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读文扣题,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上课伊始,教者便提出问题:“《变色龙》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件事吗?说说理由。”一位学生说:“我认为《变色龙》这课是写一件事,因为这篇课文有故事。”另一位学生补充道:“我从这篇课文中找到了故事的开头和经过。”教者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说:“是的,课文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尾,通过叙事,向我们介绍了变色龙。像这样通过生动的事例来介绍某一事物特点,让我们获得某些科学知识的文章,我们称之为‘科学小品文’。”教者通过问题的引领,让学生在读文本时,发现文本的密码,激发了兴趣,初步感受了文本的叙事特点,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为文本的教学做了铺垫。
二、 联系习题,体会作者表达顺序
教者继续提要求:“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然后根据课文后面第3小题的提示,给课文分段。”随后学生们各抒己见:“我认为发现变色龙是第1~7自然段。”“我认为是第1~8自然段。”另外一位同学反驳道。遇到问题意见不同时,教者不露声色地问:“第8自然段叙述了什么内容?”学生迅速默读,发现第8自然段叙述了中非工人的话,教者借着文中的句子引读“他喊道——”“变色龙!变色龙!”教者面带笑容:“第一段应该是——”学生:“第1~8自然段。”看似简单的一个环节,教者的独具匠心却可见一斑,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划分“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的脉络,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学习的方式。
与此同时,教者在教学中把体会文章的顺序,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都巧妙地融合在检查课文的朗读中去完成:“变色龙如此迟钝,如何捕捉食物呢?”这句从“外形”到“捕食”,用自己的感受来过渡;“变色龙真的会变色吗”这句,从“捕食”到“变色”用疑问来过渡;加上之前“细细端详”,都是作者将事物多种特点联系起来写作的方法。阅读时,抓住过渡句,可以帮助学生轻松地把握段落的要求,感悟文章有条理地表达。
三、 引导质疑,聚焦作者观察方法
作者在叙事中,抽丝剥茧地呈现了变色龙外形:从“冷冰冰的东西”“怪蛇”到“绿莹莹的四脚小蛇,皮肤和豆叶一模一样”,“这是条身长30厘米左右、似蛇非蛇的怪物”到后来的“全身翠绿”“身躯呈长筒状”,都是向学生介绍了变色龙的外形。不难发现,作者在叙述中,显露了自己的观察方法。首先,“小李用手一指”是整体地看,粗略地看;接着,“我细细端详着”是仔细地看,有顺序地看;然后,“中非工人朋加沙绘声绘色地向我们介绍着”,从听的角度了解;最后,“变色龙如此迟钝,如何捕捉食物呢?”“变色龙真的会变色吗?”“朋加沙抓起变色龙,先把它放在香蕉叶上……接着……再把……”通过问与做试验,进一步了解变色龙。由此看出,作者观察越来越细致,用词丰富,善于变化,让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作者对变色龙的描写不局限于视觉,还通过触觉、听觉、感受,多角度描写,在叙事中巧妙结合,井然有序。
因此,这篇文章更多的是向学生渗透具体观察的方法,教会学生观察,并获得观察的方法和叙述的方法。
【案例反思】
文本解读是语文阅讀教学的开端,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础。没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文本解读,有效的阅读教学便无从谈起。
(一) 读懂文本——变色龙?
这篇课文不同于以往的写物的文章,细读文本,作者巧妙地通过叙事的形式,展现了变色龙特点的表达方法。有了叙事的手法,文章更加生动、有趣,耐人寻味。那么,在故事中作者是怎样写变色龙的呢?就成了今天学习此文的一个抓手。提问是探究性学习的开始,这些问题指引着研究方向。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教者试图让学生抓住题目来通读全文,唤起已有的学习经验来分析文本的特点,继而明确本课与其他状物文章的区别。
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是高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教者能抓住要点,揣摩文章的顺序,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借助课文后面的练习题,巧妙地将读课文与善观察联系起来,潜移默化地揭示文章的脉络结构。
教师在认真研读文本的基础上设计教学过程,对文章进行整体结构上的把握,再到细读文本,一环紧扣一环,似竹笋层层剥开,展现文章的全貌,这样的教学是鲜活的,不仅及时巩固了知识,学生还循着老师的提问,有个性思考,有质疑解疑,有交流讨论,情绪高涨,兴趣浓厚,激发了其探究好奇的创新思维。
(二) 读活文本——变色龙!
《变色龙》这篇课文,语言看似平淡无奇,其实,却环环紧扣。纵观这篇课文的学习,教者带领学生对文本进行了深挖,细细研读,课文的三个部分,每一部分的描写都扣住变色龙的外形(龙)和颜色(变),贯穿全文。这篇文章还向学生渗透了具体观察事物的方法。让学生画出在故事中描写变色龙的内容,继而引导学生思考同样都是写外形,有什么变化?你对变色龙的外形有哪些进一步的了解?从而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是如何一步一步地仔细观察,写出变色龙的特点。
学生的阅读视界受生活经验、年龄等因素的限制,对文本的理解与体验无法在一个水平线上,这就要求教师给学生提供多样的辅助方式,尽可能地激发学生阅读欲望,掀起情感的波澜,唤醒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让他们凭借文本进入自己无法进入的现实世界,与文本的作者进行面对面地交流。教者在教学中把体会文章的顺序,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巧妙地融合在检查课文的朗读中去完成,在朗读中引领学生体会过渡的作用:从“外形”到“捕食”,用自己的感受来过渡;从“捕食”到“变色”用疑问来过渡,加上之前“细细端详”,都是作者将事物多种特点联系起来写作的方法。在阅读中体悟,在阅读中提升。阅读就是反复引导学生学会“咬文嚼字”,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走进《变色龙》。
(作者单位:南京市秦淮区第一中心小学)
上课伊始,教者便提出问题:“《变色龙》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件事吗?说说理由。”一位学生说:“我认为《变色龙》这课是写一件事,因为这篇课文有故事。”另一位学生补充道:“我从这篇课文中找到了故事的开头和经过。”教者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说:“是的,课文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尾,通过叙事,向我们介绍了变色龙。像这样通过生动的事例来介绍某一事物特点,让我们获得某些科学知识的文章,我们称之为‘科学小品文’。”教者通过问题的引领,让学生在读文本时,发现文本的密码,激发了兴趣,初步感受了文本的叙事特点,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为文本的教学做了铺垫。
二、 联系习题,体会作者表达顺序
教者继续提要求:“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然后根据课文后面第3小题的提示,给课文分段。”随后学生们各抒己见:“我认为发现变色龙是第1~7自然段。”“我认为是第1~8自然段。”另外一位同学反驳道。遇到问题意见不同时,教者不露声色地问:“第8自然段叙述了什么内容?”学生迅速默读,发现第8自然段叙述了中非工人的话,教者借着文中的句子引读“他喊道——”“变色龙!变色龙!”教者面带笑容:“第一段应该是——”学生:“第1~8自然段。”看似简单的一个环节,教者的独具匠心却可见一斑,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划分“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的脉络,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学习的方式。
与此同时,教者在教学中把体会文章的顺序,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都巧妙地融合在检查课文的朗读中去完成:“变色龙如此迟钝,如何捕捉食物呢?”这句从“外形”到“捕食”,用自己的感受来过渡;“变色龙真的会变色吗”这句,从“捕食”到“变色”用疑问来过渡;加上之前“细细端详”,都是作者将事物多种特点联系起来写作的方法。阅读时,抓住过渡句,可以帮助学生轻松地把握段落的要求,感悟文章有条理地表达。
三、 引导质疑,聚焦作者观察方法
作者在叙事中,抽丝剥茧地呈现了变色龙外形:从“冷冰冰的东西”“怪蛇”到“绿莹莹的四脚小蛇,皮肤和豆叶一模一样”,“这是条身长30厘米左右、似蛇非蛇的怪物”到后来的“全身翠绿”“身躯呈长筒状”,都是向学生介绍了变色龙的外形。不难发现,作者在叙述中,显露了自己的观察方法。首先,“小李用手一指”是整体地看,粗略地看;接着,“我细细端详着”是仔细地看,有顺序地看;然后,“中非工人朋加沙绘声绘色地向我们介绍着”,从听的角度了解;最后,“变色龙如此迟钝,如何捕捉食物呢?”“变色龙真的会变色吗?”“朋加沙抓起变色龙,先把它放在香蕉叶上……接着……再把……”通过问与做试验,进一步了解变色龙。由此看出,作者观察越来越细致,用词丰富,善于变化,让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作者对变色龙的描写不局限于视觉,还通过触觉、听觉、感受,多角度描写,在叙事中巧妙结合,井然有序。
因此,这篇文章更多的是向学生渗透具体观察的方法,教会学生观察,并获得观察的方法和叙述的方法。
【案例反思】
文本解读是语文阅讀教学的开端,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础。没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文本解读,有效的阅读教学便无从谈起。
(一) 读懂文本——变色龙?
这篇课文不同于以往的写物的文章,细读文本,作者巧妙地通过叙事的形式,展现了变色龙特点的表达方法。有了叙事的手法,文章更加生动、有趣,耐人寻味。那么,在故事中作者是怎样写变色龙的呢?就成了今天学习此文的一个抓手。提问是探究性学习的开始,这些问题指引着研究方向。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教者试图让学生抓住题目来通读全文,唤起已有的学习经验来分析文本的特点,继而明确本课与其他状物文章的区别。
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是高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教者能抓住要点,揣摩文章的顺序,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借助课文后面的练习题,巧妙地将读课文与善观察联系起来,潜移默化地揭示文章的脉络结构。
教师在认真研读文本的基础上设计教学过程,对文章进行整体结构上的把握,再到细读文本,一环紧扣一环,似竹笋层层剥开,展现文章的全貌,这样的教学是鲜活的,不仅及时巩固了知识,学生还循着老师的提问,有个性思考,有质疑解疑,有交流讨论,情绪高涨,兴趣浓厚,激发了其探究好奇的创新思维。
(二) 读活文本——变色龙!
《变色龙》这篇课文,语言看似平淡无奇,其实,却环环紧扣。纵观这篇课文的学习,教者带领学生对文本进行了深挖,细细研读,课文的三个部分,每一部分的描写都扣住变色龙的外形(龙)和颜色(变),贯穿全文。这篇文章还向学生渗透了具体观察事物的方法。让学生画出在故事中描写变色龙的内容,继而引导学生思考同样都是写外形,有什么变化?你对变色龙的外形有哪些进一步的了解?从而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是如何一步一步地仔细观察,写出变色龙的特点。
学生的阅读视界受生活经验、年龄等因素的限制,对文本的理解与体验无法在一个水平线上,这就要求教师给学生提供多样的辅助方式,尽可能地激发学生阅读欲望,掀起情感的波澜,唤醒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让他们凭借文本进入自己无法进入的现实世界,与文本的作者进行面对面地交流。教者在教学中把体会文章的顺序,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巧妙地融合在检查课文的朗读中去完成,在朗读中引领学生体会过渡的作用:从“外形”到“捕食”,用自己的感受来过渡;从“捕食”到“变色”用疑问来过渡,加上之前“细细端详”,都是作者将事物多种特点联系起来写作的方法。在阅读中体悟,在阅读中提升。阅读就是反复引导学生学会“咬文嚼字”,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走进《变色龙》。
(作者单位:南京市秦淮区第一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