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的家庭思想及当代启示

来源 :公关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a_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家庭之所以作为个人向社会过渡的中间环节,是因为其产生的前提就是自然状态的消逝与社会性的开始;卢梭的家庭是由具有差异性的男女双方结合而成,以道德性的爱为纽带,成为社会的原始模型,了解卢梭的家庭思想对于构建当代和谐家庭、重塑当代青年爱情观以及促进家庭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卢梭 家庭 道德 社会
  研究者们关于卢梭思想的研究大都侧重于其社会政治思想,关于家庭的研究主要是从其家庭伦理以及家庭教育方面展开的,卢梭虽然没有系统的家庭理论,但是其众多文本中都包含了关于家庭的思想,本文试图立足于卢梭的文本,对其中的家庭思想进行简单的梳理,以期对卢梭的家庭思想形成基本的认识。
  一、家庭的产生
  自然状态的消逝是家庭产生一大前提。从自然状态来看,家庭一开始是不存在的,自然状态中的人是纯粹意义上的“单个人”,除了保存生命的动物式活动,并无任何追求,即使聚集到一起,也只是暂时性的。但是,人“具有改变其行为方式的能力,他在后天可以获得他先天没有的本领……人有自我完善的能力。”人的自我完善的能力,逐渐使人能够利用自然,改变自身行为方式,工具的使用大大减少了为保存生命而花费掉的“四处奔逃”的时间,生活开始相对稳定,在此基础上的异性结合的时间也相对延长,长时间的相处,养成了共同的生活习惯,“共同生活的习惯,使他们产生了人类感情中最温柔的亲情:夫妻之情和父子之情”,家庭开始出现。简言之,人的自我完善能力所带来的相对稳定的生活,同时意味着人的自然状态的消逝,这是家庭产生的一大前提。
  社会性的出现是家庭产生的另外一个前提。伴随着自然状态的消逝,人的社会性也开始显现,主要表现为智慧的增长、交往的频繁化以及情感需求的深化。就智慧增长而言,自然状态下的自然人是无知的,而当人开始思考,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卢梭认为:“动脑筋思考的状态,是违反自然状态的;动脑筋思考的人,是一种性格反常的动物。”智慧由思考开始,人的社会性也由此开始;就交往活动而言,进入文明社会以后,人与人的交往不仅仅是为保存生命的聚集,而是在保存生命的基础上为了更好的生活的长期交往活动。特别是“居住在相邻的小屋中的男女青年人,由于自然的要求而发生的短暂的交往,不久就变得愈来愈频繁,不仅愈亲密,而且时间更持久。”男女交往的持续性是家庭产生的原因;就情感需求而言,卢梭指出:“千百万年前的原始人只有两种感情:一种是自爱心,即爱他自己,这是一种为保持自己生存的本能;另一种是怜悯心,不愿意看见自己的同类遭受痛苦。”而正是怜悯心为人的情感需求深化奠定了基础,相互的情感交流为人的感情生活带来了社会性,因为这涉及到了自身以外的他人,男女由本能性的情欲到爱情再到相互忠诚,感情需求逐步褪去了自然性,到达了社会性的高度。
  二、卢梭对家庭的发现
  第一,家庭是由具有差异性的男女构成的。与柏拉图消灭家庭、将女人改造成男人的想法不同,卢梭是肯定两性差异的,因为差异性决定了互补性。一方面,自然法则决定了男女的差异。“大自然把两个人既造得这样相像,又造得这样不同。”在自然生存环境下,男女体格力量的差异造成了二者性格品质的不同,男性勇敢、睿智,女性温柔、有耐心。两性差异使得男女“双方互相在对方的胜利中取得自己的成功”。也正是在自然法则下的这种差异必然指向两性结合。另一方面,两性差异决定了男女双方要承担义务的不同。在两性中,大自然赋予女性“生男育女的责任”,她就应当“负责抚育孩子”,同时,女性必须忠诚;对于男性,“做父亲的人应该爱他的子女”,“应该尊敬他们的母亲”,只有男女相互配合,承担相应的义务,才能更好地实现二者的结合。
  第二,家庭以爱为纽带。一方面,爱作为生理需求为两性结合成家庭提供条件。自然状态下的人是纯粹的个体,不与他人发生联系,独立且自由,唯一真正能让人觉得需要他人的只有自生理需求,这指向了两性的结合,但生理层面的爱引发的结合是短暂的,因为“每一个野蛮人都静静地等待着自然的冲动,不加选择地爱一个异性,而且是以快乐的心情而不是以疯狂的心情去爱∶需要一满足,欲望便随之完全消失。”欲望得以满足,二者就会分开,之后又与不同的对象结合,虽然生理层面的爱为男女结合提供了条件,但问题在于如何使这样的结合变得持久稳定。另一方面,爱作为道德性的存在是对生理性欲的升华,道德性的爱才能使两性稳定长久地结合起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家庭。道德性的爱发端于羞耻心,羞耻心令人不再受消极的本能的支配,懂得了节制,道德也由此开始,羞耻心是个人节制自我的必要因素,也是令两性之爱限定于确定的对象的条件。此后羞耻心上升为对特定对象的感情,即爱情。在卢梭看来,真正的爱情应该是脱离了生理欲求的更加深刻的东西,其中的核心应是道德性的联系,正如他所说:“我们之所以爱一个人,是由于我们认为那个人具有我们所尊重的品质。”
  第三,家庭是社会的原始模型。卢梭指出:“在所有各种各样的社会中,最古老而又唯一是自然形成的社会,是家庭。”家庭是社会的开始,蕴含着社会发展的内核。首先,家庭伦理是道德共同体的基础。卢梭所构建的道德共同体否定个人,强调普遍性。而这种要求“牺牲”个人利益的精神最初体现于家庭中。卢梭对家庭伦理的重视在《新爱洛伊丝》中得以体现,朱莉在同她的家庭教师圣普乐之间的爱情以及与父亲安排的婚姻之间最终选择了后者,特别是在婚后二人再相遇时,朱莉选择承担她的家庭责任,虽然她牺牲了爱情,但获得了丈夫的信任以及尊重,获得了美满的家庭生活。这也正是全书最深刻的部分,将自己奉献给家庭,承担责任的家庭伦理思想为道德共同体提供了养料;其次,家庭关系是政治社会的雏形。契约最初的形式就是约定,最早始于家庭,在父子关系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卢梭认为:“孩子只有在他们需要父亲养育他们的时候,才依附他們的父亲,而一旦没有这种需要了,他们之间的自然联系便宜告解体……如果他们还继续联系在一起的话,那就不再是自然的,而是自愿的,这时,家庭本身便只有靠约定来维系。”在家庭中,父子自愿约定,继续保持家庭关系,而这种约定关系扩大到社会中就表现为卢梭所说的公民在自愿的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契约;最后,家庭教育培养良好的公民,个人要想成为合格的公民,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家庭教育中实现身份的转换。卢梭在《爱弥儿》中指出母亲在家庭中起到重要的维系作用,而父亲承担着培育公民的责任,他指出“一个做父亲的,当他生养了孩子的时候,还只不过是完成了他的任务的三分之一。他对人类有生育人的义务;他对社会有培养合群的人的义务;他对国家有造就公民的义务。”卢梭以父亲和教师的身份参与并指导了爱弥儿的整个成长过程,将爱弥儿由天真的孩童培养成一名合格的公民。   三、卢梭家庭思想的当代启示
  第一,卢梭的两性差异思想对于构建当代和谐家庭有重要启示作用。卢梭指出尊重两性差异才能更好地指向二者的结合,揭示出的男女在家庭中应承担相应的义务的思想是比较深刻的。社会上家庭观念淡薄,“搭伙过日子”、出轨等的不良家庭现象,就是由于男女双方不承担家庭义务造成的,妻子不忠于丈夫、不尽心抚育自己的孩子,丈夫不尊重自己的妻子,这样的家庭注定是会破碎的。同时卢梭所说的尊重两性差异,也是对男女平等的一种强调,男女在家庭中承担不同的义务,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女性忠于丈夫维护着家庭的稳定,男性尊重妻子保护家庭的完整,二者之间应该是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打造和谐家庭的关系。尊重两性差异,承擔相应的家庭义务,对于构建和谐家庭具有很重要的启示作用。
  第二,卢梭道德性的爱对于当代青年爱情观有重要启示作用。在如今科技迅速发展的社会,当代青年的爱情观出现问题,如“日抛式”恋爱的现象,也就是今天我和你是恋人,明天我们就互相抛弃,互不相欠的快速消费型恋爱,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对卢梭所说的生理层面的爱,即生理性欲望的一种复归,这也是造成“闪婚闪离”现象的一大原因。究其根本,是个人利益的膨胀,是当今社会对个人的放大,青年过于看重个人享受,甚至爱情也变成以自我为中心,基于这样的现状,重申卢梭的道德性的爱是很有必要的,真正的爱情应该是自我节制的,要以尊重为基础,看重对方的美好品质,“我们之所以爱一个人,是由于我们认为那个人具有我们所尊重的品质。”而不是单纯地要满足自身欲望,只有以道德为基础的爱才是深刻、持久的爱,也只有这样的爱所联结起来的家庭才是美好的家庭。
  第三,卢梭关于家庭是社会的原始模型思想对于促进家庭与社会的关系有重要启示作用。社会是由无数家庭组成的,有什么样的家庭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注重家风建设,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家风建设就是要注重培养家庭成员的责任意识,培养良好的家庭道德素养,在这样的家庭基础上才能形成讲文明、重道德的社会,同样,社会对美好家庭建设也有重要作用,特别是社会发展在道德领域的建设,社会主流意识要强调道德,在正确的价值指引下,家庭才能更和谐。此外,我们要特别关注家庭教育,社会上发生的各中违法犯罪事件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卢梭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启示我们,必须注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正确的家庭教育才能够培养孩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李平沤译.卢梭全集(第4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93-194、238、275、194、263、43、17.
  [2]李平沤译.卢梭全集(第6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7.
  [3]李平沤译.卢梭全集(第7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67、168、174、306.
  [4]马艳.论卢梭《爱弥儿》的教育学思想[J].河南农业,2019(30):14-16.
  [5]胡晓慧..《爱弥儿》家庭教育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6]李婷玉..卢梭家庭伦理思想研究[D].云南大学,2014.
其他文献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应用能力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强化大学生的社会发展能力、推动数学理论体系的进步、提高科学技术进步的水平,然而当下高职院校在数学教学中应用能力培养效果不理想,考核方式与课程规划不合理,同时还存在老师教学、高职数学教材、学生学习等方面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高职数学教学中学生应用能力培养效果,需要合理优化数学教学内容、定期开展数学建模实践活动以及加强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
摘要:加强党员干部教育是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应结合党建工作联系实际,加大对广大党员干部的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提升广大党员干部的能力和素质,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主动地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在实际党史学习教育开展过程中,要对党史学习模式进行创新和完善,进一步丰富党史教育内容,增强党史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找到适合广大党员的党史学习教育可行路径。  关键词:新时代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赵孟頫纸本《酒德颂》帖①纵28.5cm,横65.2cm,19行,帖后有1.孙星衍5段、2.徐有桢、3.陈鉴、4.刘钰、5.杨循吉、 6.文彭、7.王樨登、8.翁方钢4段、9.阮元等20
期刊
为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公共关系事业健康发展,积极发挥协会桥梁纽带作用,为全市各企事业单位提供公关策划、信息咨询和交流,以期达到融合发展、合作共赢,7月16日,驻马店市公共
期刊
摘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时代的要求,是民办高校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民办高校要回归教育初心,学生党支部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党员的学习和培养机制,增强党支部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切实推进民办高校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从而为民办高校转型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关键词:民办高校 学习型 学生党支部  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落实国家战略部署,调整
摘要:本文首先提出了基于易班平台的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其次指出了易班平台的教育形式、内容、技术等方面的问题,继而提出了建立健全监督监管队伍,优化易班平台教育内容,丰富易班平台教育模式,提升教育者技术等相应的策略研究。  关键词:易班平台 网络思政教育 网络基础设施  易班平台网络的建设为高校师生开辟了一个集教育、学习和交流于一体的新的平台和空间,它是新媒体与教育结合发展的产物。而由于其
摘要: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是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的必要举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成因复杂,表现在多方面,需要多措并举来整顿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  关键词: 软弱 涣散 基层党组织 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广东省高度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出台了《广东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摘要:《共产党宣言》中表述的有关资产阶级的发展逻辑,在中国古代封建历史中的地主阶级身上同样可以找到,其中包括:历史发展的长期性、阶级的二元对立性、阶级发展的政治过程、曾经有的積极作用、危机及其处理方式、革命性的来源、观念与行动的连接、“掘墓人”逻辑等。两者的这种逻辑互动,无论对于历史研究还是政治研究,都有着一定的价值。  关键词:中国古代 共产党宣言 历史发展逻辑 资产阶级 地主阶级  在阅读《共
摘要:逻辑学作为高校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对训练学生思维以及学生掌握各学科学习方式方法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逐渐深入进行,也推动了逻辑学的全面改革,但在改革过程中,逻辑学教学始终面临与社会需求脱节的尴尬局面,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加强和改进高校逻辑学教学,建立起符合时代发展的逻辑学教学体系,从而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关键词:高校 逻辑学教学 问题成因 改进策略  引言  逻辑
摘要:《商务礼仪与沟通》课程所传递的是尊重、平等、和平、友善等内涵本质。课程以“知行合一”为教学理念,将思政元素无形地融入于教学之中,使得礼仪知识和沟通技巧与学生的日常行为相统一,达到知识傳授与价值引领协同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商务礼仪与沟通,课程思政,知行合一  一、 《商务礼仪与沟通》课程的育人价值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明确提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