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贸输出与成果并重 思想碰撞显书博风采

来源 :编辑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p81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期5天的第17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以下简称“图博会”)于2010年9月3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落下帷幕。这届图博会对国内的出版社而言,是图书展示、版权交易、让中国图书“走出去”的有利平台;对外国出版社来说,是让中国读者了解国外文化与图书的有利时机。尤其是对主宾国而言,这个意愿更是非同凡响。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图博会不仅可以看到很多“走出去”的图书,还可以与国内外的很多名人、名家面对面。喜欢国外作品的,可以在现场见到各个国的精品图书。此次图博会有58个国家和地区的1841家中外出版机构汇聚北京,展览展示约20万种精品图书。
  这届图博会既有中国版贸输出与成果并重,也有中印两个文明古国的碰撞;既有“中国作家馆”开馆迎客,也有众名家热议国际合作与中国图书市场;既展示了中国的汉语国际教材,也凸显了中国的志愿者的微笑服务。当然,综观该届博览会,还可以看出中国的国际图书博览会要成为世界一流的图书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据悉,图博会在推动国际出版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国出版“走出去”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据统计,本届图博会共达成中外版权贸易协议2379项,比2009年增长19.48%。其中,达成各类版权输出与合作出版协议1412项,比2009年同期增长22%;达成引进协议967项,引进与输出之比为1:1.46,实现r中国图书版权输出的重大突破。
  
  图书输出出现新种类版权合作出现新方式
  
  2009年,全球出版业不同程度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中国出版业逆市上扬,实现了全年1万亿元人民币的总产值,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图书市场,更成为国际出版业关注的焦点。因此,前来本届图博会参展的海外出版集团不仅比2009年略有增长,而且不少国际著名出版人,如美国圣智学习出版集团CEO罗纳德·杜恩、荷兰威科集团全球总裁等,都格外关注图博会,通过积极来京参展,不断寻求或加强与中国出版业的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作为国际书展,图博会的1号馆主要为国内出版物、主宾国及数字出版、版权中心、作家馆等专业展览展示区域,中国出版集团、中国国际出版集团、安徽出版集团、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等国内500多家出版单位以及香港、台湾等出版机构将主要集中在此展览精品图书,洽谈版权,举办有关图书出版、营销方面的各类交流活动。8号馆主要为海外出版物展区,培生集团、爱思唯尔、戚科集团、哈柏·柯林斯集团、施普林格集团等国外各大知名出版机构均来设展,德国、法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展台也主要集中在这一区域。
  面对中外展商的期待,图博会在促进相互交流、推动国家与国家间的出版合作方面,不断丰富内容、强化服务,本届展会中呈现出了中国出版业在“走出去”方面,版贸输出与成果展示并重的局面。主题为“走向世界的中国出版业”的展览,通过版权、实物、数字出版、印刷加工、会展等方面,集中、立体地展示了中国出版业在“十一五”期间取得的“走出去”成果。该展览不仅意在引起众多中国出版人的共鸣。更为海外的出版人展现了中国出版市场的开放、活跃与成效。
  在成果展方面,有销售过几十万册的《于丹(论语)心得》这类中华文化的书籍,有《狼图腾》这样的畅销书,也出现了《求真务实》这样的党建图书。后者是我国图书“走出去”的一大突破,虽然为数不多,且大都是像《提问孔子》《中华一万年》《中国气质》《沈石溪动物故事》等这类表现中国典型文化的书籍,但这代表了中国图书输出的一个新方向。有外国人士表示,这类中国的图书在外国有一定市场,因为外国人对中国的政治方面的意识形态会有一定好奇性。
  在版权合作方面,除了传统的版权输出与引进之外,还出现了一种新的版权合作形式,那就是两国甚至多国共同就同一题材、同一体裁进行创作,最后,两部作品将被装订成一本完整的图书,分别以两个国家的语言在各自国家出版发行,使同一题材、同一体裁的作品在同一本书中实现跨语种、跨国界、跨艺术形式的立体演绎。由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主办的“中外出版深度合作”项目就是此类版权合作的代表。
  国内强强联合也有新的发展动向。比如浙江出版联合集团与中国外文局(中国国际出版集团)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在图博会期间签订,就是地方出版集团和中央出版集团强强联合的新尝试。双方将按照资源互用、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合作双赢的原则,联合开拓国内和国外市场,特别是推动中国图书“走出去”的出版战略,合作建设海外图书发行连锁机构和出版机构,合作投资重点“走出去”图书项目,合作开拓网络书店和数字出版海外业务等。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携1200种图书参展,并举行版权贸易洽谈、版权贸易签约、中外出版商座谈、“中国少儿插画展”等多项文化交流活动。
  
  亮点主宾国成功 BIBF尚需兼容并蓄
  
  印度主宾国活动是本届图博会最大的亮点之一,有27家展商前来参展,包括印度国家图书信托基金、大型英语出版社,所出版图书领域包括科技、信息技术、儿童图书、社会科学、教育图书、常规图书、英语学习图书及辅助工具等。印度作为仅次于美国和英国的全球第三大英文图书出版国,通过展示其在这些书籍上的优势,力求与中国出版界开展出版合作。有近3500本书籍在中心区域及出版社展位展出,以展示印度出版业在国际舞台上受到的赞誉和尊重。
  为庆祝印度和中国建交60周年,作为2010年中国印度节活动的一部分,印度国家图书信托基金在印度展馆内举办了3个有特色的主题展,即印度佛陀和佛教图书集体展览,以突出这一连接两国历史与文化的纽带;泰戈尔和泰戈尔作品展,以纪念泰戈尔诞辰150周年;中印关系的见证者、印度独立后的首位总统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及其作品展,以纪念中印在尼赫鲁总理执政期间建交。这些主题展是印度主宾国活动中的重头戏。
  图博会期间,印度国家图书信托基金联合北京大学印度研究中心举办印中出版商圆桌会议,18位印度出版商和10位中国出版商受邀参加,并且安排了3次主题研讨会,分别是“为当代儿童出版画报及插图图书:印中作家、出版商及插图画专题讨论会”“探索中间道路:印中出版商圆桌会议”“了解青年读者的需求:印中对话”。
  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都实现了两个文明的碰撞,活动也取得了很大成功,但也从侧面恰恰说明了BIBF尚有提高之处。首先,BIBF把历届主宾国作为一个品牌来推广,这无可厚非,因为这也是快速提高BIBF声望,以向法兰克福那样的国际性大型书展靠拢的好方法。但是,通过仔细观察就会发现,BIBF在重视主宾国的时候,忽略了国内民营图书公司的广泛参与,这与法兰克福书展、莫斯科书 展之间有很大的不同,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BIBF缺乏一种包容性。在法兰克福书展上,甚至有个人图书商也可以参与。
  还有就是,此次BIBF缺乏国际上知名的作家、出版人如丹·布朗等的出席,这就导致BIBF在一定意义上档次上显得不高,给人的感觉与国内的北京图书订货会、图书博览会等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多了一些外国出版社的参与而已。也就是说,如果BIBF要提升知名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数字出版高调亮相但份额较少
  
  图博会的另一大亮点,就是在本届书展上专门打造了“数字出版展区”,有中国出版集团、高等教育出版社、汉王、方正、知网等25家数字出版企业在该专区集中设展。这是图博会历史上第一次单独设立数字出版展区。此次数字出版展商名单涵盖范围颇为广泛,从技术生产商、平台运营商到内容提供商悉数到场,可以说,给业界呈现出整条产业链的完整面貌。包括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汉王、方正、盛大文学等数字出版业界的元老,也包括万利达、明日科技等新进者的展示,全方位体现数字出版参展商的风貌。其中,企业性质主要以民营出版单位居多,在地域划分上以安徽、浙江、上海等地单位居多,且有不少企业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数字出版企业在该展区集中设展,一方面很好地体现了中国传统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展现新型数字出版行业的发展,以此满足国际出版商在数字化领域相互交流、借鉴的需求。在本届图博会展期内,书展方策划举办了多场与数字出版有关的推介会、研讨会和体验活动。此外,图博会还积极与美国国际数字出版论坛、德国法兰克福书展、国际著名数字出版商等洽谈组织高端、专业的数字出版研讨会,以期实现更为深入的业‘界交流。例如,高等教育出版社社长李朋义和全球知名教育出版社——圣智学习出版公司全球CEO罗纳德·邓恩先生剖析数字时代的教育出版。来自中国内地与台湾的数字出版精英相聚,举办图博会10+10两岸数字出版人会议。这些活动的举办将有利于数字出版发展理念的进一步优化和升级。在此次图博会期间,也展出了电子书、平板电脑、点读机、手机报等数字出版产品形态。可以说,数字出版发展的产业环境已经日臻成熟。这些成果的取得与政府及监管部门大力倡导发展数字出版产业,加快行业转型升级有着必然的联系。
  但透视此次数字出版,可以发现两个问题或者说特点。第一,在数字出版版权交易方面,国内民营出版方比较活跃,国有出版社相对比较平和。从此次数字出版展商名单可以发现,企业性质主要以民营出版单位居多,在地域划分上以安徽、浙江、上海等地单位居多。第二,数字出版版权交易尚处于初级阶段,只占全部交易的10%,大多数还是纸质图书。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在BIBF上的一次发言中如此说。
  
  “中国作家馆”开馆迎客为“走出去”打造全新平台
  
  首次设立的“中国作家馆”,也为中国图书“走出去”打造了一个全新的平台。该馆由中国作家协会倾力打造,力图通过国际书展这一平台,展示已经翻译成外国语言出版的一系列优秀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推介主流的当代作家和作品,在书展期间不断与国际出版机构沟通、洽谈,全力推动中国当代优秀的作家和作品走向国际。书展期间,铁凝、刘震云、李洱、毕飞宇等众多知名作家都在书展上举办各种交流活动。
  为中国图书走出去打造一个全新的平台,这是本届图博会参展方共同的一个愿望。当然,这是一个美好想法,结果到底如何,还需时间的检验。中国作家要“走出去”,已是多年的想法,甚至已成为几代人的夙愿。但是,“走出去”又谈何容易,这其中有翻译的问题,有各国读者对中国文学的理解问题,更有中国与各国出版界合作的问题,可谓困难重重。尽管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步伐却一刻也没有停止。
  对于“中国作家馆”的功用,许多作家认为其的设立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何建明说,在这次图博会上,中国作家携作品以整体形象出现,直接面对世界读者和出版商,有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学,也有利于中国文学工作者与世界各国出版界人士更好地交流,同时,也是推动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有效方式。
  
  国际合作遭热议汉语国际教材设展区
  
  作为图博会的重头戏,北京国际出版论坛是我国对外介绍中国出版业发展及政策走向,中外出版人开展对话交流的重要平台。2010年北京国际出版论坛紧扣“全球国际合作与中国市场机遇”这一时效强劲的主题,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做了主题演讲,同时,本届图博会还邀请了中国出版集团总裁、安徽出版集团总裁、美国圣智学习出版集团总裁、荷兰威科集团总裁等一批国际顶尖出版人,就数字化问题、出版业的兼并重组等热点话题发表演讲。无论是政府领导的主题演讲,还是中外出版专家的专题演讲,都为本届论坛增添了新的内容,既给国人增强了信心,也从与会的国外人员口中了解了他们眼里的中国的情况。
  如果说北京国际出版论坛可让外国人从宏观上了解中国,那么汉语学习教材在国际上的使用与孔子学院的全球设立,则是给外国朋友了解中国提供了一个工具,也打下了基础。伴随着全球汉语学习热潮,BIBF也设立了“汉语国际教学资源”展区。该展区由教育部对外汉语教学发展中心设立,主要展示经典的汉语学习教材、孔子学院的全球设立情况,并结合教材举办各种教学活动,充分利用国际出版商汇聚的图博会平台,推广汉语学习的方式、方法。该方法取得不错效果,据参与人员介绍,已有不少外国出版社咨询汉语国际教材的情况。
  
  结 语
  
  在全球经济开始复苏的后金融危机时代,第17届图博会依托中国出版产业的快速发展,再次实现参展国家、展台、展商、文化活动等展会数据不同规模的增长,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愿意以图书为媒介,以出版为平台,创造沟通和交流的机遇,增进中国与世界的相互了解与理解,推动中国出版业与国际的接轨、与世界的合作,推动中华文明在国际上的传播;愿意以书展为契机进一步打开国民的国际视野,增强阅读意识,真正打造一个体现出版、阅读与交流的国际书业盛会。
其他文献
通过新闻报道关键词来分析传媒业的变动与趋势,是以一种跳出业内视角的社会视野来审视传媒业。新闻报道所用的词汇,本文首先通过词频这一量化指标客观呈现出来,再按照词汇的性质划分为地域词汇、媒体词汇、行业词汇、人物词汇、趋势热点等词汇类型进行具体分析,社会视野和定量分析是本文区别于其他传媒业年度综述的特点。  本项研究的词频分析资料为2010年度关于传媒业的新闻报道,包括网络新闻和报纸新闻两个部分。以“传
期刊
书籍之美,体现在其从整体的编排设计、纸张材料的运用及整体书籍的印刷及装订上。凡是一本好看的书,其以上三者的关系一定是珠联璧合、天衣无缝的。由此可见,设计、材料和印装的完美结合,是书籍之美的三大重要构成因素,缺一不可。    一 设计——书籍装帧设计的骨骼    书籍的设计,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种信息传达手段来完成:  (一)文字:将语言叙述信息化的处理,充分发挥语言表述的内在潜力,其设计方法体现在以下
期刊
如果说改革开放的30年实现了由出版小国向出版大国的转变,完成了规模数量的积累,出版生产力水平和产业发展规模都已达到了这一阶段的高峰,那么改革开放30年后的发展,应着力完成由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的转变。实现这一转变,旧的粗放式的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出版业的发展水平与国家的整体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实力不相适应、与人民群众多元化的文化需求不相适应的现状,必须改变产业集中度低、分散经营、竞
期刊
装帧设计是增强书籍关注度,进而促进销售的重要手段之一。封面设计则是图书装帧设计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是视觉设计的“急先锋”。封面设计不仅是内容的外在体现,也是刺激读者购买的广告手段,应做到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青春文学作为目前图书市场的重要力量,其封面设计风格形式多样、各有长短。怎样的封面装帧有利于青春文学将内容最大程度的外在化,从而带动更大的购买热潮,值得探讨。    一 青春文学封面装帧的分类  
期刊
《编辑之友》2010年第5期刊登了李俊丹、郑月荣题为“对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的几点建议”的文章。文章在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05)不足之后,提出了“建议统一使用‘顺序编码制’”“建议规范文献类型标志”“建议规范参考文献表的标题”“起止页码之间应用‘一’或‘~’”“建议引文是专著或期刊的文献页码放在正文参考文
期刊
郑振铎是20世纪最出色的编辑之一,他主编过的报刊达45种之多。在接下《小说月报》主编前,他已成功编过《时事新报·学灯》和《文学周报》(后来改为《文学旬刊》)。1923年入主《小说月报》,他更注重打造其为新文学建设与旧文学研究并重的文学刊物。依托此一媒体平台,郑振铎于全职编辑之外开始了“业余学者”的研究生活。说他“业余”,不仅就其学术背景与工作时间而言之,更是立足其“媒体”性质所由观之。其研究范式的
期刊
2010年9月6日,张纪中版《神雕侠侣》编剧刘毅在其新浪微博上发帖称,包括《孔雀东南飞》《药》《阿Q正传》《记念刘和珍君》《雷雨》《背影》《狼牙山五壮士》《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朱德的扁担》在内的20多篇“被踢出去”的课文,其中涉及鲁迅的作品多篇。为此,刘毅将这种现象称之为“鲁迅大撤退”。随着媒体的纷纷跟进,这场所谓的“删鲁”:风波被炒得沸沸扬扬。虽然,几家出版社均否认近期对教材中鲁迅篇目删除,“鲁
期刊
我们知道,广告作为现代媒体的经济支点,是媒体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传媒价值的商业运营,取决于它的影响力。而媒体无外乎是一手抓“影响力”的传播,一手抓“广告商”的投放。晚清时期的报纸杂志,“不以营业视报纸”,更少有经营的概念。就是当时堪称商业报刊典范的《申报》也不例外。戈公振说:“《申报》初创时,取价(指广告):西人广告较华人广告为贵,但华人殊无登广告之习惯,故不久取消,西人广告因是充满于各报”“至以
期刊
文摘顾名思义就是摘抄、节选、辑录,而文摘报则是文摘的集萃版本。在文摘报上,我们可以最大容量地阅读天下新闻、纵观世界风云、激赏世态万象、积累点滴新知。文摘报创始至今,正是以巨大的信息量和低廉的市场价格,获得了广大读者的青睐。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和报业竞争的进一步激烈,“文摘军团”的传统优势越来越小,生存发展面临极大挑战。  在网络快餐新闻白热化的今天,“80后”“90后”逐渐成为媒体的主要消费对象,
期刊
1921至1922年是中国电影乃至电影期刊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诞生于1921年的民国电影期刊在经历了一年后便由于自身经济状况和产业发展现实等原因,从以建构民族电影理论话语体系为旨趣,重在理论探讨和电影评论的专业期刊,转型为直接服务于电影公司的特刊。    一    中国电影自1905年诞生以来,一直作为杂耍艺术存在于大众文化生活之中,纸质媒体对电影的记录主要是刊登在报纸上的广告、消息及一些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