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概念是数学的基石,如果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模棱两可。甚至形成错误的概念,那么,学生的后继学习就难以进行下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抓好概念是培养与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素质的关键所在。
作为数学老师,提高教学成绩,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学生理解、掌握并运用数学概念的过程可分为三步,简而言之为“三化”,即引入概念要“易化”理解掌握概念要“同化”巩固运用概念要“深化”。
1 引入概念要“易化”
数学概念尽管抽象,却有其客观的,物质基础。在数学概念的教学活动中切忌直截了当地拿出教材中现成的概念硬塞给学生,而是应尽可能地从概念的产生、发展的过程提取具体背景和思维情境,通过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以及想象、联想等心理活动,使学事物的个别属性以及它们之间内在联系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表象,从而引入概念,化繁为简,使之易化。概念“易化”当注意以下几点:
1.1 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出丰富而典型的感性材料。人类的认识规律是先有实践后有认识。数学概念是直接和间接地来源于客观现实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成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在概念教学中,一百次的耐心讲解远远比不上一次恰倒好处的直观教具的演示或操作,把概念教学融入具体的为题之中,引用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概括,使学生在解决这些具体问题时“猜想”出问题的结论,总结出一般性规律,从而进一步归纳出概念。这样一来,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与求知的欲望,而且还能提高学生抽象认识和理解概念本质属性的能力。例如,在“直线、射线、线段,这三个概念的教学中,针对初中学生的实际,教师可以从身边列举一些形象的例子,如拉紧电线、黑板的边等,使学生对直线这一概念有了感性认识。在理解接受直线概念的基础上引入射线与线段这两概念:在直线上任找一点,这个点与它一旁的部分就是射线;在直线上任取两点,这两点及其之间的部分就是线段。这样,几个概念在具体问题中变得易于接受了。
1.2 教师要为学生在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中搭桥铺路,以帮助学生克服思维障碍。如在引入概念之前多复习临近的相关章节,力求作到学生知识链条环环相扣,很自然的进入预定的目标概念。
2 概念的理解与掌握要“同化”
经过“易化”,把概念引入到课堂,学生对形成数学的有关材料有了感知、形成了表象之后,再通过分析、综合、概括,由特殊到一般,由数到形或者由形到数地从具体形象中抽象出概念的本质属性,这一过程笔者称之为“同化”。有了同化活动,概念的理解便会牢固。同化概念应注意以下几点 :
2.1 教师要善于运用间接、变式和迂回等方法。为学生创设理解掌握概念的认识条件。例如,在学习“多边形内角和定理”时 可先让学生观察一个多变形,再叫学生指出它的对角线并下定义,然后从五边形到探索“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有几条对角线。”学生会很容易答出(n-3)条,继而问,这(n-3)条对角线将这个N 边形分为几个三角形,经过如此的处理,学生不准找出多边形的内角和应为 “(n-2)•180°”。
2.2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用见解的语言描述概念。概念总是用语言符号来表达的,教师让学生试着定义概念,之后再给予纠正或肯定,并强调概念中的关键词。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概念本质属性的理解和对概念的掌握。
3 巩固运用概念要“深化”
人类的认识规律是:实践——认识——在认识——再实践。数学概念在学生大脑中初步形成后,每个学生皆有尝试应用的欲望这时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将所学新知识灵活应用于实践,使概念具体化,形成新技能以求得对概念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巩固。这一步“深化”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3.1 精心设计习题,克服练习的盲目性,为了适应不同程度的学生的需要,可以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通过练习,促进不同程度学生都能对概念加深理解。
3.2 强化改错教学。通过及时性、补偿性的随堂练习,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信心,而且还在客观上给学生提供了一次查缺补漏、自我纠错的机会。让学生在改错教学中,开动脑筋,探究原因,这也是把所学的概念具体化、外显化的过程。
实践证明,数学概念教学只要本着“三化”原则,就能取得最理想的教学效果。做好这项工作不仅使后继的习题教学事半功倍,而且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作为数学老师,提高教学成绩,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学生理解、掌握并运用数学概念的过程可分为三步,简而言之为“三化”,即引入概念要“易化”理解掌握概念要“同化”巩固运用概念要“深化”。
1 引入概念要“易化”
数学概念尽管抽象,却有其客观的,物质基础。在数学概念的教学活动中切忌直截了当地拿出教材中现成的概念硬塞给学生,而是应尽可能地从概念的产生、发展的过程提取具体背景和思维情境,通过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以及想象、联想等心理活动,使学事物的个别属性以及它们之间内在联系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表象,从而引入概念,化繁为简,使之易化。概念“易化”当注意以下几点:
1.1 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出丰富而典型的感性材料。人类的认识规律是先有实践后有认识。数学概念是直接和间接地来源于客观现实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成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在概念教学中,一百次的耐心讲解远远比不上一次恰倒好处的直观教具的演示或操作,把概念教学融入具体的为题之中,引用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概括,使学生在解决这些具体问题时“猜想”出问题的结论,总结出一般性规律,从而进一步归纳出概念。这样一来,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与求知的欲望,而且还能提高学生抽象认识和理解概念本质属性的能力。例如,在“直线、射线、线段,这三个概念的教学中,针对初中学生的实际,教师可以从身边列举一些形象的例子,如拉紧电线、黑板的边等,使学生对直线这一概念有了感性认识。在理解接受直线概念的基础上引入射线与线段这两概念:在直线上任找一点,这个点与它一旁的部分就是射线;在直线上任取两点,这两点及其之间的部分就是线段。这样,几个概念在具体问题中变得易于接受了。
1.2 教师要为学生在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中搭桥铺路,以帮助学生克服思维障碍。如在引入概念之前多复习临近的相关章节,力求作到学生知识链条环环相扣,很自然的进入预定的目标概念。
2 概念的理解与掌握要“同化”
经过“易化”,把概念引入到课堂,学生对形成数学的有关材料有了感知、形成了表象之后,再通过分析、综合、概括,由特殊到一般,由数到形或者由形到数地从具体形象中抽象出概念的本质属性,这一过程笔者称之为“同化”。有了同化活动,概念的理解便会牢固。同化概念应注意以下几点 :
2.1 教师要善于运用间接、变式和迂回等方法。为学生创设理解掌握概念的认识条件。例如,在学习“多边形内角和定理”时 可先让学生观察一个多变形,再叫学生指出它的对角线并下定义,然后从五边形到探索“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有几条对角线。”学生会很容易答出(n-3)条,继而问,这(n-3)条对角线将这个N 边形分为几个三角形,经过如此的处理,学生不准找出多边形的内角和应为 “(n-2)•180°”。
2.2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用见解的语言描述概念。概念总是用语言符号来表达的,教师让学生试着定义概念,之后再给予纠正或肯定,并强调概念中的关键词。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概念本质属性的理解和对概念的掌握。
3 巩固运用概念要“深化”
人类的认识规律是:实践——认识——在认识——再实践。数学概念在学生大脑中初步形成后,每个学生皆有尝试应用的欲望这时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将所学新知识灵活应用于实践,使概念具体化,形成新技能以求得对概念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巩固。这一步“深化”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3.1 精心设计习题,克服练习的盲目性,为了适应不同程度的学生的需要,可以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通过练习,促进不同程度学生都能对概念加深理解。
3.2 强化改错教学。通过及时性、补偿性的随堂练习,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信心,而且还在客观上给学生提供了一次查缺补漏、自我纠错的机会。让学生在改错教学中,开动脑筋,探究原因,这也是把所学的概念具体化、外显化的过程。
实践证明,数学概念教学只要本着“三化”原则,就能取得最理想的教学效果。做好这项工作不仅使后继的习题教学事半功倍,而且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