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之漫话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抽象虚无的东西,但却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文天祥《正气歌》云:“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孟子云:“吾善养浩然之气。”武术人炼气功,生活中,人们恭维一个人时说:“你真有福气。”遇高兴事云:“喜气洋洋。”遇不吉之事时云:“今天真晦气。”国家、集体、个人运势衰退时说:“气数已尽。”商场人头攒动说:“这里有人气。”
   风水环境中之气。气是风水学的核心,风水学古籍中被反复提到,有外国学者曾断言:“认识气,便懂得风水的全部。”居家有无形之“气”:古人云:“居善地”要择地而居。 一个人在位或事业兴旺时,门前车水马龙、访客不断,谓之“山朝水朝不如人朝”,也讲的是人气。一旦离职或事业衰退,则门前冷落车马稀、形影相吊、屋大人稀,则阴气丛生,病、灾不断。白居易有诗“枭鸣松桂树,狐藏兰菊丛。苍苔黄叶地,日暮多旋风”,盖人去楼空、一派苍凉孤凄之气。
   人之气。《难经·八难》说:“气者,人之根本也。”老子出函谷关,尹喜见紫气东来。这是高功修炼者产生的气场。 《三国演义》中,曹操因觉自己容貌丑陋,便让美男子崔琰代替自己接见远方的使者,自己假扮侍从,握刀立在一旁。接见完毕之后,曹操派人问使者。使者答说:“魏王虽然仪表非凡,但是他旁边那位握刀之人才是真正的英雄呀!”崔琰虽外表不错,却无英雄之气;曹操虽扮低微身份之人,英锐雄霸之气却依然光芒四射。刘备事业未成,势孤力单,投奔曹操,寄人篱下,行韬晦之计种菜,曹操与他青梅煮酒时却说他是英雄。可见,一个人无形的、内在的精神气质是掩盖不了的。
   宇宙、地球、社会集体、个人都有无形之气,天人合一。
   饮食产生之气。 从繁体气字上看,“气”与“米”相组成,与饮食相关。《三国演义》中曹操见董昭精神充足,顿觉诧异,问他在大荒之年,何以独善其身?昭答曰:“食淡三十年”,他是坚持吃素所致。一个人如暴饮暴食、生活没有规律,则人体功能紊乱、潜疾病于身,外形于晦暗病气显现在在脸上。科学饮食,方能收获养生的成果。
   炼功产生之气。明确了上述前人对抽象的气的描述,我们就明白了炼气功并非仅指呼吸之气, 武术内炼精气神,在真传功法的作用下,习者坚持练习,身体就会由内到外发生质量上的改变,这种改变会显现在脸上,所以,一个人内功深浅,看一眼就知道了。上世纪80年代武打电影《少林寺》选用专业武术运动员出演,他们纯朴自然、有习武形成的英武之气,没有矫揉造作、刻意表演的痕迹,故一举成功。
   心理之气生。一个人愤怒,称之为很生气,苦闷则形成郁积之病气。愁眉苦脸,则生晦气;绝望悲观,则死气沉沉。相反,一个人阳光灿烂,正气凛然,乐观开朗,心存善念,就会产生喜气、福气。
   古人望气之法,并非虚诞,而是看人的精神气质,高水平警察为什么能一眼识别小偷?因为能望“气”,从对方眼神可迅速判断、确定罪犯。拳王泰森早年有凶悍杀气,生活中坎坷让他悟道后,眼中有了慈善之气。相由心生,心由气生,有什么样的心理,产生什么样的气质。一个炼功或其他诸领域事业有成者,必有宠辱不惊、从容淡定、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的气度,武术家在身上炼,生活中的人们在工作事业中炼,气,为人们修炼的终极结果。
  编辑/坦然
其他文献
“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诗大序》)孝顺父母,尊敬亲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建立文化强国,首先要建立真正有文化的家庭,拥有和美敦厚的家,修养每个人的心,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心首在孝道,孝亲让我们敦厚、知本、感恩,孝让我们知道自己来自哪里。   作为人何为正确?我想首当其冲就是是否孝养双亲?是否孝敬双亲?有人说自己的父母已经不在人世,无法孝敬,
期刊
历朝历代,都会有一些明文规定或约定俗成的老规矩,史书上称之为旧制、故事或典故等。有些老规矩,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规范了官员的行为,约束了权力的泛滥,有的甚至管住了贵族的嘴、皇帝的手,宋朝就有这样的老规矩。  官员不入酒肆  在宋朝,尽管京城开封餐饮业很发达,大酒店遍布大街小巷,官员却不敢进酒店吃喝。因为宋朝有一个老规矩,“官员不入酒肆”,官员一旦在酒店杯觥交错,不管公款私款,马上就会遭到御史的弹劾,
期刊
周厉王时,西戎猖獗,宗周岌岌可危,但动荡的王室对于作乱的戎狄已经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清剿,如果不是其西邻那个边缘华夏部族担任了抗戎的主力,甚至付出了其一个支族被灭的代价,那么宗周倾覆的时间可能发生得更早。  周人历来惯于借秦人与戎狄间的仇怨将其当作屏藩王畿的血肉城墙,但这个临近宗周,不断为宗周立下赫赫战功的嬴姓部族却一直没有得到周人的分封,直到周宣王即位,才第一次封秦人首领秦仲为大夫,不过仍不是诸侯。
期刊
民族的伟大复兴,应该以文化复兴为前提。换言之,社会的发展不能以牺牲文化的基本价值为代价。诸子百家,各有各的理念。但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主轴的价值理念,主要在“六经”。“六经”中蕴涵的理念,是中国人立国做人的基本依据。  我近年一直在研究“敬”这个价值理念。“敬”不仅是对他人的尊敬,更是人的自性庄严。中国人的精神信仰,光说有道教,有佛教,还不够。作为中华文化主流的儒家思想,不是宗教,但是它有信仰层面。我
期刊
在中国,“伦”“理”二字早在《尚书》《诗经》《易经》等经典中已分别出现。“伦理”二字合用,最早见于秦汉之际成书的《礼记》:“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西汉初年,人们开始广泛使用“伦理”一词,以概括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所谓“敬畏伦理”,是指人类在面对具有必然性、神圣性对象时形成的警示、规约自身言行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敬”体现的是一种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促使人们“自强不
期刊
每到年终的时候,天气变得很冷,孔子会安排一些问题课,同学可以问一个字,也可以集中问一个问题,目的是将这个问题研究透彻。这一年的问题大家都关注一个字,其实也是一个大问题,就是“政”。   政,也是道德。如果执政者道德高尚,那么,就如同天上的北斗星,你不用号召别人来景仰你,但却有无数的人围绕着你,向往着你。反之,如果执政者无道无德,那么,别人就会疏远你,甚至背离你、反对你。  
期刊
我们这一代60后出生的人,正在以急快的速度奔向老龄化,没有时间、没有心情、甚至没有资格去反思我们成长过程中的文化环境、文化基础、文化积累,是幸?是不幸都不重要,但是该到我们开始反思的时候了。   1911年前的辛亥革命,再到新文化运动,把孔家店打倒了,把传统文化革命了,余下的是西学东渐,好不热闹了三十多年。20年代到1949年的三十年间,传统文化在中国的知识阶层是得到了些许传承、弘扬
期刊
周代末年是个乱世。可以肯定的是老子的心里已经抛弃了那个乱世。也大抵因有远去之志,于是老子在公元前516年前后选择西游秦国。那一年,周王室发生内乱,老子也受到牵连,蒙受失职之责而辞旧职。宫廷的纷乱,戎伐的无情都让老子决然地想要离去。相传老子一路看见野外一片荒凉:断壁残垣,井栏摧折,阡陌错断,田园荒芜。田野里不见耕种之马,大道上却战马奔驰不息。目击这一切,老子是否心如刀绞已经无从知道,但是在《道德经》
期刊
音乐能治病。能治什么病?心病、抑郁、狂躁这些情绪和心理上的病,很多人都知道可以通过音乐来调理。那生理的病能用音乐来治吗?音乐能调整人的内分泌,能调整人的五脏六腑,那自然也能治一些生理上的病。   音乐养生的核心机理:“摩”细胞、唱“巫”   音乐治病最核心的机理,就是“摩”细胞,也就是按摩你全身的细胞。唱“巫”的时候就能把全身内的细胞都给按摩了。人体中有百分之七十的水,声
期刊
中国诗兴精神表现出生命的脉动,它与时代精神息息相关,因此,自古以来的仁人志士便高度关注这种人文精神与社会发展的彼此关系,贬斥不良文艺现象,以推动文化精神的向上发展。鲁迅先生在1925年写的《论睁了眼看》中提出:“文艺是国民精神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这是互为因果的,正如麻油从芝麻中榨出,但以浸芝麻。就使它更油。”宗白华先生在上个世纪的1935年《建国月刊》写过一篇文章《唐人诗歌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