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而传统的作业常常是题海战术,使学生变为完成作业的“机器人”。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儿童,他们的有意注意还不完善,对内容枯燥、形式单调的作业感到乏味,自然会产生排斥的心理,导致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造性受到压抑。那么我们该如何设计作业,让作业成为学生学习、创造、游戏的乐园,达到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呢?现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级;作业优化设计
一、关注学生兴趣,设计趣味性作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布置的作业要从“写”的单一形式中走出来,将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活动中,让作业充满生机,以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
1.“互动式”作业
一年级学生往往还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作业需要家长的督促和辅导。“互动式”作业就是家长与孩子一起学习,及时了解孩子知识掌握水平,充分参与孩子成长的过程。
一年级在布置“比高矮”的作业时,我让学生回家和家长排排队,看看谁最高,谁最矮学习了搭配一课后,我安排学生回家和父母一起玩“照相”游戏。提出: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照相,如果从左到右排成一行拍照,有哪几种排法?并和家长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上学期,学完20以内加减法后,为了避免口算上枯燥地训练,我设计了“玩扑克”的游戏。让学生每人准备一副扑克牌,家庭中的两名成员你出一张,我出一张,抢答出两数的和与差,谁算得快、准,谁获胜。
通过这样的亲子互动游戏,学生们不仅巩固所学的知识,而且学会了交流、合作,知识、技能、情感都得到发展。
2.“绘画式”作业
“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针对这一特点,设计一些绘画式作业,用绘画的方式巩固、应用所学的知识。
在教学“有趣的图形”后,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绘制一些相关的美丽的图案。学完“观察物体”后,我设计了一道“小小绘画师”的作业,让学生回家后选一个自己喜欢的玩具从正面、上面、侧面进行观察,并把从各个面看到的图像画在美术本上,同时标明是从哪个面看到的。这样,不仅让他们感到新鲜有趣,而且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展开丰富的联想,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把一次次作业描绘成一件件艺术品。
在数学作业中适时链入一些好的游戏活动,提供“玩”的机会,让学生在“ 玩”中学,使学生体验到无限的愉悦感,真正促使学生想去学数学,把学习气氛推向高潮。
二、联系学生生活,设计实践性作业
实践性作业能为学生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桥梁,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研究生活中的数学并能用数学的眼光去思考生活,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在教学“认识人民币”后,布置学生和父母一起去购物。在走一走,看一看,买一买,记一记的过程中,学生对元角分的知识有了深入的认识。学完“认识时间”后,动员学生和家长一起制作钟面,交流、互相欣赏钟面,并用自制的钟面拨指定的时间。通过这一过程,孩子们对钟面有了很深刻的理解,很好地巩固对整时和几时半知识的掌握,加强了亲子间的交流,也增强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上完“分类”一课后,布置学生到商店进行调查,看看他们是按什么规律把物品进行归类的,之后再让学生带来了各种不同的东西,把教室布置成商店,让学生扮演售货员,把各种物品按自己的想法进行分类,还进一步让学生回家后把自己的小书包、小房间整理好。
教师将数学教学与生活接轨,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处处有美感,缩短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既满足了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的需要,又体会了数学的价值,培养了数学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索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鼓励学生创新,设计创造性作业
江总书记曾说过,“创造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时代需要创新人才,学校的一切活动,都要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在设计作业要注重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如一年级学完“七巧板”后,我让学生用一副或多副七巧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拼出自己喜欢的图案。并让学生完整的口述“我用了××块××形和××块××形拼成了××图案”之类的话对家长进行描述,既体会它们之间的关系,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一年级上学期的一节复习课后,我设计了“我是小老师”这项作业,让学生利用10根铅笔口述编题,并会解答说算理。在第二天的交流汇报中,同学们热情高涨,有的同学边操作边口述:
(1)10可以分成1和9,2和8,3和7……;
(2)10根铅笔是10个一,捆在一起是1个十,10是最小的两位数;
(3)10根铅笔拿走1根还剩9根,它比最大的一位数多1……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班王宇萌编了这样一道题:把10根铅笔从左到右排成一排,红色的铅笔从左边数是第4根,如果从右边数,应是第几根呢?列示为:10-4+1=7(根)。
然后,我追问:谁知道,为什么要加1呢?经过同学们的认真思考和相互交流,全班同学都明白了算理。之后,我又进一步的提问:“谁能把这道题进行改变呢?应怎样解答呢?”同学们都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稍等片刻后,有的同学回答说:(1)红色的铅笔从左边数是第4根,从右边数是第7根,求一共多少根,列示为:4+7-1=10(根)。(2)红色铅笔的左边有3根,右边有6根,一共多少根,列示为:3+1+6=10(根)。通过这样的对比练习以及直观的演示,同学们很好地掌握了“排队问题”中什么时候应该加1,什么时候应该减1的道理。
在教学中,开放时空,鼓励学生独立思维并发表不同的见解,多赞扬、多肯定,让学生在独立思维中发展思维的广阔性。
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在谈到教学最优化和减轻学生负担时,告诫人们“不要取消作业”而是要“从一道练习作业中取得最大可能的效果”。为此,作业设计不应该是成为课堂教学的附属品,而是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实践、拓展、创造的平台。
【作者简介】
王瑞琳(1967年—),女,黑龙汽江省双城县人。工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一级教师,大专学历。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育。
(作者单位: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