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洋”引领学生快乐成长

来源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89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渔洋关镇小学创立于1916年,在多位校长的集成发展中迭代升级,壮大为占地面积29846平方米的大型窗口学校,现拥有学生1625名、教师88名、教学班30个。2019年12月,学校正式更名为湖北师范大学附属渔洋关小学,全体渔小人携手并肩踏上了新征程。
  专家指导,深耕“渔·洋”。2016年,学校百年校庆,迎来长足发展新契机,“教育扶贫”牵线搭桥,促成学校老师与宜昌市多所学校开展校际研修并进行跟岗学习。“一流学校搞课程”,学校抓住机遇,打造了特色课程“红色渔小”,叩開了改革与探究的大门,学校呈现出“课程建设”的崭新面貌。
  湖北省政府督学李情豪为推进学校“高起点、高水平、高速度”发展精准施策,提出了依托本地资源和文化,创新学校课程的设想。2020年5月,学校举办《以“点·趣”课程建设引领学校内涵发展》专题讲座,明确了学校教育就是“领导有事可为,教师有梦可追,学生有志可立”。通过专家的帮助有力地撬动并推进了学校课程建设与发展。
  学校紧靠渔洋河,河中多鱼,尤其盛产娃娃鱼,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鱼”“羊”相生即为“鲜”,《说文解字》认为该字本义为新鲜味美,引申为新鲜、鲜明。这正是“渔·洋”课程所追求的创新与特色共行的初步设想。古汉文记载:渔,篆文鼪从鱼,本义为捕鱼,卜辞铭文中有“作人名”和“捕鱼之渔”;“渔”还泛指猎取,寻觅。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渔”乃方法也。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洋”指“比海更大的水域”,有“广大,众多,丰盛”之义,后泛指“一切现代化的事物”。
  综上所述,“渔”讲究过程与方法,“洋”注重心态与价值观,适用于校本课程开发,契合当前国家课程提倡的“开展深度学习,围绕主题教学,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落实核心素养”的总体要求;又注重过程探究、方法习得、立德树人,能实现“学生感知觉、思维、情感、意志、价值观全面参与的、全身心投入”的指向性目标。于是,涵盖三级课程的“渔·洋”课程体系出炉,校本课程则形成了“洋洋得意”谐音铺开的非遗、德育、自然与社会、艺术、科技五大版块。
  实践振兴,成就“渔·洋”。《处于争论和教育改革中的课程问题——为21世纪的课程议题做准备》报告提出,课程的教育目标很清晰,即兼顾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要求——既为社会发展服务,也为个人发展服务。因此,教师在课程建设与实践中,努力做到二者兼顾,如:在“学科拓展课程”创建中,就在落实国家课程的同时,开展同类拓展学习,语文增添了“群文类读、汉语知识、演讲与口才、名嘴解说”等特色训练课程,还创编了《小古文妙笔》作品集;英语则高效推进了“绘本阅读”,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有计划地推进口语表达与课外阅读能力训练,全面提升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与英语运用能力。音乐校本课程开发更是独树一帜。生长在茶乡五峰的人们,对茶情有独钟,小朋友们也爱上了品茶、采茶、制茶,音乐组便将日常活动写成了课程《我跟妈妈学采茶》,引导莘莘学子热爱劳动、歌颂家乡。
  课程建设与改革永远在路上。如今,学校将继续探索课程建设与实施策略,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理念与方法,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合理统整教材,拓宽课程资源,久久为功,振兴课程建设,全面培养学生的学习与创新、数字素养、职业与生活技能等能力,引领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责任编辑/李慕绚
其他文献
时至今日,运用民族音乐学的方法对中国传统音乐展开研究可谓是成果显著,队伍庞大。但将民族音乐学的方法引入到当代流行音乐研究中的趋势和努力似乎还并不明显,真正具有田野性质的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研究的理论成果更是呈现为空白状态。正因如此,Nimrod Baranovitch的《中国新声音:流行音乐、民族、性别和政治1978—1997》(以下简称为《新声音》)一书尤其吸引笔者的注意力。①  这是一本有关中国当
“费明仪对香港普及音乐教育做了不少工作,创办的明仪合唱团历史悠久,备受赞扬,而她更开创了两岸三地音乐家联系之先河,我为有此优秀的大师妹而自豪” (费明仪、周凡夫、谢素雁《律韵芳华:费明仪的故事》,(香港)三联书店 2008年版。)短短几句,合唱指挥大师严良堃总结了这位备受敬重的香港女高音歌唱家刚刚超过一个甲子的艺术事业。  也许有人对严老称费明仪为“大师妹”觉得奇怪,其实对于曾在1947—1948
2010年12月11-12日,由中国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天津市美学学会、天津市音乐家协会主办,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美学学会、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天津市历史学学会艺术史专业委员会协办的“第三届‘中华乐派’论坛”在天津举行。参会代表来自天津、北京、内蒙古、山东、南京、浙江、广州、西安、四川、哈尔滨、湖北、河北等地高校、科研机构、媒体及中国交响乐团等]艺机构。  题 解  “先验”,语出自韩锺恩,
11年4月11日晚,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举办了第十五届全国音乐作品(民乐)比赛颁奖仪式暨获奖作品音乐会。本届大赛由文化部主办、中央民族乐团承办,宗旨是为了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促进民族音乐作品的创新与发展。为此,在文化部及艺术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文化部监察局的严格监督下,中央民族乐团专门邀请了音乐界11位专家担任评委,本着公正、公平的原则,对来自全国23个省市77个单位报送的197部报名作
在刚刚结束的2010年意大利国际打击乐比赛中,上海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张祖晶获得马林巴成人组第三名,这是目前中国打击乐]奏在此项赛事中所获得的突破性成绩。意大利国际打击乐比赛是世界打击乐]奏领域的最高级别赛事之一。该赛事包含有马林巴、颤音琴、定音鼓、军鼓、作曲等6个比赛分项。中国]奏家从未在此项赛事中获奖,张祖晶的此次获奖是历史性突破。张祖晶出生于音乐世家,四岁开始从其姑妈张育青学习钢琴,14岁开始
文字的结束处正是音乐的开始。音乐是文字的升华,音  乐具有超文学属性,音乐是从心灵说向心灵的语言……精辟的表述反映着音乐的有为功能,是靠主观意识得到的结果,长期以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音乐学子。然而,看了舞剧《嫦娥奔月》的首演,才让我顿悟:音乐还有一种更高的无为境界!  这种感知怎么会来得如此强烈和真切?为何早期没有悟到?可能是得益于艺术家创造的意境氛围,再现的艺术世界,唤醒了我懵懂的神经。更为重要的
文章内容:    早年革命斗士  后为乐坛哲人  乐话音境  传奇人生  一曲大江东去  千古世代留声  前辈青主先生诞辰百拾五周年祭  学府资深前辈  音苑耆宿方家  诗文译著 掌故史话  一生传道授业  风范永放光华  廖辅叔教授百年诞辰之祭   以上是上海音乐学院前院长桑桐教授分别为作曲家、音乐美学家青主诞辰115周年,音乐学家、教育家、翻译家、诗词学家廖辅叔诞辰100周年的题词,极其贴切地
2010年12月17日至21日,中国音乐史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六届高校学生中国音乐史论文评选颁奖大会在福建省厦门市华侨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召开。会议由中国音乐史学会主办,华侨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承办。开幕式由学会副会长、华侨大学音乐舞蹈学院院长郑锦扬主持,华侨大学副校长刘塨、学会会长戴嘉枋先后在开幕式上致辞。  本次会议的一项重要内容,是12月15至17日举行的第六届全国高校学生中国音乐史论文评选工作以及
一、积极搭建数字化网络平台的相关背景    1、互联网日渐成为文化艺术传播的主要阵地  近年来,网络越来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相互交流的主要途径,甚至有逐渐超越乃至替代传统媒体的趋势。如何利用新兴的网络平台大力弘扬先进文化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
音乐表演作为“二度创造”?    音乐的表演实践(Performance Practice)既是社会音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音乐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相关此课题的研究可广泛涉及史学、美学、心理学、民俗学、教育学、乐器学等诸多领域。其中对表演实践的基础性理论问题的哲学反思(该课题在我国常被称做“表演美学”)有助于在深层上推进其他相关课题的研究。在表演美学所关注的众多基本理论问题中,表演实践的“本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