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分析】
一、教学理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1]教师要明确语文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在语文教学中要适应教育发展方向,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加强,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信息传递良莠不齐。七年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处于逐步形成阶段,其情绪情感、思维意志等各方面不成熟,极易受外界信息影响。因此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阅读方法,还要引导学生透过文本,学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要在教学中贯穿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二、单元意识
《猫》是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精讀课文。第五单元的教学导语指出:阅读文章可以增进对人与大自然关系的理解,加强对人类自我的理解和反思,形成尊重动物、善待生命的意识。本单元学习默读。边读边思考,勾画出重要语句或段落,并学做摘录。还要在把握段落大意、理清思路的基础上,学会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2]这也是七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要求的体现。在对《猫》这篇课文设计教学目标时,教师要具有单元意识和整体意识。第五单元通过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表现人与动物如何相处的问题,引导学生对人性对自我进行反思。在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的培养,也要提高学生的感受、欣赏、评价能力,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情感活动中获得思想的启迪,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
三、文本解读
在进行教学设计前,教师既要对文本进行深度阅读和解读,也要明确教育发展方向。王荣生先生提出:“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对文本的语文教育价值缺乏理解,对文本情感和文笔的精妙缺少敏感不可能有积极的预设,更不可能教好学生。”作品是“时代”的、“历史”的,教师需要进入时代和历史的现场来解读文本,将文本所传递的思想情感与教育发展方向相结合。从创作背景、文体属性、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四个方面进行文本解读。
《猫》创作于1925年11月7日。当时的背景是:国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外有帝国主义的侵略,内有反动军阀黑暗统治,作者深受五四运动新思想、新观念的影响,想要谋求民族解放,但同时看不到出路,思想上陷入彷徨。《猫》就是这一时代作者思想的体现。通过对三只小猫的遭遇进行描写尤其是第三只小猫的悲剧命运描写,审视、揭示人性,传达作者内心对人权、公道、平等的渴求,对弱小无辜者的同情,对专制霸权的谴责,同时又无力改变的无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时代的历史的特点,可以将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相结合、五四时期新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相结合,传达给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文本解读要具有文体意识。文体是作者把握世界的方式,选择一种文体就选择了一种感受世界、阐释世界的方式。对于《猫》这篇课文的文体属性的界定目前学界还有很大的争议。在教学设计中,如果将《猫》的文体属性定义为散文,把解读重点放在关注语言感染力和如何遣词造句上,不利于唤醒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感悟。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猫》对三只小猫的亡失故事展开叙述,对“我”、三妹和张妈等人物形象着笔刻画,对人物在三只小猫亡失的故事情节中的细节进行描写,从而表达文章主题。从作者的视角出发,郑振铎先生将《猫》收录在小说集《家庭的故事》首篇,可见作者选择的文体是小说。因此,在文本解读时,要抓住小说解读的核心,关注人,探寻人性。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将《猫》作为小说来进行教学设计更能够让学生从人物身上、从故事情节中获得代入感,激发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情感的感悟,获得思想的启迪。
对于《猫》的主题思想,现今学界有不同的看法。《猫》这篇文章以三只小猫的亡失为故事线索,以小猫无声的悲剧结局,通过动物的弱小引发对尊重生命的呼唤。从“我”、三妹和张妈等人物对待猫的态度细节描写引发对人性的思考,反思人性的劣根性,进一步揭示弱势群体当时的生存环境和社会地位。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将《猫》的主题定为对动物的爱护,对生命的关注与尊重,对人性的思考与反思。但与当今教育发展方向相结合,我发现作者透过文本所要传递的思想情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诚信、友善等内容有相契合之处。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育人。通过文本的学习,给予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指导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将主题思想解读为要尊重动物善待生命,对人要平等友善,对事要讲公正法治,对己要自我反省,自我完善,自我提高。
《猫》在结构上首尾呼应,过渡自然。文章第一段第一句指明:“我家养了好几次的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总领全文,概括文章内容。文章中间:“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承上启下,自然过渡。文章结尾:“自此,我家永不养猫。”呼应开篇,总结全文。整篇文章结构清晰,浑然一体,通过三次养猫的经历率真自然地表达了作者对猫的感情。在写法上,对比衬托,巧用伏笔。第三只性情忧郁的小猫与前两只活泼可爱的小猫形成对比;家人对第二只小猫、第三只小猫的态度形成对比衬托。第三只小猫对鸟笼的凝视为后文作者妄下断言和猫的冤死埋下伏笔。第三只白猫与最后出现的黑猫,进行“黑”“白”对比,揭示真相。在内容上,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对第一只小猫略写;对第二只小猫详细描写,表达对它的喜爱;对第三只小猫详细描写,反面衬托,巧设伏笔。语言上质朴自然,在平淡的家庭琐事中,引人深思。
教学设计是关注“学”的方案,是连接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中介。通过对教材进行分析,对文本进行解读,在教学设计时,教师才能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对教学实施过程有清醒的意识。通过深入的文本解读,我们才能在教学中找到历史与时代的契合点。 【教学目标】
1.采用默读的方法,通过勾画绘表和情景演绎的方式,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概括文章内容。
2.借助勾画加点批注和朗读的方式理解关键语句,把握文章的艺术特色,体会“我”对小猫亡失的情感变化。
3.通过对“猫”命运悲剧和“我”情感变化原因的理解,使学生明白要尊重动物善待生命,对人要平等友善,对事要讲公正法治,对己要自我完善。
【教学重点】
感受和理解“我”情感前后变化,明白要尊重动物善待生命,对人要平等友善,对事要讲公正法治,对己要自我完善。
【教学难点】
学习详略得当、对比衬托的写作手法,理解造成“猫”命运悲剧和“我”情感变化的原因。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方法】
本课主要采用启发式、合作探究式和情景演绎式等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爱猫为何永不养猫
解题“猫”,利用课件出示猫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猫的形象,并引导学生关注预习要求,思考:“一个爱猫的家庭最终‘永不养猫’,期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二、背景简介
《猫》创作于1925年11月7日,是《家庭的故事》的第一篇作品。
作者简介:
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
1920年11月他与茅盾、叶圣陶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文学研究会创作大多以现实人生问题为题材,郑振铎主要探究的是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等问题。
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郑振铎与叶圣陶、胡愈之等创办《公理日报》,揭露和抨击帝国主义暴行。同年,他参加发起“中国济难会”,并与郭沫若、茅盾、胡愈之等人签名发表《人权保障宣言》。
1927年,郑振铎与叶圣陶、胡愈之等人发起成立“上海著作人工会”,工会积极参加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前后的革命活动。“四一二”政变后,他与胡愈之等致信国民党当局,强烈抗议屠杀革命群众,为此险遭逮捕。
时代背景:国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外有帝国主义的侵略,内有反动军阀黑暗统治。
(使学生深入历史,感受作者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对自由平等人权和个性解放的渴求,对民族和人民解放的渴求;了解中华民族历史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文化认同感。)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屏显)
(一)读——“猫”的自白
默读要求:
1.快速默读课文,做到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预设1:
“我家养了好几次的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教师顺势引导:文章开头第一段第一句话和文章最后一段首尾呼应,交代了文章讲述的是“我”家养了好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的故事,最后“我”家永不养猫的故事。
预设2:
接下来是“猫”的自白时间:
(屏显)
默读浏览课文,采用勾圈划的方式快速在文中找出词句完成表格。
用“○”圈出小猫的来历,用“”划出描写猫外形的句子,用“”划出描写小猫的性情特点的句子,用“”划出描写小猫在家中地位的句子。
(屏显)
预设3:
采用情景演绎的方式,分小组整理演讲稿,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只小猫,给自己办一场道别会,注意讲清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以及结局,语句连贯通顺。
教师补充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三只小猫的自白,想一想,可以得出什么?
(1)三只小猫长相不同性格不同,所以在家的地位也不同。漂亮可爱、活泼有趣的小猫遭人喜欢,成为家人的伙伴;长相难看、忧郁懒惰的小猫若有若无,不被待见。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活泼”,“更活泼、更有趣”,“忧郁、懒惰”;“小侣、同伴”与“若有若无”等关键词并加点批注,从而学习对比衬托的写作手法,将第二只猫与第三只猫的外形、性格和家中地位进行对比,衬托出动物地位的弱小,从而明白要尊重动物,善待生命。
并提问:性格“活泼有趣”与“忧郁”,“漂亮可爱”与“长相难看”真的有好坏之分吗?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明白性格、外貌本没有好坏之分,我们不能凭借自己的喜好就随意评价他人,任何事物都是自由的平等的;让学生懂得万物皆有灵且美,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属于自己的特点与美好,有自己存在的方式。而我们能做的应是尊重生命,实现生命的自由与平等。(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中“自由、平等”的体现。)
(2)三只小貓在文中所占笔墨不同。
1-2自然段描写第一只小猫,3-14自然段描写第二只小猫,15-34自然段描写第三只小猫。描写第一只小猫更简略,第二只和第三只小猫更详细。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顺势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样安排文章布局呢?让学生理解,详略得当的文章布局可以突出文章重点,主次分明。
(3)三只小猫最后的结局都是悲剧,要么失踪或死亡。不同的是分别是“病死”“丢失”“屈死”的。
引导学生发现,除了第一只小猫是病死的,第二只小猫和第三只小猫的“丢失”“屈死”都是由人造成的。从这又能明白什么呢?由第二只小猫“被一个过路人捉去了”,引导学生明白要尊重生命,不能把生命当成玩物;要诚实守信,不能随意动别人的东西。由第三只小猫“屈死”,引导学生明白凡事要公平公正,讲证据,讲法治;不能心存偏见,凭借自己好恶来判断人或事,否则就会造成错误,甚至是无法弥补的严重损失。 (顺势转换视角,层层递进,由猫至人,从文字直接感知转向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四、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屏显)
(二)思——“我”的自悔
1.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文中“我”对于养猫这件事态度的变化及对三只小猫亡失情感表达的句子;反复朗读体会“我”情感变化的原因。思考为什么“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教师分为三步,层层递进,启发学生思考并理解本课教学重难点:
(1)对待三只小猫的亡失,“我”对养猫这件事的态度有什么不同?理解这三句话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屏显)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抓住“不要紧”“好久不”“永不”体会“我”对待三只小猫亡失事件的态度,明白句子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是承上启下,对前文承接总结,同时开启后文。
(2)教师让学生默读浏览课文,用横线画出文中“我”对于三只小猫亡失情感表达的句子;反复朗读体会“我”情感变化的原因。
学生朗读。引导学生学会圈点勾画、做批注的阅读方法。圈出关键词“心酸、可怜;怅然、愤恨诅咒;更难过得多”,启发学生理解衬托对比的表现手法,将“我”对三只小猫的亡失产生的不同情感进行对比,对第一只小猫的亡失是心酸可怜,难过之情更浅;与第二只小猫相处时间更久,对其亡失是怅然愤恨,难过之情加深;对第三只小猫的亡失较之第二只小猫难过得多,通过“难过得多”比较衬托出“我”对第三只小猫亡失的自责与难过之深。
(3)教师顺势发问,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对第三只不讨喜的小猫的亡失“我”却难过得多?为什么“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多读几遍体会“我”内心的情感,并且代入“我”的身上,谈谈自己的感想。
(屏显)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第四只猫“黑猫”,圈出并批注,“黑”“白”对比,揭示真相,真正的凶手是黑猫,“我”冤枉了一个无辜的生命。
可以顺势提问:想想当“我”得知真相凶手是黑猫时,在想些什么?“我”可能后悔自责,不该因为第三只小猫性格不讨喜、长相难看、喜欢望着鸟笼,就不讲证据不调查真相妄下定论,认定它是凶手。引导学生明白动物也是有生命的,要善待生命;明白凡事要公平公正,要讲证据,不能随便带有偏见就下结论冤枉无辜。当今社会是法治社会,我们要讲证据讲法律,做事情要公平公正。(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中“公正、法治”的体现。)
b.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在展示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对读得不好的地方,进行范读。如“我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真的”,读好读出“我”内心的难过,读出“我”良心的不安,读出“我”冤枉一个无辜生命的自责;如“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读出“我”没有判断明白就妄下断言的后悔,读出“我”暴怒和虐待猫后的愧疚,读出“我”犯错后的自我反省以及无法补救过失的遗憾。
从“动物不能说话辩诉,无抵抗的逃避”引导学生明白动物是弱小的,我们要善待生命,关爱弱小。并启发学生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思考“不能说话辩诉、无力抵抗逃避”真的只是指猫吗?还指什么呢?“我的暴怒,我的虐待”有可能指什么呢?结合前面的背景简介,使学生的知识具有历史性时代性——
在作者所处的时代,不能说话辩诉的、无力抵抗逃避的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劳苦大众,他们的命运是悲剧的,“暴怒虐待”来自封建思想封建势力的压迫,来自帝国主义的侵略,来自反动军阀的黑暗统治。作者想要谋求改变谋求解放,却因无力改变而无奈。
在现在的平常生活中,不能说话辩诉的、无力抵抗逃避的是动植物,是弱势群体等。万物有灵且美,人与动物是平等的。我们要保护动植物,禁食野味,不可随意践踏生命,社会中有很多弱势群体,比如老人、小孩、残疾人等,我们要友善待人,关爱弱势群体,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不要暴虐,要讲文明讲民主讲和谐。(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民主、文明、和谐”的体现。)
第三只小猫是因为“我”没有弄清事实真相,妄下断言,在暴虐惩罚之下最后死在鄰家的屋脊上。它的死亡也意味着“我”永远没有弥补错误的机会,这也是“自此,我家永不养猫”的原因。引导学生从“我”的悔恨中吸取教训,要用事实说话,不能欺负弱小;要谨言慎行,善待生命,做事要讲公正讲法治。
五、总结升华,领悟人生
(屏显)
(三)悟——“人”的自省
引导学生思考:从“我”的自悔中明白了什么?引导学生回到自身,虽然“我”冤枉了第三只小猫,但“我”得知真相后良心是不安的,并没有推卸责任,而是想要弥补自己的过失。吾日三省吾身。没有人是完美的,我们要不断自我完善,自我提高。
六、作业布置
1.课外阅读夏丏尊的《猫》、靳以的《猫》和王鲁彦的《父亲的玳瑁》,与课文比较,体会这些文章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板书设计】
猫
郑振铎
“猫”的自白——尊重动物、自由平等 “我”的自悔——善待生命、公正法治
“人”的自省——友善待人、自我完善
【教学反思】
首先,为了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我在研读语文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上,依据七年级学生学情,紧扣单元主题和阅读教学要求进行深入的文本解读。为了将作品的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实现育人目标,我通过深入的文本解读挖掘出作品所要传达的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契合之处。在教学设计中,我通过巧妙提问与引申,坚持德育为先,将文本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相结合,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促进全面发展。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我设计了背景简介环节,并且在教学中对部分问题进行引申,让学生进入历史时代,领悟作者情感,并联系当今时代,回归现实生活。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我设计实施启发式教学和跨学科综合性学习,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比如在导入环节,直接从标题切入正题,以疑问“为什么一个爱猫的家庭最终永不养猫”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对文本阅读产生兴趣。在背景简介环节实现跨学科教学延伸,将语文与历史相结合,拓展学生知识面。通过勾圈划、批注和绘制表格的方式,快速理清文章主要内容,利用“猫的自白”情景演绎的活动方式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通过默读、朗读等方式主动贴近文本,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主动积极思考感悟,加深对世界的理解,获得情感熏陶和思想启迪,实现阅读教学的目标。
最后,文本是一个立体结构,分为表层、中层和深层。表层是从文字直接感知人物行为言语;中层是意脉,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深层是作者对行文的驾驭与突围、风格独创。于是我设计了三个环节:默读课文,整体感知——猫的自白;品读课文,体会情感——我的自悔;总结升华,领悟人生——人的自省。层层递进,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第一环节从表层直接感知中心人物,导入从标题直接关注本篇课文描写的对象“猫”,采用勾圈划以及绘制表格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对表格进行比较分析,直观发现作者在文章布局上的特点,掌握详略得当、对比衬托等写作手法,初步把握文章内容,使学生明白要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实现自由平等。第二环节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以“我”对猫的亡失态度为节点进行转换深入,巧妙设计提问,环环相扣,让学生直接贴近文本、贴近作者,从而感受作者所处历史环境和所传递的情感,并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明白做事要讲公正法治。第三环节深层次上升到人,通过“我”犯错后的态度,学生明白对自己要谨言慎行,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
本节课虽然实现了教学目标,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详略得当、衬托对比及伏笔等写作手法的学习没能深入落到实处,没在实践中运用。二是小组合作探究不够突出,在分析表格环节交流气氛不够浓烈。三是朗读的技巧指导不够。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页。
[2]见《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导语,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第91页。
(作者单位:江西省新余市高新区水西逸夫小學)
一、教学理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1]教师要明确语文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在语文教学中要适应教育发展方向,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加强,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信息传递良莠不齐。七年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处于逐步形成阶段,其情绪情感、思维意志等各方面不成熟,极易受外界信息影响。因此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阅读方法,还要引导学生透过文本,学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要在教学中贯穿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二、单元意识
《猫》是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精讀课文。第五单元的教学导语指出:阅读文章可以增进对人与大自然关系的理解,加强对人类自我的理解和反思,形成尊重动物、善待生命的意识。本单元学习默读。边读边思考,勾画出重要语句或段落,并学做摘录。还要在把握段落大意、理清思路的基础上,学会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2]这也是七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要求的体现。在对《猫》这篇课文设计教学目标时,教师要具有单元意识和整体意识。第五单元通过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表现人与动物如何相处的问题,引导学生对人性对自我进行反思。在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的培养,也要提高学生的感受、欣赏、评价能力,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情感活动中获得思想的启迪,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
三、文本解读
在进行教学设计前,教师既要对文本进行深度阅读和解读,也要明确教育发展方向。王荣生先生提出:“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对文本的语文教育价值缺乏理解,对文本情感和文笔的精妙缺少敏感不可能有积极的预设,更不可能教好学生。”作品是“时代”的、“历史”的,教师需要进入时代和历史的现场来解读文本,将文本所传递的思想情感与教育发展方向相结合。从创作背景、文体属性、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四个方面进行文本解读。
《猫》创作于1925年11月7日。当时的背景是:国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外有帝国主义的侵略,内有反动军阀黑暗统治,作者深受五四运动新思想、新观念的影响,想要谋求民族解放,但同时看不到出路,思想上陷入彷徨。《猫》就是这一时代作者思想的体现。通过对三只小猫的遭遇进行描写尤其是第三只小猫的悲剧命运描写,审视、揭示人性,传达作者内心对人权、公道、平等的渴求,对弱小无辜者的同情,对专制霸权的谴责,同时又无力改变的无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时代的历史的特点,可以将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相结合、五四时期新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相结合,传达给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文本解读要具有文体意识。文体是作者把握世界的方式,选择一种文体就选择了一种感受世界、阐释世界的方式。对于《猫》这篇课文的文体属性的界定目前学界还有很大的争议。在教学设计中,如果将《猫》的文体属性定义为散文,把解读重点放在关注语言感染力和如何遣词造句上,不利于唤醒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感悟。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猫》对三只小猫的亡失故事展开叙述,对“我”、三妹和张妈等人物形象着笔刻画,对人物在三只小猫亡失的故事情节中的细节进行描写,从而表达文章主题。从作者的视角出发,郑振铎先生将《猫》收录在小说集《家庭的故事》首篇,可见作者选择的文体是小说。因此,在文本解读时,要抓住小说解读的核心,关注人,探寻人性。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将《猫》作为小说来进行教学设计更能够让学生从人物身上、从故事情节中获得代入感,激发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情感的感悟,获得思想的启迪。
对于《猫》的主题思想,现今学界有不同的看法。《猫》这篇文章以三只小猫的亡失为故事线索,以小猫无声的悲剧结局,通过动物的弱小引发对尊重生命的呼唤。从“我”、三妹和张妈等人物对待猫的态度细节描写引发对人性的思考,反思人性的劣根性,进一步揭示弱势群体当时的生存环境和社会地位。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将《猫》的主题定为对动物的爱护,对生命的关注与尊重,对人性的思考与反思。但与当今教育发展方向相结合,我发现作者透过文本所要传递的思想情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诚信、友善等内容有相契合之处。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育人。通过文本的学习,给予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指导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将主题思想解读为要尊重动物善待生命,对人要平等友善,对事要讲公正法治,对己要自我反省,自我完善,自我提高。
《猫》在结构上首尾呼应,过渡自然。文章第一段第一句指明:“我家养了好几次的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总领全文,概括文章内容。文章中间:“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承上启下,自然过渡。文章结尾:“自此,我家永不养猫。”呼应开篇,总结全文。整篇文章结构清晰,浑然一体,通过三次养猫的经历率真自然地表达了作者对猫的感情。在写法上,对比衬托,巧用伏笔。第三只性情忧郁的小猫与前两只活泼可爱的小猫形成对比;家人对第二只小猫、第三只小猫的态度形成对比衬托。第三只小猫对鸟笼的凝视为后文作者妄下断言和猫的冤死埋下伏笔。第三只白猫与最后出现的黑猫,进行“黑”“白”对比,揭示真相。在内容上,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对第一只小猫略写;对第二只小猫详细描写,表达对它的喜爱;对第三只小猫详细描写,反面衬托,巧设伏笔。语言上质朴自然,在平淡的家庭琐事中,引人深思。
教学设计是关注“学”的方案,是连接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中介。通过对教材进行分析,对文本进行解读,在教学设计时,教师才能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对教学实施过程有清醒的意识。通过深入的文本解读,我们才能在教学中找到历史与时代的契合点。 【教学目标】
1.采用默读的方法,通过勾画绘表和情景演绎的方式,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概括文章内容。
2.借助勾画加点批注和朗读的方式理解关键语句,把握文章的艺术特色,体会“我”对小猫亡失的情感变化。
3.通过对“猫”命运悲剧和“我”情感变化原因的理解,使学生明白要尊重动物善待生命,对人要平等友善,对事要讲公正法治,对己要自我完善。
【教学重点】
感受和理解“我”情感前后变化,明白要尊重动物善待生命,对人要平等友善,对事要讲公正法治,对己要自我完善。
【教学难点】
学习详略得当、对比衬托的写作手法,理解造成“猫”命运悲剧和“我”情感变化的原因。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方法】
本课主要采用启发式、合作探究式和情景演绎式等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爱猫为何永不养猫
解题“猫”,利用课件出示猫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猫的形象,并引导学生关注预习要求,思考:“一个爱猫的家庭最终‘永不养猫’,期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二、背景简介
《猫》创作于1925年11月7日,是《家庭的故事》的第一篇作品。
作者简介:
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
1920年11月他与茅盾、叶圣陶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文学研究会创作大多以现实人生问题为题材,郑振铎主要探究的是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等问题。
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郑振铎与叶圣陶、胡愈之等创办《公理日报》,揭露和抨击帝国主义暴行。同年,他参加发起“中国济难会”,并与郭沫若、茅盾、胡愈之等人签名发表《人权保障宣言》。
1927年,郑振铎与叶圣陶、胡愈之等人发起成立“上海著作人工会”,工会积极参加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前后的革命活动。“四一二”政变后,他与胡愈之等致信国民党当局,强烈抗议屠杀革命群众,为此险遭逮捕。
时代背景:国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外有帝国主义的侵略,内有反动军阀黑暗统治。
(使学生深入历史,感受作者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对自由平等人权和个性解放的渴求,对民族和人民解放的渴求;了解中华民族历史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文化认同感。)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屏显)
(一)读——“猫”的自白
默读要求:
1.快速默读课文,做到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预设1:
“我家养了好几次的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教师顺势引导:文章开头第一段第一句话和文章最后一段首尾呼应,交代了文章讲述的是“我”家养了好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的故事,最后“我”家永不养猫的故事。
预设2:
接下来是“猫”的自白时间:
(屏显)
默读浏览课文,采用勾圈划的方式快速在文中找出词句完成表格。
用“○”圈出小猫的来历,用“”划出描写猫外形的句子,用“”划出描写小猫的性情特点的句子,用“”划出描写小猫在家中地位的句子。
(屏显)
预设3:
采用情景演绎的方式,分小组整理演讲稿,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只小猫,给自己办一场道别会,注意讲清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以及结局,语句连贯通顺。
教师补充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三只小猫的自白,想一想,可以得出什么?
(1)三只小猫长相不同性格不同,所以在家的地位也不同。漂亮可爱、活泼有趣的小猫遭人喜欢,成为家人的伙伴;长相难看、忧郁懒惰的小猫若有若无,不被待见。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活泼”,“更活泼、更有趣”,“忧郁、懒惰”;“小侣、同伴”与“若有若无”等关键词并加点批注,从而学习对比衬托的写作手法,将第二只猫与第三只猫的外形、性格和家中地位进行对比,衬托出动物地位的弱小,从而明白要尊重动物,善待生命。
并提问:性格“活泼有趣”与“忧郁”,“漂亮可爱”与“长相难看”真的有好坏之分吗?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明白性格、外貌本没有好坏之分,我们不能凭借自己的喜好就随意评价他人,任何事物都是自由的平等的;让学生懂得万物皆有灵且美,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属于自己的特点与美好,有自己存在的方式。而我们能做的应是尊重生命,实现生命的自由与平等。(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中“自由、平等”的体现。)
(2)三只小貓在文中所占笔墨不同。
1-2自然段描写第一只小猫,3-14自然段描写第二只小猫,15-34自然段描写第三只小猫。描写第一只小猫更简略,第二只和第三只小猫更详细。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顺势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样安排文章布局呢?让学生理解,详略得当的文章布局可以突出文章重点,主次分明。
(3)三只小猫最后的结局都是悲剧,要么失踪或死亡。不同的是分别是“病死”“丢失”“屈死”的。
引导学生发现,除了第一只小猫是病死的,第二只小猫和第三只小猫的“丢失”“屈死”都是由人造成的。从这又能明白什么呢?由第二只小猫“被一个过路人捉去了”,引导学生明白要尊重生命,不能把生命当成玩物;要诚实守信,不能随意动别人的东西。由第三只小猫“屈死”,引导学生明白凡事要公平公正,讲证据,讲法治;不能心存偏见,凭借自己好恶来判断人或事,否则就会造成错误,甚至是无法弥补的严重损失。 (顺势转换视角,层层递进,由猫至人,从文字直接感知转向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四、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屏显)
(二)思——“我”的自悔
1.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文中“我”对于养猫这件事态度的变化及对三只小猫亡失情感表达的句子;反复朗读体会“我”情感变化的原因。思考为什么“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教师分为三步,层层递进,启发学生思考并理解本课教学重难点:
(1)对待三只小猫的亡失,“我”对养猫这件事的态度有什么不同?理解这三句话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屏显)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抓住“不要紧”“好久不”“永不”体会“我”对待三只小猫亡失事件的态度,明白句子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是承上启下,对前文承接总结,同时开启后文。
(2)教师让学生默读浏览课文,用横线画出文中“我”对于三只小猫亡失情感表达的句子;反复朗读体会“我”情感变化的原因。
学生朗读。引导学生学会圈点勾画、做批注的阅读方法。圈出关键词“心酸、可怜;怅然、愤恨诅咒;更难过得多”,启发学生理解衬托对比的表现手法,将“我”对三只小猫的亡失产生的不同情感进行对比,对第一只小猫的亡失是心酸可怜,难过之情更浅;与第二只小猫相处时间更久,对其亡失是怅然愤恨,难过之情加深;对第三只小猫的亡失较之第二只小猫难过得多,通过“难过得多”比较衬托出“我”对第三只小猫亡失的自责与难过之深。
(3)教师顺势发问,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对第三只不讨喜的小猫的亡失“我”却难过得多?为什么“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多读几遍体会“我”内心的情感,并且代入“我”的身上,谈谈自己的感想。
(屏显)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第四只猫“黑猫”,圈出并批注,“黑”“白”对比,揭示真相,真正的凶手是黑猫,“我”冤枉了一个无辜的生命。
可以顺势提问:想想当“我”得知真相凶手是黑猫时,在想些什么?“我”可能后悔自责,不该因为第三只小猫性格不讨喜、长相难看、喜欢望着鸟笼,就不讲证据不调查真相妄下定论,认定它是凶手。引导学生明白动物也是有生命的,要善待生命;明白凡事要公平公正,要讲证据,不能随便带有偏见就下结论冤枉无辜。当今社会是法治社会,我们要讲证据讲法律,做事情要公平公正。(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中“公正、法治”的体现。)
b.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在展示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对读得不好的地方,进行范读。如“我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真的”,读好读出“我”内心的难过,读出“我”良心的不安,读出“我”冤枉一个无辜生命的自责;如“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读出“我”没有判断明白就妄下断言的后悔,读出“我”暴怒和虐待猫后的愧疚,读出“我”犯错后的自我反省以及无法补救过失的遗憾。
从“动物不能说话辩诉,无抵抗的逃避”引导学生明白动物是弱小的,我们要善待生命,关爱弱小。并启发学生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思考“不能说话辩诉、无力抵抗逃避”真的只是指猫吗?还指什么呢?“我的暴怒,我的虐待”有可能指什么呢?结合前面的背景简介,使学生的知识具有历史性时代性——
在作者所处的时代,不能说话辩诉的、无力抵抗逃避的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劳苦大众,他们的命运是悲剧的,“暴怒虐待”来自封建思想封建势力的压迫,来自帝国主义的侵略,来自反动军阀的黑暗统治。作者想要谋求改变谋求解放,却因无力改变而无奈。
在现在的平常生活中,不能说话辩诉的、无力抵抗逃避的是动植物,是弱势群体等。万物有灵且美,人与动物是平等的。我们要保护动植物,禁食野味,不可随意践踏生命,社会中有很多弱势群体,比如老人、小孩、残疾人等,我们要友善待人,关爱弱势群体,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不要暴虐,要讲文明讲民主讲和谐。(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民主、文明、和谐”的体现。)
第三只小猫是因为“我”没有弄清事实真相,妄下断言,在暴虐惩罚之下最后死在鄰家的屋脊上。它的死亡也意味着“我”永远没有弥补错误的机会,这也是“自此,我家永不养猫”的原因。引导学生从“我”的悔恨中吸取教训,要用事实说话,不能欺负弱小;要谨言慎行,善待生命,做事要讲公正讲法治。
五、总结升华,领悟人生
(屏显)
(三)悟——“人”的自省
引导学生思考:从“我”的自悔中明白了什么?引导学生回到自身,虽然“我”冤枉了第三只小猫,但“我”得知真相后良心是不安的,并没有推卸责任,而是想要弥补自己的过失。吾日三省吾身。没有人是完美的,我们要不断自我完善,自我提高。
六、作业布置
1.课外阅读夏丏尊的《猫》、靳以的《猫》和王鲁彦的《父亲的玳瑁》,与课文比较,体会这些文章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板书设计】
猫
郑振铎
“猫”的自白——尊重动物、自由平等 “我”的自悔——善待生命、公正法治
“人”的自省——友善待人、自我完善
【教学反思】
首先,为了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我在研读语文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上,依据七年级学生学情,紧扣单元主题和阅读教学要求进行深入的文本解读。为了将作品的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实现育人目标,我通过深入的文本解读挖掘出作品所要传达的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契合之处。在教学设计中,我通过巧妙提问与引申,坚持德育为先,将文本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相结合,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促进全面发展。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我设计了背景简介环节,并且在教学中对部分问题进行引申,让学生进入历史时代,领悟作者情感,并联系当今时代,回归现实生活。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我设计实施启发式教学和跨学科综合性学习,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比如在导入环节,直接从标题切入正题,以疑问“为什么一个爱猫的家庭最终永不养猫”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对文本阅读产生兴趣。在背景简介环节实现跨学科教学延伸,将语文与历史相结合,拓展学生知识面。通过勾圈划、批注和绘制表格的方式,快速理清文章主要内容,利用“猫的自白”情景演绎的活动方式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通过默读、朗读等方式主动贴近文本,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主动积极思考感悟,加深对世界的理解,获得情感熏陶和思想启迪,实现阅读教学的目标。
最后,文本是一个立体结构,分为表层、中层和深层。表层是从文字直接感知人物行为言语;中层是意脉,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深层是作者对行文的驾驭与突围、风格独创。于是我设计了三个环节:默读课文,整体感知——猫的自白;品读课文,体会情感——我的自悔;总结升华,领悟人生——人的自省。层层递进,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第一环节从表层直接感知中心人物,导入从标题直接关注本篇课文描写的对象“猫”,采用勾圈划以及绘制表格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对表格进行比较分析,直观发现作者在文章布局上的特点,掌握详略得当、对比衬托等写作手法,初步把握文章内容,使学生明白要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实现自由平等。第二环节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以“我”对猫的亡失态度为节点进行转换深入,巧妙设计提问,环环相扣,让学生直接贴近文本、贴近作者,从而感受作者所处历史环境和所传递的情感,并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明白做事要讲公正法治。第三环节深层次上升到人,通过“我”犯错后的态度,学生明白对自己要谨言慎行,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
本节课虽然实现了教学目标,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详略得当、衬托对比及伏笔等写作手法的学习没能深入落到实处,没在实践中运用。二是小组合作探究不够突出,在分析表格环节交流气氛不够浓烈。三是朗读的技巧指导不够。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页。
[2]见《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导语,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第91页。
(作者单位:江西省新余市高新区水西逸夫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