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洒在人间

来源 :铁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rboya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军、新四军老战士陈清凤步入老年后,做了许多社会工作,传递正能量,把夕阳的光和热无私地献给了社会,献给了人民。

尊重历史 提供重要史料


  陈清凤1926年投身革命,亲历和见证了近代中国的许多事情。
  1982年8月,陈清凤离休。10月12日下午,南京军区政治部来人递上介绍信,上面写着:“陈清凤同志:本部受中央军委交待的任务编写《陈毅传》,为了详细了解有关材料,由《陈毅传》编写组胡松植同志(系中共正式党员)前来联系采访和查档。希予接谈指导为感。”落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政治部(印)”。
  陈清凤曾在中共东南分局(后改为东南局)任机关党支部书记、妇女部委员,后受东南局派遣至茅山地区任巡视员,对陈毅有所了解。她向胡松植介绍了陈毅在东南局工作和率新四军一支队在茅山开辟抗日根据地的一些业绩。
  1983年5月25日,南昌八一纪念馆来信,向陈清凤征集新四军成立之后在南昌的有关资料。信中说:“黄道是新四军驻赣办事处主任,你同他在一起工作过,请你提供办事处组织人员和各部门的组织领导机构(人员)情况及其他史料。”陈清凤当时任办事处文书。接到信时,正患冠心病在金坛人民医院住院的陈清凤坚持口述,由金坛党史办的杨锁福负责记录整理,按照纪念馆的要求写成材料,于6月2日寄出。八一纪念馆收到材料后回信说:“材料的内容对我们研究新四军很有价值,感谢你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
  1999年,中共江西省委决定,在2000年无产阶级革命家黄道诞辰100周年之际举行纪念活动。陈清凤受托写回忆黄道同志的史料。此时,陈老已是85岁高龄,且心脏肿大,行动困难,但她每天坚持写一点,按时完成了《关于黄道同志的部分回忆材料》。后来,此文被收入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黄道传》。
  2000年春的一天,邓振纲的妻子及儿子(原籍茅东建昌后定居上海)来金坛找到陈清凤。邓振纲的妻子向陈老诉说丈夫抗战时牺牲至今未评烈士一事。陈清凤听后说:“我了解邓振纲的情况,可以作证。你们要相信组织,共和国不会忘记为国牺牲的同志。”
  1940年,陈清凤在茅山抗日根据地做巡视员期间,一度在茅东建昌区工作。一天下午,曾任中共迪庄分区委书记的邓振纲被日军抓住后枪杀在村西河埂上。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件事被一些人遗忘了。于是,陈清凤郑重地出具了邓振纲牺牲情况的证明材料。后经金坛市、上海市民政部门审查确认,邓振纲被追认烈士。
  陈清凤晚年著有回忆录《风雨中的浪花——我亲历的往事》,生动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片段,后被史学界收入《光辉历程》和《人民的骄傲》丛书出版发行,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篇章。

关心教育 激励少年立志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陈清凤曾任金坛县(市)关工委委员,从事关心教育下一代工作。
  1980年春,66岁的陈清凤应金坛县金城体育路小学邀请到学校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那天下午,阳光明媚,全校师生集中在操场上。陈清凤讲的是自己从当儿童团员到参加红军的经历。
  陈清凤是江西上饒县人,她年幼时父母就被资本家、地主害死了。1923年,9岁的她随养父母流落到福建省崇安县,在纸厂做童工,饱尝了欺压与剥削之苦。1926年,12岁的陈清凤参加了当地农民暴动,成为儿童团团长。农会交给儿童团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监视地主豪绅,防止他们携财外逃或里应外合搞破坏。
  一天,陈清凤带领几个儿童团员手持红缨枪在水口关站岗放哨。傍晚时分,他们截住了五家前村的丁姓大地主。丁姓地主没有路条,先是给银元,遭陈清凤拒绝,坚持地主出外要有农会路条的规定。丁姓地主恶狠狠地说:“再不让路,就把你扔到河里淹死!”“你敢!”陈清凤厉声说完,号令团员们拿起武器困住丁姓地主,摆开了与其决一死战的阵势。结果地主低头认栽了,儿童团把他押到农会。经审讯得知,他出逃是为了搬“救兵”来镇压工农运动。村长和乡农会领导人表扬陈清凤说:“小孩做了大事!”
  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血腥镇压工农运动。陈清凤说:“我的养父是共产党员,为争取工人权益,发动纸厂工人罢工,被反动派抓去后活活打死,更激起了我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愤恨。”这年8月,共产党领导“八一”南昌起义,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之后,我党在坑口区车盘垦乡成立游击队,陈清凤毅然参加了游击队。后来,游击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从此,陈清凤投身于人民革命和民族解放的伟大事业。
  陈清凤讲完故事后,勉励同学们说:“你们现在生活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生活好了,学习条件也优越,应该珍惜今天,努力学习。毛主席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要树立建设强大祖国的志向,将来为天下百姓谋利益,谋幸福。”
  陈清凤结合亲身经历,用故事形式教育少年,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陈老讲完后,少年们热烈地鼓起掌来,经久不息。事后虞永太校长说:“陈老作的报告很实际,很感人,对少年树立为国为民的志向,会产生深远影响。”
  陈清凤除了应一些单位邀请去作优良传统报告外,曾被金坛县城东中学等几所中小学校聘为校外义务辅导员。1990年5月25日,共青团金坛县委和金坛县教育局授予陈清凤“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的光荣称号。

回味当年 弘扬创业精神


  1996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75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7月初,金坛市老干局秦局长通知居住在金坛的陈清凤于10日参加常州市老干局举行的纪念我党成立75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座谈会,并准备发言。会上,她向来自各处的老同志和中青年干部讲述了红军长征和南方闽北地区游击战争的一些情况和体会。   陈清凤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实行战略转移。她所在的南方闽北红军奉命留下坚持游击战争。主力撤走后,国民党反动派纠集了10万兵力疯狂地清剿留在闽北地区的5000人红军,妄图一举歼灭我留守部队。闽北红军在以黄道为首的中共闽北分区委和军分区委的领导下,利用武夷山区的有利地形和依靠老区民众跟强敌周旋,进行了殊死斗争。1935年4月,闽北红军游击队被敌人围困在武夷山的北坑。北坑位于主峰黄冈山东麓,是一条长长的大山谷,只有一条小径进出。在这生死关头,由于红军众志成城,死守通道,敌人数次进攻均遭失败,只得驻扎在附近“守株待兔”。相持数日后,我军粮尽,将士们啃竹笋挖野菜充饥,到后来连野菜也难找了。陈清凤说:“最困难的时候,我把分得的一根干辣椒当了三天充饥御寒的干粮,和战友们一起顽强地坚守在北坑。”没想到,后来大批围困的敌军竟悄悄退去,我军趁势突围出来。原来,在这深山老林里,山高路险,运输十分困难,敌人的大批人马同样遭遇缺粮问题,最终熬不过红军,只好撤走。闽北红军突围后,向敌人空虚的后方挺进,开辟了建松政、邵顺建和资光贵新的游击根据地……
  陈清凤讲完这段经历后,深有体会地说:“我们在南方能够坚持三年游击战争,靠的是共产党的正确领导,靠的是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靠的是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红军的长征胜利和留在南方各区坚持的三年游击战争,都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不可能取得那样的胜利,更不可能有今天的新中国。在今天庆祝建党75周年和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之时,我们深切缅怀为人民解放事业和民族解放事业而英勇献身的将士,更加珍惜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新中国。”
  同年10月,在常州市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大会上,市委市政府的同志给常州地区健在的陈清凤等老红军颁发了省委省政府赠予的“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纪念杯”。照像时,陈清凤等一列老红军,精神矍铄,手捧纪念杯和鲜花,给众人留下了美好的记忆。此张定格的照片,陈清凤的后人至今珍藏着。

克己奉公 牵挂天下百姓


  “文革”中,陈清凤的二女儿肖菊芳受到株连,耽误了读书,落户在丹阳县云林公社(现属珥陵镇)施甲大队第11生产队务农。“文革”后,二女儿要母亲向组织上提出安排一份工作,可陈老摇摇头说:“工作是靠自己努力的。建设社会主义,各行各业都要有人做。就说农村种田吧,虽然苦,但也需要人。你不种田,他不种田,大家吃什么?”后来,她的二女儿安心务农,一干就是几十年。
  陈清凤的子女工作都是顺其自然。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无不奉公守法,兢兢业业。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1989年金坛县人民政府安排陈清凤住进了金城镇太常卿15幢205室居民楼里,建筑面积为77平方米。到了90年代中期,按省、市組织部文件,陈清凤享受厅局级政治生活待遇,按理可换大点的房子,可她仍然住在这77平方米的普通居民楼里。她说:“我们国家还有许多贫困区、贫困户,亟须改善生活条件,待大家都富裕起来了我再换吧。”
  进入21世纪后,陈清凤步入晚年。大半个世纪的风里来雨里去,终使她重病缠身,加上战争年代落下的老伤(为二等乙级革命伤残)时常复发,她已不能在室外多活动了。
  2003年12月24日晚,陈清凤因患严重房颤住进金坛市人民医院治疗已半个月了。19时许,夜幕已降临,住院部里跟往常一样灯火通明。陈清凤在小儿子的陪同下,信步走出病房来到走廊上,临窗向外望去,他看到苍穹下的金坛城中央一幢幢新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层层亮着灯光,似与星空相比美——那里的居民在安居乐业;她看到两条纵横交错的新拓宽的大道伸向四方,道上的大车小车来来往往——它们承载着人世间的真情。从北面方向传来一阵阵优雅轻柔的音乐歌声,那是许多舞者在金沙广场上轻歌曼舞。看着,听着,陈老笑了,感到一种欣慰,因她为建设新金坛曾经“添砖加瓦”过。陈老兴奋地对儿子说:“金坛太美了,以后会更美好!”
  这是共和国建立54周年后的一个夜晚。20时以后,中央电视台播送电视节目《延安颂》。陈清凤已坐在病床上,和儿子津津有味地看起来,同室的病人及其陪伴的家属或保姆也在看。在看到朱德、毛泽东于延安一次会议上尖锐地批评张国焘时,有人弄不清原委,向陈清凤问及张国焘怎么啦?陈清凤便跟他们具体地解说了1935年张国焘反对红军北上,自立伪中央,破坏党和红军的统一,使红四方军蒙受重大损失的右倾错误以及张国焘不思悔改,于1938年春投入国民党特务集团的罪行;颂扬了当年毛泽东同志指引红军长征,北上抗日,挽救了党和红军的丰功伟绩。陈老在讲述中也把她对党、对人民、对事业的一片深情传授于人们。这给同室的人乃至医生,都留下了深刻印象。
  有道是,夕阳无限好。陈清凤把她“夕阳”的光和热尽洒人间。
  (责任编辑 李赞庭)
其他文献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美联手抗击日军的野蛮侵略行径,谱写了一段国际反法西斯壮丽诗篇。随着时光的流逝,新四军勇救40多名美军飞行员的事迹却鲜为人知。  新四军救援美军飞行员,第一次发生在1944年3月。当时,中美混合航空队第二大队飞行员辛仲连在与日军空战中受伤,跳伞降落在皖中无为县汊江江面,新四军第七师救援并治愈了辛仲连,并将其送至国民党桐城县政府。  其后,七师又接连救护了多位美军飞行员。1944年
期刊
“抗战研究要深入,就要更多通过档案、资料、事实、当事人证词等各种人证、物证来说话。要加强资料收集和整理这一基础性工作,全面整理我国各地抗战档案、照片、资料、实物等,同时要面向全球征集影像资料、图书报刊、日记信件、实物等。要做好战争亲历者头脑中活资料的收集工作,抓紧组织开展实地考察和寻访,尽量掌握第一手资料。”这是2015年7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回顾和思考”集会上的讲话。同年
期刊
横坎头村  梁弄镇位于浙江省余姚四明山革命老区,该镇横坎头村是浙东抗日根据地的中心所在地。2003年春节前夕,刚刚担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专程到梁弄镇和横坎头村考察调研,提出了建设“全国革命老区全面奔小康样板镇”的殷切期望。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梁弄镇横坎头村全体党员回信,勉励他们同乡亲们一道,再接再厉、苦干实干,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宜居的美丽乡村。  总书记的回信,振奋了这个正在绿色发展道路上
期刊
淮南矿业集团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是2001年5月成立的,至今已有18个年头了。18年来,研究会在集团公司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安徽省和淮南市新四军研究会的指导下,在研究历史、服务现实上下功夫,卖力气,创佳绩,为矿业集团改革、发展和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成立新四军历史研究会  2001年初,淮南市新四军研究会会长高曙(市政协原主席)到矿业集团找到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王金镕,与他商谈成立矿业集团新四军研究会
期刊
杀杀杀!士气如虹,杀声震天。每到战斗间隙,刺杀就成了新四军基层指战员强化训练的开胃菜。  刺杀训练是我军单兵五大技术训练课目之一,与射击、投弹、爆破、土工作业并称。新四军组建以来,为克服武器弹药严重不足的弊端,广泛开展拼刺刀训练。而“决定战斗最终胜负的方式是刺刀突击”,这样的总结也早在1909年就被日本明确写入《步兵操典》。抗战时期,日本兵使用的“三八”大盖,枪身和刺刀都较长,有1.801米。而当
期刊
金萧支队建立之后,我们活动地域主要在诸暨、义乌、东阳交界处的山区,可这一带敌伪顽势力相当强,尤其是这三股反动武装互相勾结,共同来对付我们,他们企图趁我立足未稳之时一举消灭我们,特别是国民党浙江省保安团派了一个团的兵力来“清剿”。保安团自恃是正规军,兵员弹药充足,装备齐全,消灭这些共产党的“土八路”应该是绰绰有余。因此他们充当打头阵的角色,紧紧盯住我军不放,因此支队在成立后的四个月里,连遭他们三次偷
期刊
1944年10月,日伪军开始在津浦铁路蚌埠以南和淮南铁路各要点秘密增兵,准备对津浦路西根据地进行扫荡;桂系顽军也在古河与梁园之间频繁调动,企图乘日伪军扫荡之机向路西进攻。  根据新四军第二师前指的部署,路西地委和第五旅兼路西军分区党委决定,立即动员全区党政军民投入反扫荡和准备迎击顽军进攻:做好坚壁清野,指导群众有组织地转移;基干自卫队(民兵)组成游击小组,保护群众安全,相机袭扰敌军;县区武装在所属
期刊
今天为大家讲述一个英雄三姐弟的故事。  姐姐杨瑞年1916年出生,14岁考入扬州中学。上海“一·二八”事变后,扬州中学也掀起了抗日爱国热潮。正读初三的杨瑞年带头上街游行,查日货、罚奸商。17岁那年,杨瑞年考入苏州女子师范学校。她不仅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而且在课余阅读了大量进步书刊,从中吸取革命思想。  1935年毕业后,杨瑞年回到镇江任教。她与其他几位青年一起,在地下党的领导下,秘密组成“读书会
期刊
原文  予囚北庭(1),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2),单扉低小(3),白间短窄(4),污下而幽暗(5)。当此夏日,诸气萃然(6)。雨潦四集(7),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8),蒸沤历澜(9),时则为土气。乍晴暴热(10),风道四塞(11),时则为日气。檐阴薪爨(12),助长炎虐(13),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14),陈陈逼人(15),时则为米气。骈肩杂逐(16),腥臊污垢(17),时
期刊
顾炎武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他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创立了一种新的读书方法。  顾炎武独特的读书方法是什么呢?《郎潜纪闻四笔》有清楚地记载,他不是一个人读书,而是请四个声音洪亮的朋友一起读。每个人面前都放置了经史書的注释本,顾炎武坐在中间。首先是一个人大声诵读,其余四个人静静地听。在读的过程中,如果某个人对所读的内容有疑义,就打断读书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