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媒体技术  增加语言输入

来源 :商情·科学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d18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把学生置于运用语言的环境中去感知、理解,并在模拟环境中进行交际,对知识的掌握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验心理学家赫瑞特拉(Treicher)做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就是人类获取信息到底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另一个是关于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是这样的: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万青,P7)。这两个实验可以充分证明多媒体课堂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有其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它可以有目的地刺激学生的视觉与听觉,使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吸收有用信息,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多媒体模拟环境进行实际交际,知识的掌握和保持都将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
  
  一、外语课堂教学的层次性
   1、为何提出英语课堂教学的层次性原则  我们经常在上完一堂课或听完一堂课时,尽管课堂很投入,气氛也很热烈,但总有一种欲说还乱的感觉。这主要是因为课堂的结构层次不清晰,导致训练不到位,教者不清,学者不明,因此而费时低效。
   2、层次性原则的基本内容  理解性层次:主要指教师利用实物,图片,幻灯片及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创设情景,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感知和观察外语的特点,在情景中理解,识记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和进行机械性句型操练。
  操练巩固层次:主要指在情景中通过有意义的听,说,读,写技能训练,巩固所学知识,形成言语技能。众所周知,学习外语要不断积累,巩固和完善外语知识结构。
  交际性层次:指在真实的情景中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听,说。读,写的交际活动。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如果外语知识只停留在记忆阶段而不能对对其灵活运用则变成僵化的知识,由于得不到灵活运用,知识也得不到巩固。
  
  二、在英语教学中电教媒体的合理运用
  
  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吸引力,是由于无与伦比的特点决定的“多媒体技术的关键特性包括信息载体的多样化,交互性和集成性三个方面”(何高大,P45)。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和辅助手段,应合理运用:
  
  1、运用录音媒体,培养正确的语音语调
  录音机是英语教学中使用最多,操作最方便且容易控制的电教媒体,它能够提供真正的交际语音范例,能够表现各种噪音背景中的语言,能表现各种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的人们的口语特点等等。我们可以借助录音媒体,纠正错误发音,让学生在标准的语言环境中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培养他们正确的语音语调。
  
  2、运用幻灯、投影等媒体,提供直观的言语交际情境
  传统的课堂教学,总是老师讲学生听,缺乏生动性。学生往往觉得枯燥乏味,难以理解。在利用幻灯、投影等媒体时,教师一边放映画面。一边有针对性地进行启发、诱导和讲解,通过画面和声音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理解、掌握语言知识。
   3、运用语音室,创设相对独立的学习环境  语音室为每个学生都提供了相对独立的学习空间,创造了比较安静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便于因材施教和个别辅导,也便于及时监听、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从而调整和改革教学,使每位学生各有所得。在语音室里,教师可以设置对对讲,抢答,组讨论等形式进行交流。教师可通过监听进行个别辅导,检查反馈,既不影响其他学生听练或讨论交流,又能收到一般教室里所达不到的效果。
   4、运用多媒体电脑,创设逼真的语言环境  我国学生学习英语的最大障碍就是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要想很好的掌握和运用英语,教师要创设相仿的语言情景帮助学生感知、理解、掌握、乃至运用英语。而现代化电教媒体就是课堂隋景创设的有效手段,使得相仿的语言情景创设成为现实。多媒体电脑集声音、图象、动画、文字于一体,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跨越时空。多媒体电脑技术进入课堂教学,大大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和感受,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
  
  三、避免把英语课变成单纯的课件展示课
  
  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是很高的。这已成为无数的实践所证明的。但是,刻意地追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过多地使用多媒体,把英语课变成单纯的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教师就成了“放映员”,学生看得眼花缭乱,不知何为重点。要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应注重以下两点:
  
  1、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教师仍发挥其主导作用。
  多媒体辅助教学虽有很多优点,但在英语课堂上,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很多作用是计算机功能所不可取代的。“人与人之间的自然语言是最具亲和力,最灵活的语言,师生之间课堂上互动性的交流应该是最有效的教和学的途径。”因而,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英语这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学科,必须通过师生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大量的用英语进行的交流,才能达到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目的。多媒体仅仅是教师教学手段中的一种。尽管是最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也只能起到为教学服务的作用,这不可能完全代替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
  
  2、多媒体使用的频度就恰如其分
  有的教师整节课完全离不开多媒体,一会“Look al thepictures”展现这个片段。一会“Watch the movie”呈现那个片段,不断切换,不亦乐乎。从表面上看,学生的兴趣很浓,但只限于兴趣,不深人理解或者说是看热闹。作为教师应把学生看作理性和感情同时活动的个体,充分利用无意注意和规律与积极因素,由引起学生无意注意到维持他们的有意注意,进而转化为从事学习和创造活动所必需的有意后注意。所以在引入或呈现这几个环节我们可以多用些。例如:在教授It’s raining(新目标Goforit!Grade7BookⅡ)时,笔者会让学生WeatherReport,这时,笔者采取大量有关天气的动画图片,让学生看图说话。讨论天气。从学生一开始“看到”鲜活动画画面的无意注意。转化为“说”的有意注意,而后运用所学知识讨论现实生活中的天气,进行交际,上升为“有意后注意”。但是不论在哪个环节使用多媒体,教师都应明确:我们之所以要使用多媒体,是为了挖掘教材中的情景语言点。
  
  四、注重多媒体和其它教学手段的结合使用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所起的作用是传统的教学媒体不可替代的。但这并不等于说,多媒体可替代其它一切教学媒体,只有结合使用,才能取长补短,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
  
  1、避免只重多媒体而忽视常规教学媒体和手段   多媒体固然有其它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其它媒体和教学手段的许多特色功能是它无法完全取代的,如实物、简笔画等在课堂教学中的功能不容忽视。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有做课件的必要。例如:在教授What time Ioyml go to school?(新目标Goforit!Grade7Book 1)时,我们完全可以用实物钟表进行教学,非常形象、直观。因为大脑最先接受刺激的是实物,其次才是图片等。
  
  2、避免只看投影屏幕而忽视黑板的作用
  优秀的板书不仅精练,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疑问随时调整、修改板书内容。如果用投影屏幕完全代替黑板,就会影响学生视觉感知的一贯性,使学生对本课重点、难点的把握受到影响;也因屏幕上内容一屏一屏稍纵即逝。这样,学生对教材内容只有一个模糊、大概的印象,不能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也会影响学生记课堂笔记。而实验证明,课上记笔记的学生回想当堂讲过的内容的概率是不做笔记的七倍。所以完全用屏幕代替黑板,会影响多媒体在帮助我们解决教学疑难问题方面优势的发挥。
  
  五、贯彻“人本思想”。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人本思想”是指“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这种理念在教育界越来越深入人心。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已成为广大教师所热衷的教学方法,外语教学中的重点不再应该是“我们该教些什么”,而是“促进外语中习得的条件是什么?我们如何在外语课堂教学中创造这些条件?”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的使用,为我们创造这些条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目前英语学科很多用Flash、Powerpoint或Authorware制作的课件,往往侧重于有声动画的制作,把教材中的素材通过动画片的形式展示给学生,生动形象地呈现教材中的语言材料,增强了学生的视听感官效果。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学生对文章或对话内容的理解。
  英语是一门实践课,英语学习方法的培养及能力的形成主要依赖于实践。学生必须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领悟学习内容并进一步内化为他们学习语言的能力。因而,我们在制作课件时。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作性,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六、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在英语教学中,学生个性发展主要表现在其思维发展上。所以,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应多创设情景,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思维训练:发散性思维训练、逆向思维训练以及用不同方式表达同一思想的训练。有些教师制作课件内容整齐划一,固定的句型操练、固定的测试手段,这就限制了其个性发展。
  现行的英语教材以“功能——结构”为模式,用话题形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因而教师要抓住话题,对学生进行各种思维训练。例如:在复习“季节”这一单元时,在最后可通过多媒体展现出春、夏、秋、冬4组动画图片。然后提出问题: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或者在全班组织一场辩论赛。这样,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其个性也得以发展。
  
  七、结论
  
  总之,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创设英语学习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视听感知语言素材,发展视听能力;同时充分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进行量多质优的听、说、读、写综合训练,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上获取知识的同时,语言基本技能得到训练,用英语思考、用英语表达的能力得到培养,进而实现用英语进行交际。这样就达到了我们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应用到课堂教学的真正目的。
其他文献
一、环境配置    这是Oracle数据库安装过程的第一步,介绍具体的安装环境与需求。    1、网络配置  打开服务器,输入服务器端登录名、密码(超级用户)。成功登录服务器后,打开一个终端窗口,输入“sam”,回车,启动Sam工具,在Sam工具中选择“Netwoking and Communications”(网络和通信),如图1所示。  双击“Network Interface Cards”,
期刊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艺术学科与国民生活、经济建没越来越紧密。艺术学科在整体框架上得到了调整,各专业特点划分为艺术设计、音乐、美术、戏剧、广播影视、舞蹈六大门类。而新的专业方向不断涌现,如动画、视觉传达等一些新兴专业发展迅猛,各专业的招生规模也在逐年扩大。近年来艺术类专业招生和报考持续升温,仅山东省04年就有近8万人报考,占全省考生总数的13%,这一现象反映了国民生活对艺术的需求越来越高和艺术类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构建以活动为中心、以任务型教学为途径的教学模式将成为小学英语教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小学英语课堂进行游戏教学也就有了其必要性,我国《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中明确规定: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发展要求,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首先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起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显然这种强调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的思想,较之以
期刊
“阳光体育运动”明确指出,学校要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把健康素质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广大青少年中形成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体育课是学生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要引导学生走到阳光中,主动积极的参加体育学习和锻炼。广大教师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惑:少数学生在体育课中要“赶鸭子”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课堂教学过程正是师生问情感流动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教学时饱满的激情,对学生充满人文关怀的情感倾注,是打开学生心灵,激发学生活力,启迪学生智慧的钥匙。教师对作品的深入理解、准确把握进而演绎而展露出来的丰富多彩、感人至深的情感,是使作家情感撞击学生心灵、使学生产生强烈共鸣、为之感染、为之振奋、为之陶醉的重要纽带。在课堂教学中怎样
期刊
社会转型,社会道德也随之转型,为社会培养人材的学校教育的道德理论也应随之转型。以人本思想为基础的新道德体系强调珍视生命,“生命第一”的新理念取代了往日的“舍生取义”,“节操大于生命”,“及士可杀不可辱”的旧的舍命侠义。也取代了为朋友两胁插刀的江湖道义;以“极大增强国家防预体系和高科技创新来维护国家安全和人民利益”取代了为保卫国家财产,而勇敢献身的“英雄主义”。“生命第一”这一新的道德观念在七年级思
期刊
长期以来,阅读教学都以其地位的特殊性占据着语文教学的一片天空,如何通过有限的课堂教会学生阅读,一直是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思考和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现就我在阅读教学中的实践谈点体会。    一、创设阅读的大环境。    1、让学生走进阅读。  阅读是一个心理过程。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要想通过阅读收到一定的效果。达到一定的目的,必须遵循一个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时
期刊
真是没想到在教《故乡》一文时,我们周围环境提供给我们的问题是这样一种巧合,而我的灵感又是这样及时地捕获到了《故乡》与问胚之间的这种巧合。  《故乡》是2006年初三第九册(下册)的第十三课,在小说这个单元《故乡》是重巾之重,对于本文的教学准备都做得非常充分,学生的收获也不只是停留在知识的层面,更上升到了:作为社会的一员,如何来面对社会问题,解决社会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等精神层面。那么我在教学中是如
期刊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阅读理念告诉我们学生的阅读不是消极被动的,他们是阅读活动的主体。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进行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我在阅读
期刊
传统的作文批改老师成了主体,“精批细改”使教师陷入作文批改的“苦海”,而学生则对“满纸红”从心生厌倦到漠视,事倍功半,不利于加强作文训练。  《普通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表达和交流”栏目中明确要求语文教师“应鼓励学生将自己或同学的文章加以整理,按照要求进行加工,汇编成册,回顾和交流学习成果。”周先慎先生也说:“改文章不只是老师的事,首先是学生的事。”事实上作文过程的本身就是学生自觉与不自觉地使用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