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审美的功利性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ur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学是德国的哲学家鲍姆嘉通提出的,是研究人与世界审美关系的一门学科。康德认为审美是一种无功利性的活动,在康德之后很多的哲学家都继承了这一观点认为审美是无功利的。然而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自主性的活动,这种活动是人把握世界的特殊方式,是人在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中,按照美的规律来把握现实的一种自由的创造性实践。
  关键词:审美;功利性;精神愉悦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0--01
  一、审美对个人心灵的冲击
  美学是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以艺术作为主要对象,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的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美学之父鲍姆嘉通把美学称为aesthetic,他认为美是与心灵相关的。审美的过程就是审美主体对美的事物的过程,在这其中审美主体会有自己的主观价值观,不同的人面对相同的事物有不同的审美期待同时也就有了不同的审美结果,不过不管是何种审美态度,审美客体总会因为审美主体的审美态度而反馈给审美主体一种心灵上的冲击,这种冲击就是审美过程的功利性,因为这种心灵上的冲击总会让审美客体在心灵上有所净化或升华。悲剧是把有意义的东西撕碎给人看,悲剧的特点是价值的毁灭,所以悲剧总是和人的死亡联系在一起,在莎士比亚的悲剧中,主人公都具有人格的魅力,因为他们的毁灭和死亡除了自身的原因外还和他们生活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所以他们的死亡会对观众造成心灵的震撼,因为这种心灵的震撼会使得观众开始去反思自己生活的环境和自己人生的意义,这种反思是带有功利性的。
  在欧洲音乐史上,有一个音乐天才他就是贝多芬,他用心灵的力量感染着无数人,艺术往往是心灵的写照。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是他在生命最低沉的时刻创作的,在这里他融入了自己全部心血,整个乐曲激扬高亢,回旋不止。在听到命运交响曲时我们整个人都为感觉到震撼,这里边饱含着对命运的对抗,那种不屈不挠不卑不亢的精神,那种永远不向命运低头要扼住命运的喉咙的姿态使所有的听众为之震撼。这种对音乐的欣赏会给人的精神带来不一样的内心体验,会让听众的内心得到升华。
  在审美中有审美同样也有审“丑”,丑作为审美的范畴主要是在两个方面给人以心灵上的震撼的。其一是通过外表丑陋但是心灵美的人物形象,人物虽然在视觉上不能给人以美丽的形象但是因为他的内心美丽要么是足智多谋要么是善良单纯或者是乐于助人等多方面的美好品质,人们的欣赏作品时因为人物的内心美好而忽略了人物的外表,虽然人物外表并没有特别优秀但是因为人物的内心而使观众在观赏时发生移情,变丑为美。其二是通过刻画丑陋的人来揭示此人所在的社会环境是多么的漆黑阴暗。因为每个人的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在很大的方面是和自身所处的环境有很大关系的,那些心地善良积极向上的人身处的环境大多是富裕和平的在这种太平盛世中才让人心胸豁达;而对于那些吝啬阴狠狡诈之辈身处的环境大多是贫困尔虞我诈的环境中,所以在很多的文学作品中经常是通过内心和外表都很丑陋的人物形象以此来揭示社会的阴暗社会的不公。我们读者在阅读作品时看到作品中的人的丑陋的嘴脸会反观整个社会现有的现象以此来对社会上的现象进行反思,这时候作品就成了反观社会的一面镜子时刻的鞭策着世人。
  二、审美对整个社会的拯救
  审美过程会给审美主体带来心灵上的冲击,这种对每个人心灵上的拯救会扩散到对整个社会的拯救。因为人是社会的人,所以对社会上每个人心灵的冲击和拯救会扩散为全社会的拯救。他们每个人生活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社会,在这个社会上我们每个人的行为都会相互的影响相互的作用,当一件事情产生的影响作用于一个个体时,这个个体也会通过一系列的行为活动影响和他共同生活的个体,这样看来,当审美影响一个人之后,他也同样开始对这个社会产生影响。鲁迅开始的时候学医是因为想通过药物治疗拯救千千万万被外人称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但是后来他发现纵使药物能拯救一个两个三个人的命,但是却不能拯救全中国人民的命,他发现当时的中国人之所以被称为东亚病夫并不是因为身体有病,而是心理有病,因为心理的懦弱而人民不能强大才使得国家不能强大,为了拯救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他开始放弃学医而是从文,通过写文章来传达给国人他的想法和意愿来震撼读者的心灵,通过对每个人的拯救而达到对整个国家的拯救。
  好的艺术作品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修养,列宁称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因为他的学说“反映了一直到最深的底层都在汹涌激荡的伟大的人民的海洋,既反映了它的一切弱点,也反映了它的一切有力的方面”。没有艺术的世界应该是苍白无力的正是因为艺术才使得这个世界多彩缤纷,人们除了追求物质上的满足还能去追求精神上的满足,这种精神上的愉悦是其他的东西所不能给予的,观众欣赏艺术品可以使心灵得到净化,可以使心灵得到升华。通过对每一个人心灵的净化从而达到对整个社会的心灵净化对整个社会的拯救。审美的功利性就在于除了能拯救个人还能拯救社会,正是因为艺术整个社会才能更有生命力,人们的生活才更有乐趣和追求。
  参考文献:
  [1]赵铮邱.主体美学杭州[M]. 浙江大学出版社.
  [2]王朝文.美学概论[M].
  [3]彭锋.美学的感染力[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0--01  《恋爱的犀牛》话剧在1999年由先锋戏剧导演孟京辉执导搬上舞台,并且收效甚好,至今仍然经久不衰。它主要讲述了犀牛饲养员马路喜欢上了邻居明明,并且为她付出了自己所能做的一切,最后依然是惨淡收场的故事。  而同样有着很大名气的话剧《暗恋桃花源》,则由赖声川导演,并在1986年首次出演,第一时间便收
摘 要:山本文绪的短篇小说《纸婚式》描写了工薪阶层的主人公与老公、情夫之间的爱情故事。老公与主人公亲密无间,这反而成为主人公寂寞的根源,而作为“外人”的情夫恰与老公相反,他作为“外人”更能使她忘却寂寞。笔者通过透析《纸婚式》,着力揭示了主人公的爱情观。分析小说中夫妻二人的关系,发现主人公独特爱情观产生的原因,进而总结主人公的爱情观,即爱情是自由的、不拘泥于形式的,爱人应该具有“外人”特性。  关键
基金项目:咸阳师范学院专项科研基金项目“道家美学的跨文化价值研究”(13XSYK005)阶段性成果。  摘 要:卡夫卡对中国哲学,尤其是道家哲学有着浓郁的喜爱情结,他通过自己的阅读和想象,将这种异域文化纳入其写作过程中去,从而使得中国传统文化有了一种跨文化解读的可能。  关键词:中国;文化;道家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0-
摘 要:福柯在《另类空间》中所提出的异托邦思想,突破了传统空间理念,尤其是在此基础上对社会空间所进行的划分,更是极大丰富了空间的内涵。三种空间类型,即为真实空间、乌托邦、异托邦,这三种空间之间的关系,又是以一种交叉与平行形式呈现出来的。  关键词:福柯;另类空间;真实空间;乌托邦;异托邦;交叉;平行  [中图分类号]:B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0
摘 要:《夏洛特烦恼》是2015年电影市场的黑马,本文借鉴其成功经验,从影片创作、后期制作、营销运作等方面探析国产中小成本电影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夏洛特烦恼》;中小成本电影;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0--01  近年来,国产中小成本电影在市场上占据重要一角。在2015年国内电影票房收入前十强中,国产中小成本电影就
运用调查法、观察法、定性分析法等方法对河北省张家口地区的风力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张家口地区季风气候显著,由于阴山山脉的存在西北即坝上地区地势较高,东南即坝下
[中图分类号]:K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0--02  铁保,生于乾隆十七年(1752),卒于道光四年(1824),字冶亭,一字铁卿,号梅庵,先世姓觉罗,后改为栋鄂氏,满洲正黄旗人。铁保出身于世代武将的家庭,父亲诚泰曾任甘肃镇海营参将、陕西郭木协副总兵、直隶泰宁镇总业等职。  有关铁保生平,《清史稿》和《清史列传》皆有传,嘉庆十四年,铁保为自己编
随着时代的发展,微课的教学已经越来越普遍,很多教师都掌握了微课的教学技术,并且将微课技术运用到了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微课的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可以
近日,金堂奖中国室内设计年度评选2012年度全国巡回推广成都站暨“玛缇之夜”设计盛典隆重召开,逾300名成都设计师齐聚音乐公园的活态体验仓,迎来了金堂奖、“玛缇之夜”这两
摘 要:黄老之学产生于战国中后期,以道家思想为理论内核,依托黄帝之名,吸收诸子思想。其正式发展且形成于稷下之学,于秦末汉初兴盛,汉武帝时衰落,东汉以黄老道教的仙化形式重新出现。黄老之学自两汉以来,历经浮沉,由显学而退居隐学,对探究我国学术发展史有着重大意义。  关键词:道家;稷下学宫;黄老之学;《黄帝帛书》;流变  [中图分类号]:B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