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厌学成因与对策浅析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stfoot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厌学语文的现象普遍存在,以职业中学初中生更为严重。有时上语文课常常能看到学生做数学或其他课程的作业,或根本不听课做其它别的事情,对于语文课好像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学生认为语文课是“老北京的传说”,言下之意就是说语文课无新鲜感,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三种情况:
  一是教材内容的枯燥使学生厌学语文。教材内容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语文的情绪。在教材编写上,除编排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大体例之外,也选编了诗歌、戏剧和应用文。从中国到外国,从古代到现代,应有尽有,特别是议论文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显得枯燥无味,学生不愿学,教师不愿教,这是学生厌学语文的原因之一。
  二是上语文课的程序单一,无新鲜感,激不起学生兴趣。有人评价语文老师只要两本书就可上课,一是课本,二是教参。这是不无道理的,因为上语文课,大部分老师都是按照“时代背景→解释课题→生字正音→段落划分→归纳段意→中心思想→写作方法→讲解习题”这样的模式给学生上课的。有的文章本来文学色彩很浓,形象鲜明,但按以上的程序一讲,有血有肉的文学形象就被割裂开了。这种呆板的讲课形式扼杀了学生对知识探求的新鲜感,所以有的学生干脆买一本教参自己看,上课就根本不听,这是导致学生厌学的又一原因。
  三是语文考试无信度,这是学生厌学语文的最根本的原因。由于语文课本身的性质特点所决定,学生对语文考试抱无所谓的态度,总认为学语文考高分难,如果说语文能得满分那简直是“天才”,如果语文考试得零分,那是十足的白痴。那些平时脑瓜子灵活,也很勤奋的学生到考语文时不一定能得高分,而平时爱贪玩,就在考前突击突击的那些临阵磨枪者,不一定就得不到高分。加之目前全国都时兴选择题,有的学生说,这是算命题,谁的命好谁就可以得高分。虽然命题者的本义并非如此,但实际产生的效果有时却是这样难以使人相信。
  针对以上情况,笔者认为只要摸准了病因从而对症下药,学生的厌学情绪便可以得到扭转。
  
  首先,应该充实教材内容,变小课堂为大课堂,教育学生多读名著
  
  说实在话,一个学生在初中三年时期,仅靠学几本教材就能说语文程度有很高,那是不现实的,因为语文课要求学生掌握的东西太多,不管天文地理、政法历史、物理生物、化学数学都要懂一点,否则知识面就不广。由于知识面的不广就会使学生对新生事物的判断能力减弱。语文老师不仅要教学生学好课本知识,也要会学课本外的东西,如:报刊、广播、电视电影中有用的知识。虽然这些都不是课本知识,但都与课本有关。但能大在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平时我鼓励学生多写多看,然后我把学生的优秀习作推荐到电台广播和报刊发表,稿件一旦被用,学生还可以得到稿酬。这样学,学生认为学语文实用价值大,见效快,很实惠,从而抛掉了厌学情绪,自觉地创设了学习语文的浓厚氛围。另外,我还每期要求学生读一部中外名著,在读名著的同时要做读书笔记和写读后感。同样的时间,而我教给学生的知识较其他老师要多得多。
  
  其次,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课堂上切忌照本宣科
  
  教师给学生授课,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如紧扣大纲,以书为本,精讲多练等等。但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一味照本宣科,不调查学生,不理解学生,只想完成教学任务,那是徒而无功的劳动。叶圣陶老前辈一再向我们语文工作者叮嘱过“教是为了不教而教”,由此可知,在课堂上给学生讲死知识要少,要多教方法,授人以鱼,解一餐之馋,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是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应该把它看成是一门综合艺术的表演,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的形象不仅是知识的化身,也是学生人格的向导。所以教师在上课时切忌照教参念,而应该立足课本,对知识讲深、讲透、讲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一篇课文包罗的东西很多,就内容而言,可能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还有写作方法、构思谋篇、遣词造句等等。如果一味的都讲,面面俱到,学生听起来就会昏昏欲睡,而部分老师为什么会津津乐道这种填鸭式的讲课形式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观念没有转变,恕不知,课文是讲不完的,永远也讲不完。一个学生到学校里听老师讲课的时间与一个人的一生时间相比要少得多,那么大部分的时间都要靠自己学,所以老师变着法子的主要目的是要学生自己学会读书。
  
  再次,改革语文考试制度是遏止学生厌学语文的关键
  
  如今学生厌学语文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语文考试无信度。一年一度的中考,虽然没有文字说明这是语文教学的指挥棒,然而应试教育的升学率却像一块巨大的石头压在全国中学语文教师的心里。纵观多年的中考语文试卷,不难发现,真正语文课本上的东西考得很少,有时甚至全无,而中学老师在给学生上课时又一再强调要以书为本、以书为纲,可是到头来书上的习题一个都没考,这又怎么叫学生接受课本,去专心听讲?另外,还有一种奇怪的现象,无论大考还是小考,月考还是中考,往往平时学习认真的同学不一定在考语文科时得到高分,而其他任何一门功课,平时学习好的学生到考试时一般都可以得高分,只有语文这门学科反差太大,叫学生和老师都无法捉摸、无法理解。
  综上所述,一言以蔽之,要想让学生不厌学语文,让他们自觉认识到学习语文的重要,除了教师努力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外,改革语文考试内容,增加语文考试的信度,恐怕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了。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学习动力是影响英语学习的重要因素,本文从英语学习动力代写论文的作用、英语学习动力种类、影响英语学习动力的因素和激发英语学习动力的方法等方面来论述这一观点。  关键词:英语学习 学习动力 激发    学习动力一直被认为是影响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获取英语知识,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它是一种指向学习任务的动力,求知的欲望。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动力这一英语学习的重要因素:
期刊
农村学生相对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差,即便是有微机室,由于师资严重匮乏,也很少用的上,农村小学开设英语课更是困难重重,导致学生英语能力普遍较差,记单词常常借助汉语或拼音,死记硬背,到了中学不得不从 26 个字母教起,教学任务十分繁重。因此,很有必要对学生记忆单词能力加以培养,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掌握方法,攻克单词难关。笔者从以下两个方面作了尝试,效果较为理想。    一、创设最佳心理状
期刊
高一《思想政治》主要是介绍经济方面的常识。经济,在经济学上是指社会物质生产和再生产的活动。在以生产劳动为基本形式的社会实践中产生了社会基本矛盾。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是最活 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因此,高一《思想政治》要抓住生产力这条主线。  1.商品,商品经济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即有了社会分工和私有制以后才出现的,而商品经济的产生、发展又进一步
期刊
1、有关太阳大气层中光球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太阳大气层中温度最高的一层;  B.是太阳大气层中平均温度最小的一层;  C.是太阳大气层中高度最大的一层;  D.是黑子和耀斑活动最剧烈的一层。  [常见错误]:不少学生错选A、D,错误的原因是:未记准光球、色球、日冕三层的温度和每一层的太阳活动。  [辨析] 光球的表面温度约为6000K,色球层的温度自里向外由四、五千度升高到几万度,日冕内
期刊
内容摘要:我相信,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最有创意、最令人叹为观止的画面一定不会没有“活字印刷术”。一个气势恢宏的场面,一曲荡气回肠的音乐,一群了不起的演员,奇特地演绎出中国汉字和“字”的变迁,令世界瞩目,让我们每个中国人都为此骄傲和自豪。在现在这个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数字化、高效率的现代社会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悠久而灿烂的汉字文化,让孩子从小热爱汉字、喜欢书写、养成书写汉字的好习惯,教师在写
期刊
有一样东西,能使铁石心肠变得柔软;有一样东西,能让灰暗的人生充满希望;有一样东西,具有起死回生的力量。这就是——爱。爱,美丽了世界;爱,装点了人生。  在我工作的生涯里,有这样一个学生使我一直难忘,她叫黄爱君。我教她时她上四年级,开学来报名注册时,每个学生都有一个保护人陪着,只有她是一个人来的。她给我的第一印象十分深刻,——个子不高、不干不净、面黄肌瘦、满脸忧郁。  正式上课的第一天,我就把她找到
期刊
虽然“教无定法”,但各种教学方法都会或多或少有它不无遗憾之处。诗云:“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作为语文教师,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加切合学习的主体——学生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我想,这应是我们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一、课文的结构分析模式    “感性认识→深刻理解→灵活运用”与“泛读→精读→研读”   语文阅读的认识过程应是系统而完整的,由浅入深、由易
期刊
体育课的教学同其他任何一门课程相比,尽管在组织形式、教学手段等方面有自己的独特性,但是体育教学也同样强调教书育人,强调教学的方法性、艺术性,要想搞好体育课教学,必须要掌握好教学目标和内涵,以及教学的自身特点,在增强体质的基础上,掌握学生的体育知识和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使他们更好的协调发展,在实现素质教育过程中具有其它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体育教学与其它文化课堂教学的重要区别之一,就是它有明显的生理负荷
期刊
普及少儿美术教育、提高少儿全面素质是当今教育的重点。而如何普及美术教育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提高少儿的全面素质、为祖国的未来造就高素质人才,培养其审美能力、获取美术专业知识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该培养孩子对美术的爱好和学习兴趣,激发其学画的内在动力,使美术教育成为孩子主动去获取“美”、追求“美”的实际行动,使美学教育贯穿于孩子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对美的要求成为少儿学习生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思想品德课教学不仅要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觉悟、道德素质,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也就是说,融知识、能力、觉悟为一体,方能完成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任务。    一、授课之前寓德育于有目的的调查研究之中     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是引导学生走向社会、理论联系实际的好方法。它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