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印度佛学思想探析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cone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对王国维“有我之境”“无我之境”的研究中,学界已呈现出了百家争鸣的万千气象,但鲜有从印度佛学这一层面和背景着眼去揭示其内在的佛学意蕴。王国维顺向式继承了叔本华的佛教思想(主要是《奥义书》),其理论和作品有相当一部分均闪烁着佛学的灵光。特别是《人间词话》中,“有我”“无我”的观点承袭了印度佛教中“小我”“大我”的表征和内涵,“天人合一”之论亦与印度佛教中的“梵我一如”相契合。不难看出,王国维倡导的是将自己的般若之心性和生命体悟灌注到万物中,朗现佛性的光辉,达到圆融澄澈、万物和谐的境界。
  关键词:有我之境 无我之境 《奥义书》 小我大我
  中图分类号:B94 文献标识码:A
  关于《人间词话》中“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解读阐释,学术上争论颇多,有学者统计过,至2005年11月止,学术观点就达19种之多。由于研究者立论各有侧重,结果亦是见仁见智。这些观点的提出,不断地丰富和壮大着《人间词话》的研究体系,对把握“有我”与“无我”及王国维学术理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历年来,学界对“有我”与“无我”的观点不断出新,从2005年11月至今,新增了至少4种新观点,例如,清华大学哲学系肖鹰教授提出的“有我”“无我”是自然与理想,继承了席勒人本主义诗学的宗旨;湖南师范大学詹志和教授的“无我之境”即“禅境”;云南大学蒋永青教授提出的“有我”与“无我”是超越“超验与经验”二元对立的“超主客对立”境界等。这些观点的提出,不断地丰富和壮大着《人间词话》的研究体系,对把握“有我”与“无我”及王国维学术理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六年来,学界对“有我”与“无我”的研究,无论是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充实完善。但从中也不难发现,上述学术争鸣中,尚无从印度佛学的视角来对之进行解读阐释的声音,而印度佛学对王国维创作的影响却是相当深刻的,无论是《红楼梦评论》还是《人间词话》以及其它作品,无不充满浓重的佛学气息,闪烁着佛性的灵光。本文试从这一角度切入,把《人间词话》中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与印度佛学的“小我”“大我”纳入同一平台加以探讨,以加深对王国维诗学观及其融汇中西的学术智慧的理解。
  一 “有我”“无我”即印度佛学中的“大我”“小我”
  王国维的佛学思想,可以看作是二手佛学思想,主要源于叔本华,他顺向式继承了叔本华印度佛教思想的诸多观念。他曾在《〈静庵文集〉自序》中写道:“留东京四五月而病作,遂以是夏归国。自是以后,遂为独学之时代矣。体素羸弱,性复忧郁,人生之问题,日往复于吾前。自是始决从事于哲学……始读汗德之《纯理批评》,至《先天分析论》,几全不可解,更辍而不读。而读叔本华之《意志及表象之世界》一书。叔氏之书,思精而笔锐,是岁前后读二过,次及于其《充足理由之原则论》《自然中之意志论》……”可见,叔本华与19世纪许多哲学家热衷于东方宗教一样,从康德、柏拉图的研究中转向,改为研究印度佛教,以宗教为突破口,打通东西方学术文化的障碍,实现了东西学术的交汇。叔本华称自己的哲学思想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柏拉图、康德和《奥义书》。其哲学起点和哲学归宿都深深地打印着《奥义书》的痕迹。他曾说过:“对邬波尼沙昙的研究是我生活的慰藉,并且至死都是我的慰藉。”由此,王国维在顺向继承叔氏思想的过程中带有印度佛教的痕迹,无疑是很自然的了。在中国,习惯上把大自然或者宇宙称之为“天”,而在《奥义书》中则称之为“梵”(Brahman)。中国的“人”,《奥义书》称之为“我”(Atman,阿特曼),与中国“天人”对应的则是“梵我”,我们的“天人合一”则为“梵我一如”。《奥义书》中,梵是绝对的存在,宇宙万有(自然)的根源。梵不是一种无知觉无意识的存在,它既有幻现宇宙的全能,又有遍观一切的全知。全知叫做我,我又分为二:遍我和命我,遍我是宏观上的我,与梵同一同体,命我是微观上的我,是众生肉体内的灵魂和承受轮回转生的主体。因此,在绝对意义上说,梵我同体,绝对唯一;在相对意义上说,梵我分工,梵表现为客观世界的本原,我表现为主观世界的本原。把《人间词话》与《奥义书》的几个概念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就能很清晰地看出二者含义大抵相同,详见下表:
  《人间词话》:
  有我——具体 无我——空无 天人合一——理想境界
  《奥义书》:
  小我——有形 大我——无形 梵我一如——理想境界
  如此审视“有我”与“无我”,许多问题即可迎刃而解,譬如一些学者对王国维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判定为“无我之境”的质疑。如季羡林先生,他曾指出:“境界”二字来自佛典翻译,这是大家都承认的事实。《人间语话》的基本思想是受了本文一些哲学家学说的影响,恐怕也是一个事实。静安先生对自己的境界说是颇为得意的。他写道:“然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
  对于静安先生境界说本身,笔者不敢赘一词。但是,对于“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笔者却有一点疑问,一个小小的夫伤大文雅的疑问。王先生说:“‘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所举的例子中,别的我且不说,只说陶渊明的两句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王先生把它列入“无我之境”。笔者认为,实际上是有我的,汉文可以不打主语,如译为英、德、法等文。主语必赫然有一个“我”字(I,ich,je),既然有个“我”字在,怎么能说是“无我”呢?笔者觉得,在这里不是“无我”,而是“忘我”,不是“以物观物”,而仍然是“以我观物”,不过在一瞬间忘记了我而已。
  此处,季先生质疑王国维界定“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呈现的“无我”之境,季先生根据西方习惯,认为翻译成外文就会呈现明显的主语“我”了,故判定应为“有我”之境。若以“大我”“小我”的概念视之,其结果自然就清晰明朗,就不会有此质疑了。笔者认为,此句仍属“无我”之境,理由有二:其一,此处确实隐藏着主语“我”,确实有“我”的存在,但这个“我”是无形而无不在的“大我”,而非具体有形的“小我”。其二,此句中并没有强调主观情思的直接流露,表达的感情也不是具体明确和强烈。作者并没有用景物或物象来烘托自己的感情,而是将自己的情感意趣藏起来,没有主观色彩,没有表达对外物的感受,呈现出来的是物我两忘、和谐宁静之境,应判定为“无我”之境。故用“大我”“小我”的概念来区分诗句究竟属于“有我”还是“无我”,则会简单得多。在“大我”境界里,没有审美主体的直接参与,在那个时刻里,纯粹的物我两忘,主体并非不存在,而是走向审视内心与静观宇宙万物之中。这正与《蒙查揭奥义书》所说的梵一致:恒常、遍入、遍在、微妙极。   二 “有我”“无我”“大我”“小我”可相互转换与互存共生
  其实,无论是“有我”“无我”都有“我”,区别在于呈现的是“小我”或“大我”而已。两者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互存共生的,也不是静止不变而是处于运动变化中。印度佛教有首《有无歌》,形象地说明了这个问题:“无既非有,有亦非无有;无空气界,无远天界。何物隐藏,藏于何处?谁保护之,深广大水?”此处,把具体有形的“小我”扩大,融入整个宇宙之中,审视内心,无限深远;审视宇宙,空袤广大,使自己的身心与宇宙合一,如此,就到达“大我”的空间、“大我之境”。“有我”“无我”,“小我”“大我”之悟,引入诗学后作为一种感性与知性混合的体验,具有短暂而非长久的瞬时特征。这种体验不能长期地停留,亦不是永恒不变、纯净如一的,“无”不是永恒为“无”,只是一个居前的,或先行的“无”,“有”也不是永恒为“有”,“无”中生“有”,“有”中变“无”,就在一霎那间对认识的主体产生作用,短暂而美好。
  印度佛教中,“小我”“大我”相互之间可以互存共生,“小我”中见“大我”,“大我”中有“小我”。来看《奥义书·歌者奥义》中是怎样描述“有”与“无”的关系的:“太初之时,此界为有,唯一无二。亦有人云,太初之际,此界为无,唯一无二,从无生有。”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同一首诗或词中,不可能单独呈现“有我”或“无我”,即“小我”或“大我”。依此观点,再来解读陶渊明的《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对于此诗,学界一直热衷于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的界定研究,而对于前四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则问津者寡矣。从“大我”“小我”之观来视之,毫无疑问属“小我”,即“有我”之境。后四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属“无我”之境,即大我。“小我”与“大我”,“有我”与“无我”相存共生在一首诗里,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鲜活的样本范式。再来看元好问的《颖亭留别》:
  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壶觞负吟啸,尘土足悲咤。回首亭中人,平林淡如画。
  其中,“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之意大致是:冬天的河面上寒风吹来使河水泛起波纹,白色的飞鸟缓慢地向水面回旋低飞。大多数学者视之为“无我”之境,此处,笔者认为是“有我”与“无我”的交融,包含了“大我”的和谐与“小我”的影子,即“有我”与“无我”、“大我”与“小我”的互存共生。从整个意境看来,确实展现了物我两忘的和谐一致,而倘若细细品味,则不难发现,“寒波”的“寒”字,“悠悠下”的“悠”字,均体现了认识主体的主观心理感受和神往之情,他希望自己也作为那河面寒波、悠然白鸟幻化而去,这是诗人“有我”即小我个性的自然流露。接下来的诗句更是突出诗人主观感受:“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壶觞负吟啸,尘土足悲咤。回首亭中人,平林淡如画。”意为思归客子归心似箭,而自然景物却如此从容。其中的“急”“闲暇”“吟啸”“悲咤”“回首”等动词,均生动形象地体现了认识主体的心理活动,是自然界的自在之物与人类主体相互作用的结果,突出了“有我”之境,即“小我”。纵观全诗,诗人站在有我的境界里追求无我的境界,“有我”与“无我”互存共生,最终走向统一。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处处可见印度佛学的影子。可以说,印度佛学不仅影响了他的诗学观,对他的哲学观以及人生观都有着相当程度的影响。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其思想渊源虽然主要来自印度佛学,其统摄作用毋庸置疑,但印度佛学并非其唯一本源,本土文化和西方哲学背境所起的建构作用同样也不能忽视。只有诸多思想植根于作者体内,既相互渗透、和谐包容又矛盾冲突,才形成了异彩纷呈、独树一帜的王国维学术观。从印度佛学的层面和背景来对其加以阐发,只是为了更贴近王氏的原初思想动力而已!
  参考文献:
  [1] 乃文:《奥义书》,中国致公出版社,2008年版。
  [2] 寇鹏程:《历来关于王国维“有我”“无我”之境的研究》,《内江师院学报》,2006年第3期。
  [3] 王国维:《王国维遗书》(三),《静庵文集》,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年版。
  [4] 叔本华,石冲白译:《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5] 季羡林:《禅和文化与文学》,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8年版。
  [6] 姚卫群撰:《吠檀多派哲学的梵我关系理论》,《南亚研究》,1992年第3期。
  [7] 徐梵澄译:《五十奥义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作者简介:冯丽荣,女,1972—,云南富宁县人,西南大学文学院2010级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明清文学、美学。
其他文献
摘要 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是横跨两个世纪的作家,他早期和中期的创作以小说为主,继承了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学传统,晚年又以出色的诗歌震惊了英国20世纪的文坛。对音乐的迷恋和对乡村文化的敏感构成了哈代内心的基调,融合成一种富含诗意的既美丽又野性的创作风格。由于哈代的作品往往表现出浓郁的民间文学的倾向,并带着古老的乡村的气息,所以他的作品也被人们誉为“诗化小说”、“音乐化小说”,而他著名的短篇小说《三怪客》
期刊
摘要 悲喜剧,是与悲剧和喜剧完全不同的第三种戏剧形式。它不是单纯的喜剧和悲剧的叠加,而是悲剧元素与喜剧元素在戏剧中的高度融合。悲喜剧运用“以乐写哀”的方式,塑造出笑中含泪的人物形象,表达作者对主人公淡淡的嘲讽。本文借鉴易卜生的现代悲喜剧理论,对戏剧《三姐妹》进行分析,展现契诃夫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三姐妹》 悲喜剧 悲喜剧理论  中图分类号:I106.3 文献标识码:A  “悲喜剧”一
期刊
摘要 二战后,日本现代文学发展速度与成就令世人瞩目,然而日本传统小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使得日本文坛曾一度冷寂,一直到村上春树的小说《且听风吟》出现后,才又卷起日本文坛崭新的文学狂潮。《且听风吟》是村上春树的处女作,也是他作品独特语言风格与写作技巧的源头,更是日本作家摆脱传统日本语言文本平庸繁冗的思想,汲取西方现代文学作品简练明快的风格而完成的文学语言的革命性变革,是现代日
期刊
摘要 《米德尔马契》被大多数的评论家认为是乔治·艾略特的代表作。这部作品牵涉的人物众多,塑造了超过150个或“扁平”或“圆型”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穿梭在各种复杂错综的社会环境之中,是对完整社会结构的一种生动展现。道德与宗教一直是贯穿乔治·艾略特作品中的主线,小说《米德尔马契》也不例外。本文试从作家个人及小说《米德尔马契》入手,对乔治·艾略特文学作品的道德性进行探析。  关键词:乔治·艾略特 《
期刊
摘要 象似性,或曰理据性,作为符号学和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理论,近年来灵活运用于各类语言艺术之中,吸引了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目光。尤其是在诗歌译界,象似性的引用不仅有助于升华语言叙述的自然性,同时也使文字表达的真实感得以凸显。本文依据认知语言学的象似性理论,以澳大利亚当代诗人格兰·菲利普斯的三首诗歌译作为例,从语音、形状、顺序等典型象似性原则的角度出发,旨在阐明象似性理论指导诗歌翻译的可行性和实用
期刊
摘要 尽管天各一方,处于不同时代,但是中国唐代诗人王维与英国湖畔诗人华兹华斯在“自然”这一主题上却有着许多相似的见解。本文从生态批评角度入手,深入研究两位诗人诗歌作品所呈现的生态意蕴,以期对当前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有所启示。  关键词:威廉·华兹华斯 王维 生态意蕴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诗歌是最古老、最具文学特质的一种文学体裁。中、英两国都是诗
期刊
摘要 本文以约翰·邓恩的《爱情的圣徒》(The Canonization)和本·琼生的《致西莉亚》(Song:To Celia)两首诗歌为文本,分析意象在诗歌中的应用,欣赏意象在表达相同爱情主题下的魅力。通过比较意象应用的差异发现:两首诗歌运用意象都精准到位,完美地为读者呈现了爱情的力量和爱情的美好,通过分析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及社会背景为读者欣赏邓恩和琼生的诗歌提供新的解读。  关键词:意象 约翰
期刊
摘要 文学作品的成功主要在于语言的有效运用。本文运用语言学中的句法学和修辞学相关理论知识对英语文学作品——狄更斯的《双城记》第一章(范本)进行分析、研究,指出句法学中句子的多样性、变异性以及修辞学中的排比句和修辞词语是英语文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该项研究的目的在于,在研究和欣赏英语作品时,须对语言的动态性加以高度关注。  关键词:英语 文学作品 语言 动态 研究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 王维山水诗中的“落花”不同于中国诗歌中的传统意象,它受到佛源禅典的淫染,具有异质性。在诗人“空观”的审美关照下,“落花”超越了自然“物”的形质,以花体禅,花已非花,成为“虚空花”,是王维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写照,同时透映出诗人在静与寂的艺术实境中,寻求空明本体,达到一种刹那永恒的人生体悟和审美境界。  关键词:王维山水诗 “落花” 虚空花 禅宗审美 境界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 本文从波德里亚理论的发展过程中梳理波德里亚理论与麦克卢汉理论的关系。指出波德里亚理论是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与麦克卢汉的理论联系起来的,并且在波德里亚理论本身的框架内延伸了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从而成为后工业化时代媒介理论的代表之一。  关键词:波德里亚理论 麦克卢汉理论 媒介理论  中图分类号:B151 文献标识码:A  让·波德里亚从来不在意自己的学科定位,他总是徘徊在体系内与体系外之间,用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