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后练习”之花绽放光彩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uluoyanyu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标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除略读课文外,每篇课文后均编有练习题,与前面的课文构成了一个整体,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课后练习的设计体现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体现了教材编排意图,也是课堂教学目标的具体呈现。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课后练习作为教材的组成部分,体现了课文的知识点、重点和难点。那么如何充分发挥课文练习的作用,将它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成为我们亟待思考的问题。下面,我就以国标苏教版三年级的教材为例,谈一谈课后练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 紧扣课后练习,进行扎实的字词训练
  “识字写字”是阅读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识字与写字也提出了具体要求:“对学习识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综观课后练习的编排,不难发现在每篇课文后面的练习中,均编排有描红的练习,以及读抄常用词语的练习,旨在指导学生练好写字的基本功,以及巩固复习所学生字,为今后的正确运用打下基础。所以教师在处理这一类练习时,应进行扎实有效的指导与训练,切不可把它当作常规练习而忽略不计。
  教材每篇课文后面都有专门设计安排的田字格生字表和用钢笔描红(红色田字格中的字),教学时要让学生通过“读帖”“描红”“仿影”“临帖”的实际操作,掌握多识字、写好字的本领。在指导观察时,引导学生对抽象的汉字加以联想,活化汉字字形,汉字字形就会深深扎根于学生的心中。如教学“姿”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联想,知道“姿”一般都是用来形容女子的,所以“姿”字下面是一个“女”字。另外在学生“读帖”“描红”“仿影”和“临帖”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为了支撑整个字,给人一种平衡之美,所以“姿”字中的“女”横要写得长一些,托住上面的“次”字,然后让学生描仿入体,品析评价,体会汉字的书写美。
  二、 钻研课后练习,体会关键词句的作用
  词语和句子的感悟、积累是小学各年级阅读教学的共同任务。《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如此要求,目的是强调读书的内化,注重语感的培养。课后练习中的词句训练均是教材编者依据课标,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课文特点,紧扣教学重点而设计的。在阅读教学中,应结合课后练习中的词句理解课文,揣摩语言。
  《石榴》课后练习4:“读下面的句子,说说这样写好在哪里。”
  (1)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
  (2)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朝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其实这一道题是让学生体会拟人句的用法及好处。拟人句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在教学时,我是这样落实这一练习的:我让学生通过看书上的插图,感受石榴成熟时惹人喜爱的样子,并让学生反复朗读这两句话,在有感情的朗读中体会蕴含在“笑”“咧开了嘴”“笑破了肚皮”“急切地扒开”“张望”“报告喜讯”等词语中的喜爱之情,使学生领悟到通过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事物的方法,然后再让学生用这样的方法进行造句。这样的训练既完成了课后练习,又让学生学会了拟人句的表达方法。
  三、 巧用课后练习,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是人们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谈、演讲、辩论等的一种言语交际活动,具有直接、简便、迅速的特点,是最基本的语言信息交流手段。它是一种综合素质,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这也就决定了口语交际教学要实现教学目标的优化,必须着眼整体,追求一种综合效应。《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口语交际有这样的要求: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哪吒闹海》一文课后练习4:“练习讲一讲‘哪吒闹海’的故事,看谁讲得最生动。”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发现学生都非常喜欢小哪吒,学了这篇课文孩子们便完全被他的机智勇敢所吸引。于是在学完课文后,我结合课后练习4开展讲故事比赛,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自己练习,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故事当然是讲得不亦乐乎了,然后再让小组推荐,评出最佳讲故事小能手。在教学时,将复述课文与口语交际有效结合,学生所经历的过程既是对课文复述的过程,也是一次很好的口语交际的训练,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
  四、 依托课后练习,渗透写作方法指导
  模仿是学习语言的必经之路,也是学习语言的重要手段。亚里士多德曾经指出:“模仿是人的一种自然倾向,从小孩时就显出。人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动物,就在于人在有生命的东西之中是最善于模仿的。人一开始学习,就通过模仿。”可见,模仿是人类的一种天性。语文教材时代性、典范性强,文中的那些精美规范的词句除了应要求学生品读背诵积累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学习作者的写法。《石榴》课后练习5要求:“品尝一种水果,并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写一段话。”《石榴》这篇课文是一篇很好的描写水果的习作范文,特别是第四自然段描写有一定的顺序,层次清楚。三年级学生作文刚刚起步,引导学生依托范文品味语言,进行仿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课后练习的要求,我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手拿一个石榴,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首先剥开石榴的外皮,问:“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子儿。”问:“这子儿是怎样的?”答:“玛瑙般的子儿一颗颗紧偎在一起。”教师接着问:“这正是子儿的什么?”学生齐声答:“形状。”继续问:“紧接着介绍的是什么?”答:“颜色和味道。”这样教师引导学生一步步地看,学生很快能体会到写一种水果时,要写清楚水果的形、色、味,并且要按一定的顺序写。此时教师并没有善罢甘休,而是趁势拿出了一个橘子说:“我们班谁喜欢橘子?请他来品尝一下这个橘子,并给我们介绍介绍。”此时的学生当然是情绪高涨了。教师请一名学生上台边做边说,并让其他学生进行补充。经过这个环节,学生对第四自然段的写作方法已经能完全领会了。这时教师要求学生课后去品尝一种水果,仿照第四自然段写一写。这样的练习通过对课文词句的模仿,向学生进行了规范语言的启蒙,连词造句、积句成段的语言训练。
  五、 拓展课后练习,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
  语文是母语教学,生活中处处都是语文学习的资源,时时都有学习语文的机会。为建构“大语文”教学观,使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沟通,课内与课外沟通,小学语文教材在课后练习中设计了一些这类练习题,如《孙中山破陋习》课后练习5:“什么叫‘陋习’?问问周围的老人,以前生活中还有哪些陋习?把你了解到的写下来。”对于这样的练习,如果只是匆匆过场,那么就失去了它真正的价值。如果教师能认真思考,对它进行合理的拓展,便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篇课文中所讲的是封建社会的陋习,其实在现在的社会中也有许多陋习。于是我们便可以确立“古今陋习大比拼”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查资料、问身边的老人、观察生活等,了解以前及现在生活中存在着的陋习,并记录下来在课堂中进行讨论。学生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就能更加深刻地理解什么叫“陋习”了。同时这样的练习设计,使语文课程从封闭的课堂走了出来,走向了生活和家庭,走向了自然和社会,拓展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
  课后练习并不是简单的课后作业,它体现了教材编者的意图。教师在教学中不可虚晃一枪,应重视课后练习这一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逐一落实,创造性地开展各类语文教学活动,扩大语文学习的容量与空间,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和展现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作者简介:江苏省溧阳市文化小学语文教师,常州市教坛新秀。
其他文献
在现实的语文课堂中,我们如何让灵动与真实并存,那就需要我们正确处理好灵活与真实的关系。  一、活跃气氛,真实对话  1 师生平等。教师在课堂中不应该再是高高在上的“解惑者”,而应该是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参与者、交流者。教师要敢于放下架子,和学生站在同一起点上,努力创设一种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真正地打开心扉,从而与教师、与文本真实地对话。  2 灵活引导。让学生学得活,教师灵活引导是关键。教师
期刊
张志公先生曾经说:“语文教育在普通教育工作中恐怕算得上一个‘老大难’。而作文教学恐怕又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老大难’。换言之,作文教学是‘老大难’的‘老大难’。”那天,我就和这个“老大难”过了一招。  故事再现——“局长来了”遭遇“老大难”  那个清晨,秋高气爽。刚迈进校园,我便被这个“老大难”将了一军——教务处紧急通知,局长视导,第一节课(20分钟后即上课)听我的作文指导课。我的教学进度没有到作文
期刊
一、思考原点:让儿童阅读最美的经典  我喜欢阅读,我有一个梦想,让儿童拥有最美好的阅读。阅读意味着你能够与遥隔千载的先人们进行超越时空的精神对话,意味着你的心灵之翼可以自由自在地在一个想象的世界里翱翔,意味着你能够体验今生无缘亲历的许许多多浪漫奇异、惊心动魄的生活。古人云:“大小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如果没有阅读,人类的精神生活不亦“万古如长夜”乎!  关于阅读内容,《周国平论教育》一书中周先生认
期刊
江苏省兴化中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首倡“朴实课堂”的教学理念,将“朴实、真实、充实、扎实”作为课堂教学的美学品质追求。省兴化中学作为泰州地区首批高中语文学科基地和首批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所在学校,构建形成了以读写为特色的校园文化,是江苏省有影响的作文教学特色学校。江苏教育报刊社主办的“江苏省中学生作文大赛”已成功举办十一届,江苏省教育学会主办的“高考作文杯”作文大赛已成功举办三届,兴化中学作文教学成
期刊
网络时代的到来、无纸化备课的倡导及集体备课的盛行,极大地提高了语文教师的工作效率。但我们也看到,有些教师更多关注的是教学形式与手段的创新,却忽略了作为课程资源的主要凭借——文本,这实在是本末倒置。有些教师视集体备课为轮流备课,由原来备全册教案变成备一两个单元的教案。更有甚者,“备课靠下载,上课靠模仿,作业靠教辅”,这些做法都与有效教学南辕北辙。  备课最重要的是钻研教材,其次才是设计教学过程与方法
期刊
象棋和围棋中均有个术语叫“复盘”,也称“复局”,指对局完毕后,将自己与他人下过的棋凭记忆按原来顺序重新摆出,以检查对局中着法的优劣与得失。通过复盘,可以清晰地了解到下棋过程中的妙着与失误,会让选手的竞技水平有很大提高。我校丁志明老师是围棋高手,前不久,他灵光闪现,上了一堂作文讲评课《过程“诊断”——〈倾听潮声〉讲评》。笔者在听课过程中,很受启发,心有所动,札记如下。  一、 课例呈现及随程简评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其中明确强调了语文学科审美教育的责任,为此我们要努力构建一个审美的课堂。我校柳袁照校长提出的“审美课堂”正是对这一要求的践行。柳校长提出“审美课堂”应该是“尊重生命成长的课堂”,“是不懈追求教学创新的课堂”,“是有效实施审美教育的课堂”。“这种课堂
期刊
写作是一次心灵的倾诉,是个体对生命的感悟,是思想的清泉在文字间的流淌。在作文教学新课程背景下,我校柳袁照校长提出了“诗性写作”的教学理念。“诗性写作”是“形象的”“审美的”“纯真的”“超越功利的”;是一种以“文化浸润,情感体验”为方式的教学;是冲破重重迷雾,回到“原点”,让学生写真景、言真事、抒真情,重返“我手写我心”的作文境界。“诗性写作”追寻的是一条让学生能够自由地抵达心灵深处的路径。  那如
期刊
当我们谈论教育问题时,教师总被认为是“教育者”,而学生是“被教育者”。这种意识将原本浑然一体的学习活动割裂成了两个界限分明的世界:第一个世界是教师通过自以为是的经验和实证而建构起来的教育幻景,第二个是学生亲自体验的异常丰富而真实的学习生活的世界。当第一个世界试图侵入甚至取代第二个世界的时候,教育中的诸多问题就随之产生了。  对学习者来说,教师的教育幻景是客观的不容怀疑的“他”世界;而“我”的学习世
期刊
语文无非是“听、说、读、写”,而“写”更反映着语文的综合素养。现在,似乎学生越来越不会写了,老师也越来越不会教了。功利写作之风弥散于作文课堂,模式化、高考化写作几乎主导着学校作文教学的走向。为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学校的多位语文老师近年来作出了诸多努力,提出“诗性教育”“审美课堂”等构想,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求思考,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我也参与到他们之中,做了积极的梳理工作。  作文教学如何体系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