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典雅 雅俗共赏

来源 :书与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32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寒汀,近代海派著名的花鸟画家。他是海派绘画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他开启了清新、自然、典雅的画风,犹如徐徐春风吹遍了江南。
  少时,江寒汀的画作已独步乡里,但他并不满足于此,16岁那年,他拜当地一位绘画名家陶松溪学画。老师很喜欢这位充满灵气的学生,不仅教他笔墨技法,也讲解画理,还拿出宋元遗存及海派名家蒲华、虚谷、任颐等大家真迹给他临习,几年下来,他的画艺大有长进,每一笔、每一幅都充满着笔墨情趣。后随父亲来上海,协助做花边出口生意。其间,他立志投身书画事业,在上海广交朋友,经常活跃在书画团体中,结识张石园、高野侯等,并和他们建立了亦师亦友的深厚感情。江寒汀28岁以卖画为生,在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画坛已颇具声望,并与唐云、张大壮、陆抑非被称为“海上四大花旦”和江南花鸟画四才子。
  江寒汀擅长花鸟画,尤以描绘各类禽鸟著称于世。由于他常年以鬻画为生,故江寒汀将传统绘画中雅文化的因素更多地转向了俗文化因素。下面笔者就结合江寒汀的花鸟画作,谈谈其花鸟画的风格特征。
  笔墨与色彩
  张大壮说:“寒汀笔下鸟,天下到处飞。”
  又如吴湖帆在《七百鸟长卷题跋》中写道:
  吾友寒汀道兄,性喜养禽鸟,纱笼列陈,不少百计。三十余年之经历,凡各种鸟性,具能念悉,飞鸣宿食之态,仅在目中,更积三十余年学画之功力,一一写之、摹之、传之、章之,成画卷十本,凡鸟百种,不独生趣盎然,色彩煊烂已焉。”
  江寒汀不仅学习古人的优秀法则,而且能有选择并创造地为自己所用,表明江寒汀在同道眼中已成一家之言的语言表现,其花鸟画在笔墨和色彩的语言上不同于他人,显示出了自己的审美倾向和笔墨色彩追求。
  江寒汀同时代好友唐云在《江寒汀画集序》中这样写道:“对中国画,江寒汀根基深厚,十八般武器娴熟。”较为积极地评价了江寒汀极具个性的绘画风格。江寒汀具有对客观物体敏锐观察捕捉能力,他以笔墨服务于形神的态度,融合了文人画和民间美术的优秀语言,二者相互交融,独造出清新典雅稳健亮丽的艺术风格。江寒汀笔下的藤干、树叶、竹枝、枝干和茎,以他高超娴熟的笔法,精准地表达浓淡、枯湿、圆润、劲挺的质感。这是因为江寒汀能够对笔墨的控制和主客观物体的形象把握,具体地分析了各个物体的形象并施以特定的笔墨和用笔的节奏。
  笔者大致可以把江寒汀笔下所描绘的物象分为四类,第一类是藤本植物,如紫藤、葡萄、柳穿鱼、石筋藤等,用线苍劲而韧挺。第二类则是禽鸟类,禽鸟类也是江寒汀最为擅长画的一类。通过对古人的学习,对生活的观察,描绘出禽鸟的形象、羽毛的质感。江寒汀以破笔丝毛的小笔形态用笔画出物象的羽毛、羽翼等质感,并加以用色、淡墨烘染,使羽毛的质感形象呈现出来。第三类是木本植物,如各类高大的树木(包括小叶和大叶),柳枝、松树等细长小叶和针类形状及各种杂树,如红梅花、红叶树、介树、鹊梅树、榕树、婆萝树等此类物象,以上这些物象的描绘只需小笔就概括,树干多是勾皴写成,都是细小笔触反复叠加。江寒汀对于树叶的表达一般都是简笔几笔写成,柳叶、竹叶等都是一笔写成,三四笔写出一片叶的形状有栗、风藤、路路通等。第四类为草本植物,如芙蓉花、牡丹花、秋葵花等相对大片的叶子,一般多点叶没骨法写成。以上各种分类,其用笔形态是江寒汀学习古人并自己实践总结出来的,是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笔墨语言实践得来的,从而形成其独特的审美语言和笔墨特征。
  江寒汀在用笔方式上是以书法线条加以皴擦,在他的画中既有线条一笔写成,也有以小笔触复笔虚虚地描绘物象的结构,用笔多次调墨,笔法抑扬顿挫,呈现枯湿并富有苍劲的意趣,稳健而灵动的气息。从画面可以看出,其用笔可能是羊毫一类毛笔,羊毫笔锋柔软吸水性好,夹杂着用笔的速度一般较慢,一般在书写时都会充分利用笔锋的特点与宣纸的接触,所以就有了江寒汀笔线的顿挫和复线为主、简笔直线为辅,形成了灵动多彩的笔墨形态。江寒汀灵敏地捕捉物象的形神,再加上灵动多姿的笔墨,心中物象和手中用笔就完美地体现在画面上。因此江寒汀以“慢”、“挺”来克制自己可能出现的“快”、“漂”,从而形成稳健、质朴、典雅、俊挺、耐品味的用笔语言。
  用墨的处理上,江寒汀在有“韵味”的特点上,加以“少”和“虚”上下功夫。
  他用小笔触的钩、皴、点、染、笔下形象自然地呈现在画面上,在用墨上是“简”之又“惜”,该多则多,该少则少,是江寒汀主观经营的章法。江寒汀的笔墨形象与物象的结合是完美的,笔下的物象灵动生趣,笔墨稳健,笔速快慢有度,表现出来的是漫不经心,但实际处处充满着经营布置。江寒汀以其灵动的笔墨追求内心物象的形态和情趣,使笔墨的审美形态呈现出典雅、清新的意趣。
  在色彩的语言上,江寒汀以“虚”、“渍”、“丝”、“染”、“混染”的方法来表达物象上的形象。江寒汀继承学习恽寿平、华新罗,在色彩上借鉴了单、复色的运用,以“淡雅”的形态表达出“清新”的氛围,生发出一种语言情趣上的节奏感。如其笔下的菊花、牡丹花、夹竹桃、木槿、杜鹃花等,在叶子的表达上以汁绿为主,有红色、黄色等,在叶子的浓淡枯湿上也是有变化的。江寒汀在花卉表达上,惯用集中某几种红色,基本上利用笔锋的大小正侧锋来表现花瓣的大小和浓淡变化,偶尔会在半干状况下加以复写,使其和之前的底色自然融合,产生一种厚重和光感,用来模仿花卉在空气或雨后等自然形态下清新的效果,由此说明了江寒汀在对模拟物象的常态下,对空间和色彩的一种判断和表达。
  而其笔下的禽鸟形象色彩稳健典雅,是独具匠心的,而不是漫不经心地随意涂抹。例如《鹦哥罗汉松》,画面为单两线交叉构图形成,鹦哥占画面相当的位置。画面的总体是冷调子,浓密的罗汉松自右上方延伸至左下方为对角呼应,鹦哥置于中间,其艳红之嘴尤其可爱,全身碧绿羽毛,罗汉松是花青色由浓依次到淡,按照物象结构写出,而鹦哥用淡绿色打底色,破笔丝毛石绿色写出羽毛,其色彩稳重清新,其中就能看出江寒汀对民间艺术的吸收和转换。江寒汀笔下的禽鸟浓淡相兼,对于禽鸟的眼部表达上施加浓墨和浓色,这样画面看起来生机盎然,在沉稳中放出神采,呆板中略显灵动,在空旷之中彰显生机。因此他所描绘的物象无论是花卉还是禽鸟,虽然工整严谨,但是不失其生动盎然的灵动意趣。其色彩更是给人一种稳、艳、雅以、润、亮的感觉。江寒汀在笔墨与色彩上,所形成的风格不以个人特殊性为主,而以对象的生动性为主,所描绘的客观物象虽雅俗共赏,但其品味格调高雅而不流俗气,刚好这种艺术的处理方法,迎合了海派市民的审美口味,致使其绘画在市场上流通最大化了,取得了较大的社会性效果,得到了市民和同道专家的一致认可。   构图与布置
  总的来说江寒汀的花鸟画,不论是大幅作品还是小幅创作,都是其精心布置推敲出来的。他注重画面的构成,在章法、布置上匠心独具,变化万千。他的画面构图看似稳重实则稳中求险,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藏汹涌。他的构图大致也可分长幅作品、大幅作品、斗方作品、小品作品、扇面作品。关于长幅作品的长宽比例在二分之一以上的画幅,像这样的作品江寒汀往往都封住一边或用石头挡住物体根部,形成“上不见顶下不见根”,或者“上可见顶下不见根”,又或者是“见顶见根”的构图,相比较华新罗的“上不见顶下不见根”的构图,江寒汀更具丰富性和多样性,这也是江寒汀在吸取前人的基础之上,在自己的构图审美取向方面加以思考和判断,从而延伸了绘画布置的拓展性。一般来说,根见底多是草本植物、藤本植物,或者一些杂树等,从画面向上延伸折枝之势,转而自上而下又从画面的顶端折枝生发出几枝枝干,从而形成欲上先下的一种险势,一般在画面上都会出现几只或停歇、对望,又或者飞翔的禽鸟,传达出动静结合的画面。
  《桃花蓝翔》,纵84厘米,横34厘米。这幅作品属于“上不见顶下不见根”,柳树枝从画面右侧伸出折枝,顺势向上到顶端,桃花向下到画面底根。江寒汀的构图是深思熟虑的,此种构图方式可以用折枝桃花把画面撑起来,一只禽鸟栖立在柳枝上,向下凝视,另一只禽鸟抬头注目顶端的禽鸟,两只禽鸟形成相互对望的意趣。画面左面空白处补上题字,使其画面构图更加完整。禽鸟、桃花、柳枝风中摇曳,形象生动,色彩亮丽,笔墨清新,禽鸟传情而花传意,很明显这种画面意境是从生活中得来的,然而通过江寒汀笔下的夸张变形,却显得更加有情趣。与此相类似的作品还有《蜡梅红羽》《石榴鸣禽》《紫藤鹦鹉》《桃花鸣禽》等。
  另一类大幅作品,画面所呈现的构图布置与长幅作品有相似之处,多呈现“见根不见顶”或“见顶不见根”。像这类作品多是从顶端或画面上端左右侧生发出折枝,从画面底部的物象多是岸边草坪或浅滩,禽鸟多呈现生动形象,画面中部多是空白多。或者大幅作品横向构图,画面的左部或者右部多留空白,用折枝和题跋将上下左右连接起来。如《中山公园所见》画面自不见底的根部向上生发出紫藤呈S形向上生长,石头上站立着一只鹦鹉,鹦鹉所呈现出的情态,紫藤花、草坪呈现的意趣,形成一种空间的对应关系。画面上几种物象就能把画面推向深远,呈现灵动富有生活气息的场面。《紫藤金鱼》、《幽禽寒枝》、《杜鹃锦鸡》、《喜报花开多多红》、 《杜鹃鹦鹉》等都与此有相似。
  江寒汀常有的一种构图类似于斗方作品,画面长宽基本接近或者相等,画面对折能呈现出三角形形状。在画面的中部或者对折线处多会画些禽鸟、昆虫等,禽鸟的姿态多样一般与物象或者题款相呼应,江寒汀此粪的作品比较多,尤其以此册页或者单幅小品为主。《鸟语花香》纵34厘米,横41厘米。画面右下方一块卧石,右侧折枝伸出葡萄藤,自右上到顶端后从顶端垂下致画面左上方,葡萄枝干劲挺,几片叶呼上引下衬托出粉紫色的葡萄,枝干上一只螳螂姿态生动。使得画面更有情趣。与此类似的作品还有《翠鸟红蓼花》、《瓜园虫趣》、《鸟语花香系列》等。江寒汀的作品里还有扇面类型的小品,他将眼中看到的自然真实物象,通过主观加工去粗取精以生动变形的形态融合到画面中,把所描绘的物象放大或者简单化进行特写,看似画面简单灵动,实则布置饱满,构图讲究。江寒汀通过书法题跋来调整画面的构图,使其画面看上去更加完整,如《螺蛳壳里做道场》、《葡园清夏》、《红萼绶带》、《藤上捕食》、《松鼠葡萄》等。从江寒汀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在学习古人的同时,又呈现了独特的花乌画,以看似稳重实则险绝为特征的构图来表达物象。以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来打破平衡和相互照应,成为江寒汀花鸟画构图的主要特征。
  江寒汀的花鸟作品无论是大幅创作还是小品创作,大多以稳重求险峻的章法布置画面。他通过物与物的紧张关系,达到一种和谐的造型效果,但是这种结果主观意识是比较强的,很显然会失去一种天然的生机。江寒汀的许多作品后期采用同样的章法构图,很多构图样式重复会失去一些生气的活力,这样的模式化构图江寒汀画了很多,也许他自己也认识到了此种问题,但是由于海派的市场需要,使得江寒汀会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海派的一些画家都被江寒汀的这种程式化的构成所传染,不免有了些习气。
  情趣与意境生活化
  在江寒汀的花鸟画中,他笔下的题材涉及面广泛,草虫、花卉、禽鸟、水族、走兽等都经常出现在他作画的题材,并且大多都是以各自的姿态情趣来表达意境。江寒汀的花鸟画文雅蕴藉,又与青藤、白阳等用笔洒脱横涂书写不同。他是平民出身,父亲的逝世,家庭的负担,开始了他的卖画生活,同时他是个热爱生活与自然的人,是一个非常努力向上的人,他愿意通过自己的生活感受,通过绘画的方式去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及对意境和情趣的表达。所以江寒汀在学习古人优秀的绘画方式外,又增加了自己对生活,对意境的个性追求。其花鸟画正是以生活化情趣取胜而非简单的物象寓意取胜,对表达绘画的情趣、意境及生活化成为江寒汀意境表达的主要方法。在江寒汀《百鸟百卉图》册页(纸本设色)就是这种意境表达的艺术产物。江寒汀经常细心地观察,将山中的林木花卉,以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来表现。对于传统文人画的产物梅兰竹菊“四君子”这类题材江寒汀是很少画的,他更愿意描绘一些自然界中不为画家所观察的林木花卉等题材,这是画家深思熟虑所思考的问题,江寒汀本人更愿意观察自然,表达自己的个人感受。他画的是自己内心的花花草草,一种富有意境的精神世界。《家园图》画面描绘的是一群八哥停歇在树干上,姿态各异,抱团而聚的生活情趣。如果画家没有生活化,没有切身的体会是很难表达这种场景的意境,同时也能看出江寒汀观察生活的细腻到位。江寒汀禽鸟。花卉的姿态大多形态各异,所绘花卉,或含苞,或者笑人,或解语,或者害羞;百鸟则或呼朋,或引伴,或迎风,或修喙,或理羽,栩栩如生。其表达方式都是一种拟人的方式描绘,这也是江寒汀表现绘画意境的一大特色。
  江寒汀的花鸟画将民间美术与文人笔墨相结合。所以江寒汀笔下的物象都是有情景、有意趣的,他的花鸟画不是简单对物象的描写,而是通过拟人化的形象打动读者;同时又重视禽鸟花卉的特性而且又能将它们融合统一在画面中,并且通过物象表达抒发自己的情感和艺术语言,实现生活化与艺术性的相互转换。江寒汀将客观物象与主观情感有机结合,使客观物象通过主观笔墨情感转为一种个性的艺术语言从而达到想要的意境,即“主客统一”的艺术境界。江寒汀笔下的禽鸟、花卉、草虫、水族等物象,都具有拟人化的情趣,他喜欢描绘禽鸟捕蟹、公鸡捉虫等生活中的场景,通过笔下的笔墨语言使其转化为一种趣味性的意境。江寒汀善于将客观物象转化为有情境的场面,能使观者津津乐道,既熟悉又感动。“诗是无言画,画是有言诗”这种意境的画面,被江寒汀表达得淋漓尽致。他用形象、意趣使人产生联想,使每个观者都能有自己的理解和意境,给人留下了美好的联想和回忆。通过对禽鸟、花卉自然界的关注,倾注个人的情感和坚持,将这种鲜活的表达方式呈现在画面之上。
  江寒汀通过惨淡、虚实、灵动的笔墨巧妙地转换成夸张、变形的拟人化手法,来描绘情趣、意境生活化的情态。江寒汀善于以简取胜,以少胜多,营造出热烈的生活氛围。他对于简和虚的处理匠心独运,从自然中抓住客观物象,以主观的笔墨进行转换,使得物象充满情趣,这就是江寒汀极具个性的艺术风貌。以上所谈的笔墨、情趣、意境生活化都是为营造意境服务,也反映了江寒汀匠心独运的艺术境界。由此,以江寒汀独特的造型、劲挺的笔墨、典雅的色彩、稳中求险的构图所形成的小写意花鸟画风格,正是江寒汀个性化的图式区别于其他画家的原因。
  江寒汀作为新花鸟画的重要核心人物,其在艺术上的创新成就被国内外同行所认可。美中不足的是江寒汀在1963年去世,最终还是没能完成晚年变法,晚年艺术面貌最终定格在新花鸟画中,实可谓让人叹息。相比较其他海派花鸟画画家,他们要比江寒汀艺术探究时间长得多,众多的海派艺术家丰富了海派花鸟画的风格面貌,呈现了海派绘画20世纪在全国的影响力乃至于地位,无论是江寒汀还是其他海派花鸟画家都致力于发扬海派花鸟画艺术并做出了巨大贡献,并影响了后期现当代海派绘画艺术。
其他文献
对于每一名专业为中国美术史的学习者来说,苏立文及其著作《山川悠远——中国山水画艺术》(洪再新译,上海书画出版社201 5年8月版)就如巍峨大山一般,高高耸立,心生向往又令人仰止。苏立文属于早期就将目光投向中国艺术的少数西方学者之一,在抗战时期及之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与中国艺术家来往密切。他著书立言,向西方世界介绍、推广中国艺术家及其作品之贡献,自不必多言。可惜由于各种原因,苏书不像高居翰的“绘画三部
期刊
10月,我们相邀厦门  “第五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  新闻发布会在济南召开    4月26日下午3点,“第五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 新闻发布会在济南召开。新闻出版总署对外合作与交流司司长张福海,港澳台办公室主任谢爱伟,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主席谢明清,中共厦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洪碧玲,交易会主宾城市上海市代表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阚宁辉,台湾主办方代表台北市出版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李锡东,中国
期刊
櫻桃画法  取曙红加藤黄调和,一笔画出一个圆形果实。用深墨画出果柄及果实前部的小黑点。
期刊
一个朝代如果固守传统、妄自尊大、安于享受、不思进取,那么这个朝代最终的结果将是悲哀的,中国的清朝时期,尤其是清朝末年就是这样的。1840年英法联军的战火烧到了一只沉睡了许久的狮子,腐败无能的政府、懦弱胆怯的人民像是在沉睡中被针扎了一下,想要反抗,但是已经晚了,敌人的战火已经慢慢逼近国都。而我们今天的主人公一一沈曾植,就在这样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于道光三年(1850年)降生了。  在《沈曾植年谱长编
期刊
2015年12月23日至26日,由上海书画院、上海书画出版社、新闻晨报共同主办,解放日报、文汇报、东方早报、雅昌艺术网、新浪网、美术天地作为支持单位的“吟赏诗情  品味画意——以诗征画中国画展”在上海图书馆举行。  苏东坡论唐朝大诗人兼画家王维的《蓝田烟雨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曰:‘蓝溪白石出,玉山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次摩诘之诗也。或曰:‘非也,好事
期刊
前三联书店总经理沈昌文,在大陆出版界是位传奇人物。笔者通过采访、观察并阅读与其相关的图书和文献,整理出其成为一位修秀编辑的十种能力,提供给现任的编辑、未来的编辑作为参考、借鉴。    1.语文能力  在所有语言中,沈公最拿手的是俄文。因此能看懂马克思、列宁的原著,这对其编辑生涯有很大的帮助。此外,沈公还学过英语、西班牙语、世界语。  1954年,沈公出版一本叫《出版物的成本核算》的书。当时搞出版的
期刊
前言  2015年10月29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举办了“董作宾甲骨书法捐赠典礼”,同时在历史文物陈列馆举办特展。  这批捐赠的书法共九件,是董作宾送给台静农的作品。董作宾(1895-1963)字彦堂,1895年3月20日生于河南南阳,1963年11月23日卒于台北。董作宾从1928年开始,进行殷墟甲骨的调查和发掘,为甲骨文的出土做出巨大贡献,终其一生对甲骨的研究从未间断,在学术上取得重
期刊
在广东省博物馆新馆建馆五周年之际,由广东省博物馆主办的“千年风雅——馆藏宋元以来绘画精品展”于2015年9月16日拉开帷幕。此次展览首次集中展示了其馆藏重要的中国绘画作品,涵括宋、元、明、清及至近现代六十九件(套),而其中又有多件都是首露真容而未曾见于之前的展览或者出版。  在广博一万余件书画藏品中,尤其以明清时期与岭南地区的绘画最为大宗。而此次展览则是以其馆藏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及不同风格的作品来
期刊
编者按:比起2015年北京故宫“石渠宝笈”特展的火热场面,2016年在台北故宫呈现的“公主的雅集”似乎只是博得了业界的关注,这固然有两岸往来的些许不便以及时下大陆游客骤减的客观环境所限,但如果从展品精美以及策展的专业程度来看,此次台北的展览及相关的研究、出版成果的确值得关注。元朝虽然统治时间较短,但却是中原再度实现统一的重要时段,曾经在宋、佥割据时期南北的皇室收藏,因统一而汇聚并得到整理,南北并行
期刊
在20世纪海派书画史视野中,陆维钊先生的艺术人生,无疑是文史学科与书画艺术整体交融的人生演绎。他是一位从中国文史学术传统脉络里走过来的书画家,他的身上有着浓郁的书卷气与宽博的学者气象。他是20世纪海上现代学人中,以传统诗画一体文人观念为实践基石的一类典型。这是他与众多以书画为业的20世纪书画家们所不同的地方。他的学人生涯,始终围绕两条主线展开一为诗词创作与研究,一为书画创作与研习。陆维钊先生深以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