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平庸”写作的向度及启示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cll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江苏高考作文试题延续了近几年的传统,依然采取了“提示语+命题”的颇具“江苏特色”的命题形式:
  不避平凡,不可平庸。为人不可平庸,平庸便无创造,无发展,无上进;处世不可平庸,因此要有原则,有鉴识,有坚守。
  请以“拒絕平庸”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不必面面俱到;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尽管该试题毁誉参半、争议不断,但这里我们还是不妨立足现状、就事论事。面对江苏“提示语+命题”的作文样式,如何进行有效操作?认真分析这样的命题,或许会给我们今后的作文备考带来有益的启示。我觉得,要写好“拒絕平庸”这道作文题,让作文也能“拒絕平庸”,下面的几个“向度”就很值得关注。
  向度之一:价值取向。需要注意的是,近几年来的江苏高考作文中的提示语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其作用不可忽视。表面上看,命题人设置提示语似乎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目本身的含义,从而降低审题的难度,使同学人人都有话可说,体现出一种人文关怀;但实际情况却远非如此,因为那短短几句话的提示语,常常暗含着作文的核心价值取向。
  从“拒絕平庸”的提示语来看,其中的第一句话“不避平凡,不可平庸”应该是命题价值取向的核心所在,等于为“拒絕平庸”定下了一个基调、一个行文的方向,即“人生可以是平凡的,但絕不能平庸”。换句话来说,“平庸”与“平凡”不是事物的两个完全对立面,“拒絕平庸”并不等于要“拒絕平凡”,而“拒絕平庸”的目的也不完全是为了“超越平凡”。所以,提示语中“平凡”与“平庸”并举而有别,观点鲜明,有着较强的思辨性。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算是抓住了命题的核心价值,作文也才不会迷失方向。
  备考启示:众所周知,从功用来看,提示语无疑是指向于作文命题的,是对命题的引导、解说或限制,只是有时纯粹单一,有时兼而有之。因此,读懂并认真揣摩提示语中对命题概念内涵的诠释和外延的界定,明确提示语的暗示作用,找准作文命题的价值取向,便成了写作“江苏特色”作文所要跨越的第一道坎。
  向度之二:立意走向。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半命题作文,也无论是新材料作文还是新话题作文,高考作文从来就没有拒絕过审题,因为审题的过程,其实也就是一个检验同学思维的过程。同样,江苏高考作文命题前适当添加提示语也絕不是弱化审题,相反,我们更要严格审题,从而确定文章的立意走向。
  如前文所说,提示语中“平凡”与“平庸”并举而有别。因此,在具体写作时絕不能将“平凡”和“平庸”这两个概念混为一谈。从提示语来看,“拒絕平庸”的外延涉及到了“为人”和“处世”两个方面,而提示语中的“为人不可平庸,平庸便无创造,无发展,无上进;处世不可平庸,因此要有原则,有鉴识,有坚守”的解说,则说明了“拒絕平庸”的基本内涵并不是要“超越平凡”,而是要在“平凡”中体现“原则、鉴识、坚守”,要在“平凡”中展示“创造、发展、上进”,等等。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尽管命题“拒絕平庸”本身就是一个观点,但并没有揭示或限定作文的立意,而作文的立意往往需要我们深入揣摩命题中客观存在的种种可能,并借助于提示语的暗示或限制,去甄别,去筛选,最终确定。
  备考启示:作文的立意,首先是要求准确,准确之外才能谈得上新颖,不能一味求新而忽视了准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准确才是作文立意的“底线”。而要确保作文立意的准确,就必须认真分析命题,界定命题中相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落实命题要突出的重点;同时也要学会用好提示语或材料,从中找到暗示或限制。
  向度之三:思维航向。细心研究之后,我们就可以发现,如今的高考作文,正走在“人人有话可说,但又并不是人人都能把话说好”的路上,而能不能把话说好、将作文写好,取决于我们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航向。
  既然提示语中说“为人不可平庸,平庸便无创造,无发展,无上进;处世不可平庸,因此要有原则,有鉴识,有坚守”,那么反过来,不正是为了说明要想“不平庸”就必须要“有创造,有发展,有上进”,要“有原则,有鉴识,有坚守”吗?如此,我们也就可以作这样的思考:有了“创造、发展、上进”,有了“原则、鉴识、坚守”等,我们也就能够“拒絕平庸”。至此,作文的思维航向也就清晰了起来:无论记叙还是议论,我们都应该来表达“怎么样拒絕平庸”或“拿什么来拒絕平庸”,而不应该将“为什么要拒絕平庸”作为行文的重点。具体作文时,上述六点可选其一或二,还可以适当突破拓展,但不应该面面俱到,否则只会使文章流于蜻蜓点水、简单罗列。
  备考启示:客观地说,无论是江苏高考作文还是其他省市的高考作文,作文命题本身都显得比较“大”,甚至于有的还显得空而泛。那么,应对这样的作文题,我们就需要有一个具体明确而又小巧深入的切入口,为作文找到一个“抓手”,正所谓“小切口,深层次”是也;而这个“切入口”和“抓手”,体现出来的就是作文思维的航向。
  (作者:崔国明,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华罗庚中学)
  
其他文献
文题呈现  《现代汉语词典》中,“意思”一词,有“情趣、趣味”的含义;“意义”一词,有“价值、作用”的含义。请以“有意思与有意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写作提示  这是一道关系类命题作文。“有意思与有意义”之间,存在哪些关系呢?这还真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两者之间是一种包容、转化关系。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以下这些方面:  ①
期刊
推理判断题是指在理解原文字面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对语篇逻辑关系的分析和细节的暗示,作出一定的判断和推理,从而得出文章的深层意义及隐含意义的过程。推理判断题在阅读中属于难度较高的题型,通常占总题数的15%-30%。它主要考查考生理清上下文逻辑关系的能力以及考生的识别能力。推理判断题所涉及的内容可能是文中某一句话,也可能是某几句话,要求考生在遵循原文意义的基础上,对文章字面信息进行分析、挖掘、逻辑推理,
期刊
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是指在解决某些数学问题时,构造适当的函数与方程,把问题转化为研究辅助函数与辅助方程性质的思想.  就中学数学而言,函数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借助有关初等函数的性质,解有关求值、解(证)不等式、解方程以及讨论参数的取值范围等问题;二是在问题的研究中,通过建立函数关系式或构造中间函数,把所研究的问题转化为讨论函数的有关性质,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目的.许多有关方
期刊
不等式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是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它渗透到中学数学的很多章节,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不等式部分在江苏高考考试说明中有两个C级考点,占有很大的比重.不等式部分的考查体现了较强的综合性、灵活多样性,对高中数学各章知识的融会贯通,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笔者拟通过剖析典型题例,凸显考查重点,为高三学子的不等式复习指明方向.  一、“不等式”考查凸显多样性  例1已知函数f(x)=log
期刊
一篇好的议论文,绝不是一些事例的罗列,材料的堆砌,名句的简单引用,它应包含着作者对社会人生更加睿智、更加深广的思考和探求。当至真至性的情思交汇融合时,智慧的火花才能常常迸发,凝聚成理性思考,闪现出思想蕴含,呈现出一种启人心智的理趣美。议论、说理是议论文的灵魂。议论是否精彩,说理是否透彻,直接关系到议论文质量的高低。那么,议论文如何说理呢?    一、假设说理法  用假设性的语言,把事物之间的因
期刊
一篇好的议论文应该结构严密,逻辑性强,合乎规范模式。大多数同学写议论文一般缺乏结构意识,文章疏漏松垮,缺乏论证力度。议论文的常见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结构形式:  一、总分式  总分式结构是指文章层次之间是总说与分说的关系。这种关系有三种基本形式:  (1)总分式。先提出论点,然后从几个方面论述。例如2010上海卷高考优秀作文《莫堵源泉》,文章先由孟子的话引出总论点“莫堵源泉,它于发展至关重要”
期刊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题5分,共计70分)  1.在等差数列{an}中,若a1>0,a18+a19=0,则当Sn取得最大值时,n=________.  2.已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1n(n+1),则其前n项的和为________.  3.设Sn是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若S3S6=13,则S6S9=________.  4.设等差数列{a
期刊
基本不等式和二次不等式都是C级要求,在高考试卷上必有体现,高考试卷上涉及到不等式相关知识点的试题占了较大的比重.不等式的复习可以从解不等式、用不等式和证不等式三个方面着手,本文试图从这三个方面来探讨和不等式有关的问题.  一、解不等式  我们面临的解不等式包括解一次不等式、二次不等式、分式不等式、指对数不等式、三角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等,若不等式中含有参数,则必须进行必要的讨论.下面通过几例加
期刊
一、填空题  1.已知a=x2—x,b=x—2,则a与b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  2.如果正数a、b满足ab=a+b+3,则ab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3.若a>0,b>0,a+b=2.则下列不等式:①ab≤1;②a+b≤2;③a2+b2≥2;④1a+1b≥2.其中成立的是__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  4.已知00且1x+
期刊
语文版块  我们知道,高考语文复习需要“拒绝平庸”,采取“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战略,方能抢占制高点,立于不败之地。决战高考,不仅需要一种技术的应对,还需要一种艺术的把握。如此,我们才能稳重而又优雅地过好高三的应考生活。过去的一年,我们语文编辑人就是这样做的!不信,请看:  2011年7~8合刊刊载的“刊首语”《十八岁的高考》的主旨就是:不避平凡,拒绝平庸,追求卓越。《新材料作文“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