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盾与郭文景:音乐大师双人谈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flfxzq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10月20日上午,在大宁福朋喜来登酒店宴会厅举行了第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谭盾与郭文景·音乐大师双人谈”。谭盾、郭文景这两位昔日的同班同学,三十年后第一次在一起参与论坛,他们围绕“‘死亡与再生’——关于歌剧中国和中国歌剧的未来”这一主题,与现场听众互动,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讨论。
  
  ——在创作时,语言与音乐如何结合?
  将中国歌剧推向世界,该用怎样的语言?
  
  
  谭盾:莫扎特是奥国人,写意大利文歌剧,但是还是莫扎特的歌剧,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歌剧的灵魂是一种戏剧的音乐,或者说是音乐的戏剧。其实就像拍电影一样,无论是用四川话拍,还是国语拍,我觉得实质性的问题并不是语言,主要在于用比较真实的感觉去做。
  郭文景:莫扎特是德语世界的人,但写了很多意大利歌剧,这跟当时时代有关。
  作为我来讲,我写《诗人李白》这个剧本,大家都知道,使用李白诗歌本身,用中文比较好,因为诗歌是不可翻译的,但是写中文歌剧有很大问题,中文歌剧在舞台上才刚刚出现。我写的《夜宴》、《狂人日记》、《诗人李白》都是在欧美国家首演,《诗人李白》还好,找的都是中国演员,其他歌剧找演员就非常困难,很多演员一听说要唱中文歌剧,就好像上海的歌剧院要找一个会唱埃塞俄比亚语的人,不可思议。
  谭盾:艺术是很个人化的事情,用哲学的语言说,就是你要怎么做就怎么做,都是对的。马勒的《大地之歌》用了唐诗,无论读英文的翻译,还是德文的翻译,如果我不是中国人,我觉得我得到的感染力和震撼,不亚于我作为中国人懂得原来的诗歌。我每次听都有感受,听的时候,我觉得那是心情的李白,是跨越中国的李白。而且这样反而更加有意思,李白中加了马勒,马勒在诠释中国诗歌的时候,加入了自己的真实理解,这里有一个意化的哲学现象:中国的文化是按我们设想的深度去存在呢,还是以本身拥有的方式存在?这样说也可以,那样说也可以,所以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从艺术创作角度来说,你觉得怎样做,就怎样做,是最好的。我现在在写另一部歌剧,用中文写,很舒服,没有什么原因,艺术是一种非常直觉的东西。从外国人的角度看,西方观众不懂中文去听中文,咬词啊,辅音啊,也有另外的感觉。歌剧里有种文化,喜欢听听不懂的语言。比如听《茶花女》(唱起《茶花女》中一段熟悉的旋律),如果加上中文:“你吃饭了没有?我没有。”你就会觉得“哇”,很奇怪。因为这里有一种文化的东西,这个东西相当于你听的是“当当当——当”,结果是二胡拉出来的“梆梆梆——梆”这种感觉。因为音乐的欣赏是跟历史有关的,音乐节奏特别是音乐风格是不能被翻译转移的,跟诗歌一样。
  郭文景:刚才谭盾说的歌剧语言不要直接听懂,是非常有意思的话题,我现在想请谭盾帮我一个忙,说一句湖南话。
  谭盾:liuliudi……
  郭文景:好,有没有人听懂这句话。只有一个人举手,这说明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不是一句话,这是音乐,是旋律,是节奏。(全场哄笑)
  谭盾:打上字幕,我刚才说的就是,这个东西很圆很圆,这个圆字有情绪在里面。所以欣赏歌剧的人喜欢听到原本的东西,这里有音乐在里面,每个国家的语言都有每个国家的特点。语言很重要,不要觉得中文重要,什么语言都很重要,主要在于作曲家本身对语言有没有感受,有感受去做就可以了。所以歌剧是音乐的戏剧,不是文字的音乐。
  
  ——什么是中国歌剧?
  
  谭盾:中国歌剧或者歌剧的中国,最重要的还是音乐的创造,也许题材也很重要。比如说,一个歌剧讲述的是一个中国的故事,用的是意大利语,我们还是认为它是意大利的歌剧,尽管它是非常中国化的题材。所以呢,很多事情可以这样说,也可以那么说,最后你会发现很多东西很自由,事情就是这样,人生也就是如此。
  郭文景:给中国歌剧下定义,就相当于对我们艺术的未来做了一个设定。如果一个社会对艺术有一个预设的话,就会对艺术家自由的想像、自由的创作产生一个约束作用。各民族都有对文化的认定,但是我讲一个更开放的例子,那就是美国,美国有一很棒的音乐学家,研究音乐史的,写了一本关于什么是美国音乐的书。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只要是在美国的国土上写出来的音乐就是美国的音乐,按照他的观点,美国的音乐不是由艺术家来评论的,而是由美国移民局来决定的,我觉得这就是非常开放的观点。那么就是说社会有这样的舆论的话,艺术家就不必承受各种压力,就有更多创作的自由。艺术要有自由。中国歌剧是怎样的,都会给中国作曲家形成一个压力:我做出来的是否不符合约定俗成的中国风格。好在现在改革开放还比较宽松。
  谭盾:在崔健没有出现以前,大家预料摇滚应该是那样的,但是没有理论家预料到摇滚是像崔健这样的 。
  郭文景:反正我觉得在艺术领域里,应该怎么样,是决对不行的。
  
  ——就中国和西方的音乐,你觉得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郭文景:我觉得挣脱枷锁是最重要的,其他的一切问题,我都不考虑,我既不考虑是否符合中国大众的标准,也不考虑西方乐评人喜欢的中国歌剧的标准,我只写我喜欢的。
  谭盾:我跟郭文景是同班同学,我们俩同居5年半,在我们寝室里有瞿小松,叶小钢……这也是三十年来我俩第一次在一起参与论坛。我刚才在想,三十年以后,我们俩在很多很多方面是蛮有共识的,而创作前是完全不沟通的。我们会去听对方的音乐,很多东西可以从作品中体会到:最近生活在那里?最近感觉怎样?在郭文景的作品里面我一直体会到:艺术的东西是非常个性的东西,如果艺术离了个人的个性的东西,就是狗屁,狗屎,没有谁去真正珍惜。所以很奇怪,特别是中国的艺术创作领域,一方面崇尚追求个人的自由、成就,同时又有很多框框在里面,不仅是创作者,欣赏者也是这样的。什么叫艺术创作的自由,总是有两方面的,一方面是社会给予的自由,还有就是自己给自己的自由。在中国当代,像郭文景、崔健,大众喜欢他们。为什么?历史与观众都崇尚这种与众不同的东西。
  
  ——得意的作品,未必是观众喜欢的东西,
  个人与个人之间有区别,你是否会刻意寻找音乐上的知音?
  
  郭文景:创作要自由要独立这一点肯定是不变的。自己来说,人总是要变化的,我二十几岁的时候 ,根本不考虑跟他人沟通,年轻时自我表达是第一位的,但是现在我越来越考虑与他人的沟通,希望艺术的境界要高,但是理解的门槛要低,要向李白学习。
  谭盾:李白的诗,谁都懂,但并不认为李白下里巴人。
  
  
  ——在创作中,有没有考虑过音乐对人的教化功能?
  
  谭盾:现在我觉得教育很重要,音乐的传播跟教育的传播息息相关。实际上教化或者功用现象,最早提出的是孔子,我现在就特别特别注重音乐给予心灵深处的感受,确实会影响你爱的方面,更多的是从温暖的角度去扩展。那么除此以外,文化的沟通需要仰慕和接近,接受中国的文化,给他们一种感受。
  郭文景:这个问题牵扯到一个我很感兴趣的话题,反思中国文化的教育,这个教化,从孔夫子就开始说起,我发现效果并不怎样。其实劝善、说教起不了多少作用,而是感动真正起到了作用。我就讲一个我亲身经历的事情。我有两个朋友,改革开放以后开始做生意,这两个朋友从来不进入任何艺术场所。有一天到了北京,我带他们去看话剧,看的是萨特的《死无葬身之地》,这是一个非常震撼的故事,演完以后,这两个小子几乎半个小时完全说不出话来了。现在他们要去看演出了。我觉得这种感动和心灵的震撼,所达到的那种劝善教化的作用才是强烈的。
  谭盾:艺术的属性是可以感动人的,艺术的创作和欣赏是不能被强迫的。
  
  ——西方对中国文化有怎样的期待,你怎样对待这样的期待?
  
  谭盾:明年是我们入学三十年,我们是从文革的废墟中走出来的,来自各行各业,那个时候我们中国的现代音乐没有形成,从来没有想过要创作中国的音乐,如何去反叛西方的音乐。可能我们当时就是懵懵懂懂地过了三十年,各做各的,并没有刻意去反叛,实际上更多的是去寻找自己的声音。西方人有一点需要我们去学习,他委约中国作曲家最最重要的动机是寻找多元文化的原创性,比如委约郭文景,既不要求你西方化,也不要求你中国化,我只要你郭文景化。
  郭文景:谭盾说得非常好,我觉得是说到点子上了。你有很多国外的约稿,你将怎样面对西方?事实上西方的约稿,他约郭文景,他就是约郭文景,不是泛泛的音乐,所以我自己想怎么写就怎么写,那才真正满足了他的要求。
  谭盾:事实上民族文化的形成是因为个性的堆积。
  
  谭盾作为一名享誉国际的旅美华人作曲家,曾凭《卧虎藏龙》音乐获第73届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此外他已赢得当今最具影响的世界各大音乐奖项,其中包括格莱美大奖、格文美尔古典作曲大奖,并被美国音乐协会授予“年度最佳作曲家”。
  
  郭文景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因创作歌剧《狂人日记》、《夜宴》、交响乐《蜀道难》而被广大音乐爱好者熟知,他创作的交响合唱《蜀道难》更是被评为“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
  
  从2005年首届艺术节大师讲坛举办以来,大师论坛已形成艺术节论坛的支柱品牌。2007年,“谭盾与郭文景·音乐大师双人谈”作为“天路海韵”华星音乐盛典版块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主办,中粮酒业长城葡萄酒协办,成为大师论坛的一个新亮点。
其他文献
马尚龙  知名海派作家。曾任《海上文坛》副主编,现任《现代家庭》主编。著有《上海女人》、《反调男女》、《与名人同窗》、《男人眼中男人的缺点》、《男人眼中女人的缺点》等书。    女人在化妆,男人在瞎忙。也是女人不经意地夺走了男人的正经。这是1986年的场景,或许是在南京路,或许是在淮海路、西藏路、四川路这样的闹市中心,巨幅的广告牌上,一个风情而不风骚的外国女人托了一个化妆盒,是“爱丽丝”化妆笔的广
期刊
说柬埔寨是一块令人神往的土地,可能一些未曾去过的人听了会觉得有点迷茫。然而,从那里回来后,相信每个人都会急切地在自己的博客里刷一下这个充满神奇魅力的地方。  我想先用量化的时间比较来说明一下自己对吴哥的感受。大家都了解中国长城的伟大,而当你登上城墙的时候,除了惊叹她的宏伟和绵延不断外,并没有更多的细节能由你去品尝;英国巨石阵堪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当你面对它们时,唯一会做的就是在脑海中想象当年的人们
期刊
柬埔寨驻上海总领事馆坐落于天目中路西藏北路口蓝宝石大厦,这与一般外国总领事馆的位置不同,后者多选择在黄浦区、静安区、徐汇区、长宁区等。大厦北面紧贴着原来通往北站的铁路,现在又铺设了轻轨。因而总领事馆的窗外,一直传来3、4号线列车的轰鸣声。    年轻的总领事    柬埔寨驻沪总领事馆是1999年成立的,辖区是上海、浙江、江苏和安徽。柬埔寨人在上海的不多,主要是留学生。    总领事十分年轻,30岁
期刊
方毓强   记者、作家、摄影家、旅行家。硕士学位。热衷于研究文史哲经,关注人类学。信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关注中外文化的交流,提出“有文化,无国界”的思想。访问过欧美亚20余国。发表文字数百万。在多个国家举办个人摄影展。    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一个自己最重要的节日,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就是春节了,有数千年的传统。但今天中国人过年,至少在大城市里常常成为一个问题了。    【鞭炮的是非】   
期刊
“两个星期前我的心态还是处在马上要得诺贝尔奖的心态上,两个星期后稍稍平复了一些。”  ——采访前,许德民在角度抽象画廊里跟朋友通电话时如是说。    在角度抽象画廊与许德民聊天,必须时刻保持一个足够清醒的头脑,否则他反传统的理论如同四周包围着的抽象画一样极易让人晕头转向。  有人看来许德民太自我陶醉,有人认为许德民的抽象创作是一头怪物,但是许德民自信如故,这个从理想主义窝里出来的人,身上到处刻有理
期刊
王克文简历  1933年生,浙江奉化人,早年毕业于华东艺术专科学校美术系,现为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中国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文史馆馆员,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上海书画院画师,出版有个人山水画册及美术理论专著多种,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不仅要有独具个性的审美创作语言,还应具备独树一帜的学术理论水平。实践指导理论,理论丰富实践,相得而益彰。上海戏剧
期刊
去马尔代夫寻找浪漫宁静的远足,到这个美丽而遥远的天堂国度,远离大都市那些令人窒息的水泥森林和烦杂的喧嚣,去忘却时间,去找回那份属于自己的感觉,一直是我的一个梦想。    马尔代夫(Maldives)一词由梵文Malodheep而来,意为“花环”,极贴切地写意出这个群岛的独特风采。在这里,如果有机会请求上帝之手把你牵到天空中去俯瞰浩瀚的印度洋,那么一定会看见一串串翡翠般的被一圈蓝白相间的天鹅绒包围起
期刊
  
期刊
无怪乎要有人说,王朔这些年,是老了。之前的《看上去很美》已经开始追忆自己的似水流年,颇有点词穷以至于开始靠回忆过日子的架势;之前一本号称“王者归来”的《我的千岁寒》更是写得云里雾里,充满“老人家”特有的深奥晦涩的谈经论道参禅顿悟之言,与过去那个“张口就骂”的牛人相比,貌似精气神都衰退了颇多,很是让望眼欲穿的文青们心碎了一地;而如今的《致女儿书》,一本号称是“当做遗书来写”的,甚至曾经“不希望出版”
期刊
读完雪小婵的《刺青》,只觉得文字本身就像刺青一样,深深地刻入了皮肉里,刺到了心坎上,好看又疼痛。  这是一个叫做欧阳夕夏的女孩独自守候自己爱情的简单故事。自从代替闺中好友章小蒲回了第一封信以后,夕夏从此忍下了自己的爱恋,每天用章小蒲的名字与沈家白通信,尽管他本人对此全然不知。在一次次契合的笔谈中,沈家白也对“章小蒲”生出恋慕,却在去看她的路上出了车祸,错过了高考,错过了大学,也错过了欧阳夕夏。带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