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思想转化步骤策略研究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ugru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校,留守儿童多,监管不力,转学频繁,造成数学学困生增多;加上师资严重匮乏,存在对数学学困生转化意识淡薄,经验不足等诸多因素,因而转化学困生研究迫在眉睫,而思想的转化尤为第一。
  一、原因分析
  1.学生自身的因素造成学习困难
  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不恰当。
  2.教师的因素造成学生学习困难
  教师对学困生转化意识淡薄;教师经验欠缺;对教材不熟;数学素养差。
  3.家庭的因素造成学生学习困难
  留守造成监管不力;学生转学频繁;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二、操作性成果
  激发数学学困生的内驱力是促进学困生转化的关键。经过不断探索,总结出了转化数学学困生的策略,采用四步骤促进学困生思想转化,数学教学各环节采用相应策略重视学困生的学习,搭建平台促进学生发展。
  学困生思想转化四步骤为:全面了解--平等交流--树立信心--稳定兴趣。
  (一)全面了解——知学困生学困之源
  对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进行调查:与学困生本人进行谈话,了解他在学习上遇到的障碍,进而了解其心理、情绪等;对学困生采取家访、电访的形式进一步了解学困生的家庭教育情况;通过对本班学生及任课教师的访谈、了解学困生在校的各个方面表现;对学困生的作业、试卷等方面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和学习水平测试进行客观地分析。整理数据,形成学困生基本情况档案。并总结出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共性。
  (二)平等交流——筑学困生思想之基
  一是从友善开始。找学困生谈话,以一种友善的态度去交流。例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头,或帮他整理一下衣服,示意他坐下,然后说:“我们聊一聊、谈一谈”等,给谈话创造一个和谐的气氛,奠定一个良好的感情基础。
  二是从赞美入手。找学困生谈话,常常是在他们有了过错之后,因此,交谈时忌开门见山,而是先对他们的长处赞扬一番,然后进行实质性的交谈,并且适当把赞美贯穿在整个谈话过程。
  三是从得到“是的”开口 。一个人说“不”時,他的思想就会凝聚成一种抗拒的状态。而当一个人说“是”时,意识就呈前进、接受和开放的状态。谈话初始进行有效铺垫,让学生开口说 “是”,促进谈话的继续深入。
  四是从理解着手。和学困生交谈,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理解,产生同理心和心理相容,促进真心交谈。
  【案例1】在对×同学的家访中,我们知道他爸爸因违法劳教,妈妈离家出走,这样的家庭在心灵上给他带来了很深的创伤。所以教师的每次谈话,都先给予他关爱,理解他的处境,理解他的一些想法和行为,然后再向他提出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使他感受到教师对他的真正关心。
  (三)树立信心——播学困生思想之光
  一是开展 “夸夸自己”的活动,让学困生克服自卑,树立信心。如每学期开展一次夸夸自己的主题班会;每节数学课前两分钟请学困生在讲台上用一句话夸夸自己;小组活动时随时夸夸自己。通过夸奖自己让学生树立信心。
  二是开展数学小竞赛,让学困生增强竞争意识,点燃学习激情。如每两周开展一次数学小竞赛,8道计算题(6道简单的2道难点的),2道解决问题。及时评出分值,对学困生取得的成绩及时表扬。
  三是开展“自我心理暗示”活动,不断对学困生进行正面心理强化,提升学困生的自信心。如课前师生问候改为:生“我能行”,师“你很棒”;对别的学生发言要补充时说“我能做得更好”;在完成目标任务后说“我能行”等。通过重复念叨有信心的词语,让这种正面的心理暗示,不断提升学困生的自信心。
  四是定目标任务。不管什么样的检测,我们都在检测前为各个学生定制一个目标,特别是学困生的目标更是用心定制,目标太低,容易实现,不能提高自信心;目标太高,不易达到,反而对自信心有所破坏。恰当的目标是用力跳起来刚能碰到。
  (四)稳定兴趣——固学困生思想之本
  1.课堂导入新颖别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切合实际而又多样的新课导入,不仅能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积极地投入到数学教学活动中来,还能为学生进一步获取新知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都坚持设计丰富多样的新课导入。
  【案例2】例如在教学角的认识时,可以采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导入:在我们的图形王国中,有一群可爱的图形娃娃,它们幸福、快乐地生活着,经常在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其中,要数‘角娃娃’最调皮了。这不,在图形娃娃们玩捉迷藏游戏的时候,角娃娃躲到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物体上来了,你能把它找出来吗?这样导入,不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课的学习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2.小组合作和谐愉快,激发学生积极参与
  (1)精选小组成员。挑选品学兼优、乐于助人的学生做小组长,便于及时帮助学困生。选中等生作为组员,便于小组讨论和学困生一起学习。
  (2)目标明确,分工合作的小组活动。在数学教学活动时,每次小组活动时,提出明确目标,使学困生清楚知道自己的活动内容,在小组长的组织下,组内成员人人有事做,人人发表自己的看法。
  【案例3】小明看一本故事书,4天看了80页,正好看了这本书25%,剩下的几天可以看完?学生先独立解答后,小组探讨做法,就是学困生的解题思路不正确,组内成员也要听听他的见解。
  (3)分层评价展示汇报成绩。小组展示时进行分层评价,同样的答案,如果由学困生汇报,最多可得3分,而优生或组长汇报最多可得2分,这样利于各小组合作学习时帮助数学学困生,汇报展示力推数学学困生。
  3.课堂练习形式多样,巩固学生学习兴趣
  设计课堂练习时,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巩固。巩固练习教学环节的设计趣味性强,难度不大,通过讨论即可解决问题。这样学困生能从解题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如“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夺红旗”“看谁的鲜花先开放”“给小马虎治病”“找朋友”“邮递员送信”“小动物找家”等各种游戏性的练习,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并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表现的机会。从而达到增添趣味,扩展思维,发展智能的目的。
其他文献
二十一世纪的小学生对于电脑并不陌生,几乎家里都会有一台电脑。也许他们对信息技术这门课也不陌生,因为几乎每个学校也开设着,但是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却有着不深的认识。在他们眼里上信息技术课完全就是等同于让他们去玩乐,在课上他们的重点不是认真听老师讲解之后去实践,而是忙着干自己的事情。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虽然信息技术已经作为一门科目进行教学,但是某些学校、老师并不是像语数英那样重视,
期刊
一、高校学校体育课的设置  1.体育课强体的作用  体育课以走、跑、攀、爬、跳身体练习形式,获取人一生的运动技能,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身心全面发展为基础,提高人的素质和质量。  2.體育课育德的功能  “立德树人”是现代教育的需要,高校体育课是促进高校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人格发展重要的启迪课程。体育课通过学生克服身体练习过程中困难、生理极限、疲劳、疼痛、挑战等,克服心理恐惧,持之以恒、以
期刊
一年级学生,受生理和心理的影响就像花果山的猴子注意力不集中,还特别活泼好动,自我控制能力差。  识字:是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的基础,识字基础牢不牢固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学习语文知识的积累和教师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要确保小学生的语文识字教学能有效进行。  教学方法: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方法是要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养成主动识字的愿望和主动识字的习惯。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学习法)两
期刊
幼儿园本来是培养孩子兴趣、开发孩子智力的天地。然而,应试教育思想却使一些幼儿园变得“小学化”。“小学化”教育模式不仅会增添幼儿的心理压力,同时也束缚了孩子的独立个性和想象能力。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过程中,素质教育在幼儿教育上的体现是培养孩子的兴趣,让孩子拥有自由想象的空间和健康、轻松的心理状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任务也逐渐重视起来,优秀人才的培养要从幼儿时期抓起。在教
期刊
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学好数学对于小学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是广大小学数学教师一直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新课程改革所追求的重要目标。  要造就一堂有效课堂,教师的行为要能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当中,协助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同时需要教师创造性地整合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期刊
初中生是个特殊的群体,特殊在于它的年龄特点,处在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在性格上处于既想独立却又不得不依赖家庭的时期。他们的情绪变得更加敏感、细腻。很多学生在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不知道怎么调适自己,认为自己在學习上没有方法,对学习倦怠,对于未来没有希望,没有生活和学习的长远规划和目标,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不会筛选信息,寄托于网络,又会出现网络成瘾的状况。本文主要对初中生网络成瘾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提
期刊
如何转化待进生,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经常谈到的话题,我们应该积极去面对,帮助每一个待进生走出误区,进行正常的学习生活。现在就我们班的梁宝君同学,对待进生的教育转化策略作一些分析。  刚接手这个班,我发现梁宝君同学上学经常迟到,课堂里不但自己不听课,还要讲闲话、玩玩具等影响其余同学听课,课余时间到处乱跑、打闹,不交作业,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总成绩不超过60分;更气人的是当老师讲纪律时他唱反调,批评他时
期刊
现在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程,在新课改中,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呈现在我们面前;新课程更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在享受生活的同时受到道德品质的教育。教学中课堂面貌和教学形式虽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些源于教师本身的理念和行为的问题,导致了课程教学的“低效”甚至是“无效”。下面着重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探讨。  一、立足教材,落实课程理念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小学生的
期刊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养成好的阅读习惯是青少年时期个人成长的关键,在初中阶段,黄金的阅读年龄,广泛阅读古今中外书籍有利于学生视野的开阔,思维价值观的正确树立。然而社会的现状却是“快餐文化”大行其道,鱼龙混杂的网络作品铺天盖地, “没时间”“没好的作品”成为人们对自己不读书的“开脱”。在这种社会背景之下要求中学生去  阅读甚至是主动的阅读则显得“难上加难”。  在语文教研组的阅读实践活动中,通过对
期刊
班主任,是学校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也是一个班中全体任课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自从工作以来,承蒙学校领导信任,就一直担负班主任教学工作,回首这些年来的工作经历,有收获,有喜悦,更有失落和迷茫,所以今天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教师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却要求学生做到,学生就会心中不服,规范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