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具匠心的历史还原

来源 :小说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aa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寻根的渴望使历史对人永远有奇妙的诱惑力。尤其当那些英雄人物和传奇故事因为种种原因而被罩上层层迷雾的时候,好奇心更会激发人探看的冲动。李兆麟将军之死就是这样的一个谜。多年来,我一直为这个英雄之死感到惋惜。他经受了历史带给民族的巨大苦難,可是当就要分享胜利果实的时候,却突然地撒手人寰。更令我难安的是,到了花甲之年,还不知将军遇难的真相。因此一听说唐飙的长篇小说《谋杀1946》就是对这一历史之谜进行揭秘的,我毫不犹豫地就选中了它。几乎是一气呵成地读完了,应当说,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我有一个观点,就是凡称作历史小说的,必须具有历史的真实性。这种真实还不是那种虚无缥缈的所谓本质的真实,而是事件的真实。否则就不能叫历史小说,最多只能叫以历史为题材的小说。当然这并不妨碍一个小说家的创造。因为同一历史事件,你站在不同的角度去阐释,就会得出不同的历史。历史小说家的高明大概就在这里:不是你编撰了一个远离历史真实的刺激人想象力的故事,而在于你对历史的解释别有一种深度。正是这种深度使人崇敬智慧并要智慧地去思索人类社会的问题。从这一观点出发,我觉得《谋杀1946》具有高度的历史真实性。其真实在于从具体事件出发,对李兆麟将军的死因作出了别有新意的开掘。长期以来,我们被一种宏大的历史叙事所牵制,一直把规律或必然性当作解释历史秘密的万灵钥匙。而其实历史也常常是无数个偶然性的堆积。唐飙先生并没有抛弃历史必然性的观点,但确实让我们看到了偶然之手对历史的扭曲和塑造。
  就李兆麟将军之死来说,就没有逃脱历史偶然性带给他命运的悲剧。一个在枪林弹雨中驰骋十几年的将军,所遇到的暗算、险境不胜枚举,但他都能化险为夷,走到了全胜的边界,这足以说明他不但是一个神勇的将军,而且是个足智多谋的将军。可是对于打进中苏友协当秘书的女特务孙格玲的电话他却丧失了警惕。无论她通知的开会地点,还是她通知的开会内容,都令人怀疑,而他竟然轻易地上了敌人的鱼钩。这确实让人想到了一个谚语: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面对英雄的这种遇难,我们一方面感到无限的怆然,另一方面也感到无法抗拒的人性真实性:英雄是人而不是神,历史从来就不是神的历史。小说不是孤立地写偶然。它的另外一处紧关节要的细节也强烈地渗透着这样的意识,就是李兆麟将军赴会前,坐车突然出现故障,以致警卫因为修车而没能随同前往。我们不能构想警卫员跟随会有什么样好的结局。但以往警卫员从来都是贴身紧跟,把敌人的一次次暗杀活动化成泡影。这一次却是出人想象的意外。由此谁又能否定意外对人命运的裁定?偶然令人猝不及防,偶然令人悲叹。可是有了这种悲剧意识无论如何都能增强我们认识历史和人生的厚度,提示我们格外地珍视生命的进行时。
  小说另一新颖别致之处是构思的奇巧。和以往的历史传记小说不同,他写李兆麟将军遇害,却不以李兆麟将军的行动作线索,而是以李兆麟将军的警卫员李桂林作为小说的结构圆心。从这一视角来看李兆麟将军的历史活动和精神风貌,更具有客观真实性和可信性。在作这样的艺术调度的同时,作者并没有把警卫员李桂林当作单纯的叙事线索,而是把他当作一个独立自在的人物予以精心的描绘。如果说由于把握革命队伍中的高层人物存在种种难度,李兆麟将军的形象还有点流于公文化,那么对李桂林形象的刻画则更有立体感。尤其对他的机警和责任心写得比较透彻。因此不只是李兆麟将军的被害成为读者时时关注的线索,李桂林的行动也构成了一种悬念。这两条线索互为表里,互相衬托和说明,使小说激荡着多重音响。
  我们从这里看到的不只是英雄的历史,同时也是小人物的历史。“红花再好也得绿叶扶持”,这个浅显的道理经常挂在我们的嘴上,唐飙先生用小说的技法还原了那段历史,但他对历史真相的还原却让我们理解了历史形成的重要元素,那就是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和他们在重造历史过程中的作用。下面的表述不算夸大,如果不是李桂林的保护,不是他将日伪余孽、国民党特务、土匪残渣等多次暗杀活动一一扫灭,很难说李兆麟将军从苏联边境返回哈尔滨的路上会不会早就出现意外。就这一点来说,英雄虽然站到了历史的前头,可是塑造英雄、把英雄推到历史前头的却又是民众。所以享受历史荣耀既有可歌可泣的英雄,还有许许多多并不为人所知的普通人。他们理所应当地成为新世界庆典的主人。由此我们也赞赏唐飙先生的平民写作立场,他在解读历史的过程中引入了公正的历史观。
  《谋杀1946》由北京盈华文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改编成三十六集电视连续剧《黑土热血》,并作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献礼片在中央电视第八频道黄金时段播出,收视火爆受到观众好评。由长篇小说转化成电视连续剧,从一种文学样式变成另一种文学艺术样式,是唐飙先生长篇小说的又一成功之处。
  作者简介:张景超,男,生于1943年。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曾任院现当代文学学术带头人,所著《文化批判的背反与人格》在国内颇有影响,系著名的文学批评家。
其他文献
洲上人老得快,五十挨边就叫“爷”。  张爷起得早,一睁眼就叽叽咕咕唱曲。本来他就是不做声,下巴也老往下掉,一唱曲就更是嘴歪眼斜:  栀子花开十二匹,  六匹高来六匹低。  六匹高来开得早,  六匹低来开得迟。  我今摘花不得时。  刚刚还鼾声如雷的杨爷被吵醒,骂:  老色鬼,号丧!唐寡妇没准哪天就给你号死了!  杨爷因为夜里喝酒,瞌困重。每天早上都是张爷唱曲把他吵醒。他一边骂骂咧咧,一边忙忙乱乱地
期刊
他从四川那边过来。四川那边龙门阵多。他胡子很长,垂胸,看不出他多大年纪,六十岁,或者一百多岁。他声音洪亮,一定是摆龙门阵练出来的。场子小,声音细了,在场人听不见。他的听力不好,别人对他说话,也不可细声。他不聋,耳朵里一直藏着某种秘密。他吸水烟壶,白铜的水烟壶,刻有古老的文字。粗丝绳系上挖耳勺 。那挖耳勺是银质的,有花有纹有字。摆龙门阵场合,他挖耳朵。耳朵里滚出黑芝麻粒一样的东西。他一粒一粒地拾起,
期刊
画画是爱玲的茶余饭后事,也是她人生事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说是茶余饭后事,是因为研习水墨是她十年来写作生涯的业余爱好。罗丹说的好,“艺术”是一门学会真诚的功课,有了真诚,才能孕育出真正的艺术。爱玲的作品之所以具有一种动人的力量,我以为不是娴熟的技巧或一味模仿,正是她作品中透露出来的真情趣。  人有情趣不难,但难得真诚,不然就小了滑了。她是一个真诚的人,诚恳、质朴、醇厚,灵性极高,有时候不免有几分
期刊
1.雪的故事  书评家沈敏在孙周的小说《囚徒或爱的遁逃》中,看到了其引用的雪等四十九个女外遇者的口述实录。孙周声称,这些故事最早见于李文出版于一九九七年的著作《外遇的精神分析》,但李著充满了篡改、歪曲和编造,他撰写此书完全是为了驳斥李文。雪的故事,在李文著作《外遇的精神分析》中排序第十六,是沈敏看到的最匪夷所思的外遇故事,不仅口述者雪否认了他们不是在搞外遇,而其情形及最终结局也让人无语。  “阳就
期刊
我被宣传部的头儿喊到办公室,说是上级要在我们这召开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现场大会。点名要我们局在会上做经验介绍。要知道,咱们领导是个要强的人,更是个要脸面的人。所以要我们下基层筛选一位退耕还林方面的最佳典型人物,领导还特别叮嘱,这次参加会的最小的都是管营林的副场长,事迹一定要超凡的突出,让大家听了,要感到震惊,要受到鼓舞,让上级领导在最后的总结会上能有滔滔不绝地表扬也好,夸赞也好,号召其他单位向我们学
期刊
我是在考察章草发展脉络的时候,知道宋克这个人的。但那时候并没有深入考察宋克生活的时代以及他的交游经历,完全是凭借着他给后人留下的对三国时代皇象所书《急就章》的临习作品而得到些许感知。那是一种不太好的感觉,感觉宋克在书《急就章》的时候锋芒太露,这和章草那种古意盎然的气息不大合拍。章草又叫古草,体现一种含蓄的力量,到宋克这里力量几乎完全外泄出来,所以难免给人以“狂浪”的第一印象。  虽然中国古代有字如
期刊
1  近些年,梦里不知身是客,常把他乡当故乡。哪怕守家待在省城,或看儿孙去趟北京,甚至到了发达国家都城,竟也如此。  去年深冬,我在海南当候鸟,白日梦里正与故乡风雪说话,忽被梦外风雨中的手机铃声唤醒。大哥啊,我是贵双,刚从沈阳过来,一会儿去看看你!我这才跳出梦境,孙悟空似的一个跟头翻回海南。  手机里叫我大哥的贵双,姓万,不是我弟弟。用老家那边约定俗成的语意翻译,说来看看我,便是啥功利目的也没有,
期刊
修建中东铁路时,沿线建了许多大小不一的车站。碱沟是地道的三等小站,它是沙俄人在铁道线上拉拉的一个蛋。  暮色低垂时,一个圆滚的身子,从候车室宽大木门的缝隙中骨碌进来。木门在她身后颤动两下合上的那一刻,大雨在她身后倾盆而落。检票员咣当地关上检票口的铁闸门,拎着检票钳子朝售票口大声小气地喊,这鬼天气,傻逼才出门。检票员使劲地斜楞一眼刚进门的她,还厌恶地把一口痰吐出来。检票员乜斜着眼神儿冲着售票口,吹一
期刊
一  我始终感觉,下午五点多的时候,夕阳丰盈地照在那栋家属楼的玻璃上,他家便着火了。  “土豆粉太咸了,加点醋。”母亲说。  “就这吧。”我低着头狼吞虎咽。  “我上午看手机说是让我收快递,两百箱巧克力,不知道是谁订的。我让他下午再送。”  我终于停下了急促地吞咽:“你要重新就业?”  “才不,回去看看再说吧。”母亲抬起音调。  “卖了吧,能赚不少钱呢。”处理掉这些值钱的“垃圾”不是件容易事。  
期刊
1  玻璃窗布满苍蝇的粪便,里面有一片夏夜的黑暗。王小夏把鼻子和脸压成了扁形,看久了,他才看见供销社的黄高丽。黄高丽的脸浮在花花绿绿的货架上,像挂了一张黄烟叶子。黄高丽起身卖货,王小夏看见黄烟叶被阳光点亮的部分微微掀动,而另一半烂掉在黑暗里。  我爸叫王国良,我妈叫崔金枝,我叫王小夏。王小夏背着手,眯眼从一束阳光中仰脸看。柜台后那张笑脸像漾动着的水波。很好,你,聪明的!王国良的朝鲜族酒友听完王小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