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智能制造发展战略与实施路径研究

来源 :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429365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中国科协要肩负起党和政府聯系科技工作者桥梁和纽带的职责,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指出,要加强科技群团高端智库建设,加强重大战略研究成果汇聚交流、凝练转化、发布传播,提高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质量水平。
  由中国工程院和福建省政府共建的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福建研究院(挂靠福建省科协),自2019年6月正式启动运行以来,着眼于打造区域工程科技高端智库,充分发挥科协组织科技共同体、学术专业、组织网络等独特优势,积极履行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重要职责,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福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依托国家级学会、高校、科研机构、央企等单位,组织116人次院士、900多位专家开展两批24个战略咨询项目研究,于2021年6月起,陆续推出了一批前瞻性、指导性强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扩大研究院战略咨询工作影响力,提升咨询研究成果运用实效,现以专刊形式刊发首批11篇战略咨询项目研究报告(简版),内容涉及智能制造、新兴产业、生态文明、乡村振兴、海洋渔业、制造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综合交通、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绿色产业发展等领域,以飨读者。
  [摘 要]本研究对福建省智能制造发展的研究背景、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确定福建省未来五年甚至十五年的发展目标以及战略定位。研究认为,新时期新阶段福建省仍然要以“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推动智能制造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增强制造业“韧性”,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力争实现整体性突破。
  [关键词]福建省 智能制造 制造强国 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4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596(2021)080004-07
  一、智能制造是推进制造强国战略的主要技术路线
  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的新型生产方式[1]。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对推动我国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我国经济增长新动能,打造我国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实现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2]。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智能制造是主要的交汇点,是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的主要抓手,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因而是我国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主攻方向[3]。
  二、福建省全面实施智能制造需求迫切、意义重大
  (一)制造企业发展基础良好
  2020年,福建省电子信息制造业“增芯强屏”战略取得积极进展,产业链不断完善,往中高端方向发展。其中,新兴材料集群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产业发展动能持续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5500亿元。此外,福建省传统制造产业,如石油化工等发展良好,产业链更加完善,后劲更足。
  (二)产业智能化转型迫在眉睫
  目前,福建省中低端产业仍占较大比例,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在规模以上工业总值比重仅为12.8%,远低于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50%以上的水平。福建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利润总额较低,具体而言,福建省2018—2020年分别为3470.08亿元、3815.07亿元及3537.14亿元,而全国2020年总计为64516.1亿元。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总体水平不高,远落后于上海、北京、江苏、广东,制约了福建省制造业质量效率水平的提升。因此,应用智能制造技术推动福建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需求迫切,势在必行。
  (三)纺织鞋服制造业智能制造升级意义重大
  纺织鞋服制造业是福建省传统优势制造业。人工成本占据纺织鞋服制造企业成本的大部分,近年来员工工资不断提高,给相关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压力。同时,该产业的自动化需求仍然很强劲,高端客户对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纺织鞋服自动化产业由于自主品牌创新能力弱、企业管理文化冲突、技术积累与人才储备不足,在与国际巨头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应用智能制造技术不断提升纺织鞋服制造行业发展优势,战略意义重大。
  加速智能制造发展是福建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抓手,也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深入研究各地智能制造发展战略与对策,探索不同地区智能制造发展的路径、重点任务和对策,加快构建既有共性又有特色的智能制造生态,是推动智能制造发展的有力手段。
  三、福建省智能制造发展现状
  (一)项目推动,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加速
  1.“数控一代”示范工程。近年来,福建省泉州市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手段,持续推进国家“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将“泉州智造”作为推进制造业升级的主攻方向,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已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智能制造生产基地。
  2.智能制造示范项目。福建省以智能制造示范项目为抓手,遴选出福建奋安铝业有限公司、德化县万盛陶瓷有限公司、厦门华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福建龙溪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建晋江天然气发电有限公司等20多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对推进福建省智能制造快速发展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二)创新驱动,智能制造技术供给能力不断增强
  1.一大批智能制造技术服务商快速成长。目前,福建省培育了福州智恒科技、福建宏港纺织科技、福建冠城瑞闽新能源科技、厦门航天思尔特机器人系统、厦门金龙旅行车、厦门长塑实业、厦门天马微电子、厦门乾照光电、漳州科能电器、福建冠泓工业、福建钰辰微电子等一批智能制造供应商,智能制造已形成了初步规模。   2.产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近年来,福建省坚持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推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以及新业态的培育,在发明专利质量和数量等方面不断提升,建成或正在建设一系列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和投融资平台,智能制造产业创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四、福建省智能制造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科技投入有待增强
  据2019年统计数据,福建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设的研发机构1703家,仅占企业总数的9.3%。全省共登记技术合同8786项。成交额145.94亿元,在全国各省中排第22名,仅占全国0.65%,远低于北京(25.43%)、广东(10.15%)、上海(6.80%)、浙江(4.35%)等省市。
  (二)智能制造水平参差不齐
  福厦泉等三地市的智能制造水平显著优于其他地区,地区内均有不少代表性的智能化生产企业。相较于上述地区,其他地区的生产制造大多仍处于半自动化阶段,甚至停留在依靠低廉的人力成本获利的阶段,智能化改造升级任务艰巨。与此同时,在高端装备、汽车、电子信息等先进制造业以及家电、家具定制等传统优势领域推进智能制造效果更为显著,而建材、轻工、纺织服装食品等传统产业推进则较为缓慢。
  (三)智能制造支撑体系亟待充实
  如前所述,智能制造集成了制造、装备、管理、质量、信息等多项技术,涉及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物流配送以及营销服务等多个环节,亟须发展壮大一批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培育一批面向区域或行业的协同创新中心,培养一批能在细分技术领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与技术服务的研究型机构。
  (四)智能制造复合型人才需求缺口较大
  智能制造对复合型高端人才的需求是全方位和紧迫的,尤其是具有多专业融合背景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工业网络与电气工程师、SCADA/单元控制系统研发工程师、中间装备设计工程师、MES/ERP系统开发工程师、自动化整线集成设计工程师等专业化技术人才严重供给不足,引领行业发展的领军人才更为稀缺。
  (五)自主品牌创新能力较弱
  福建省是我国纺织业生产制造大省,发展历史较长,有着良好的产业基础。如今,品牌意识以及产品创新能力在纺织业中愈发重要,而福建省的中、小型纺织企业仍普遍缺乏品牌意识,产品研发能力也相对较弱,产品档次不高,且产品风格不够鲜明,而当今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多变,这给福建省纺织业智能制造快速发展带来不小的挑战。
  五、福建省智能制造发展目标和战略定位
  (一)发展目标
  通过“体制与机制创新并举,优化提升与拓展培育并重、创新驱动和资源共建共享”,福建省制造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产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制造业“韧性”不断增强,智能制造产业中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要突破和进展,力争产出一系列具有国内引领作用的智能制造创新成果,涌现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智能制造领军企业,将福建省打造成国内一流的智能制造技术创新高地。
  预计到2025年:“互联网+制造”——数字化、网络化制造在福建省得到基本普及,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纺织鞋服等重点制造行业实现深度应用;围绕福建省“六四五”产业新体系,不断夯实制造业基础和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力争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产业集群。
  预计到2035年:福建省智能制造技术和应用水平走在国内前列,实现制造业整体智能化升级,建成国内制造强省;制造业总体水平实现国内一流水平,为2045年我国建成世界领先的制造强国做出“福建贡献”。
  (二)战略定位
  围绕福建省“加快建设制造强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战略部署,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打造国内一流的智能制造技术创新高地。
  六、福建省智能制造发展主要任务
  (一)因地因企制宜,并行推进智能制造
  坚持因地因企制宜,根据区域发展情况以及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智能化改造转型方案。
  (二)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全面推动制造业升级
  进一步把推动智能制造作为制造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全省大规模推进新一轮技术改造升级,走一条以提升企业技术与研发水平为途径,以提升质量效益和结构效益为目标,以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式道路。
  (三)把握信息技术发展大趋势,全面推进5G、AI等深度融合的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增强制造业发展新优势
  将5G和人工智能(AI)等数字化、智能化作为推动制造业升级的抓手,推动5G、AI、大数据在智能制造的深度应用。通过横向连接,制造企业可以实现市场、设计、物流、服务,甚至管理的智能化集成,从而大大提升内部运营效率;通过纵向连接,企业可以实现上下游各个环节的智能化集成,从而以全新价值创造体系实现价值跃迁;通过商业模式、企业形态、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制造企業可以极大地突破其所面临的市场、资源和环境制约,从而以新的业务领域和市场边界实现持续成长,形成着眼未来的高端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新优势,全面推动福建制造业迈向智能制造。
  (四)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装备与工业软件
  针对制造业涉及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多个关键环节智能发展的需求,以核心技术攻关、装备研发与系统集成能力提升为总目标,持续实施智能制造装备与智能工业软件等重点领域补短板行动。
  (五)推动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构建现代产业服务体系
  通过深度嵌入智能制造生态体系,加快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构建现代产业服务体系,实现福建智能制造的跨越式发展。
  七、福建省智能制造发展实施路径   以“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通过“理清一个新认识、推动两大行动、实施两大计划”,推动福建智能制造跨越式发展,增强福建省制造业“韧性”,实现福建省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一)理清新认识,明确智能制造建设路径
  1.针对基础薄弱的中小企业。以补数字化短板为核心,加快ERP、MES、WMS等基础信息系统建设,夯实企业数字化基础。
  2.针对数字化基础较好的企业。以软硬件集成互通、数据共享为核心,加快企业工业互联网建设,构建工厂级HCPS系统,实现互联互通。
  3.针对数字化、网络化基础都较好的企业。以智能、柔性制造能力建设为核心,加快大数据分析、可视化、人工智能等高级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增强智能排产、全周期质量管控、数据高效利用等能力。
  (二)重大行动一:深化示范引领,推动智能制造推广普及行动
  1.深化车间、工厂、区域等多维试点示范建设。坚持发挥示范智能车间(工厂)引领带动作用,加大对相关标杆的奖励,提高企业智能车间(工厂)占比。遴选一批重点企业,推进智能制造的试点示范,形成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新模式新业态”的试点示范。支持产业基础较好的地区,如厦门、福州、泉州和漳州等地,建设一批引领发展、特色鲜明的智能制造示范区。
  2.依托先进制造业集群分行业普及智能制造。梳理编制高端装备、集成电路和光电、计算机和网络通信、电工电气、石化、动力电池和稀土石墨烯新材料、生物医药、数字经济、建材、纺织化纤、纺织鞋服、纸及纸制品等集群智能制造建设技术路线图,引导智能制造政策和专项资金向集群企业倾斜,分集群、分行业推动智能制造普及。
  (三)重大行动二:立足高质量发展,推动重点行业智能升级行动
  1.推动企业实施智能化技术改造。加大力度推动传统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方向转变,加大力度鼓励生产制造企业更广泛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实施技术改造。
  2.推动传统企业应用新智能制造模式的转型升级。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重构产业链条,形成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智能制造新模式。
  3.大力培育先进产业和先进产业集群。以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领域为重点,培育壮大一批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集群。
  (四)重大计划一: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实施产业育强计划
  1.大力推动智能制造装备发展。面向福建省智能制造重点发展领域,以核心技术攻关、装备研发与系统集成能力提升为总目标,持续实施智能制造装备与智能工业软件等重点领域补短板行动。
  2.大力发展工业软件。重点发展面向工业应用的操作系统、实时数据库、生产工艺与管控软件及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大相关产品的推广应用支持力度。
  3.培育壮大智能制造服务机构。支持装备制造、信息技术及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向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发布年度优秀供应商推广名单。建立“智能制造服务劵”机制,以实际服务和企业智能改造成效为标准,引导政府专项资金直接补贴给优秀供应商,支持供应商做大做强。
  4.加快智能制造实验室建设。建议依托泉州市、福州大学和福建晋华集团共同建设福建省智能制造实验室,用以支撑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纺织鞋服、陶瓷卫浴、食品等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
  (五)重大计划二:打造智造生态,实施政策要素提升计划
  1.加强财税、金融支持力度。积极落实高新企业优惠税率、研发加计扣除等政策,支持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智能改造的投资力度,探索新的投融资及风险评价模式,解决“企业贷不到、银行不敢贷、政府干着急”难题。
  2.提供有效的人力资源保障。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亟须充实的人才队伍,为了促进智能制造技术创新以及应用,建立健全“外引内育”的人力资源供给机制至关重要,对外力争通过各种方式引进一批高端智能制造人才,对内加快科研院校的各类智能制造人才的培育。
  3.提升智能制造的服务能力。坚持开放合作理念,积极与国内外智能制造知名企业和机构开展交流合作,纳才融智,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服务福建省智能制造发展。一是引导重点行业企业在确保安全可控的基础上,加强与国际智能制造知名企业合作交流,推动台湾相关芯片企业与福建企业合作。二是积极推进与德国等欧洲传统制造业强国合作,引进国际大企业到福建投资开展業务,用开放包容的环境激发智能制造市场活力。三是加强与有关科研院所等智能制造知名机构合作,开展智能制造能力评估、诊断、技术咨询、系统解决方案和工程总承包、培训等服务工作。
  八、结束语
  “十四五”时期是福建省实现智能制造发展与转型的重要阶段,在新时期、新阶段以及新发展格局下,福建省将始终以智能制造为抓手,加快产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坚持因地制宜,分行业、分区域加快产业智能化转型;加快5G通讯技术、AI、大数据等在智能制造的深度应用,提高产品质量,推动福建省制造业产业链往更高端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Zhou J,Li P G,Zhou Y H,et al.Toward new-generation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J].Engineering, 2018,4(1):11-20.
  [2]钟志华,臧冀原,延建林,等.智能制造推动我国制造业全面创新升级[J].中国工程科学,2020,22(6):136-142.
  [3]周济.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主攻方向[J].企业观察家,2019(11):54-55.
  项目组成员简介
  1.周济,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荣誉理事长,国际智能制造联盟主席团主席。
  2.付贤智,中国工程院院士,福州大学校长,福建省科协副主席,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
  3.李培根,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国际智能制造联盟主席团副主席。
  4.俞建勇,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校长,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复合材料学会理事长。
  5.李德群,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荣誉理事长。
  6.黄志刚,福州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会长、福建省中青年经济研究会会长。
  7.郭太良,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闽都创新实验室副主任、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平板显示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
  8.杨晓迎,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高级工程师,国家产业基础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
  9.臧冀原,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助理研究员,国家产业基础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
  10.薛塬,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博士后/助理研究员。
  11.吴鹏,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可持续运营与管理系统分会常务理事、中国自动化学会混合智能专委会委员、中国运筹学会终身会员。
  12.苏东风,福州大学,博士,助理研究员。
  13.林峰,福州大学,博士,讲师,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可持续运营与管理系统分会理事。
  14.胡谍,福州大学,博士,讲师。
  15.卓杏轩,福州大学,博士,讲师。
  16.张小利,福州大学,博士,讲师。
  17.季海涛,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
  18.王路兵,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2021年7月30日至8月3日,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的号召,贯彻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快文旅融合的步伐,由中共大同市委宣传部、大同市文旅局、大同市文联主办的“清凉古都 消夏大同”——山西艺术家大同采风创作活动在大同市区及周边县区举行.我省33位画家和32位摄影家参加了活动.
期刊
[摘 要]制定具有世界眼光、国际标准、高点定位、福建特色的福建综合交通发展战略十分必要而紧迫。本课题经过深入研究,在福建省特点、综合交通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客货运需求发展趋势预测基础上,提出了打造福建“网络覆盖、通道集约、枢纽一体”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体系目标,并从福建交通的一体化、绿色化、智能化角度提出了发展战略建议,同时也提出了构建福建“快旅慢游”旅游交通体系及台海通道超前研究的建议,以期为福建
[摘 要]福建是我国制造大省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通过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福建正加快拓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优势。该文从福建制造业产业结构与竞争优势分析入手,系统介绍了福建制造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发展现状,详细阐述了福建制造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面临的问题,基于对外贸易大数据研究了福建代表性制造业“一带一路”合作情况,并提出了福建制造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重点领域和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
[摘 要]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正在改变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福建省作为“数字中国”的孕育地、发源地,理应在人工智能方面走在前列。该文重点围绕福建省产业发展和人工智能发展的优势和短板,以需求为导向,研究了智能经济、智能社会对各领域智能化的新需求,并从顶层设计、核心技术研发、产业布局和人才质量提升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人工智能 产业 问题与挑战 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49  [文
在现代美术中,色彩是一种完全从具体对象中解放出来的绘画语言,升华为精神性的艺术,是艺术语言,成为直接影响人的灵魂的手段,即艺术家的内心世界可以通过色彩在画面上展现.通过色彩的自主性,可以表现为颜色本身的独立存在,任何存在的事物,只要有光,其外形就会以色彩的形式出现.这种现象我们通过视觉来看到和感受到,这时物理现象的色彩就会被接受到情绪的层面.色彩直接诉诸人类的情感,引起情绪反应,色彩是最具表现性的因素之一,因为它直接影响着人类的情感.本论文从朴素的哲学中寻找本人创作活动的方向性,通过对其色彩进行分析,考察
美学研究开启于欧洲十八世纪,然而对美的认识与探索却历史悠久.纵观美与美学研究的历史,定义美的范畴与范式、美学的转向、艺术教育三个问题始终是美学所热议的焦点.通过对美学研究中此三个问题的论述与探讨,不仅可以对了解美学研究全景,而且从历时与共时性的角度,重新审视当代美学研究,同时,在艺术教学的实践中,对其核心要义有着更为清晰的认识与把握.
平水绣是山西民间刺绣的典型代表,平水因发源于吕梁山东麓平山脚下而得名(今山西临汾尧都区金殿镇),因宋金时期平水人(今尧都区)刘渊刊印诗词古韵《平水韵》而盛名,平水绣多以生活用品为主,主要有枕头花、鞋帽、帷幔、衣领、袖口、虎帽、虎鞋、马搭、钱带、肚兜、门帘、荷包等,其常以民间民俗内容为主题,以民间喜闻乐见的图案为题材,淳朴、率真、洒脱、吉祥,盎然成趣.其地方特色极浓,针纹自然跳跃,针法精致细腻,以硬质软质不同的材料及不同的针法为表现形式,其色彩艳丽大胆,乡土气息浓郁,采用各种颜色,有力撞色,提高对视觉效果的
第26个世界读书日前夕,南宁市良庆区良庆镇学区2021年“好习惯 好人生”读书节在良庆镇中心学校启动,良庆镇中心学校全体师生与新团小学、渌晓小学、新兰小学师生代表汇聚学校操场,参加了读书节的开幕式活动.大脸兔姐姐也到现场,与同学们分享了阅读的快乐.
期刊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rn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随后,湖北省各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湖北日报开设专版、专栏,报道党史学习教育中的亮点.
期刊
“立案2.1万多件,占总数的88.4%。”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王雁飞给出两个数据,洪亮的声音在大厅回荡。  这组四川县乡纪检监察机关2019年案件数背后是,“基层治理还比较薄弱,一些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尚未完全打通,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些突出问题还未得到切实有效地解决……加强基层监督显得尤为重要”。  王雁飞是2019年12月26日至27日,在四川省達州市大竹县召开的第四届中国基层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