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住宅需求布局在变化

来源 :财经国家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lyhuanh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三线城市仍在重复着十年前一线城市的发展历程,刚性需求非常旺盛。一线城市的商品房更多是针对再次改善型置业和高端置业
  
  《财经国家周刊》:万科一直以“中國处于高速城市化进程”为前提,以规模快速开发为盈利模式,这个模式造就了现在的万科,也被证明是有效的,现在提出转型,是不是前提出现了变化?
  郁亮:过去3年,从行业的销售面积看,熨平波动后每年有10%的增长,应该算是不错的速度。但是,部分城市经过多年的发展,速度正在趋缓。
  《财经国家周刊》:城市化速度趋缓,城市住宅需求布局上有哪些变化?
  郁亮:我们发现全国660多个城市,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差异特别大,有些城市经济发展情况已经可以上升到与“第一世界”媲美;有的还在第二、第三、第四世界水平上徘徊,所以不能以偏概全。
  对万科来说,我们的思路就是与城市发展同步。我们仍然觉得中国城市化进程没有完成,但是在空间布局上有很大的变化。
  很多核心一线城市需要的物业类型发生了变化。首先因为城市发展时间长,住房存量大,旧城改造也基本完成,住宅已经不是“独大”的产品。首次置业的需求要么通过政府来解决,要么通过二手房解决,一手商品房市场已经逐步淡出。
  另一方面,随着城市不断产业化调整,高端服务业的不断发展,房地产的产品类型、需求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或者需要更多的非住宅产品。
  同时,我们发现在二、三线城市,有些城市仍然在重复着十年前一线城市的发展历程,有些城市的旧城改造才刚刚开始,他们住宅投入量不断增长,刚性需求非常旺盛。
  再有,高新技术的应用,例如高铁的开通,也会带来产业空间布局的变化,同时也带来城市住宅需求布局的变化。
  例如长三角地区核心城市,像苏南、上海,发展较早,地价高,工业成本高,制造业不能在那里停留下来,高铁将这部分需求带到了周边。而合肥这样的城市制造业发展得很快,致富的白领阶层就会出现,刚性需求又会很旺盛。一线、二线、三线城市,存在梯度的发展模式。
  我们卖住宅分成四种需求:首次置业、首次改善型置业、再次改善型置业、高端置业。过往的首置、首改是绝对的主流产品,也就是说,相对比较刚性的需求。从2009年开始这一段时间来看,一些城市的首置、首改可能只有用政策房和二手房的方式解决,因为地价已经承受不了,商品房更多是针对再改和高端,由于再改和高端正好满足人们资产置换的需要,以及投资、规避货币通货膨胀等等需要,结构因此而发生变化。不是全国所有的城市都是这样,上海、北京、深圳有这个优势。所以说,一手房市场的结构发生变化了。
  《财经国家周刊》:万科一直强调不拿地王,不拿地王的情况下,万科是否会丧失对高端业务的开发机会?而且会被边缘化?
  郁亮:万科强调不拿地王,这不仅是经济决策也是政治决策,作为一个行业领跑者来说,我们不去拿地王是正确的。这是我们公开的承诺,是必须做下去的。不拿地王的事情比较容易执行,但是也有一些代价。一线城市确实不能回避地王问题,但这是我们应该付出的代价。
  很多地王地块我们也有参与,只不过我们超出合理价之后就不再竞争了,并不是连参与意识都放弃。
  一线城市万科肯定不能冲上去拿地了,比如地王最多的北京。所以万科在北京的房山等地拿地,那还是北京,也解决了一线城市的土地储备问题。
  《财经国家周刊》:2008年之后中国经济靠政府投资拉动是很明显的,而且主要的社会资源倾向于国企,有个说法叫做“今后只剩国家队”,特别是土地市场。万科是如何看待这种现象的?
  郁亮:过去十多年里面,房地产行业发展得好,跟市场的灵活体制有关系。只不过在去年这个特殊情况之下,资金优势发生了作用,所以特别明显地显示出来。未来,国企、民企都一样,关键问题是公司的竞争能力,不在于到底是民企还是国企。去年国企只是表现出了它的资金优势。
  如何能寻找一种适合的优势,让大家能够觉得你有竞争能力,让客户、市场选择你,这是最重要的。所以讨论国企和民企的问题,我觉得意义不大。
其他文献
德国何以掌握汇率改革主动权?如何借汇率改革成功“解套”?由此上溯的五十年间,德国经验可为镜鉴    同为贸易顺差大国,德国在其他国家的“待遇”让中国羡慕:既无货币升值之痛,也无外汇储备之忧,而可坐享贸易顺差之乐。  然而,翻看德国经济史,却可发现似曾相识的一段。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西德政府经常账户盈余庞大且不断增加,外汇储备飙升,资产价格和薪资压力上升。西德马克面临被迫升值重压,国内外关于汇率
期刊
国内公募基金经理频繁变动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行业激励制度不完善    伴随着上证指数在3000点附近拉锯振荡,基金业人事出现了一轮“井喷式”调整。  据基金公司公告统计,从2010年初至3月中旬,已有至少29家基金公司的67只公募基金调整了基金经理,这一数量远超2009年同期。离职者中,不乏一些明星级别基金经理,如华夏基金孙建东和张龙、南方基金冯皓和谢伟鸿、泰达荷银基金王勇等。  “目前基金经理变
期刊
參与“抢滩”的各大央企,均希望将自己的标准升级为国家标准,以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建设,正迎来能源巨头争先恐后的“抢滩”。  《财经国家周刊》获悉,电动汽车充电站、电动车充电接口标准正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定,最快有望6月份形成草稿。而标准只是巨头间博弈的一个方面,在动辄几百上千万的高额建站成本下,谁将占地为王终成一方诸侯,依然充满未知。  “国家标准依然缺失,这是
期刊
中国钢铁企业利益最大化,应是中方在谈判中的最高标准    2010年度的铁矿石谈判已经到了关键时期。  3月19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罗冰生证实,巴西矿业巨头淡水河谷公司向中国钢铁企业提出将2010年铁矿石基准价格上调90%-100%。  铁矿石谈判是一个涉及庞大的货物与金额转移的博弈,还有几十年游戏规则的演变。今年的谈判形势极其复杂。如果谈判最终出现90%涨幅,中国钢铁工业有可能全面亏损
期刊
合资遇挫,钢企反对,淡水河谷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40万吨级“中国型”铁矿船面临无港停靠的窘境    3月下旬,铁矿石谈判进入白热化之际,世界最大的矿产商巴西淡水河谷(CVRD,下称淡水河谷)提出了现货定价的新战略。  “这意味着淡水河谷与其他两大铁矿石供应商将达成统一战线。”一位钢铁业分析师告诉《财经国家周刊》,淡水河谷酝酿建立的中国的矿石分销中心计划受阻,可能会延迟其新定价战略的实施。    “中
期刊
一个基于中国国情的巨灾保险制度初步方案,有望在2010年上半年完成    探讨多年的巨灾保险制度有望加速破题。  2010年农历春节后,巨灾保险制度研究小组宣告成立。3月上旬,作为巨灾保险制度研究小组牵头单位,中国保监会召集财政部、发改委、银监会、证监会、央行等,就建立中国巨灾保险制度商讨初步方案。  据《财经国家周刊》了解,这个小组将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力争在2010年上半年形成符合国情的巨灾保
期刊
中国企业在奋力防止被赶超,但他们的努力却可能被不够周全的政策所抵消    一系列旨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出台,标志着前几年关于是否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争论告一段落。从中国政府强大的行动能力来看,相信在发展新兴产业方面一定会较快取得有目共睹的成果。  同时,也要意识到,实施、落实对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的激励政策,意义同样重大。  对于全世界贸易依存度最高的大国而言,“调结构”并不仅仅意味着
期刊
避免资金进一步流入产能业已过剩的行业或其上游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最重要的难题    “我们不能让战略性新兴产业‘飞起一大群,落下一大片,垮台一大批’。”这是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任启兴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出的警示。  在今年的“两会”上,任启兴是少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变革发出警示的代表委员之一。    一哄而上的苗头    “目前,国内已经有18个省区提出了打造新能源基地
期刊
尽管德方承诺转让核心技术,但在高铁的强大冲击下,不具成本优势的磁悬浮技术已很难在中国找到生存空间    一次“误解”将消失公众视野已久的磁悬浮再次推至风口浪尖。  2010年3月13日下午,铁道部总规划师郑健在两会期间回答德国媒体提问时表示,“这个项目(沪杭磁悬浮)立项已经批复了,目前正在做深化研究”。  质疑声袭来:为省10分钟而投入上百亿,沪杭磁悬浮有意义吗?  铁道部一位内部人士近日向《财经
期刊
“国新公司”成立在即,而争议之声仍未停息    国资委酝酿多年的中国国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国新公司”),距离正式挂牌仅有一步之遥。  “今年央企布局调整的目标是压缩到100家左右”,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李保民告诉《财经国家周刊》。此次国新公司待命而生,意味着央企整合重组,将进入加速阶段。  时至今日,事关“国新公司”的使命,各种争议仍在。据《财经国家周刊》了解,其近期承担的任务仍然是为国资布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