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给朗读教学带来新思路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cumu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一名籍贯黑龙江的广东语文教师,自己利用普通话好的优势对《祭十二郎文》的朗读教学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大概自练朗读四五遍,带着百分之一百二十的自信和激情跨上了讲台,当时我手捧课本,就象手捧着声泪俱下的韩愈的那颗破碎的心,凄婉的读着《祭十二郎文》,我本以为学生会默默无语,甚至两眼流泪,谁知眼前却闪现几位男同学笑嘻嘻的面庞,我的朗读感染力不够吗?在教朗读课《山居秋暝》时我换了新方法,我先让学生个别读、团体读、男生读、女生读、小组读、全班读、跟读、自读,学生读出了意思,读出了情感,老师读,全班读,再请学生个别读,反复读觉得找到了灵丹妙药,可是发现学生齐读读得铿锵有力,可是让最好的同学示范读时,同学们却笑得前仰后合。
   原来学生读不准、以“美读”为笑话,朗读课文稍微有点抑扬顿挫就视为另类,甚至被嘲笑,下一节课我搬出了朱熹、鲁迅、夏青等人的话,说明朗读的重要性,在学生频频点头称是的时候,我拿出了录音机,让学生反复聆听名家朗读《山居秋暝》,也许学生的思想改变了,也许是名家朗读感染力,他们开始小声的仿读了,再指名朗读《山居秋暝》时,一股清新闲适,汩汩涌出的清泉,沁人心脾流入了我的心里,也流入了学生的心里,我尝到了用录音机辅助朗读教学的好处。
   我常常想,在信息技术辅助下朗读课的效果是任何文本分析都达不到的,同时我也尝试用信息技术进行朗读教学,比如说,教《沁园春 长沙》一课,同学们在录音带的引领下齐读,真的让人感受到“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味道。
   我觉得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朗读教学可以弥补传统朗读教学读音不准和学生羞于“美读”的心理不足,优势很大。朗读课型的主要活动方式就是朗读,兼以品析、讨论、讲解等等。我在诗歌、文言文教学,精短的散文教学进行了尝试,我认为比较适合这几类文体。我感觉运用以下几种朗读方式效果比较好。
   1.录音范读。
   苏教版语文教材有一整套与课文内容相配套的录音。录音发音标准,朗读到位,无论在语音、语速,还是语感方面都起到了样板作用,这是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无法比拟的。学生经过模仿,便会步步深入,做到有表情、有节奏。特别是上诗歌类型的课文,多媒体的这种作用更不容忽视。由于诗歌朗诵氛围营造恰当,学生朗读起来感情颇为饱满,对诗歌情感的把握也就水到渠成了。
   如屈原的《离骚》,读起来拗口,语言晦涩难懂,学生听一遍老师范读远远还不够,老师读一遍就已经很累了,学生听着老师无味的读音,看着不懂的诗句,评析课文的兴趣早已跑到九霄了,录音范读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解决了教师反复范读的难题,学生带着崇敬的心情听名家朗读,一种模仿欲会油然而生,分析、品评文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
   2.配乐朗读。
   利用电教媒体播放与课文意境相吻合的音乐,在乐声中声情并茂地朗读的一种教学方法。阅读时,可选一首与课文表达情感一致的乐曲与朗读同步播放,使学生在情境的熏陶下,自主地走进课文,在文字与乐曲的交汇的海洋中神游。神情并茂,互容互通,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生朗读时,教师可指导学生分析作品意境。当然,教师在课前要选择与课文适合的配乐进行伴读,一般说来,欢快的乐曲应与喜剧的内容相配,低沉的乐曲应与悲剧性的内容相配。如我教《孔雀东南飞》时,根据情节给学生配《白云出岫》《春江花月夜》《百鸟朝凤》以及秧歌调、琵琶曲等,这样的朗读就很容易把学生带入课文所渲染的某种境界里去,既调动了兴趣,也培养审美能力。
   3.录像悟读。
   录像悟读就是在教学时运用有强烈视觉效果的影片将其重点片断显示出来,以引起学生的充分注意。显示学生喜爱的直观形象,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课文所营造的氛围中去。
   然后在录像背景下播放全文的朗读录像。那美不胜收的佳景和配音员丝丝入扣的朗读,从而达到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的目的,朗读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综合朗读。
   将多媒体有机组合,构成教学信息传输及反馈调节的优化教学媒体群,共同参与到朗读教学中来,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动眼、动耳、动脑、动口的尝试、探求境界之中,这样,学生的主体得到充分、有效的发展,学生的学习也会轻松愉快、兴趣盎然。例如朗读课《项脊轩志》通过老妪追忆母亲。教师可以先放录音带,把学生带入感人的意境中,而写母亲 “几寒乎?欲食乎?”教师可用轻缓低调朗读。做到播放朗诵录音,用形象的图像和富于感染力的音乐语言去调动学生感官,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5.注重各种朗读方式的有机结合。
   信息技术能够通过视听结合、声像并茂、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扩大学生视野,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弥补了传统教学呆板固化的不足,使课堂更加活泼生动。但是有一些弊端。借助影视画面的朗读,最多只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写什么”的理解,而对于“怎么写”则极少触及。我们可结合教材特点,充分运用声像媒体,创设好的朗读环境,灵活运用各种朗读形式,优化组合,寻求现代信息技术和传统朗读方式的结合点,把学生的兴趣、情感等因素都调动到朗读活动中来,使之相互作用,形成最佳的壮态 ,发挥出最佳的效果。
   在语文课的教学中,应提倡信息技术辅助朗读教学,让学生在恰当的朗读教学中,体会内容、把握感情。我相信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朗读教学联姻会孕育一朵教学奇葩来的。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不仅要传递信息、传播知识、提升学生的“智商”,更要交流思想、培養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情商”。帮助学生认识、理解、欣赏文学作品中的色彩美,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提升学生文化品味、完善学生人格的有效途径。   古罗马诗人贺拉斯说:“诗歌就像图画。”图画离不开色彩的和谐,有了色彩,图画才缤纷斑斓,情趣盎然;色彩入诗,就更显得文美意丰,趣蕴其中,诗因色彩而增辉。其实,何止诗歌,
期刊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我们的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却出现这些的现象:或是重文轻言,使得学生对于古代汉语中的语言知识收获甚少;或是重言轻文,淡化了人文,文言文的教学几乎成了古代汉语课;或是只讲究字字落实,导致学生文言语感差,教学的效率低下;或是重教师讲解,轻学生自主学习,违背了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教学理念。我认为,文言文教学应该文言并重。   “言”与“文”并重指的是既重视教学必要的古
期刊
还记得高考作文题“坚韧——我追求的品质”与众大考生见面时,全中国有接近三分之一的考生“父母双亡,成了孤子”,这是多么“惨痛”的事实:亲生儿女生生地把父母推上“绝路”。为什么?阅卷者、评判者、社会、大众都在思考这个问题,显然非不得已,考生们是不会在决定自己人生命运的三岔口上给自己的父母来上这么一刀的。思来想去,原因只有一个:平淡的生活,难以激发考生的真情,只好用虚构的“惨痛”来填充作文的空间。  
期刊
本文就诗词鉴赏的应对策略及常见问题的类型和应答技巧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解析。注重实用性,不唱高调,不避难点,希望能对高考学子有所启发。   一、解题策略   1.关注标题   标题可以告诉我们诗词的表述对象、抒情范围、乃至思想情。   如孟浩然的《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标题就涵盖了时间、地点、对象,甚至感情——对友人的思念。   2.关注背景   鉴赏时,还必须联系作者写作的社会、文化、政
期刊
论证过程是写好一篇议论文的关键所在,论证做到精炼、深刻,文章就成功了一半以上,反之,论据空虚,议论肤浅,文章就大打折扣。   论证的方法有很多,从不同的角度说有事例论证、理论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正反论证、引用论证等。一篇应考作文不可能在论证时做到面面俱到,而且也没有必要面面俱到,下面笔者就自己的经验谈谈一篇优秀的应考作文如何论证。   论证过程从一般层面上分为事例论证和理论论证。事例论据
期刊
作为即将面临高考的高三学生,语文老师应该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呢?我认为加强学生课后巩固复习指导,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   有的老师对学生学习放任自流或要求过死,导致学而无趣。前者表现为对学生的巩固复习不闻不问,不作任何要求。后者则表现为对学生的课后复习学习要求千篇一律,学生没有任何“自主”可言。   老师的指导不到位,导致学生不知道复习什么。却不教给学生怎样去复习,学生也不懂得
期刊
诗歌教学诗歌慢活、细活,需要慢慢读,细细品,所谓心急难吃热豆腐,慢品方解诗中味。中华民族文化精粹,需在含英咀华中领悟其魅力,传承其精神。   一、慢慢品得诗真情   诗词是情感的结晶体,而情感的接受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情感的熏陶更是需要在“慢”中得以实现,无论是苏轼的“大江东去”、辛弃疾的“吴钩看了,栏杆拍遍”、还是柳永的“寒蝉凄切”、李清照的“凄凄惨惨戚戚”,只有反复阅读,细细咀嚼,慢慢品味,
期刊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正如并不是有了学校就可以取消监狱,兴趣也不是万能的,因为教学、学习要完成的任务、要应对的考试并不像小女生心仪的零食、小男孩钟爱的游戏那样让他们兴味盎然,所以要引导学生重视积累、增加积累,单凭一个兴趣上阵显然势单力薄。  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王牌可打呢?是实用价值,是摸得着的功效,是看得见的成绩提高。学生的年龄虽是浪漫花季,但对许多事情的考虑已相当实际,他们学习的目的很明确:增
期刊
诵读对语文学习至关重要,这一点毋容置疑,不再赘述,笔者仅就教学中有计划地组织诵读活动,让学生诵读精品,背诵诗歌美文,进而培养语感,提高语文能力,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第一、教师开出诵读书目单   书目单的确定,可作长计划,也可作短安排。长计划,是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对中学阶段的背诵书目作统筹规划,科学合理地列出初中或高中阶段的背诵篇目。短安排就是对每学期甚至每月背诵的篇目作具体规定,如高一上
期刊
平常听课,许多教师的课堂评价都力求新颖脱俗,特别是语言的评价更是一味地毫无原则的夸奖学生,表扬学生。师生的互动交流的情感,乍一看很充分,发展了学生个性,但实际上因为引导的策略失误,反而影响了学生的思维的正常发展。深思我们的课堂教学,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一、真正的课堂民主并没有形成,平等的师生交往只停留在表面层次。没有为学生的自由表达创造一个交际的语言环境,教师仍然处于课堂的权威发布者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