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二马》中中国文化内部的差异和对立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l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长篇小说《二马》是老舍唯一一部以英国为背景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体现了他作为一位文化型作家对文化差异的思索,本文主要是依托文本来重点分析其中所体现的中国国民内部所存在的不同层面的思想观念冲突和文化对立现象,通过这种文化差异的展示,深入了解老舍文化現象的审视以及博采中英伦理之长以重建中国伦理文化的愿望。
  关键词:老舍;《二马》;人物形象;文化差异
  老舍的《二马》是一部意蕴丰富的文化小说,体现了他作为一位文化型作家对东西方不同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内部的思考。文化本身的系统结构非常复杂。当代美国文化学家克罗伯认为:“文化是一种架构,包括各种内隐与外显的行为模式,通过符合系统习得或传递;文化的核心信息来自历史传统;文化具有清晰的内在的结构或层面,有自身的规律”[1]换言之,文化自身的复杂不但体现为同一种文化本身所蕴含的某种整体性特征,而且在每一种文化的内部呈现出不同的层面,在这些不同层面之间会出现明显的对立和矛盾。老舍有意识地将一对“老中国的儿女”放到西方工业社会的文化背景下,书写了他们在异域生活中的经历和见闻,他通过对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塑造,展现出中国文化内部的对立和差异,从中不难看出老舍对这种文化复杂性和丰富性的体悟和思索。
  一、二马父子的观念文化差异
  首先二马父子之间的观念冲突。作为一个一点不含糊的“老”民族里的一个“老分子”[2]老马深受中国“官本位”传统思想意识的支配。他认为唯一能增光耀祖的事情就是当官,即使来到了“金钱至上”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经营古玩店,他却依然寄希望于儿子学成回国大展仕途,自己也跟着享清福。
  和父亲相比,小马更像是一个游离与传统思想和新思想之间的矛盾体。他自小在老北京的传统文化思想熏陶下长大,深受传统孝道思想文化的影响,他对父亲尊重而顺从,行事之前会征询父亲的意见然而,毕竟是中国年轻一代的知识分子,他没有父亲“官本位”的陈腐观念,他热爱读书,在英国主动选择学习商业而不是顺从父亲的意愿去念政治,在空闲的时候,他和店员李子荣一起为改善古玩店铺的经营状况想计策。在人际交往中上,小马不仅抛弃了古老中国的面子观念和人情原则,而且督促自己快速适应西方商业社会下的人际交往规则,他主动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积极进取,希望通过自身努力来报效国家。作为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新青年和老马的儿子的双重身份在这种鲜明的反差下总是会发生矛盾的,小马要实现自己的追求,必然和父亲的意愿相背离,这是受传统思想文化影响的马威所不能坦然应对的。但是,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这种代际冲突在文本中并不是以直观正面的方式凸显出来的,而是隐藏在文本的背后,这样隐秘的代际冲突表现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差异在成员内部所体现的最为广泛的形式。
  二、李子荣和老马之间的文化冲突
  总而言之,由于马威自身思想观念的局限性,他难以产生对旧的传统文化进行改造的行动。也许老舍自身意识到小马自身形象的单薄,“于是请出一个李子荣来做补充”[3]和马威相比,李子荣更为理性,也更有魄力。《二马》中,李子荣“”重实际”,不尚空谈和幻想;做事干练,忠于职守,又进去的”生活态度和爱国主义精神,是老舍崇尚的理想人格。[4]他的很多思想观念和老马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二人的分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在生存观念上,老马所推崇的生存观念是“闲适安逸”的东方哲学。来到英国后的老马平时的爱好就是养花和遛狗,对于自己的古玩店,他只是偶尔去坐坐,并不用心打理自己在伦敦的生意,这样他自然成为了伦敦的第一大闲人。对老马的刻画,老舍先生画活了一个“信奉得过且过信条”的“中庸、马虎、懒散的奴才式人物”[5]—“整个旧社会的代表者。”[6]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李子荣的勤奋实干精神。因为国内战争的爆发,李子荣的官费被取消,被逼到绝境中的他为了生存,想尽各种办法拼命工作来维持生活。而且在工作之外的业余时间,他还写出有关中国劳工近况的论文投稿给杂志社来挣钱。他和马威一起“点缀门面,定价码,印说明书……整整的一天准干七点钟”[7]。他依靠自己的勤奋刻苦,不仅化解了生存危机,而且还供应自己的学费。显然,李子荣奋斗进取的生存观念更契合资本主义工商业高度发达的西方社会,反观老马,终日沉浸在“烟雨归舟”、“踏雪寻梅”好像生活在节奏缓慢的农业社会的田园牧歌中,他懒惰闲散的生活态度必将会面临被时代和社会无情淘汰的命运。
  其次,老马身上带有明显的中国传统“等级观念”,即使置身西方,他同样不忘时刻维护纲常伦理观念。在和李子荣的相处中,他时刻摆出“掌柜”的姿态。在与英国人的相处过程中,他的态度则截然不同,他时刻恪守规矩,讲究礼节。当亚历山大邀请他喝酒时,他也不敢像伊牧师那样拒绝,在酒馆中一切任由他人摆布,自己只知道服从,直到喝得酩酊大醉。过圣诞节的时候,他事无巨细地操持着置办圣诞礼物的事情,尽量把每一个认识的人都要算入在内,就连温都太太的狗的礼物都置办了。当他走在大街上遭到英国孩子的嘲讽和侮辱时,他不但不反驳,反而像拿着洋烟画去巴结孩子。这种强颜欢笑的态度是典型的奴性表现。从表面上看,老马自尊自傲于中国几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极力恪守着祖宗古训。但是他处处迎合洋人,寻求他们的认同,丝毫不顾及自己的民族尊严,这种行为在西方文化的社会背景中可谓是丑态百出,荒谬至极。
  对比之下,学识和工作能力都强于老马的李子荣完全没有骄傲的态度,反而靠着自己的自立自强或得了做人的自尊,改变着外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从老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旧国民的民族劣根性,这是遭到异域民族歧视的一个重要原因,老舍有意将老马作为“老派中国人”的典型推到东西文化的聚光交汇点中亮相,来烛照出他们身上所承载的中华民族的劣根性,而在李子荣身上,我们看到了崇尚奋斗,奋发有为的新青年形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寄托着老舍对改变民族歧视和民族偏见的新愿景。
  三、结语
  从对文本的解读,不难看出老舍对代表了中国文化中落后层面的老国民分子进行无情批判,并且通过理想人物李子荣的塑造,表达出他渴望博采中英伦理之长以重建中国伦理文化的愿望。李子荣虽然在国外留学多年,但是他并没有因为英国强烈的的民族歧视而丧失国民气节,也没有像老马那样顽固保守。更没有像曹先生和茅先生那样的留学生一样,不仅缺乏儒家传统谦谦君子之风范,又不具备基督教文化浸润下的绅士风度,呈现出的是以后总落后国民性在特定历史环境中形成的畸形人格。总体而言,在李子荣身上既保留有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同时,在西方先进的工业文化刺激中,他又适时摒弃了那些落后的文化糟粕。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而言,他是在中西方文化的强烈碰撞中,使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进行了成功的现代化转变。在这里,笔者认为,通过老马和李子荣两个人物的对比,不仅表达了老舍对重建中国国民性的思考,更关键的是老舍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如何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现代社会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庄春波.文化哲学论纲[M].管子学刊,1996,1.
  [2]老舍.二马 牛天赐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39.
  [3]王惠云,苏庆昌.老舍评传[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85.
  [4]崔明芬,老舍.文化之桥[M].中华书局,2005:242.
  [5]温儒敏,赵祖谟.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6]霍逸樵.<二马>及其他[M].南风,1934,6,10(01).
  [7]老舍.二马 牛天赐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144.
其他文献
1rn我对你说过,去年我去厦门住了六天,可只用一天到鼓浪屿走马观花,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留下了几行脚印.半年前,又去了厦门,也是六天.这次一进市区,直奔码头,乘船渡海,把行李箱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一 rn“通往美德的道路漫长而又陡峭.”rn又一次跟殷必聪一起,走在永仁的某条山路上时,我突然想起的,竟是古希腊哲学家赫西奥德的这句话,怪!rn这是哪儿跟哪儿啊?赫西奥德的那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一位杰出而又特别的小说家,1973年因为他出色的个人终身成就美国授予这位同时也喜爱研究昆虫、国际象棋、网球和拳击的小说家国家文学金奖。他写于1955年的作品《洛丽塔》一经出版便获得社会各界了极大的反响。《洛丽塔》的题材受人非议,因为它所述说的是一个乱伦的爱情故事。并且它与一般的情色小说大相径庭,《洛丽塔》故事曲折婉转,男主饱受折磨的感情跌宕起伏,情节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其
期刊
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  摘要:异延是德里达解构思想的灵魂,它认为文本没有终极唯一固定的意义,只有因符号运动差异作为踪迹保留下来时才有意义。这样就赋予了文本多重意义,使得文本呈现出开放的而非封闭的状态,解放人们的思想。马原的《虚构》突破传统小说的牢笼,运用独特的叙事手法使人们游离于故事之外。从德里达的理论来看,《虚构》中人物的身份和行动以及小说的时间都处于异延之中,它们的意义也在异延中不断地流变。  
路灯抵抗着夜色,却又加重着夜色.我说的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只能发出昏黄灯光的那种.呵,多么遥远,上个世纪.那些路灯,以及被照耀的情景,在记忆中渐次亮起来了.一盏、两盏、三
略萨以其高度的艺术创新性,在小说叙事艺术中进行了立体主义实验,成功地运用了绘画中的并置和拼贴技法,打造了一个立体化的文学世界。
根据国家规划及自身发展需求,我国疾控中心全面开展档案管理云计算中心服务平台建设,发挥云计算的技术优势.知识经济时代,大力开展云计算网络模式的运用,是增强国力,实现四化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桑梓异客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认真而深刻地审视、抚摸我的故乡——腾冲清水。过去总是尽量用乡僻、闭塞、贫瘠一类所熟知的词语来描述故土、形容清水,认为这才符合实情。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