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生活,精彩纷呈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amas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是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在语文教学中引领学生走进生活的大殿堂,观察精彩的世界,洞察生活的秘密,领悟人生的真谛,成了我的追求。
  1.匠心布置环境
  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校园环境应作为语文课程资源之一。教师应匠心布置校园环境,力求使学校的一花一草,一景一点都充满生命的活力。学生自己书写的张贴在走道墙壁上的古诗文、名言警句、绘画作品,是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它们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学生的心田。走进教室,同样也沐浴着语文的芳香,瞧:“图书角”“阅读栏”“我会读”“我真行”“看谁写得棒”“每日一成语”“每周一古诗”“齐心合力争第一”等特色栏目显示了师生的智慧;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黑板报上展示了学生的作品。“我的舞台成就我的精彩”,真的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让每一个学生都露一手。
  2.精心组织活动
  (1)校园生活精安排
  我们精心组织校园活动,给学生搭建平台,创造机会,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感受语文,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每天半小时的课外阅读,每周十五分钟的“相约名家名品”的佳作欣赏,每学期的“读书长跑”活动,都让学生沐浴在经典之中,享受文化的大餐,养成读书爱书的习惯。学生们在“讲故事比赛”“采蜜集展览”“小报展评”“诗歌朗诵”“作文大赛”等活动中跃跃欲试,大显身手,兴趣盎然。我们还把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融合起来,文艺节目台词、串联词由学生写,数学、英语、品德、科学等都与语文联姻,跟语文牵手。我们还将语文与学生喜欢的跳绳、跳皮筋、拍皮球等课间活动牵起手来,把古诗背诵融入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在跳、拍的运动中快快乐乐地背着古诗,真是“不亦乐乎”!
  (2)家庭生活巧引导
  家庭生活是日常生活重要的部分,家庭是小社会,学生在家庭中品尝了成长过程中的酸甜苦辣,也体味到了亲情的可贵。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去细心观察、用心感受家庭中让学生动情的东西。例如,今年 “三八”节,我们设计了“不买鲜花不送礼,写封书信表真情”的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向母亲打开心扉。信写好后,我们要求学生亲口读给妈妈听,注意观察妈妈的反应,把读信的过程真实地记录下来。这是学生从未有过的体验,他们感到十分新鲜,一个个都饶有兴趣地写作。习作写得特别真切、细腻。
  学生的妈妈们听着孩子声情并茂地朗读更是激动万分。
  学生们读得眼圈红红的,心头暖暖的。父母的谆谆教诲像春雨洒落他们的心田,滋润着,绵延着……纷纷给孩子回信。一位家长写道:“儿子,妈妈看完了你的信,久久不能平静,你的信让妈妈想起了很多很多……从你呱呱落地到你长成一个大帅哥,妈妈是有喜有忧,情绪复杂,难以言表……因为爱你,妈妈对你的付出无怨无悔;因为爱你,妈妈对你寄予厚望,不求你大贵大富,只求你遵纪守法,平平安安;因为爱你,希望你平安一生,善良一生,有用一生。妈妈对你的爱从不求回报,但希望你知道感恩,能感谢所有帮助过你的人、感谢生活给予你的一切,也希望你能尽你的所能,给予你有能力帮助的人,并以此为快乐……”
  在生活触摸心灵的一瞬间,在心灵呼唤表达的一刹那,写作便成为一种需要。读完信,许多学生情不自禁地打开日记表记录了自己当时的内心感受:“我终于读懂了母爱”“享受母爱真是天底下最大的幸福”。“亲情、友情、感恩”久久地震撼着、动荡着、滋润着学生的心灵。
  (3)社会活动善结合
  我们把作文教学的触角延伸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引导学生走上不同的岗位,进行角色体验,了解各行各业工作的特点与要求;带领学生游览家乡名胜,参观家乡景点,了解家乡改革开放的变化与发展;组织学生访问家乡名人,了解他们创业过程的辛劳与困难;开展调查研究,使学生懂得保护环境、保护资源、节约水电的重要性。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既有真实的感受,又培养了做个“社会人”的责任感。
  3.真心架设“心桥”
  语文是充满情感的,对于一个语文教师来说,引导学生学好语文,感悟语文所蕴涵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我们要用一颗真诚的心来善待学生,与他们交流、沟通,引领他们走进语文,热爱语文。“我与学生同阅读”,“我与学生同作文”成为我与学生之间架设的一座心灵之桥。在我们班级每人除了有一本作文本外,还有另外两本本子,那就是“小组循环日记”、“班级循环日记”。这两本循环日记成了我与学生沟通、交流的平台与桥梁。
  语文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只有将生活引进语文,把语文融入生活,与生活牵手,语文才能发芽、开花、结果,才会有更加美好的前景。让我们“展开语文与生活的双翼,自由地飞翔”,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使语文因“生活”而精彩。
  (责编黄桂坚)
其他文献
在作文教学中,我虽然经常强调要选择生动细节,描写具体、细致,可大部分学生总是写得平平淡淡、平铺直叙,即使是对自己感兴趣的题材,也缺少细节描写,这是为什么呢?稍作分析就可发现,这与学生缺少细致观察有着直接的关系。为此,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就是作文指导的重要任务。  针对这一现象,我设计了一节活动作文课,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品尝细致观察所带来的乐趣
曾有人把孩子的心田比作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只要播下思想、行为的种子,便会有良好品德的收获。《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正如同一颗种子,通过激发道德情感、体验道德认识、训练道德行为,使学生获得正确的道德观念,初步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如果教师能紧扣课程性质、儿童的年龄特征及认知规律,关注并牵手儿童现实生
队列和队形练习是发展体能的活动与内容,是指全体学生按照统一的口令,在一定的队形中进行各种简单的协同一致的动作,以及在原地或行进中所做的各种队形和图形的变化。在教学中大多数体育教师的教学手段比较统一、单调,再加上队列队形的练习内容枯燥乏味,使得教学效果低下。因此,教师必须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队列队形练习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 游戏教学法  体育游戏是小学生喜欢的体育活
一直以来,读写结合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种思想,一种范式,一种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方法,因而备受语文教师的青睐。笔者以为,读写结合可以归纳为以下模式:  一、迁移型——它山之石,仿中有创  学习了《小镇的早晨》、《天安门广场》等文章,其清新、鲜明的语言特色和清晰、独特的结构特点自然成了读写结合的连接点。以《小镇的早晨》为例:在教学中,讲清小镇早晨“恬静、热闹、紧张”的特点后,引领学生明了这三部分
翻开《阿里山的云雾》这篇文章,脑海中又浮现出当时上课的情景。回想起这节课的点点滴滴都使我感受很深。它不仅让我品尝到了课堂中精彩的滋味,还让我体味到了具有生命活力的和谐之美,更让我感受到了做语文教师的成功喜悦。我把它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品读孕育生命之花  《阿里山的云雾》这篇课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它语言优美,适合朗读。于是我在预设构想时决定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让学生有目的地认真、反复去读。自
中年级段的作文教学肩负着让学生学会写好段落并能逐渐成篇的重任,只有让学生学会最基本的观察和表述方法,教师在高年级的作文指导中才能得心应手。怎样通过教师的指导,让中年级学生构段乃至成篇的本领高超而又有创造性呢?首先,保护他们作文的兴趣才是最重要的。为此,我们提倡在中年级作文教学中多创设活动情境,对学生进行分层指导。本着“有效指导、轻松习作”的理念,中年级作文教学策略需要把握好如下几点:  一、创设多
新课标规定五、六年级的作文教学目标是:“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层表述。”由于学生的个性客观上存在差异,对习作技能的领悟快慢不一,对生活的感悟深浅不同,习作水平之间存在差距是在所难免的。随着学生年段的增长,这种差距日趋明显。如何对待学生习作中这种参差不齐的现象呢?我认为可以采取分层要求习作的办法。  一、放低准绳,激发兴趣  (一)不限习作内容 
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我们想做好一件事,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拥有精锐的工具,具备适当的手段,习作讲评同样如此。对于学生而言,适宜的方法就是“利器”,它可以帮助学生更顺利、更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立体化”习作讲评与以往的任何一种讲评方式都大为不同,它打破了传统习作讲评是某次习作训练终结的这一格局,灵活地穿插在习作指导、学生起草初稿和习作讲评课
一、恨的缺失    通过媒体宣传我们会发现,现在情感教育的流行语是“爱的教育”。仿佛爱是全能的,只要有了爱,学校就会办好,教育就会成功,人们就能健康成长。然而在现实中我们也经常看见国人对周围事物的冷漠,在他们的身上,最缺少的是什么呢?是鲜明的爱与恨。在这些冷漠的背后,折射出一个令人隐忧的社会现象:爱和恨的情感缺失。    二、恨之切。爱之深;爱愈浓,恨愈明    拥有爱和恨,是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
如何有效地呈现一节课中的新语言项目。是广大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时常遇到的难题。下面我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