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磨课堂细节 拓展数学思维

来源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zhang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论文探讨了在“让学引思”引领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对于数学课堂教学的认知,课堂是数学思维拓展的主阵地,教师唯有把握教材,认真研读,在教学实践中打磨课堂细节,注重题组训练,使数学思维更全面;注重习题开发意识,让发散思维助力数学学习.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挥洒激情,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关键词:数学课堂;题组训练;习题开发意识;拓展数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1)14-0036-02
  拓展学生数学思维是数学教学永恒的话题,但如何達到完美的效果,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方法.课堂是数学思维拓展的主阵地,这是毋庸置疑的.新课程理念指出,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使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这为数学教学指明了方向,引领所有学生的数学思维,不是只关注班级中所谓的“尖子生”.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不是打造“精英教育”,但是我们利用尖子生的榜样作用激励其他学生,让学生爱上数学,发散数学思维,从内心深处产生对数学学习的激情.
  一、注重题组训练,使数学思维更全面
  在进行五年级下册“转化的策略”教学时,面对例题的教学,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数学思维生长点,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达到举一反三、学一题通一类的效果.下面就教学案例阐述笔者粗浅的看法.
  例1 计算12+14+18+116.
  师:同学们,观察这道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1:这4个分数的分子都是1.
  生2:后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前一个分数的分母的2倍.
  师:你们准备怎样进行计算?
  生3:从左往右按照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计算.
  生4:可以先通分再进行计算.
  师:如果在这个算式的后面再按规律依次加上10个或者更多的分数,你觉得通分的方法方便吗?
  生4:这样的话,会非常麻烦了,应该寻求其他适宜的解法?
  师:看屏幕上的正方形,把这个正方形看作单位“1”,现在我们把算式中的加数依次填入.
  学生动手操作.
  教师选择部分学生的作业展示.
  师:这道算式的和就是图中的什么?
  生5:这道算式的和就是阴影部分,要求阴影部分可以用单位“1”减去空白部分.
  师:那么空白部分占大正方形的几分之几?
  生6:空白部分是大正方形的116.
  生7:我认为涂色部分是大正方形的1-116,我觉得可以把原来的加法算式转化成减法算式.
  师:把加法算式转化成减法算式,把复杂的数学问题转化成简单的数学问题,这就是转化的魅力所在.同学们要根据题目的特点适时地运用转化的方法,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就能体味到数学的乐趣.
  师:14+
  18+116+132+164+1128这道算式,同学们觉得可以怎样计算?
  生8:老师,这个我觉得很简单.把原来的算式转化成1-1128再进行计算就可以了.
  师:请同学们认真地观察算式和刚才正方形图,你们有自己的看法吗?
  生9:老师,我觉得他的想法是错的,这道算式和例题的算式不一样,前面少了一个分数12.
  生10:我认真观察正方形图,发现如果把这道算式用涂色表示,发现空白部分不是1128,而是12+1128,所以我觉得应该这样列式1-(12+1128).
  师:你是根据正方形图列式的,老师现在把正方形图拿走,我们就根据算式,你们有什么想法?
  生11:我觉得借助正方形图分析比较简单,可以在这道算式的后面再加上1128,然后再减去1128,这样算式的结果没有变化.前面的算式相加的和是12,这道算式可以转化成12-1128.
  师:分析得完全正确,这里的12大家觉得可以怎样列式?
  生12:这里的12可以用14+14来表示.我是这样想的,
  1128+1128=164,164+164=132,132+132=116,116+116=18,18+18=14,14+14=12.所以这道算式可以转化成14+14-1128.
  师:同学们在学习数学时,不能光看表面,要认真思考,抓住问题的本质,厘清正确的数学解题思路,避免数学陷阱.
  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大包大揽,没有强加自己的看法,而是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在数学课堂上遨游,在教师的引领下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达到“学一题,会一类”的数学至高境界,这也正是“让学引思”的精髓所在.
  二、注重习题开发意识,让发散思维助力数学学习
  习题不在多,而在精.题海战术与新课程理念相悖,付出与回报是不相符的.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广大一线教师要思索的课题.注重习题的开发意识,引领学生的思维发展,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进行五年级下册“转化的策略”教学时,习题5:计算75+76+77+78+79+80+81+82+83.
  师:同学们,大家是怎样思考的?
  生1:在前面的练一练中,我们学会了简便计算的方法,这道算式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大1,所以符合练一练中的习题解题规律,我再写出一道算式,不过调换它们的位置,83+82+81+80+79+78+77+76+75,两道算式上下对齐,每组数的和是75+83=158,一共有9组,158×9=1422,不过这个和是这两道算式的和,最后再除以2就可以了,1422÷2=795,我这样列式,(75+83)×9÷2=711.
  师:你的分析思路非常清晰,还有其他的想法吗?
  生2:我觉得不要再写出一道算式也可以进行计算,我把第一个数75和最后一个数83相加,再把第二个数76和倒数第二个数82相加,接着把第三个数、第五个数分别相加,每组数的和都是75+83=158,一共有4组,还余下一个数79,我这样列式:(75+83)×4+79=711.   师:分析得真好,数学学习同学们要勇于发表自己的想法,每种同学们在解题时都可以运用,你们觉得哪一种你喜欢用就用哪一种.他这个思路要注意什么问题?
  生3:如果是偶数个数相加,我们用每组数的和乘组数,要注意这里的组数是数的个数除以2;如果是奇数个数相加,我们用每组数的和乘组数还要加上中间的数,注意这里的组数要用数的个数减去1以后再除以2.
  师:他把这种計算思路阐述得非常到位,这些注意事项同学们要认真理解,所以老师倾向于第一种解法,简单些.当然,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同学们,还有其他的想法吗?
  生4:我发现这里一共有9个数,中间的数79是这9个数的平均数,我可以这样列式:79×9=711.
  师:你们赞同他的想法吗?
  师:是的,这种想法最简洁,非常棒!数学学习贵在思考,希望在数学课堂上同学们放飞你们的数学思维,向老师和同学们展现你的数学智慧.针对这位同学的解题思路你有什么看法吗?
  生5:如果在这道算式的后面再加上84,他这种方法似乎就不好用了.
  师:大家觉得现在该怎样考虑?
  生6:我是这样想的,现在有10个数,那么最中间的是两个数79和80,所以它们的平均数是(79+80)÷2,再乘10就可以求出结果.我这样列式,(79+80)÷2×10=795.
  师:平均数是(79+80)÷2,大家同意吗?
  师:是的,他的想法是对的.现在我们看这种解法和我们的解法比较起来还简便吗?
  师:差不多,我们在解题时,要把握题目的特征,不然匆忙地总结数学结论,这样很容易出错的,我们要大胆猜测,细心归纳.
  数学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打磨课堂教学细节,把数学课堂打造成学生数学思维驰骋的舞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把课堂的主阵地让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互相之间善于交流,在彼此的交流中迸发出思维的智慧之花,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切实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锋.让数学课堂教学研究成为一种习惯[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3(1-2):112-113.
  [责任编辑:李 璟]
其他文献
摘 要:排列组合是高中数学中相对独立部分,其中立体几何模型中的涂色问题是师生反映较难的部分,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要求较高.由于题目变化多端,结构复杂,思考过程容易出错,解答思路灵活,答案检验和纠错困难,本文以排列组合问题的一个错误解法为例,分析排列组合中涂色问题的常见认知错误,研究其产生错误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关键词:排列组合;常见错误;分类讨论;立体几何  中图分类号:G63
本文从一道高三测试题出发,介绍了五种求解最值的方法,通过这些求解方法,可以让同学们掌握根据已知条件求二元最值的基本方法,辨别各种方法的适用题型.
摘 要:通过数学学习,学生能提升思维品质,促进素养发展.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以让他们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将认知转为素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思维品质;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1)14-0002-02  将数学教学与素养发展融为一体,就需要教师不断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具体来说,需要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以让他们发现
摘 要:数学作为高中阶段的基础学科,也是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学科,加强高中数学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学生的解题反思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可以促进学生提升解题能力,掌握和利用数学知识,有效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在数学解题中,注重学生解题能力培养的同时,要加强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对高中数学解题教学提出几点培养
摘 要:初中生学习数学时,他们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上课一听就会,一做题就废.对于这个问题存在的原因就是初中生普遍缺乏逆向思维能力,只会对题目顺向分析,这也是许多学生难以突破数学瓶颈的原因.所以本文以逆向思维在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应用为主,分析其意义以及讨论其有效运用策略.  关键词:逆向思维;初中数学解题教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1)14
摘 要:函数思想是高中数学中的一条主线.高中数学中的初等函数、数列、解析几何、不等式等问题都可以转化为函数问题求解.本文主要例举了函数思想在其中几个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构造函数;思想;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13-0019-02  函数思想的本质是指应用我们所熟悉的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去分析问题、转化问题进而解决困难问题的思想.
三角函数最值问题是高中数学各类测试的常考问题.一些习题技巧性较强,需要运用一定的方法才能顺利求出答案.为使学生在解题中少走弯路,掌握不同题型的解题思路,教师应结合具
摘 要:小学数学作为一门非常重要的主科之一,具有较强的逻辑推理性,是学生进行理论学习的基础.图形与几何的学习作为数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了几何的存在让我们对数学的印象不仅仅只是数字之间的计算,还有关于图形的一些变化等问题,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所以学生能够学好图形与几何对后期数学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
新课标要求积极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将日后的教育重点放在自主参与、积极研究与勤于动手方面,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积极的创新意识.初中数学课堂需要加重数学实验教学
摘 要:本文给出了圆锥曲线非通径焦点弦和通径一个端点构成的三角形中,其三边所在直线的斜率间的关系.  关键词:圆锥曲线;焦点弦;通径;斜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13-0007-02   参考文献:  [1]赵春祥.例析圆锥曲线的焦点问题[J].高中生学习(试题研究),2016(12):40-42.  [责任编辑: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