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活动·探究”单元整体学习中“资源整合”概念的提出
“活动·探究”单元是统编教材中一种创新性的组元类别,它以任务为引导、活动为主体、探究为路径,将语文听说读写做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个丰富多元的动态系统。活动单元设计的六要素模型如图1所示:
依据“活动·探究”单元整体性、活动性和主体性特点,教师需要进行整体大单元设计。为此笔者提出一种“整合思维”来设计实践“活动?探究”单元整体教学。
整合的意思是把零散的东西彼此衔接,实现学习系统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形成有价值有效率的一个整体。正如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崔允漷说,一个单元就是一个完整的学习故事,就是一种课程,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必须要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站位,设计单元完整学习方案。课标中指出,课程资源包括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活动?探究”单元整体学习中资源整合需要关注学生生活资源、学习支架资源、教材文本资源、与学生个体的联系等。因此,“活动?探究”单元教学设计要有一种课程意识,用“整合”思维对各资源进行整合,完成一个整体有效的学习过程。
二、“活动·探究”单元在整合资源路径下的具体实践
笔者以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四單元教学为例,谈谈自己“活动·探究”单元的整体教学的实践路径。
(一)活动前:依据演讲主题,确定核心任务,规划资源整合路径
该单元学习要求学生学习演讲词,把握其语言特点,了解写作常见技法,学会撰写演讲稿,通过举办演讲比赛,在“演讲——聆听——评议”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提高在公开场合发言的表达能力。钟启泉教授说:“核心素养不是直接由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在问题情境中借助问题解决的实践培育起来的。”[1]核心素养时代,大单元教学的核心应该指向学生的深度学习,从零散走向关联,由浅表走向深入,由远离生活走向实际问题的解决。
为此,笔者基于真实的情境,创设与学生经验密切相关且与该单元学习内容一致的学习任务,聚焦“演讲”,设计资源整合路径,在阅读、写作、比赛、评议、反思等语言实践活动中,整体提升演讲的能力。路径模式如下所示(图2):
以终为始,分阶递进。单元整体设计通过项目整合“生活”“文本”“生本”“支架”资源,环环相扣,双向进阶,实现从“情境创设”到“展评运用”、“基于学情”到“发展个性”、“发掘文本特质”到“体会文体精神”、“还原现场”到“读写结合”的立体动态的单元整体学习,全程评价,完整学习过程。
(二)活动中:整合资源,双向进阶
1.整合生活资源:情境创设,展评运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习如果具有思想、感情、创造、美和游戏的鲜艳色彩,那它就能成为孩子们深感兴趣和富有吸引力的事情。”[2]演讲作为一种语言交际活动,学习时单纯的说教无法催发学生内在的学习主动性。笔者以校园广播主持人选拔、国旗下班级代表演讲及校园“好声音”演讲比赛为契机,出示学习任务,通过班级演讲赛,选拔相应的“未来演说家”参与学校竞选。(如图3)随后,出示“未来演说家”班级训练营进阶安排及评价方式,将整个单元学习做了整体规划,让学生了解整个活动的流程以及评价标准。真实情境的创设,让该单元成为学生学习的需要。整个单元就是一个项目学习。
情境为始,运用为终。整合生活资源,创设真实的活动情境,将主题演讲学习从“让我学”变成“我需要”,激发学习主动性及目标性。多种主题的选择,将演讲学习从“一定要”变成“我可以”,能满足个性喜好,调动主观能动性。明确进阶目标,让主题演讲学习从“大跨步”变成“小步走”,让学习过程可视化、有痕化。“情境任务贯穿始终”是资源整合进阶学习的的原则。
2.整合文本资源:发掘特质,领会精神
“活动·探究”单元整体学习,需要打通整合并运用文本资源。该单元选录了四篇不同风格的演讲,通过任务单(详见表1),发掘文本特质,了解演讲要素及精神。
通过任务单梳理,发现该单元选编的四篇演讲词特点鲜明、风格各异。发挥特质,领会精神,通过联读、比读整合课内四篇风格迥异的演讲稿,了解演讲类型、演讲要素及精神。根据真实情境,学生梳理归纳任务中相应的主题演讲特质及构成要素。(详见表2)
学为所用,根据学习任务单进行阅读活动,学生发现演讲要有针对性:首先针对某一话题或现实,其次关注受众的独特性,最后关注演讲现场。演讲要做到“心中有人”,充分考虑背景、场合、受众以确定自己的主题。整合四篇课内演讲稿的特点及精神,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个主题进行撰写。(任务单如图4)
“活动·探究”单元中的文本更多的价值在于“功能”。通过上述“比读、联读和解读”,能让学生在学习演讲过程中有的放矢,根据需求去发掘文本特质,领会演讲文体的特质。整个环节也是为下阶段撰写演讲稿、参加演讲赛作铺垫。
3.整合生本资源:基于学情,发展个性
撰写演讲稿的本质是写作,不仅要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思想观点,还要引导学生从自身特性出发,关注语言及材料是如何作为载体传播思想的,如何在演讲中体验自我个性。 基于学生口语交际、书面写作现有水平,整合学生自身优势,将其视为活动进行中的一项资源,进行互补分组。(小组分工如表3所示)
发掘学生的自身优势,并当作学习资源,小组合作,全员参与,既尊重学生个性,自主选择,参与实践(读——写——评),又能发挥个性优势,取长补短,从而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锻炼,突破自我,获得进步。
4.整合支架资源:还原现场、由讲到演
在实际演讲中,“讲”只是一部分,还有“演”的部分,演讲稿的内容最终要通过演讲者的“演”和“讲”来共同完成。
如学习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通过学习演讲词,学生可以感受到闻一多先生视死如归的斗争精神,感受到他对自由民主的执着追求等。细读演讲词,会发现闻一多在演讲词中多次采用设问句、反问句、人称的变化等来表达他的强烈感情。整合支架资源时,首先笔者借助《最后一次讲演》的影视作品,还原演讲现场,给予学生直观感受。同时让学生思考,演讲是如何做到情感的传递的?观察发现,视频中的闻一多先生除了语言表达,还有动作、神态、语气等变化。可见“活动·探究”单元中的文本与影视作品是可以相互印证的。再者利用演讲脚本的设计串联其“演”和“讲”。两种支架的整合,将演讲词的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机整合,铺设演讲教学从“善讲”“慧演”到“演讲”的指导和训练通道,逐步明确演讲教学的指向和路径,形成“语感——语言——语用”口语实践圈,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了让学生在讲演时注重自我风格,笔者随后引入了当时热播的《后浪》。设置两个问题:你觉得这段演讲视频在处理“讲”和“演”的关系时有什么特点?如果你去演讲,你会在“讲”“演”方面做出怎样的调整?让学生在反思审视中找到自己的演讲风格。因此,支架资源的整合在实践活动中既是“引入”又是“带出”,能帮助学生直观走进文本,又能帮助实现自我表达。
5.全程评价,完整学习
“活动·探究”单元整体学习中,根据不同进阶设计评价量表,进行全程评价。如表4是起点、中阶和终点的三份评价表,分别关注“主题与内容”“主题、内容与表达”“演讲整体的综合体现”。设计评价量表一般分评价指标、评分等级、评分描述三部分,评分标准紧扣活动目标展开。该单元学习中学生根据选择的演讲题目,自由组成小组,在组内先进行小组选拔比赛,获得推荐的成员要和小组其他成员一起合作改进演讲。最后各个小组代表之间角逐,确定推荐名单。
主题选择:
“未来演说家”主题演讲评分表
资源整合下的“活动·探究”单元整体学习原则就是学习评价引领全程。通过评估表,小组合作完善“写——讲——演”的演讲全程学习。因此,评价量表不仅是评价演讲过程和成果的工具,也是引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持续、深度开展元认知的扶手。活动过程中,评价量表随进阶逐步生成,并在相应阶段发挥其定位、纠偏的作用。
以上整合资源的实践路径,以学校演讲比赛活动为契机,学习了统编教材里的演讲稿,撰写了演讲稿,模拟实践了演说,参加了演讲比赛,实现了“在活动中学知识,在活动中用知识”。
三、资源整合路径在“活动·探究”单元整体学习中的价值与意义
部编初中语文教材从八年级开始,每册编排了一个“活动·探究”单元,单元内容分别是:新闻、演讲、现代诗歌和戏剧。与传统意义上以课文为中心的单元组织方式不同,“活动·探究”单元是以语文活动为主线组元,它以引导学生完成具体的语文任务为驱动,其学习目标主要是建构语文学科自身的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本学科知识解决本学科实际问题的能力,即在新闻实践中了解新闻,以演讲的方式学习演讲,在诗歌创作中学习诗歌,在戏剧表演中体验戏剧,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自实践,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建构知识、锻炼能力。如果用“权衡思维”设计教学,就容易将学生、文本、生活、支架等资源孤立起来,出现“教学内容割裂”“学习过程平面”“学生状态被动”等现象。
此外,相比传统的单篇教学,“活动·探究”单元的整体学习中的资源整合更加系统。教师担任的是活动项目设计者的角色。通过项目活动将学生生活资源、学习支架资源、教材文本资源甚至学生本身特质作为活动资源整合起来。学生的学习将变成一种有生活的“情景化”学习,有自我参与的“体验式”学习,解读文本并用于表达的“输出输入并举”学习,根据需要寻找支架的“主动探究式”学习。(对比如图5所示:)
因此,整个整合资源过程是教师设计和学生探究活动互为进阶的动态过程。实践中,真实情境并不是单凭教师喜好来创设的,而是“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认知起点和生活关联来设计的。“把真实情境与任务背后的‘真实世界’直接当做课程的组成部分,以实现课程与生活的关联。”[3]不同于单篇教学的精读细讲,文本作为学习资源,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部分内容作为教学目标,也可以不要求学生学习,因为其他单元也含有实现这些教学目标的文本资源。同样,支架资源在单篇教学中往往是因深度解读文本需要,而在“活动·探究”单元整体教学中,资源支架运用目标在于学生的运用,多种支架在整合中更系统、更具操作性。维果茨基认为:“教学的本质特征不在于‘训练’强化业已形成的心理技能,而是在于激发形成儿童目前尚未成熟的心理技能,强调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引导学生的发展。”[4]整合生本资源,需要站在学生立场上想问题,深入研究教材和学情,多换位思考,才可能精准找到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
总之,整合本身就暗示着存在诸多无序、混乱和复杂。通过整合“生活”“文本”“生本”“支架”资源,实现“活动·探究”单元的整体学习。整合的目的不仅在于完整完成一个任务或项目,更在于拥有一种整合思维和整合能力,学会從这个“活动·探究”主题迁移到另一个探究主题。
注释:
[1]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与发展:挑战与课题》,《全球教育展望》,2016年第1期,第3页。
[2][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唐其慈、毕淑芝、赵玮译,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56页。
[3]崔允漷:《再谈学科核心素养呼唤大单元设计》,《上海教育科研》,2019年第4期,第11页。
[4]曾智、丁家勇:《维果茨基教学与发展思想述评》,《外国教育研究》,2002年第11期,第23页。
(作者单位:浙江省平湖市林埭中学)
“活动·探究”单元是统编教材中一种创新性的组元类别,它以任务为引导、活动为主体、探究为路径,将语文听说读写做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个丰富多元的动态系统。活动单元设计的六要素模型如图1所示:
依据“活动·探究”单元整体性、活动性和主体性特点,教师需要进行整体大单元设计。为此笔者提出一种“整合思维”来设计实践“活动?探究”单元整体教学。
整合的意思是把零散的东西彼此衔接,实现学习系统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形成有价值有效率的一个整体。正如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崔允漷说,一个单元就是一个完整的学习故事,就是一种课程,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必须要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站位,设计单元完整学习方案。课标中指出,课程资源包括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活动?探究”单元整体学习中资源整合需要关注学生生活资源、学习支架资源、教材文本资源、与学生个体的联系等。因此,“活动?探究”单元教学设计要有一种课程意识,用“整合”思维对各资源进行整合,完成一个整体有效的学习过程。
二、“活动·探究”单元在整合资源路径下的具体实践
笔者以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四單元教学为例,谈谈自己“活动·探究”单元的整体教学的实践路径。
(一)活动前:依据演讲主题,确定核心任务,规划资源整合路径
该单元学习要求学生学习演讲词,把握其语言特点,了解写作常见技法,学会撰写演讲稿,通过举办演讲比赛,在“演讲——聆听——评议”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提高在公开场合发言的表达能力。钟启泉教授说:“核心素养不是直接由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在问题情境中借助问题解决的实践培育起来的。”[1]核心素养时代,大单元教学的核心应该指向学生的深度学习,从零散走向关联,由浅表走向深入,由远离生活走向实际问题的解决。
为此,笔者基于真实的情境,创设与学生经验密切相关且与该单元学习内容一致的学习任务,聚焦“演讲”,设计资源整合路径,在阅读、写作、比赛、评议、反思等语言实践活动中,整体提升演讲的能力。路径模式如下所示(图2):
以终为始,分阶递进。单元整体设计通过项目整合“生活”“文本”“生本”“支架”资源,环环相扣,双向进阶,实现从“情境创设”到“展评运用”、“基于学情”到“发展个性”、“发掘文本特质”到“体会文体精神”、“还原现场”到“读写结合”的立体动态的单元整体学习,全程评价,完整学习过程。
(二)活动中:整合资源,双向进阶
1.整合生活资源:情境创设,展评运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习如果具有思想、感情、创造、美和游戏的鲜艳色彩,那它就能成为孩子们深感兴趣和富有吸引力的事情。”[2]演讲作为一种语言交际活动,学习时单纯的说教无法催发学生内在的学习主动性。笔者以校园广播主持人选拔、国旗下班级代表演讲及校园“好声音”演讲比赛为契机,出示学习任务,通过班级演讲赛,选拔相应的“未来演说家”参与学校竞选。(如图3)随后,出示“未来演说家”班级训练营进阶安排及评价方式,将整个单元学习做了整体规划,让学生了解整个活动的流程以及评价标准。真实情境的创设,让该单元成为学生学习的需要。整个单元就是一个项目学习。
情境为始,运用为终。整合生活资源,创设真实的活动情境,将主题演讲学习从“让我学”变成“我需要”,激发学习主动性及目标性。多种主题的选择,将演讲学习从“一定要”变成“我可以”,能满足个性喜好,调动主观能动性。明确进阶目标,让主题演讲学习从“大跨步”变成“小步走”,让学习过程可视化、有痕化。“情境任务贯穿始终”是资源整合进阶学习的的原则。
2.整合文本资源:发掘特质,领会精神
“活动·探究”单元整体学习,需要打通整合并运用文本资源。该单元选录了四篇不同风格的演讲,通过任务单(详见表1),发掘文本特质,了解演讲要素及精神。
通过任务单梳理,发现该单元选编的四篇演讲词特点鲜明、风格各异。发挥特质,领会精神,通过联读、比读整合课内四篇风格迥异的演讲稿,了解演讲类型、演讲要素及精神。根据真实情境,学生梳理归纳任务中相应的主题演讲特质及构成要素。(详见表2)
学为所用,根据学习任务单进行阅读活动,学生发现演讲要有针对性:首先针对某一话题或现实,其次关注受众的独特性,最后关注演讲现场。演讲要做到“心中有人”,充分考虑背景、场合、受众以确定自己的主题。整合四篇课内演讲稿的特点及精神,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个主题进行撰写。(任务单如图4)
“活动·探究”单元中的文本更多的价值在于“功能”。通过上述“比读、联读和解读”,能让学生在学习演讲过程中有的放矢,根据需求去发掘文本特质,领会演讲文体的特质。整个环节也是为下阶段撰写演讲稿、参加演讲赛作铺垫。
3.整合生本资源:基于学情,发展个性
撰写演讲稿的本质是写作,不仅要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思想观点,还要引导学生从自身特性出发,关注语言及材料是如何作为载体传播思想的,如何在演讲中体验自我个性。 基于学生口语交际、书面写作现有水平,整合学生自身优势,将其视为活动进行中的一项资源,进行互补分组。(小组分工如表3所示)
发掘学生的自身优势,并当作学习资源,小组合作,全员参与,既尊重学生个性,自主选择,参与实践(读——写——评),又能发挥个性优势,取长补短,从而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锻炼,突破自我,获得进步。
4.整合支架资源:还原现场、由讲到演
在实际演讲中,“讲”只是一部分,还有“演”的部分,演讲稿的内容最终要通过演讲者的“演”和“讲”来共同完成。
如学习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通过学习演讲词,学生可以感受到闻一多先生视死如归的斗争精神,感受到他对自由民主的执着追求等。细读演讲词,会发现闻一多在演讲词中多次采用设问句、反问句、人称的变化等来表达他的强烈感情。整合支架资源时,首先笔者借助《最后一次讲演》的影视作品,还原演讲现场,给予学生直观感受。同时让学生思考,演讲是如何做到情感的传递的?观察发现,视频中的闻一多先生除了语言表达,还有动作、神态、语气等变化。可见“活动·探究”单元中的文本与影视作品是可以相互印证的。再者利用演讲脚本的设计串联其“演”和“讲”。两种支架的整合,将演讲词的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机整合,铺设演讲教学从“善讲”“慧演”到“演讲”的指导和训练通道,逐步明确演讲教学的指向和路径,形成“语感——语言——语用”口语实践圈,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了让学生在讲演时注重自我风格,笔者随后引入了当时热播的《后浪》。设置两个问题:你觉得这段演讲视频在处理“讲”和“演”的关系时有什么特点?如果你去演讲,你会在“讲”“演”方面做出怎样的调整?让学生在反思审视中找到自己的演讲风格。因此,支架资源的整合在实践活动中既是“引入”又是“带出”,能帮助学生直观走进文本,又能帮助实现自我表达。
5.全程评价,完整学习
“活动·探究”单元整体学习中,根据不同进阶设计评价量表,进行全程评价。如表4是起点、中阶和终点的三份评价表,分别关注“主题与内容”“主题、内容与表达”“演讲整体的综合体现”。设计评价量表一般分评价指标、评分等级、评分描述三部分,评分标准紧扣活动目标展开。该单元学习中学生根据选择的演讲题目,自由组成小组,在组内先进行小组选拔比赛,获得推荐的成员要和小组其他成员一起合作改进演讲。最后各个小组代表之间角逐,确定推荐名单。
主题选择:
“未来演说家”主题演讲评分表
资源整合下的“活动·探究”单元整体学习原则就是学习评价引领全程。通过评估表,小组合作完善“写——讲——演”的演讲全程学习。因此,评价量表不仅是评价演讲过程和成果的工具,也是引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持续、深度开展元认知的扶手。活动过程中,评价量表随进阶逐步生成,并在相应阶段发挥其定位、纠偏的作用。
以上整合资源的实践路径,以学校演讲比赛活动为契机,学习了统编教材里的演讲稿,撰写了演讲稿,模拟实践了演说,参加了演讲比赛,实现了“在活动中学知识,在活动中用知识”。
三、资源整合路径在“活动·探究”单元整体学习中的价值与意义
部编初中语文教材从八年级开始,每册编排了一个“活动·探究”单元,单元内容分别是:新闻、演讲、现代诗歌和戏剧。与传统意义上以课文为中心的单元组织方式不同,“活动·探究”单元是以语文活动为主线组元,它以引导学生完成具体的语文任务为驱动,其学习目标主要是建构语文学科自身的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本学科知识解决本学科实际问题的能力,即在新闻实践中了解新闻,以演讲的方式学习演讲,在诗歌创作中学习诗歌,在戏剧表演中体验戏剧,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自实践,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建构知识、锻炼能力。如果用“权衡思维”设计教学,就容易将学生、文本、生活、支架等资源孤立起来,出现“教学内容割裂”“学习过程平面”“学生状态被动”等现象。
此外,相比传统的单篇教学,“活动·探究”单元的整体学习中的资源整合更加系统。教师担任的是活动项目设计者的角色。通过项目活动将学生生活资源、学习支架资源、教材文本资源甚至学生本身特质作为活动资源整合起来。学生的学习将变成一种有生活的“情景化”学习,有自我参与的“体验式”学习,解读文本并用于表达的“输出输入并举”学习,根据需要寻找支架的“主动探究式”学习。(对比如图5所示:)
因此,整个整合资源过程是教师设计和学生探究活动互为进阶的动态过程。实践中,真实情境并不是单凭教师喜好来创设的,而是“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认知起点和生活关联来设计的。“把真实情境与任务背后的‘真实世界’直接当做课程的组成部分,以实现课程与生活的关联。”[3]不同于单篇教学的精读细讲,文本作为学习资源,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部分内容作为教学目标,也可以不要求学生学习,因为其他单元也含有实现这些教学目标的文本资源。同样,支架资源在单篇教学中往往是因深度解读文本需要,而在“活动·探究”单元整体教学中,资源支架运用目标在于学生的运用,多种支架在整合中更系统、更具操作性。维果茨基认为:“教学的本质特征不在于‘训练’强化业已形成的心理技能,而是在于激发形成儿童目前尚未成熟的心理技能,强调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引导学生的发展。”[4]整合生本资源,需要站在学生立场上想问题,深入研究教材和学情,多换位思考,才可能精准找到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
总之,整合本身就暗示着存在诸多无序、混乱和复杂。通过整合“生活”“文本”“生本”“支架”资源,实现“活动·探究”单元的整体学习。整合的目的不仅在于完整完成一个任务或项目,更在于拥有一种整合思维和整合能力,学会從这个“活动·探究”主题迁移到另一个探究主题。
注释:
[1]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与发展:挑战与课题》,《全球教育展望》,2016年第1期,第3页。
[2][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唐其慈、毕淑芝、赵玮译,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56页。
[3]崔允漷:《再谈学科核心素养呼唤大单元设计》,《上海教育科研》,2019年第4期,第11页。
[4]曾智、丁家勇:《维果茨基教学与发展思想述评》,《外国教育研究》,2002年第11期,第23页。
(作者单位:浙江省平湖市林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