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中的 “以人为本”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dtuy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个来自一名女研究生的在线求助,她采用的是小程序文字咨询的方式,我们在一起工作了50分钟左右。她从慢慢整理语言、回复很慢,到加快回复,转被动问问题到主动问问题。她自述与宿舍里同学的关系不是很融洽,可能是因为自己工作了一年才读的研究生,比同班同学大一点,也感觉可能是家庭里的复杂关系和事务,她不能帮上忙,她非常自责,经常情绪失控而自己打自己。

换位思考,对方需要什么


  因为文字中透露出危机信号,我就和她一起在危机严重程度上工作,核对了自杀想法的频率、行为的具体做法以及所采取的措施,所依赖的支持系统等,发现她只是轻度危机,并没有自杀风险,而这时咨询时长已经接近24分钟了,原则上一个在线咨询是30分钟的。这个时候,如果您是心理咨询师,您会选择在此刻结束咨询还是继续工作一会儿?
  我的选择是继续工作一会儿。我的评估是,她的自伤行为是因为情绪问题引起的,在情绪难过到控制不住的时候才会做自己伤害自己的事情,所以需要在情绪的部分跟她工作。
  虽然涉及心理咨询中时间的设置,但一个人打电话求助,仅仅是为了让咨询师检验一下她有没有危机风险吗?确认风险解除,就说你可以走了?这就好像你去医院检查,明明你很痛,医生说没什么问题,让你走,你是否觉得甘心?
  这种情况下,我换位思考,“我寻求心理援助,我需要的是心理疏导,而不仅仅是检查有无生命危险”。心理疏导的工作是跟一个“灵魂”在工作,不是跟一个机器在工作!
  任何设置,都是为了效果服务的。心理咨询中有各种设置,时间设置、礼物设置、非双重关系设置、界限设置等,都是咨询伦理的部分,都是咨询前辈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套有效的经验,但是到了具体个案的过程中,其执行是否是一刀切的方法和策略,值得探讨。尤其是在跟学生工作的时候,他们跟老师之间不可能做到完全的非双重关系,也正因为是未成年人,需要更多的保护,所以时间设置是根据当下情况可以进行调整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就这个案例而言,危机解除之后,继续工作的一部分,主要聚焦在她拿回力量的内在对话,让她看到自己的力量,拿回自己的力量,有力量去面对生活中的人际困扰与挫败感以及无能感,这个部分更有价值。

贴合对方,给予选择


  一个咨询开展的过程,犹如带一个蒙眼的人,慢慢揭开眼罩,看到痛苦、矛盾、冲突、悲伤、压抑、犹豫等,然后同时找到资源和力量;回到现在,再次看到鲜活、真实和美丽的世界,至少是一束光和希望,从而可以松开你的手,让其自己去寻找想去的路。
  一开始来访者来找咨询师的时候,可能是个“灰暗的一团气”,我们跟着他的叙述,复述他的故事,让他感觉到他被看见了,他被听懂了,他被理解了,这个时候,他就能渐渐放松,不再防备咨询师会探测他背后的秘密,他感觉温暖,他感觉舒服,他感觉可以好好地、慢慢地、自由地、不紧不慢地表达的时候,就是一个咨询师成功牵手来访者的时候。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建立咨访关系,让他愿意把手交给你,带着他去探索!
  在这个案例中,我经常使用这样的句子:“你是说……?”“你感觉到……?”“你发现……?”“……你能看到吗?”“……你能感觉到吗?”“……你愿意吗?”“我们试着去看一看。”“我们可能会花一点时间去看看,可能会有点痛,如果你痛到不能忍受了,你随时可以喊停,让我知道。”“当你做完了,你就告诉我。”“你现在的感受和心情如何?”
  我会用这些问话以及经过自己加工的复述语句来让这位来电者感受到被看到、被温暖、被支持以及充分的尊重和民主,有引导,但是不强推;有核对,但是不心虚;可以接受来访者的不明白、看不到、感受不到以及“失败”的尝试,并随时准备好是和她继续尝试,还是暂时搁置,抑或是放弃。
  咨询中的互动过程,犹如两个灵魂在互相了解,找到彼此的节奏,一起共鸣起来,犹如两条平行线或者不同维度的线慢慢找到交汇点,在交汇点的地方创造一个舒适而有希望的空间,然后继续回到各自的轨迹上去。
  咨詢师千万不要以为自己的方案和策略就是正确答案,带着来访者直奔目的地。来访者犹如盲人,需要建立信任,才能跟着你走,在过程中慢慢摘掉“眼罩”,然后才能一起加速,直到独自上路。

来访者有问题,不是来访者是问题


  每个人都会有“有问题”的时候,他们带着问题来,他们可能用着非常不合适的方式来处理问题,所以他们的行为或者语言被称之为“失功能的”,但是问题既然能来,也可以走,不当的处理方式也是可以改变的。
  如果来访者有自伤、自杀行为,有焦虑、紧张情绪,有暴力虐待行为,有失眠问题,有社交障碍、强迫行为和念头等,这些都是他们的症状以及失功能的表现,也是他们用来应对问题的方式之一,如果他们有更好的应对,他们就不会如此。
  所以来访者的问题不等于来访者本人,人不是问题,如何应对才是问题,问题是人拥有的,也可以不拥有,是带着的,也可以不带着。
  那么,在咨询中如何将这两者分开呢?不仅咨询师自己要区分开这两者,而且需要让来访者也意识到如此:“我不是问题,我是带着问题的,我也可以放下问题。”
  外化,后现代疗法中叙事疗法“外化”技术,非常有效。如果来访者有焦虑,请她将焦虑外化出来,看一看“焦虑”是个什么东西,从体重、颜色、形状、大小、质地上都去看一看,想象一下它会有什么表情,会说什么,会做什么,会有什么感受,期待什么等。如果来访者有“否定”“自责”“冲突”“矛盾”等,都可以用类似的方法将其外化,然后就会产生两个主角,来访者本人和这个问题对话,可能还会有第三个、第四个等;当来访者可以和他们对话的时候,来访者就跳脱出来了,对话产生距离,对话还能拉近距离,对话让每一个部分都被放大,都被看见,被修复,再整合到来访者的内在去,就是一个被治愈的个体了。
  这个过程是一个心灵的疗愈过程。本案例中,我外化了来访者的“自责”与“否定”,还有“力量”,让她清楚地从具体事件中看到她的“自责”“否定”,这些都是她自动化的思维和观点以及评判,再让她从自己的言语和想法中发现“力量”,力量一直都在,只是有时候来访者蒙着眼睛,没有看见。我带她去看见,并感受“力量”的存在,她就能更加客观和积极地看待自己。
  一个人如果从消极转向积极看待自己的时候,他就有力量来应对遇到的困难和难题,他的问题就会被解决,问题就不再会再跟着他了。
  这是灵魂看见灵魂、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是两个独一无二的个体的心灵互动,如此宝贵!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运用元认知干预技术对大学生独立性人格缺失的心理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和阐述,并提出运用元认知干预技术培养大学生独立性人格的方法,经临床实践,效果显著,易于掌握,最后对于大学生独立性人格的自我培养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元认知干预技术;独立性人格缺失;临床暗示技术;程序性知识  随着越来越多的“90后”独生子女进入大学校园,他们逐渐成为当今在校大学生的主力军。然而,他们在家过惯了
期刊
双相障碍即人们常说的躁郁症,是一类既有躁狂发作或者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常见精神障碍。“热情如火,冷漠似冰”如同患者在急性发作时的两种极端状态,而双相障碍患者的康复,也如同在冰火两重天中寻求平衡。这种平衡,是患者、家属和医生共同追求的目标。  在日常诊疗中,时常会有患者和家属询问双相障碍患者的康复问题,“我病情都稳定,还需要治疗吗?”“我们做家属的应该做些什么帮助患者呢?”“我一直在服药,怎么
期刊
摘要:情景性面试(SI)和行为描述性面试(BDI)是结构化面试的两种主要形式,但对二者哪个效度更高的问题国内外还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本文以68名大学生为被试,平衡设计情景性和行为描述性面试题目,采用多质-多法的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比较两种面试的构想效度,并以管理者评定为效标比较二者的效标关联效度。结果发现BDI的因素效度更好,且BDI受评委效应和被试面试应答的社会期望性效应的影响更小;BDI和SI的
期刊
清晨的阳光下,本应该去上学的琳琳每个细胞感受的都是“丧”的信息,只能无力地躺在床上。此时此刻琳琳与他人、世界,甚至自己完全隔离。她觉得自己的精神和身体失去了连接。外界传来的任何声音都好像在另一个世界,让她无法做出任何反应。  两个月之后的某一天,琳琳却又觉得世界无比美好,精力极度充沛,好像从来没有这么开心过。她雀跃着和同学笑著边走边说,妙语连珠,活脱脱是一个幽默、风趣的阳光女孩的样子。  不论是琳
期刊
双相障碍的治疗目标  双相障碍是一类多维度的情感障碍,包括了躁狂发作或轻躁狂发作,抑郁和亚临床抑郁发作,也包括无症状状态(缓解期)的发作间歇期。从临床病程看,双相障碍是可以自行“痊愈”的疾病,然而该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痊愈”的只是临床症状,而生物学特质仍没有得到真正的改变。目前学术界认为双相障碍几乎终生以循环方式反复发作,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就跟高血压、糖尿病一样。  鉴于双相障碍病程的特点
期刊
在心理咨询中,有一部分需要我们严阵以待,那就是对精神分裂症的辅助治疗。之所以谈辅助不是主导,是因为精分的情况比较复杂,对它的治疗方式首选是药物。因为只有通过药物,患者的分裂程度才能被有效控制,过高的焦虑降低,心理咨询也才有可能参与进来。  可即便如此,我们也会非常谨慎。因为精神分裂的特点就是过度幻想,这让精分患者往往无法分清想象和现实。所以相对意识清晰、可以深入探索内心的神经症类来访者,精神分裂还
期刊
摘要:社会化媒体(social media)是指能让用户参与或能互动的新型在线媒体,它使以往媒体一对多的传播方式成了多对多的“对话”方式。通过分析社会化媒体中消费者的行为变化,深入探讨了在这一背景下营销心理的新特点,据此提出相应的营销心理技术的构思,以期对进一步研究消费者心理和营销心理技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社会化媒体;消费者心理与行为; 营销心理技术  社会化媒体(social me
期刊
刚满6岁的小欣,今年九月在家人的祝福和期待中开启了她的小学生活。可没想到,开学没多久,她就对上学没了新鲜劲,早上开始赖床,嚷着不想去学校。去了学校也没精打采的样子,总是嘟着小嘴,也不怎么和同学一起玩。老师问她怎么了,她总说自己不舒服。妈妈带去医院看了,但医生又说没什么事。每天放学看着别的孩子都欢蹦乱跳的,而小欣总是耷拉着小脑袋,一副不开心的样子,爸爸妈妈很是担心。后来经过学校心理老师的提醒,才知道
期刊
小茹是被老师带着来到咨询室的,她的头始终低着。班主任告诉我:“这个学生成绩优异,还是班长,管理能力比较强。刚才她在办公室已经哭了一场,现在情绪平复了一下,但还是一直很消沉。我建议她来咨询室。”引导小茹坐下之后,我问她:“小茹,老师有什么可以帮到你的吗?”小茹保持沉默,过了段时间,跟我说:“老师,我觉得我得了抑郁症。我觉得我最近的情况跟网上描述的都挺像的。”初步心理评估,避免标签效应  听到小茹这句
期刊
在心理辅导工作中,我关注到:很多孩子在聊到成长经历时,或多或少都存在曾经被欺凌或正遭受欺凌的情况。这些欺凌经历都隐藏在校园看不到的隐秘角落,有些不被老师和家长关注;有些虽被关注,但因家长或老师的处理方式不当,给被欺凌的孩子带来更严重的心理困扰。  小浩(化名),男,高一,因打架事件被学校处分。在与心理老师的交流中,小浩自述初中阶段个子不高,长得瘦小,那些“霸王”式的同学就经常关起门跟他打架,小浩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