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阁的传说

来源 :新西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y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9月20日,一座占地500多亩的中华石鼓园,在渭河南岸的秦岭脚下建成。园中的标志性建筑为高达56,9米的石鼓阁。这个被称为目前我国西北地区旅游名胜“第一高楼”的地标性建筑,已成为宝鸡的一张新的城市名片。
  宝鸡古称陈仓,不仅是我国北方少有的山水园林城市,也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宝鸡是传说中的炎帝故里,是周、秦文化的发祥地。在宝鸡,已发现新石器至商、周、秦、汉的大量文化遗迹。其中,在中国文字史和书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石鼓文》即发现于此。
  
  “中国第一古物”
  
  《石鼓文》因刻于十面形状如鼓的花岗岩体上而得名。据考,《石鼓文》刻于先秦时期,为周宣王时史官史籀所篆,又称籀文、古籀、篆籀等,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刻石文字,因此被书法界誉为我国书法刻石艺术的鼻祖。
  由于每面石鼓上都刻有一首四言诗,内容为记述秦国君出巡、游猎的情景,因此,历史上又称之为”猎碣”,或“陈仓十碣”。《石鼓文》上承西周金文风格而又别开新境,布局行列分明,章法疏朗规整,笔画粗细均匀,线条凝重有力,字体端庄自然,雍容大气,历来为书家所推崇。古人评论《石鼓文》书法“轻重有法中之法,屈伸得神外之神,笔未到而意到,形未存而神存”。清时康有为在《书镜》一文中称赞《石鼓文》“金钿落地,芝草团云,不烦整截,自有奇采……石鼓既为中国第一古物,亦当为书家第一法则也”。
  相传,公元627年(唐贞观年间),石鼓最早在宝鸡近郊的一座山上被农人无意中发现。这十块像鼓一样奇怪的石头,均为花岗岩质地,每块直径约1米,重约1吨。根据石鼓上的文字内容,后人将十面石鼓分别命名为”车工”、“田车”、“銮车”、“乍原”等。
  石鼓被发现后,一时轰动朝野,文人雅士纷纷前去观赏、临摹、捶拓。唐至德二年(757年),石鼓由“陈仓北阪”(即石鼓山)迁至当时初设的天兴县(后改称凤翔),但仍未得到妥善保护。唐元和八年(813年),时任国子祭酒的郑余庆将石鼓移置凤翔县的孔庙。然而,此时石鼓中的“乍原“鼓丢失。据文献记载,元和年间,大文学家韩愈曾作著名的《石鼓歌》,还建议将石鼓运至长安太学存放保护,以供学人研讨,可惜未被采纳。
  五代时,因为战乱,石鼓散于民间。北宋时,宋仁宗下旨寻找石鼓,时任凤翔县地方官司马池(司马光的父亲)悉心寻访,终于找到九面石鼓,但“乍原”鼓仍未找见。后来,金石收藏学家向传师遍访关中民间,终于找到丢失的“乍原”鼓。但此鼓已被无知者凿去了上部,成了舂米的石臼。宋大观二年(1108年),酷爱金石书画的宋徽宗下旨将石鼓运至汴梁(今开封市)。此时石鼓文字由最初的700余字仅剩下432个。宋徽宗下令用黄金(据考是金泥)填注石鼓文,以防捶拓磨损。
  公元1125年,金兵侵占汴梁,史称“靖康之变”。金人将宋皇宫中大量珍宝北运,其中包括石鼓。途中金兵将石鼓上的泥金挖取,而将石鼓弃于荒野。元朝初年,国子教授虞集在一片淤泥和杂草中发现石鼓,将其洗刷迁至国子监存放。此后经历元、明、清三朝,石鼓均得以妥善保存。
  “九·一八”事变后,为防止国宝被日寇掠走,当时的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提议,将石鼓移至江南,待时局稳定后再迁回北平。1 933年2月,石鼓随第四批故宫文物由北平运至上海,存放在上海天主教堂街仁济医院库房的最下层。1 936年冬,南京朝天宫仓库成立,石鼓迁往南京,暂避战乱。1937年, “七·七”事变爆发,南京告急,国民政府于1938年5月22日将石鼓等国宝级文物秘密向重庆起运。
  在向重庆起运途中,石鼓经陇海铁路运到宝鸡。这是石鼓離开宝鸡800多年后首次重返故地。但是,石鼓在宝鸡并没有停留多久,就被运至四川省峨眉县西门外武庙。日本投降后,1947年7月,石鼓再由重庆运回南京,行程数千公里,存放于南京朝天宫仓库。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年,石鼓等南迁文物再次由南京转运北京,1958年开箱后存放于故宫博物院。
  
  善本流失海外
  
  由于《石鼓文》在书法史上影响巨大,历代文人墨客对其拓本都钟爱有加。据宝鸡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李哗介绍,自唐初石鼓一经发现,即有拓本。大历十年(775年),窦蒙《述书赋》中记载,“岐州雍城南,有周宣王《猎碣》十枚,并作鼓形,上有篆文,今见拓本。”韩愈《石鼓歌》中亦有“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 “公从何处得纸本,亳发尽备无差讹”等句。唐诗人韦应物的《石鼓歌》则详细介绍了当时制作拓本的情景: “今人濡纸脱其文,既击既扫黑白分。”可惜,唐代拓本未能流传于世,今人只能看到唐代以后的拓本。有考古学家曾推测,也许尚未发掘的乾陵中还有唐拓善本。
  据李晔介绍,北宋拓本为现存《石鼓文》拓本中的精善本,但真正流传下来的极少,尤以明代无锡收藏家安国所藏北宋时期三册拓本最为珍贵。
  安国,宇民泰,号桂坡,因藏有十种《石鼓文》拓本而将自己书斋天香堂之东轩易名为“石鼓斋”。其中,安氏最得意的有三种拓本,他仿兵家三阵,将三种版本依次命名为“先锋”、“中权”、“后劲”。
  三种拓本中, “先锋”本墨拓时间较早,据专家研究,这是迄今发现传世《石鼓文》拓本中最早的拓本,其墨拓时间为北宋皇祐四年(1052年)。因该本得自苏州藏家曹迪,因此又称曹本。“后劲”本原为浦长源遗物,故又称浦本,为元丰元祜年间(1078—1106年)的贡本,共存字491字,较“先锋”本多11字。安氏认为此拓本拓墨之精,存字之多,均在旧藏各本之上,甚为喜爱,不惜以五十亩良田换取。“中权”本为御赐本,因得于江阴徐良夫所藏,又称徐本。“中权”本为北宋政和二年(111 2年)所赐,此本虽晚于前二本,残字程度也较前更为严重,但存字最多(共501字)。据传安氏为搜罗此本,用了近20年时间,耗资逾万金。
  安氏生前对所藏《石鼓文》拓本视若至宝,在三册善本跋尾叮嘱子孙:不可变卖,不得抵押,不可假借,违者即是不孝云云。此物藏得非常隐秘,清代没有人再见过,直至安氏后人拆房时才发现此物原来藏在屋梁中。可惜民国初年时,有人偷偷将其卖给了日本人。1932年,郭沫若在日本发现了安氏所藏的北宋三善本,并写成《石鼓文研究》一文。据悉,日本持有者对此物视若珍宝,不轻易示人。1 958年,日本持有者家人才允许付印,由日本东京二玄社依原拓原色复制,装帧发行。如今,国人见到的安氏所藏北宋三善本影印本便是来源于日本。
  元代以后,《石鼓文》的拓本虽然多了起来,但因石鼓经多次迁徙和频繁墨拓,其文字已残损严重。明、清以至民国,石鼓文字残损更为严重。时至今日,有四面鼓文字甚少,其中“马荐”鼓已无 一字可辨。
  
  发现地之谜
  
  作为石鼓及《石鼓文》的故乡,宝鸡市历时3年、斥资3亿余元兴建了石鼓阁。但是,石鼓文发现的确切地点,至今仍是个未解之谜。
  中华石鼓园的~位工作人员赵春英告诉记者: “石鼓文发现于宝鸡已毫无疑问,但最早发现石鼓的具体地点,一直以来争议很大,有的说就发现在中华石鼓园所在的渭滨区石鼓山上,有的说发现于陈仓区的渭家崖,也有人认为发现地应该是渭滨区的阳平等等。据史书记载,石鼓于唐代初发现于天兴三畴原(今宝鸡市凤翔三畴原),后被迁入凤翔孔庙。后人推测,凤翔并非最初发现石鼓的地方,因为大量关于石鼓的传说和遗址等都不在凤翔境内。
  宝鸡市的张乐荪先生对书法史素有研究,据其介绍,历史上关于石鼓发现的直接的文字资料流传下来的很少,而且年代久远,今天人们只能根据间接的文字记载结合民间传说,推测石鼓发现的大致地点。张乐荪告诉记者,他曾与几位书法同仁在石鼓山进行过考查,他认为石鼓应该就发现在一个叫石嘴头的村庄附近的山坡上。“那里曾经有个石鼓寺,寺中立有石碑,可惜现在石碑已经找不见了。该寺与石鼓应该有些渊源,我一直认为应该在那个地方重新立块碑,告诉后人这里是最接近石鼓发现的地方。”
  为此,记者专程到石嘴头村进行了调查采访。
  石嘴头村三组村民原先都居住在中华石鼓园园区的山坡上,因为修建石鼓园,这个自然村被整村迁移到了石鼓园东南方向的秦岭脚下。60多岁的秦忠是土生土长的三组村民,他回忆说,从孩提时,他就知道山下边有个佛爷庙,老辈人都叫它石鼓寺,解放前国民党军队在这庙里还住过,把庙里很多木料都拆下来烧了。解放后也没留下什么,后来由于修高速公路,建新农村,原址被压在下边找不到了。
  据村里的另一位老人、75岁的祖丁华介绍,石鼓寺其实就在他们现在居住的这个新村庄紧东边,距离村子不到百十步远。老人说,前些年,市文化館曾在石鼓寺原址发现了一块石碑,听说后来石碑又不见了。祖丁华老人还告诉记者,石鼓园所在的这条山脉从秦岭一直延伸下来,远看很像一条趴在渭河边喝水的龙,石鼓山是“龙头”,他们村正好处在“龙嘴”的位置,因此叫石嘴头村。
  从三组的西边出来,记者沿左手的山路拾级而上,来到石嘴头村四组。这里的地势比石鼓园所在的山包要高,整个宝鸡市区都尽收眼底。72岁的冯春贵老人主动为记者充当向导,他说四组所在的村子过去是个寨子,也叫堡子,地势险要,四周都有城墙,是石嘴头村人躲避战乱和防范土匪的地方。
  说到石鼓,村人也有不少传说。传说之一,就是那石鼓最初发现时是能敲响的,声音很洪亮,原本是要进贡给皇帝的,往京城运送的时候,差官~再叮嘱不可随便乱敲,等到了京城才可以敲,但有好奇的民工忍不住偷偷敲了一下,就再也不响了。于是,运送石鼓的人也不敢往京城去了,就把石鼓寄放起来,后来便有了“寄鼓寺”。而寄鼓寺在历史上是确有其名的。
  冯春贵老人说,从这里往下,连着石鼓园,往上连着鸡峰山。记者从资料中了解到,鸡峰山正是宝鸡八景之一。冯春贵老人告诉记者,过去这里远离市区,很落后荒凉,现在不同了,石鼓园建起来以后,这里成了位置最好的郊区,许多人都是白天到城里上班,晚上回到村子里住,交通也方便,城里人都羡慕。有村民还办起了农家乐,到了周末,很多城里人都到这里来游玩。
  天色将晚,暮霭四起。渭河对岸的市区渐渐有了灯光,脚下的石鼓阁则像一个惊叹号,静静地矗立在石鼓山上。它在惊叹什么?是千年石鼓颠沛流离的命运,还是中华民族沉浮不倒的历史?
其他文献
2007年4月,在国家倾斜西部政策的推动下,陕西民杨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应运而生。陕西民杨投资集团是一个大型集团化企业,位于陕西韩城市新城区太史大街东段,注册资金为9750万元,集团下设七个子公司,经营范围涉及房地产开发、商业贸易批发、餐饮服务、摊位租赁、社会服务等多个领域。  民杨集团坚持奉行“以人为本,诚信至上,追求卓越,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审时度势、开阔视野、相机而动、创新发展,短短几年时
期刊
今年7月份以来,陕南和关中部分地区普降大到暴雨,引发严重的洪涝灾害,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给陕西联通公司的通信网络造成了严重破坏。灾情发生后,陕西省联通公司在第一时间成立了以谢国庆总经理为组长的陕西联通抗洪救灾领导小组,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部署防汛工作,全力以赴投入到抢险救灾保通信的战斗中。  灾情发生后,省分运维部全体员工以强烈的责任感,不分昼夜地投入到抗洪救灾中,体现出了较强的战斗
期刊
绥德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坚持“人性化”管理,以制度促进管理,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稳步提升在榆林市局和绥德县年度考核中,该局连年被评为“优秀单位”,并荣获“省级卫生先进单位”“市级文明机关”等荣誉在绥德县政风、行风测评中,该局连年名列前茅 (薛宝爱)
期刊
西安市渔政监督管理站是农业部授予的“全国渔业文明执法窗口单位”,电是“陕西省水产技术推广先进单位”、“渔政执法先进集体”、“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先进集体”。  积极开展水产品质最安全监管。一、产地监管方面,积极推行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截止目前,累计组织认定无公害水产品产地43个,面积1390.9公顷,占西安市水产养殖面积近80%,组织66个品种通过无公害水产品认证,无公害产地认定数量、规
期刊
今年7月份,西安市进步青年文化发展中心组织一部分大学生志愿者,对西安比亚迪公司的43位工友进行了一次调查。  43名工友中,除去两个年龄不详的,其余平均年龄21岁。除去1名1984年出生的,21名为85后,另有19名为90后。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是初中或技校毕业的农家子弟。从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体验中,可以看出农村新生代打工族立足社会的困惑与梦想。    低学历的打工族    如果没能在校继续读
期刊
如果脱去“打工诗人”、“底层写作”的外衣,郑小琼依然是一个珠三角打工群体中普通的一员。  “在流水线的程序下,我们所有的个性的东西都被迫收藏起来,放在自己工衣的某个角落里。”郑小琼说。  2001年,郑小琼从四川南充卫校毕业,离开老家南下广东打工。最初两年,她的生活在不断失业中度过,先是被一家黑工厂扣押了4个月工资,然后换到一家具厂上班,月底只拿到284块钱。想着家里为供她上学还欠下的近万元债务,
期刊
10月27日,在第十七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即将开幕之际,“中国西部农村发展研究培训中心筹备委员会揭牌仪式”在杨凌示范区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陕西省社科院党组书记、院长杨尚勤,杨凌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梁宏贤共同为筹备委员会揭牌。陕西省社科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石英,杨凌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周耀生分别致辞。陕西省社科院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刘卫民主持揭牌仪式。筹备委员会全体组成人员、
期刊
9月27日,广州荔湾区西村。  “我们摆的那个地摊,从这儿到那儿,很大,城管抓起来很方便。不像他们,一兜就走了。”周述恒下班回家时,看到天桥上那些摆地摊的,想起自己的当年,便手舞足蹈地对记者说。  周述恒的老家在四川达州,今年32岁的他,已有16年的打工史。2009年,他在网络上连载自传体小说《中国式民工》,引来50万的点击率。他自信满满地称,自己的小说涵盖了打工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不需要同
期刊
他们的名字,仍然叫农民工,但除了户口上的归属,真正意义上的农民生活,他们几乎从未经历过。  2010年1月31日,随着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的发布,这个群体算是有了一个正式的称谓——新生代农民工。  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80后、90后的农村进城务工者,在目前全国1.5亿农民工中,他们的人数大约占一个亿。  国庆长假期间,本刊记者奔赴广东,在东
期刊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先后形成了两代农民工。  新生代农民工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之后,是伴随改革开放成长的一代。与父辈们相比,他们大多接受过较为正规的学校教育,之后从学校直接走进城市社会,基本上没有从事过农业生产活动。因此,他们对农业、农村、农民及土地的认识既熟悉又陌生,对农村乡土文化和制度性身份的认同感相对较弱,尤其对农村的一些传统习惯以及父辈们的生活方式持否定甚至是批评的态度。  同时,他们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