、音译和多模态注释的翻译方法,以期为之科学性和人文性双重属性的跨语际移植以及中国科技文明国际化传播提供借鉴.
古代文献在历代传抄镌刻过程中,因字形相近而讹者触处可见.有时因一字之讹而使文意百思不得其解,或致千百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故排比历代字讹的实例,总结一些历代字讹的规律,有时可以取得举一反三的效应,是我们做好古籍整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基于古文献中“面(面)”“而”“向”“回”四字字形相近,经常互讹这一认识,对古文献中几个疑难问题作出考释.
鲁迅小说中的身体以空间聚焦的方式得以彰显,内化为空间性存在,并积极参与了环绕在人周遭的空间性的社会建构.多元空间的开启导致跨界旅行的想象成为可能,也是鲁迅小说身体诗学的重要特质.在鲁迅小说中,故乡与都市、过去与现在、回忆与此刻始终相伴相随,均是社会人生的缩影.鲁迅小说呈现的不是单调乏味的都市与乡土空间,而是要揭示出每个卑微灵魂的挣扎与彷徨.
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对文学译介的质量与传播效果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西班牙著名翻译家、汉学家雷爱玲对中国古典文学在西语世界的译介和传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本文对雷爱玲的中国古典文学西译历程进行系统性梳理,探析其翻译观念、翻译策略与翻译路径,分析其翻译与研究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并着重关注译者在其翻译观念的引导下,以西方读者愿意主动接受的方式和易于理解的表达,拓展其翻译创造性的实践,以期探索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有效途径.
翻译共相是指一切翻译类型与形式所共有的现象与范畴,因而被视为翻译通论议题.长期以来,翻译适应多以隐性方式存在于翻译活动当中,未能获得独立的研究地位.从语言学、跨文化传播、翻译价值等视角可以充分论证翻译适应乃是翻译共相的一种类型,完全可以构成翻译通论中一个新的议题.翻译适应由于涵纳了等值与非等值,因而成为后等值时代翻译行为的新追求.
闵福德以后现代的眼光重新审视《聊斋志异》的古典世界,试图以多元、开放的翻译文本拆除东西方文化的二元对立.闵译本着意彰显互文性和游戏性,散发着强烈的后现代主义气息.但闵译本以“戏”为中心解读原著也导致原作者的孤愤情绪并未在译作中得到充分呈现.
在表情达意上,语言艺术使用的单位是字、词、句等,绘画艺术使用的单位是线、面、色等.文学创作中,语言艺术与绘画艺术在表现技法上互相借鉴与融合以创新文学表现形式,实现最大量的表现力,进而推动着文学艺术向前发展,这种现象较为常见.但在翻译研究中,这一现象引起的关注并不多.本文基于绘画色彩的特性及审美价值,探讨了文学翻译中色彩表征距离、情感与情景的认知过程及其艺术价值,旨在启迪译者表情达意的艺术思路,创新文学翻译实践方法,拓展文学翻译研究视域.
鲁迅作品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进入中学语文课本,至今已历经百年.本文通过对百年来各个时期具有典型性的十几种语文教科书的梳理,探讨鲁迅作品在总篇目和不同文体方面的发展更替,分析总结鲁迅作品在语文课本中的编选规律,以期为近年来鲁迅作品编选的讨论提供一些借鉴.
加拿大汉学家林理璋的《易经》英译是第一个以王弼《周易注》为原本且哲学性最强的译本,获得了西方学界的高度评价.译者具有清晰的翻译理念,擅长运用“整体性方法”,其《易经》英译本中导言的写作、体例的编排、对历代注家的援引、术语的翻译以及对注释话语的翻译,都旨在引导读者从整体上理解原著蕴含的哲学义理,从细节上再现原著的文体风格,这对中国思想典籍的英译具有启示和借鉴作用.
1922年2月至1923年4月爱罗先珂入住八道湾十一号院周宅,发出“鲁迅在日本和中国,是第一流的作家”的呐喊,由此牵动鲁迅的文学作品在日本被关注.本文通过史料梳理,对比爱罗先珂抵达八道湾前后鲁迅和日本新闻界、学界人士交往情况的变化,尝试提出鲁迅在日本发生的实际影响,与爱罗先珂有关;正是中日两国对爱罗先珂“爱的国度”的共同期待,日 本友人逐渐“发掘”鲁迅的艺术创造力,并通过多种渠道将影响力传回日本,开启了日本学界对鲁迅作品的译介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