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雪的故事
书评家沈敏在孙周的小说《囚徒或爱的遁逃》中,看到了其引用的雪等四十九个女外遇者的口述实录。孙周声称,这些故事最早见于李文出版于一九九七年的著作《外遇的精神分析》,但李著充满了篡改、歪曲和编造,他撰写此书完全是为了驳斥李文。雪的故事,在李文著作《外遇的精神分析》中排序第十六,是沈敏看到的最匪夷所思的外遇故事,不仅口述者雪否认了他们不是在搞外遇,而其情形及最终结局也让人无语。
“阳就是一座大山,如果我无法像沉香将它劈开或像愚公将它移走,就让我爱欲的暴风雪将其覆盖!这是我见他时的感受。但他也像一艘潜水艇,不知不觉地潜入我内心的深海。”雪说,“我们是真心相爱的,这毋庸置疑。尽管我们争斗了无数次,但总能冰释前嫌,回到最初的爱情。这就够了。这够了吗?我也很茫然。遇上他,我很难简单地说到底是幸还是不幸,这得视我的情绪或他的反应来定。我们无法在一起了,又不能分手,这就是我们的僵局。如果时光可以倒流,让我重新选择,我还是愿去爱他。否则,我从来不会知道爱的滋味。当然是真爱,如果不是造化弄人,我们不可能不厮守一生——我是说如果都是未婚或单身者,将会成家并过上一辈子,不知有多幸福!无论是我还是他都不可能再爱别人了,不管精神还是身体,我都能确定彼此的无限忠诚,即使艰难如现在,也是这样。我最恨‘外遇’这个词语,也许有的女人是满足于肉欲或男人绕着转的感觉,而我不是。只有爱情才是唯一的力量之源,犹如倏忽而至的电流,至于发光的是身体还是光管,这有什么要紧?”
采访者李文问:“既然他真爱你,那么什么时候爱上都不算晚。相见恨晚这样的借口,好像不适于你这种内心独立的女性。”
李文的问题遭到了雪的迎头痛击——大意是李文的想法太自私了,太不体谅阳的难处了,要不就是根本不知爱为何物。雪的情绪差点失控,而让采访几乎难以为继。雪的反驳让孙周很痛快,他用五百字读后感来支持雪的观点。
雪说:“阳是不可能离婚的。要离也离不掉,他的老婆就是要将他活活折磨,至死方休。本来他们之间没有半点感情,这是有利于我的,但他们之间弥漫的雾霾也使我呼吸困难。这样,我无法再往前推进一步,已被定位于最恶心的‘外遇’或‘偷情’的境地,这是我无法忍受的。拜托你不要再将我描述成一个外遇者了,我只是去爱。另外,我为了堵住你们这些人的嘴,早就成功离婚了。因此无论是从形式还是内容或别的什么见鬼去的角度而言,我都只是一个恋爱中的女人,而不是什么外遇者,哪怕我爱上了一个有妇之夫(孙周有点幸灾乐祸地点评:但雪的‘爱人’还一直在搞外遇啊)。我可以慢慢等,我坚信,只要有爱,就会有一切!”阳曾跟雪说过一个故事:一条经过沙漠的河流,出现了危机,它要么干涸,要么放下自我,聚拢成云朵,越过辽阔的沙漠——河流本质的那部分将会被风带走,而又在山的另一侧变成一场雨,重新形成一条河流。他就是风,而雪要信任他。
雪对阳的每一句话都深信不疑。但他们越来越难以达成的“见面”仿佛已被人诅咒,甜蜜已远远少于恐慌。雪“收支”不平衡了。如果连面都见不上,那“放下自我”有什么用?她就要干涸了。她在漫长的煎熬中等待他的约会,见面的狂喜又让她无法适应接下来暗无天日的孤寂。雪觉得自己越来越像是奥德修斯的妻子了。奥德修斯远航十年,珀涅罗珀在漫长的等待中坚贞不屈,拒绝了无数的求婚者。雪当然也不乏追求者,但她除了阳谁也不爱。那个关于等待和考验的故事,她是在一场叫《何为爱,如何爱》的情感讲座上听到的,但她不太明白故事的寓意。那天下午,陽作为爱情心理学的专家来主讲(沈敏旁注:看来阳比史更有学问,史只是一个普通的读书人)。阳授课的内容不是针对少男少女探讨恋爱技巧,而是针对被情人伤害尤其是有爱情有创伤的中年女性恢复心理健康。至于男性通常只会给人带来伤害而毫发无损,这是主办方弄的噱头。那时,雪婚姻幸福,性爱和谐,丈夫事业有成,对她也呵护备至。她去听课很偶然,刚好那天无所事事,也对内容略感好奇。
但阳的第一句话就粉碎了她的头脑(她相信不少女人也有同感,但只有她“有幸”被选中):“所谓的‘幸福家庭’有多少真正地存在?更糟糕的是,所有家庭的不幸都是因为缺乏情爱吗?我相信不是。不幸的家庭中可能存在情爱,是情爱导致了它的不幸。情爱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促进幸福,也能招致不幸!”这句话让雪重新思考她的婚姻生活,那种清汤寡水的幸福可能是廉价的。是的,她的家庭并不缺乏“情爱”,但是缺少激情或某种阳在演讲中一再强调的创造性。
孙周在引用李著时评论说,在阳的演讲之中,大量征用了C.S.路易斯著的《四种爱》(汪咏梅译)一书中的观点,有不少段落甚至直接搬取,但阳“拿来主义”而不作任何说明,这显然非君子所为。李文笔下的知识分子,大多是诗人、作家或艺术家,如B、M、白、刘、王、龙、山、史等等,就经常高谈阔论乃至信口开河,但往往是引用他人著述而又不作注解——这个责任当然得由李文来承担——可以说他是一个惯犯了,如果谨慎地说,他是一个抄袭者而《外遇的精神分析》是一部剽窃之书,这应不算过分吧。沈敏觉得孙周是鸡蛋里面挑骨头,见风就是雨。其实,李文笔下的人物在引经据典时,总会注明出处,譬如“阳”在讲演中,就说过“他”的观点来自C.S.路易斯,虽不够详尽,更没有一一标出,但对于一次讲演来说,也算是有交代了。孙周不是视而不见,就是有意为之。孙周进一步上纲上线,断定李著乃是抄袭之作,这就不负责任了。
阳在演讲中说:“也许,你得适当区分一下情爱跟爱情的不同,情爱基本上是一种欲望,是肉体性的、物质性的;而爱情更多的是精神性的、灵魂深处的,有点像从未喷涌的地下源泉,当然它并不排斥肉体之欢。还是C.S.路易斯说得好,我很想将他的观点跟大家分享——爱情中肉欲的成分或动物性,我称之为性爱,而在‘爱’中发展起来的、人类特有的一种性欲,我称之为爱情。基督教对爱给予肯定,圣约翰说:‘上帝就是爱’。佛教徒却认为爱欲是人类痛苦的根源,叔本华可能受此影响,弗洛伊德则将理比多作为痛苦或快乐的根源。《圣经·哥林多前书》说,‘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凡事包容’。但基本上是禁欲的,儒家也有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法。而爱情当然比性欲更深邃、更丰富、更神秘也更美。当一个人的性欲被满足之后,仍然对其本人充满渴望,这也许就不仅是性爱的渴欲。对女性来说尤其是如此——依然想他,继续想他,而不仅限于或特指他的性器官。这个时候,爱情诞生了。当然,在有性行为之前也可能诞生爱情。在爱情的潮水上涨之前,性欲只是沙滩上的小水洼。当爱情的潮水到来之后,冲垮沙丘,形成岛屿,在新浪潮的推动下,终于淹没(而不是取消)了天性中的性欲。而奥威尔更喜欢将性欲保持在自然状态,不受爱情的污染。在小说《一九八四》中,那位可怕的男主角在与女主角做爱之前,问:‘你喜欢干这事吗?我指的不只是和我,是指这事本身。’直到对方回答说‘我非常喜欢’,他才感到满意。这解释了爱情的重组:没有爱情的性欲追求的是它——这事本身,而爱情追求的是爱的对象。不是情侣说他们想把彼此‘吞下’,就是在极力表达他们的一部分渴望(所表达的有限)。 “弥尔顿进一步表达了这种渴望,他想象天使类的造物拥有光质的身体,能够彻底穿透彼此的身体,而不是像我们这样只能拥抱。查尔斯·威廉姆斯说‘爱你?我就是你’时,也表达了一些类似的含义。没有爱情,性欲就像其他欲望一样,只关系到我们自己;有了爱情,性欲就关系到爱的对象。性爱就是一个爱恶作剧的神灵,与其说像神,不如说更像小精灵,把我们嘲弄,这是性欲的可怕之处。而爱情同样有其可怕之处,当然伟大的爱情标志是,宁愿与心爱的人分担不幸,也不愿意在其他条件下享受幸福。我宁愿这样也不愿分离,宁愿有她的痛苦,也不愿没有她而幸福。只要两颗心在一起,心碎也愿意。
“诸位扪心自问,若非如此,就不能说是爱过——有时,受苦正是爱存在的证据。”(孙周抨击说,这是关于爱的学说的大杂烩,无非是在宣扬一种无条件的爱,东拉西扯,似是而非,蛊惑人心,阳想将性欲跟爱情相区分,其实这是徒劳的。沈敏觉得孙周有失公允,他经常为了攻击而攻击。其实,阳在演讲中引用的来自C.S.路易斯的原话,是精当而贴切的。只是阳将他人原话跟自己的话语混在一起说,确实不够严谨,这也难怪给人口实。)
“朱大可在《神话》一书中解构了中国古典爱情的四大传说——《鹊桥仙》是一个双黄蛋,其实包含了牛郎织女及董永七仙女这两个故事。下凡嫁给董永的仙女,其原型乃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大力神阿特拉斯的第七个女儿墨罗佩(其前夫是推巨石上山的西西弗)。而织女居然难耐寂寞,红杏出墙,跟郭翰大搞外遇。《白蛇传》则是蛇爱的不能承受之重,朱大可进一步指出:法海以阳具化身的宝塔镇住白蛇,只是一个象征的占有仪式,而伤害白娘子的真正元凶乃是许仙,这有冯梦龙的拟话本及梦花馆主的《白蛇全传》可资佐证。至于梁祝故事,并非‘蝶恋花’而是‘蝶恋蝶’,这乃是一个‘男同志’的比翼双飞。至于孟姜女作为女高音歌唱家哭塌秦始皇超级围墙的哭声,不仅是反抗暴政的号角,也是捍卫爱情的铁盾。然而,这都是爱情的悲剧,尤其是女性受的创伤之巨,恰好证明了雅克·德里达的观点:‘我们所有的爱都是不可能的。’这跟佛教徒对爱欲的根除或否定相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美人无非白骨骷髅,肉体转瞬即化飞灰,一切都是虚空的、流逝的。
“在这里,我想向大家介绍唐·库比特《不可能的爱》一书的观点,进入后现代社会,上帝已死,何况爱神丘比特?但爱却是永恒涌动着波涛的幽暗之海,如何去爱而又能避免痛苦?叔本华主张摒弃肉欲,但他本人从未做到,他不得不承认,一个人不到七十岁就不可能扼制性欲。生活本身是最大的宗教,我们要过一种勇敢的生活,也就是勇敢地去面对生活本身所具有的偶然的、短暂的和有限的乃至无法把握的一切。不可能的爱包括爱死者、爱大爱及永恒的分离、爱死去的上帝、爱失去的东西及爱不可能的东西、爱不可能的理想、爱无目的之爱等等。爱这种不可能的爱,具有非实在论的性质,爱不可能者,这只能是以非实在论的、表现主义的方式去进行的爱。这种太阳式的生活,也许就是最好的。具体到女性,只是去進行一种爱的本身,这是没有功利性的,自然的,爱本身才是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独立,而不依赖男人及其回报而得到内心的安宁……”
阳最后总结说:“爱情只存在于独立、自由的关系之中,但几乎每一个人都在试图控制他人而实质上被控制。请大家一定要记住,狱卒就是犯人,他们都被囚于同一座监狱之中。因此,我们以爱的名义冲突不断,伤痕累累。约翰·邓恩说,爱不会扼杀我们,也不会自行消失。但你首先得确定是真正的爱情还是性欲在作祟。否则,被爱情伤害就是一个伪命题。”
孙周也承认阳讲的内容很不错,但他认为阳只是一个学舌的鹦鹉,而恰好缺乏他所鼓吹的“创造性”——这也是李文的一贯作风。阳的全部观点来于他人——当然不能简单地将阳认定是李文的化身,但阳的观点无疑都是他设计的,谁让阳是他创造的呢?沈敏在其论著中转述了这第十六个口述,就是因为她被这些观点震撼了。阳嘴上的观点惊世骇俗而自圆其说,当然经过了李文的剪裁、设计及处理,不得不说他处理精当。当然,阳没有个人观点也是事实,他只是贩卖知识,借题发挥,他对佛教的理解更有谬误——不要说受到孙周的抨击,就是她也无法苟同。
那次讲座将雪打碎了。她首先看清了自己的婚姻是缺乏爱情的,而等她得到了阳的爱情,却又寝食难安。阳只是教导她去爱,并让她明白——他是她不可能的爱,而他太太也是他不可能的爱。尽管阳也明白,他再三强调的是,他们之间的爱是存在的、真切的、牢不可摧的。这就够了。爱上不可能的情人,唯一的优点就是不至于因满足而无聊,从而也不会枯竭。但雪却觉得不够,她充满焦渴。她也缺乏正常浇灌而时有干枯之虞。她有一个困惑:“我没有半点控制你的意思,你对太太也没有,而你的太太显然在主宰一切。我想不通,也放不下。但你不可简单地认定我是嫉妒。”阳回答:“我的太太从未懂得爱的滋味,这也是我们无法沟通的原因。我理解的太阳式的生活,就是带着喜悦和阳光去生活,但不要带着任何希望,希望只是幻象。”然而,阳却是苦闷、抑郁的,至少在雪面前表现得像是一个乌云密布或淫雨霏霏的阴天。作为一位心理学专家,他没有解决自己难题的能力,至少,没有办法解决他跟雪的难题。有时,雪想到阳的名字对其生活构成了尖锐的反讽,这两者是一对悖论。雪也充满悲伤。要么她黯然离去,要么无限期地等待下去。
在该故事的结尾,沈敏看到,阳真称不上是一个合格的外遇者。在太太的淫威之下,他不得“外出”,又不能跟雪“相遇”,几乎等同于软禁状态。他们的处境跟牛郎织女好不了多少,牛郎织女还能在特定时刻公开相聚,而他们只能像两只老鼠在地下偷偷摸摸,见不了光。有时,一个月才见上一两个小时,每一次,雪都恨不得立马变成一条河流,融化或汹涌在阳的身体里。后来,她逐渐觉得情欲越来越枯竭,有时连季节河也不如了,随时都会断流乃至干涸……他的身体也越来越像荒漠。雪现在担心,即使没有阳光,她也会像积雪在缓慢地融化、流淌及消逝。让她苦笑的是,她是“雪”,他却建议她去过一种太阳或阳光式的生活,却又给了她一间爱情的黑屋子。 “我说,我有兴趣读一下你的小说。M说,那下次给你带两本。我说,还等下次?待会我跟你上门拿可好?去你太太家还是去情人家?我心说,既然遇上了,你还想跑?老娘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我在家里憋死了,才开了这个心理诊所,也幸亏我懂得如何清空内心的垃圾,才一直活得舒舒服服。我也算阅人无数了,但能说上几句话的人之前还真没有遇过。感谢上帝,天上给我掉下一个M先生。
“我略为停顿,对M说,你现在什么也不用做,只是坐着(沈敏批注:这是禅宗师傅教导门徒的静心办法),你甚至不用听我说话,什么也不用感觉,哪怕是寂静。请你将头脑里的不安扔出去,帕坦加利说,随着气的呼与吸及停留相互交替着,头脑也会变得安静——湿婆说,用任何舒适的姿势,渐渐地在两腋之间,会充满伟大的平和,此刻你跟宇宙源头融为一体,既充满活力,又有和平。你在很快乐的心情下见到一位久已未见的老朋友,让快乐洋溢,我就是这位朋友,我在祝福你,当你感觉或被吸引到心里,那就到达莲的中心了……在这样的拥抱中,你的感觉会如树叶般颤抖,并溶入这种颤抖——现在,你看着我手上的这块水晶,不要看它的边缘或材料,而是注视它中心的透明之处,对了,然后你再将眼睛闭上,你将会看到真实的本性。你的本性在发光。吕说,当光以一个圆圈来运动时,天和地的所有能量、亮和暗的所有能量都被结晶了——湿婆又说,而无论你是醒着、睡着还是在梦中,都将把自己当作光——我悄悄地拉上了厚重的窗帘,室内漆黑一团。我以一种细雨般的声音在吐露:湿婆教导说,在一场黑夜的雨中,进入那份黑暗是所有形式的形式——现在你看到我了吗?只有我才是你真正而唯一的女人,你就要畅饮爱的甘泉了,你不会有任何恐惧。请亲吻我!”
第四十八则外遇故事,至此戛然而止。这一篇口述实录,是李文著作《外遇的精神分析》一书中最让人摸不着头脑的。顶多只是讲述了一对男女的初次见面、交锋而动心的情景,其实是春秋笔法,没有交代他们之后的结局(是分手、结合还是只以‘第三条河岸’的形式流淌?)。书评家沈敏在这则故事的空白处用黑笔作了几行批注:“孙周曾说李文著作所记录的四十九个外遇故事,无一不以分手告终,此处也属一个硬伤耶!看来,吕当时对M施了催眠术无疑,她在勾引M。我有位朋友热衷于灵修或静心,听她说过一鳞半爪,但我对催眠术一无所知。如果说催眠术是一种心理控制,这跟爱又有什么关系呢?M只是吕的傀儡,他失去了觉知和自我,而吕就像精神的猎手在捕获并吞噬猎物。他们之间的交流并不对等。M会快乐吗?他最终消除了不安吗?”
但孙周没有掉以轻心,多年来跟该书苦苦缠斗的经验告诉他,越是平淡无奇的地方,越有可能隐藏着惊人的秘密。他反复拆解这篇文字,又结合李文的手记,跟其他诸篇口述实录作横向对比,试图找出勾连之处。孙周虽一口咬定李文有见不得人的阴谋,却一时又拿不出足以服人的证据。他只是含糊地说,该篇在书中排序倒数第二,却像是一篇前言、导读或后记之类的指示性文本,就像是一幅情欲的地图,其中贩卖着李文关于情欲、性爱及爱情的奇谈怪论,虽然通篇引用了不少大人物的言论,却也掩盖不了他在学识上的浅薄无知、苍白无力乃至牵强附会。依我看来,这只是一篇纯理论的东西,没有采访者,也没有受访者,那么外遇者及其故事亦就纯属虚构。那么,M并非李文(毕竟李文当时尚未结婚),心理医生吕也不像是夫人——这是孙周认定第四十八则故事纯属杜撰的最有力证据。另一个证据是,吕跟网络小说家及打工诗人的那一段,明显有着对“网络大神”的嫉妒及对打工诗人的挖苦,这种酸溜溜的口吻,颇符合李文的“狐狸”习性,且编造的痕迹也太浓了,暴露了李文作为一个小文人的阴暗心理。
3.唐的故事
据孙周著作《囚徒或爱的遁逃》记载,李文著作《外遇的精神分析》中的第六个口述实录,是关于唐的故事,她的外遇经历很短促,却异常惊险——这也就引起了沈敏的重视。该口述不短,一万两千多字的篇幅,倒有六七千字在讲唐是如何引诱史而得手的事。对照来读,唐被分手的理由也很荒诞,至少让沈敏感到毛骨悚然。但她也知道这只是史的借口而已。她并非英这样的外遇菜鸟可比,而是身经百战,深知一个男人要走,女人的眼泪只是白流,根本就无法挽留。
然而,唐极难放下,她付出的更多。为了跟史好上,她费尽心机才捉到这只天堂鸟,但也不过是十几天,就被他奋力挣脱罗网,振翅飞离。她之前从未追求过男人,连婚姻都是丈夫当年苦苦追求她的结果。在婚后遭遇的那些数目庞大的追求者,只有极少数有幸成为她的情人,也许她比男人更能领悟或欣赏“外遇”的精神。如果“外遇”被视为一种合法性的关系或“准婚姻关系”(介乎于婚姻及谈恋爱之间),她肯定舉双手赞成。
唐视性爱如面包,爱情如牛奶。她是一位西餐爱好者,嗜好牛排、鹅肝及吕宋汤。牛排呢,一定要多放黑椒汁或咖喱,她有点重口味,蔬菜和水果倒是其次,而对米饭从不感冒。别人是节食减肥,她是吃肉减肥,肤色天然是小麦黄,像麦芽糖泛着光泽和甜味,使她看上去像西欧海滩上晒太阳的美女,颇具异国风情。她从不担心来自男人的伤害,譬如丈夫或男友有什么不满或举动,她不在乎,这也是一种独立或强悍。她跟丈夫早就达成了微妙的平衡。他们是真正的民主式婚姻,有时还交换对各自新欢的看法,并品头论足——这不妨碍他们在性生活上的和谐或狂野,既民主又集中,充满了消极自由主义的精粹——人只有不妨碍他人的自由。而唐更不担心遭到新男友的抛弃(每次都是她提出分手,并很快就有了新欢)或旧男友的纠缠(在上床乃至调情之前,必约法三章,其中一条就是双方有完全的自由,他人不得干涉,明码实价,童叟无欺)。
唐是一个清醒的人,不做有后患之事。不知为什么,她竟心生厌倦了,肉体依然生猛,大口吃肉,大声做爱,旁若无人,但内心是越来越感到空虚和无聊了。叔本华说,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痛苦,得到了又会无聊(这是史转述的)。以前,她认为鱼与熊掌均已兼得,婚姻和性(或爱情)双全,她还奢求什么呢?但她发现跟哪个男友都没法说一句心里话了。而她从不是沉默之人——莫非这是她日渐衰老的征兆(她才不过三十出头)?一种毛扎扎的、气势汹汹的孤独感像苍耳子的尖刺,钩住了她的心肺,让她的胸口堵得慌。在她的恋爱史(主要是外遇史)中,很少有男友能跟她持续三个月以上,她将青春、肉体和爱情(当然还有炉火纯青的做爱技艺)留给了更多的男人。她日夜兼程,马不停蹄,她是一次次外遇的开拓者,也是终结者——这是她保持活力及快乐的方法之一。她知道有更多更好的男人在等待着她(“要尽可能过更多的生活”,加缪说。这也是史告诉她的,这跟她不谋而合,这些哲人的教诲让她窃喜,仿佛她也是一个外遇上的哲学家,至少也是实干家),但也说明她的裙下之臣还不够分量,像灰头土脸或过于贫乏的小镇,无法使她驻足、留连并定居。 史每天都在读书。那些书很厚,内容又偏,她一翻就头痛或打瞌睡,但从史的嘴里说出来,却那么美妙动听,深入浅出,连他的嘴型也线条优美,让她恨不得立马去亲吻。唐在他那儿知道了萨特和伏波瓦,海德格尔和阿伦特,莎乐美和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男人(那是尼采、里尔克和弗洛伊德,而跟她结婚却从未担任过世俗意义中“丈夫”角色的安德烈亚斯并不算在内),萨福和她数目不详的女弟子,“只要有女人经过我身边,我就想拥有她们”的季诺。有一千零三次恋爱纪录的唐璜,而卡萨诺瓦也有一百三十二次。加缪这样评价唐璜:“当他离开一个女人时,绝对不是因为他不渴求她,美丽的女人总是让人有欲望的,问题是他渴望另一个女人,是的,另一个女人,他正和未婚妻眺望窗外……此时一个年轻女孩转身走到街角,他突然觉得她是他真正倾慕的女孩。然而,就在他寻觅女孩的踪迹时,他突然又分心了,如此反复不断。”加缪进一步指出:“唐璜的生活并不绝望,而是受制于情欲,而情欲生自恐惧,唐璜本身就是恐惧,而恐惧却正是他那魔鬼般的生命欲望。”
在那短暂的交往中,史卖弄他的学识仿佛比跟唐做爱还要起劲,还要陶醉。他跟唐介绍了许多关于性爱的名人名言,这于唐来说只有催情的作用。他说:“亚里士多德说,在交媾以后,所有动物都会忧郁——而男人无疑会更忧郁。弗洛伊德说,在性交过后的一段时间里,男人往往会四肢乏力,疲惫不堪,这恰恰让他们充分感受到了女人的可怕——韦罗妮克·莫捷在《性存在》中也支持了弗洛伊德的观点:奥维德讲述了一个名叫提瑞西阿斯的男人的故事,提瑞西阿斯曾被诸神变成女人长达七年。在作为男人和女人分别体验了性关系之后,他被要求前去裁决宙斯和他的妻子赫拉之间的争辩:男人和女人谁的性快感更强?当他宣布答案是女人时,赫拉出于报复弄瞎了他的眼睛,因为他道破了这一女性的秘密。而柏拉图更早就洞悉了男性或女性的秘密:男人身上的生殖器不听节制,自行其道,有如一头不可理喻的野兽,狂暴的欲望让它想支配一切;而女人所谓的阴道和子宫亦复如是:它们像是住在女体里的活物,如果生气了或不耐烦,就开始搞怪,在体内到处分泌体液,堵住呼吸通道,使得呼吸困难,引发极度的恐慌,同时散布种种疾病,直到彼此的欲望和爱情使得男女结合,犹如从树上摘下果实一样。尼采也说,婚姻要经得起考验,就得承受例外状况。依我看,所谓的‘例外状况’就是婚外恋或性自由,恰如法拉梅兹·达伯霍瓦拉在《性的起源》中所说,现代性文化的出现是启蒙运动的核心部分,并有助于创造一种新的西方文明的模式,即平等、隐私和个人自由的原则。弗洛姆则指出了婚外情的必然及根源:人类变得更清醒,更现实。许多人不再将性的吸引力和爱混为一谈,却认为友好而保持距离的伴侣关系等值于爱情。这种俗人看法虽然能让人更加坦诚相见,却也让人们更频繁地更换伴侣。但是它却不会让人们更容易找到所爱。在高度商业化的国家,婚外情的趋势逐渐增加,这不足为奇。现在的物质世界有百分之九十九的组成物必须每年更新。消费速度的加快摧毁了婚姻体制。”
在史天马行空、滔滔不绝的话语激流之中,她最爱听的还是史关于中国古代房中术的介绍,如对《素女经》《彭祖经》《洞玄子》等秘籍及道家(尤其是吕纯阳)阴阳双修的谈论,这不仅让她在理论上恶补了一课,也让她觉得自己早已无师自通,不禁窃喜。史还略说了中国的春宫画简史以及明末最著名的两种春册题辞《风流绝畅图》及《花营锦阵》。史说:“这些题辞生动传神,当然也是一等一的艳诗。《风流绝畅图》的第一图名《折芦苇》,还不算露骨,我念给你听:‘竿间水净时,那管鱼和鳖。无意戏鸳鸯,有情捉蝴蝶。兰桨衬水肌,扁舟载风月。不学漫橹摇,翻作孤苇折。隔岸芙蓉花,因風亦着力。’”(孙周评论说,这些内容恐怕全都来于荷兰汉学家高罗佩的学术名著《秘戏图考》吧,李文只是一个文抄公而已。沈敏对此倒是闻所未闻,也缺乏学术兴趣。)
后来,唐翻来覆去地回想史跟她灌输的这些哲人语录,他到底要干什么呢?莫非就是为日后的分手作铺垫吗?但看来也不像,她到了这个地步,已如温水煮青蛙(在一种类似于催眠般的暖洋洋的氛围中昏睡过去),却不留意史不知不觉间像换了一个人。他不想跟唐说话了,这跟他们初次相识时有云泥之别,往昔的如漆似胶已不见踪影。
当时,他们相遇于一处高档会所的酒会。史安静得像个哑巴,但气场很大,仿佛他就是这个世界的主宰。那些在卖弄口才或搔首弄姿的一干男女皆是鹦鹉或蜂蝶,而他既不是八哥,也不是花朵,他像一座山那样沉稳。他在看一本很薄的书,书名却很吓人:《会饮篇》。后来,史跟唐说:“这本书探讨的是爱,从低到高,犹如上楼梯似的。正如译者王晓朝所指出的——宴饮的主人、诗人阿伽松谈论的是凡人的爱,而苏格拉底的发言从凡人之爱转到神的爱,很接近使徒约翰的说法(只要我们彼此相爱,神就与我们同在)。苏格拉底说,我们起先爱的是可见的肉身之美,然后爱的是不可见之物,即美的灵魂。由此我们继续爱美的思想和观念,在这种真爱的影响下,我们不断地升华。这样,我们在美的海洋中越来越接近美本身,最后察觉到那不存在于任何具体事物,但却又是绝对、简洁、永恒的美本身。通过这种观照,我们也就成为神的朋友。在爱的引导下,我们抵达这个顶峰。苏格拉底对爱无以伦比的赞美,使人联想起四百年后使徒保罗在《哥林多前书》第十三章对爱的无以伦比的赞美。”
孙周在著作中大力抨击李文对柏拉图的学说只是拾人牙慧,并无新意,他对柏拉图的了解仅停留于“柏拉图式的情人”这个词语。当时唐却很感兴趣,她仿佛在听史布道,就像抹大拉的妓女遇上了耶稣。她听得一头雾水,似懂非懂,但她对“爱可见的肉身之美”早已心领神会,而对“爱的灵魂”或“成为神的朋友”则没有经验而心生向往。
唐以她多年猎艳生涯所炼就的金睛火眼,发现史当时根本就没瞧她一眼,这对她姣美的脸庞、性感的身材、高贵的晚礼服及玉颈上的钻石项链是一个侮辱。而她很不幸地认定,这是一个坐怀不乱的人。但正是他的纯真和柔弱使她心疼。史真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他言说滔滔又默不作声,强悍张扬又怯懦低调,活力四射又静若处子。他仿佛从未经受女性之瀑的冲刷而保持着童真般的懵懂和纯净,让她有做启蒙者的冲动,但估计没那么容易。相较之下,之前那一个个唾手可得的果实,就有不劳而获之嫌。唐认为,只有跟史共坠爱河,才让她有可能摆脱日渐严重的虚无感。史给她这样的感觉,之前暴风骤雨般的情爱生活都是错误或扰乱,而史将会像一道彩虹将乌云密布、雷鸣电闪的天空纠正,并让动荡不安的草木平静下来。史会使她得到净化和升华。他的静谧像一个蓝色的湖泊,而她将像小船那样被轻轻托起、荡漾。她真想像传说中的仙女脱下罗衫,让身体被清凉澄澈的湖水包围。她曾经是一艘情欲的航空母舰,停泊于各式各样的港湾,而她最终在辽阔无边的大海才得到自由。他就是那个大海。或者说,他安静如崭新的木船。她一看到他,内心的波涛就像海啸般飙起,一定要将他拉下水,将他推动、摇撼、颠覆乃至撕裂。总之,不能放过他! 然而,唐深知史这样的男人是不会主动的,又担心他看不起投怀送抱的女人。她想着去搭讪,又怕打草惊蛇,想着不及时表白呢,又怕他溜了或被别的女猎人捕获。真是进退两难,为伊愁得人憔悴。
终于,唐以请教学问的名义,要了史的联系方式。当时,她紧张极了,心跳如鹿撞。她居然有了初恋的忐忑。她暗骂自己不够淡定。她想了个好办法,还是从《会饮篇》入手。她上网查看了相关资料,算是做了点功课,似懂非懂,但柏拉图这篇对话的内容让她欣喜不已。当她听史详尽讲述中国古代房中术时,已知大事可成。史从外表上看,真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啊,而他的复杂性也超出了她的想象,她将会逐渐领略。史在床上的表现比他的嘴上功夫毫不逊色,他的理论和实践在相互印证。这让唐如获新生,在精神和肉体上都有了“与神同在”的幻觉。她是一坛好酒,而他人(包括丈夫)都不识货,只有史是“会”饮之人。她曾经同时跟三到五个男人保持亲密关系,他们对她百依百顺,真是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现在,她决定跟所有的男友分手(跟丈夫离婚倒是不必),她也无法确认自己对史的爱能维持多久。过去她哪一次不是尽情燃烧?但很快就成了灰烬。但等她意识到史才是她能过一辈子而不会厌倦的人时,为时已晚,史已杳如黄鹤。
唐当初以纯情佳人的面目出现,跟史说:“我除了丈夫外,只跟你一个人好过,以后有你就够了,不再需要任何男的了,别人我见都不想见,只有你有能力爱我,配得上我。不能这样说,我也配不上你,但很感恩你让我爱你,我会好好照顾你的。以前是无爱婚姻,很不幸福,心里很苦闷,老是外出吃饭应酬,现在觉得很无聊,这都要改了。我以后就待在家里,等你有空就约我。如果有什么饭局,我也会向你请假,你同意了,我才出去。”史笑了,也不说什么。没几天,唐就知道史其实已有家室,她痛彻心扉,也吃惊非小。她曾旁敲侧击地试探过,如果史愿意娶她,她会立马离婚嫁给他。但史顾左右而言他,也就暂时不便多提。
唐知史不允许她还有别的外遇,而她曾在风月场上如雷贯耳,难保他没听到风声。毕竟果城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倒不如主动跟史有选择地坦白一二,希望争取宽大处理。譬如说,她也曾经喜欢过别人,但现在都断了,保证除了史谁也不爱。后来,她痛定思痛,认为自己犯了大错。
当唐确定已不可能离开他时,就向他表白,她只会爱他了。史抱着她亲,她像一只被主人抚摸的狗那样快活,甚至涌出感恩的泪水。“我一辈子都会听你的话,”唐躺在史的怀里动情地说,“我的身体只属于你。我对你毫无保留,什么都会交给你去支配,包括一切——亦即身体、心灵、以及想得到或想不到的一切,都不会吝惜,这是我的真心话。”史冷淡地说:“是吗?”她说:“那当然!”他说:“那你前天下午在干吗呢?”她说:“我去看了现在正火的电影《泰坦尼克号》。”他问:“跟谁看呢?”她说:“我一个人。”他说:“你说谎,我给你机会再说一遍。”唐毕竟久经阵仗,虽惊不乱,缓缓而清晰地说:“我真是一个人去看的,也是一个人离开影院的,我可没有把银幕里的‘小李子’拐走。”她还为这句调皮话笑了,希望气氛稍为缓和。他说:“你说的这些都是事实,但仍有隐瞒。你在看电影的那一百九十四分钟里,有个男人的手一直在你的乳房摸索,也许还摸遍了你的全身。不管他是你的老相好还是现场勾搭上的,这都说明了问题。”唐矢口否认,情知无济于事,但若承认了,只会更糟。史冷笑,不再争论。唐望着他变得冷漠的脸,知道搞砸了。
后来,唐对采访者李文说:“其实他一直对我洞若观火,将我玩弄于股掌之中。如果我不是太贪心,仅是满足于做他的情人,我想他是不会走的,哪怕他爱上更多更好的女人都不會离开我。我威胁到了他的安全。他不可能为了任何人离婚,当然包括我。他的太太控制着他,而他是心甘情愿的。是的,史说的都是事实。那个人当然是我的前男友,我不是街头妓女,而是一个爱情至上主义者。当我跟史好上后,提出要跟那个人终结恋爱关系时,他同意了。他是个绅士,但提了个请求,说能否陪他再看一遍《泰坦尼克号》。我们是看这部电影时认识的。这是公映的最后一天。我们的关系持续不到一周。我答应了。如果他不是请求而是闹腾,我是不会管他的。但这个请求不算过分,倒不好拒绝。我想将过去洗得一干二净了,好跟史在一起,反正这是见最后一面了,也不会有别的男人了。为了安全起见,我在电话里跟他约好,分头进入,看完了,再分头出去。前男友一见到我,就泪如雨下,说会尊重我的选择,会放手,但我身体的好他再也得不到了,这让他受不了,他保证以后不会再打扰我了,希望能让他再摸一次乳房,这是最后一次了。我也忘了,他说的是要决心记住还是忘掉我的奶及我身体的好,当时也怪我心软,毕竟爱过他,却以莫须有的罪名抛弃了他。我当然不想说分手是因为史。我想着影院里黑乎乎的,也不会有人看到。我就让他摸一次,之后彻底断了,那也好。没想到,就在这点上出事了。我说,只能摸一下,但他的手放上去就不肯放开了,还轻捻我的乳头。我将他的手想象成史的手才略能容忍。我当时就想走了,我发誓,我心里只有史一个。我没想到史会跟踪我,甚至当时就坐在我的旁边或身后也说不定。好长一段时间,我都感到脊梁骨凉飕飕的,仿佛有人或有望远镜在盯着我。”
书评家沈敏看到,唐的被分手,乃是被对方找个借口就打发了。而这个史还处心积虑捏住了她的把柄,恰好跟唐精心准备去勾引他互为镜像。看上去还是唐理亏了呢,她百口难辩。两对情人的含金量都极低,或者说女方是真爱,而“他”恐怕只是因为性爱,这也是通常男人外遇唯一的动机,跟女人重情感不可同日而语;还有一个共同点是,这两个外遇者都是电影爱好者,而“他”处理的手法确实是太像了……她编写这个故事梗概时有感而发,夹叙夹议,写了一千多字,她发现不知何时已成为外遇的精神分析者,不禁哑然失笑。看来,饮食会改变一个人的身体,阅读也会改变一个人的精神。这个故事的结尾不俗,她不忍舍弃。
采访者李文问:“跟史分手后,你的情感生活怎么样?”
唐说:“那已经是另一个故事了。”
作者简介:黄金明,1974年出生,广东人。现为广东省作家协会文学院作家、省作协散文创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兼事小说、散文和诗歌,发表于《人民文学》《北京文学》《小说林》《小说界》《诗林》《星星》《诗刊》《散文》《花城》《十月》《天涯》《大家》《山花》《钟山》等期刊,入选《新中国60年文学大系》《全球华语小说大系》等200多种选本,逾250万字。出版长篇小说《地下人》《拯救河流》,小说集《吃了豹子胆》,散文集《与父亲的战争》《凤凰村的昼与夜》,诗集《时间与河流》等12部。有作品译成英、俄、日、意、蒙、匈等语种。参加诗刊社第24届青春诗会。获得第九届广东省鲁迅文艺奖、首届广东省小说奖、首届广东省诗歌奖、第二届广东省散文奖、第三届《文学港》“储吉旺”文学奖、第三届《广州文艺》都市小说双年奖、第四届《红豆》文学奖。
书评家沈敏在孙周的小说《囚徒或爱的遁逃》中,看到了其引用的雪等四十九个女外遇者的口述实录。孙周声称,这些故事最早见于李文出版于一九九七年的著作《外遇的精神分析》,但李著充满了篡改、歪曲和编造,他撰写此书完全是为了驳斥李文。雪的故事,在李文著作《外遇的精神分析》中排序第十六,是沈敏看到的最匪夷所思的外遇故事,不仅口述者雪否认了他们不是在搞外遇,而其情形及最终结局也让人无语。
“阳就是一座大山,如果我无法像沉香将它劈开或像愚公将它移走,就让我爱欲的暴风雪将其覆盖!这是我见他时的感受。但他也像一艘潜水艇,不知不觉地潜入我内心的深海。”雪说,“我们是真心相爱的,这毋庸置疑。尽管我们争斗了无数次,但总能冰释前嫌,回到最初的爱情。这就够了。这够了吗?我也很茫然。遇上他,我很难简单地说到底是幸还是不幸,这得视我的情绪或他的反应来定。我们无法在一起了,又不能分手,这就是我们的僵局。如果时光可以倒流,让我重新选择,我还是愿去爱他。否则,我从来不会知道爱的滋味。当然是真爱,如果不是造化弄人,我们不可能不厮守一生——我是说如果都是未婚或单身者,将会成家并过上一辈子,不知有多幸福!无论是我还是他都不可能再爱别人了,不管精神还是身体,我都能确定彼此的无限忠诚,即使艰难如现在,也是这样。我最恨‘外遇’这个词语,也许有的女人是满足于肉欲或男人绕着转的感觉,而我不是。只有爱情才是唯一的力量之源,犹如倏忽而至的电流,至于发光的是身体还是光管,这有什么要紧?”
采访者李文问:“既然他真爱你,那么什么时候爱上都不算晚。相见恨晚这样的借口,好像不适于你这种内心独立的女性。”
李文的问题遭到了雪的迎头痛击——大意是李文的想法太自私了,太不体谅阳的难处了,要不就是根本不知爱为何物。雪的情绪差点失控,而让采访几乎难以为继。雪的反驳让孙周很痛快,他用五百字读后感来支持雪的观点。
雪说:“阳是不可能离婚的。要离也离不掉,他的老婆就是要将他活活折磨,至死方休。本来他们之间没有半点感情,这是有利于我的,但他们之间弥漫的雾霾也使我呼吸困难。这样,我无法再往前推进一步,已被定位于最恶心的‘外遇’或‘偷情’的境地,这是我无法忍受的。拜托你不要再将我描述成一个外遇者了,我只是去爱。另外,我为了堵住你们这些人的嘴,早就成功离婚了。因此无论是从形式还是内容或别的什么见鬼去的角度而言,我都只是一个恋爱中的女人,而不是什么外遇者,哪怕我爱上了一个有妇之夫(孙周有点幸灾乐祸地点评:但雪的‘爱人’还一直在搞外遇啊)。我可以慢慢等,我坚信,只要有爱,就会有一切!”阳曾跟雪说过一个故事:一条经过沙漠的河流,出现了危机,它要么干涸,要么放下自我,聚拢成云朵,越过辽阔的沙漠——河流本质的那部分将会被风带走,而又在山的另一侧变成一场雨,重新形成一条河流。他就是风,而雪要信任他。
雪对阳的每一句话都深信不疑。但他们越来越难以达成的“见面”仿佛已被人诅咒,甜蜜已远远少于恐慌。雪“收支”不平衡了。如果连面都见不上,那“放下自我”有什么用?她就要干涸了。她在漫长的煎熬中等待他的约会,见面的狂喜又让她无法适应接下来暗无天日的孤寂。雪觉得自己越来越像是奥德修斯的妻子了。奥德修斯远航十年,珀涅罗珀在漫长的等待中坚贞不屈,拒绝了无数的求婚者。雪当然也不乏追求者,但她除了阳谁也不爱。那个关于等待和考验的故事,她是在一场叫《何为爱,如何爱》的情感讲座上听到的,但她不太明白故事的寓意。那天下午,陽作为爱情心理学的专家来主讲(沈敏旁注:看来阳比史更有学问,史只是一个普通的读书人)。阳授课的内容不是针对少男少女探讨恋爱技巧,而是针对被情人伤害尤其是有爱情有创伤的中年女性恢复心理健康。至于男性通常只会给人带来伤害而毫发无损,这是主办方弄的噱头。那时,雪婚姻幸福,性爱和谐,丈夫事业有成,对她也呵护备至。她去听课很偶然,刚好那天无所事事,也对内容略感好奇。
但阳的第一句话就粉碎了她的头脑(她相信不少女人也有同感,但只有她“有幸”被选中):“所谓的‘幸福家庭’有多少真正地存在?更糟糕的是,所有家庭的不幸都是因为缺乏情爱吗?我相信不是。不幸的家庭中可能存在情爱,是情爱导致了它的不幸。情爱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促进幸福,也能招致不幸!”这句话让雪重新思考她的婚姻生活,那种清汤寡水的幸福可能是廉价的。是的,她的家庭并不缺乏“情爱”,但是缺少激情或某种阳在演讲中一再强调的创造性。
孙周在引用李著时评论说,在阳的演讲之中,大量征用了C.S.路易斯著的《四种爱》(汪咏梅译)一书中的观点,有不少段落甚至直接搬取,但阳“拿来主义”而不作任何说明,这显然非君子所为。李文笔下的知识分子,大多是诗人、作家或艺术家,如B、M、白、刘、王、龙、山、史等等,就经常高谈阔论乃至信口开河,但往往是引用他人著述而又不作注解——这个责任当然得由李文来承担——可以说他是一个惯犯了,如果谨慎地说,他是一个抄袭者而《外遇的精神分析》是一部剽窃之书,这应不算过分吧。沈敏觉得孙周是鸡蛋里面挑骨头,见风就是雨。其实,李文笔下的人物在引经据典时,总会注明出处,譬如“阳”在讲演中,就说过“他”的观点来自C.S.路易斯,虽不够详尽,更没有一一标出,但对于一次讲演来说,也算是有交代了。孙周不是视而不见,就是有意为之。孙周进一步上纲上线,断定李著乃是抄袭之作,这就不负责任了。
阳在演讲中说:“也许,你得适当区分一下情爱跟爱情的不同,情爱基本上是一种欲望,是肉体性的、物质性的;而爱情更多的是精神性的、灵魂深处的,有点像从未喷涌的地下源泉,当然它并不排斥肉体之欢。还是C.S.路易斯说得好,我很想将他的观点跟大家分享——爱情中肉欲的成分或动物性,我称之为性爱,而在‘爱’中发展起来的、人类特有的一种性欲,我称之为爱情。基督教对爱给予肯定,圣约翰说:‘上帝就是爱’。佛教徒却认为爱欲是人类痛苦的根源,叔本华可能受此影响,弗洛伊德则将理比多作为痛苦或快乐的根源。《圣经·哥林多前书》说,‘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凡事包容’。但基本上是禁欲的,儒家也有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法。而爱情当然比性欲更深邃、更丰富、更神秘也更美。当一个人的性欲被满足之后,仍然对其本人充满渴望,这也许就不仅是性爱的渴欲。对女性来说尤其是如此——依然想他,继续想他,而不仅限于或特指他的性器官。这个时候,爱情诞生了。当然,在有性行为之前也可能诞生爱情。在爱情的潮水上涨之前,性欲只是沙滩上的小水洼。当爱情的潮水到来之后,冲垮沙丘,形成岛屿,在新浪潮的推动下,终于淹没(而不是取消)了天性中的性欲。而奥威尔更喜欢将性欲保持在自然状态,不受爱情的污染。在小说《一九八四》中,那位可怕的男主角在与女主角做爱之前,问:‘你喜欢干这事吗?我指的不只是和我,是指这事本身。’直到对方回答说‘我非常喜欢’,他才感到满意。这解释了爱情的重组:没有爱情的性欲追求的是它——这事本身,而爱情追求的是爱的对象。不是情侣说他们想把彼此‘吞下’,就是在极力表达他们的一部分渴望(所表达的有限)。 “弥尔顿进一步表达了这种渴望,他想象天使类的造物拥有光质的身体,能够彻底穿透彼此的身体,而不是像我们这样只能拥抱。查尔斯·威廉姆斯说‘爱你?我就是你’时,也表达了一些类似的含义。没有爱情,性欲就像其他欲望一样,只关系到我们自己;有了爱情,性欲就关系到爱的对象。性爱就是一个爱恶作剧的神灵,与其说像神,不如说更像小精灵,把我们嘲弄,这是性欲的可怕之处。而爱情同样有其可怕之处,当然伟大的爱情标志是,宁愿与心爱的人分担不幸,也不愿意在其他条件下享受幸福。我宁愿这样也不愿分离,宁愿有她的痛苦,也不愿没有她而幸福。只要两颗心在一起,心碎也愿意。
“诸位扪心自问,若非如此,就不能说是爱过——有时,受苦正是爱存在的证据。”(孙周抨击说,这是关于爱的学说的大杂烩,无非是在宣扬一种无条件的爱,东拉西扯,似是而非,蛊惑人心,阳想将性欲跟爱情相区分,其实这是徒劳的。沈敏觉得孙周有失公允,他经常为了攻击而攻击。其实,阳在演讲中引用的来自C.S.路易斯的原话,是精当而贴切的。只是阳将他人原话跟自己的话语混在一起说,确实不够严谨,这也难怪给人口实。)
“朱大可在《神话》一书中解构了中国古典爱情的四大传说——《鹊桥仙》是一个双黄蛋,其实包含了牛郎织女及董永七仙女这两个故事。下凡嫁给董永的仙女,其原型乃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大力神阿特拉斯的第七个女儿墨罗佩(其前夫是推巨石上山的西西弗)。而织女居然难耐寂寞,红杏出墙,跟郭翰大搞外遇。《白蛇传》则是蛇爱的不能承受之重,朱大可进一步指出:法海以阳具化身的宝塔镇住白蛇,只是一个象征的占有仪式,而伤害白娘子的真正元凶乃是许仙,这有冯梦龙的拟话本及梦花馆主的《白蛇全传》可资佐证。至于梁祝故事,并非‘蝶恋花’而是‘蝶恋蝶’,这乃是一个‘男同志’的比翼双飞。至于孟姜女作为女高音歌唱家哭塌秦始皇超级围墙的哭声,不仅是反抗暴政的号角,也是捍卫爱情的铁盾。然而,这都是爱情的悲剧,尤其是女性受的创伤之巨,恰好证明了雅克·德里达的观点:‘我们所有的爱都是不可能的。’这跟佛教徒对爱欲的根除或否定相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美人无非白骨骷髅,肉体转瞬即化飞灰,一切都是虚空的、流逝的。
“在这里,我想向大家介绍唐·库比特《不可能的爱》一书的观点,进入后现代社会,上帝已死,何况爱神丘比特?但爱却是永恒涌动着波涛的幽暗之海,如何去爱而又能避免痛苦?叔本华主张摒弃肉欲,但他本人从未做到,他不得不承认,一个人不到七十岁就不可能扼制性欲。生活本身是最大的宗教,我们要过一种勇敢的生活,也就是勇敢地去面对生活本身所具有的偶然的、短暂的和有限的乃至无法把握的一切。不可能的爱包括爱死者、爱大爱及永恒的分离、爱死去的上帝、爱失去的东西及爱不可能的东西、爱不可能的理想、爱无目的之爱等等。爱这种不可能的爱,具有非实在论的性质,爱不可能者,这只能是以非实在论的、表现主义的方式去进行的爱。这种太阳式的生活,也许就是最好的。具体到女性,只是去進行一种爱的本身,这是没有功利性的,自然的,爱本身才是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独立,而不依赖男人及其回报而得到内心的安宁……”
阳最后总结说:“爱情只存在于独立、自由的关系之中,但几乎每一个人都在试图控制他人而实质上被控制。请大家一定要记住,狱卒就是犯人,他们都被囚于同一座监狱之中。因此,我们以爱的名义冲突不断,伤痕累累。约翰·邓恩说,爱不会扼杀我们,也不会自行消失。但你首先得确定是真正的爱情还是性欲在作祟。否则,被爱情伤害就是一个伪命题。”
孙周也承认阳讲的内容很不错,但他认为阳只是一个学舌的鹦鹉,而恰好缺乏他所鼓吹的“创造性”——这也是李文的一贯作风。阳的全部观点来于他人——当然不能简单地将阳认定是李文的化身,但阳的观点无疑都是他设计的,谁让阳是他创造的呢?沈敏在其论著中转述了这第十六个口述,就是因为她被这些观点震撼了。阳嘴上的观点惊世骇俗而自圆其说,当然经过了李文的剪裁、设计及处理,不得不说他处理精当。当然,阳没有个人观点也是事实,他只是贩卖知识,借题发挥,他对佛教的理解更有谬误——不要说受到孙周的抨击,就是她也无法苟同。
那次讲座将雪打碎了。她首先看清了自己的婚姻是缺乏爱情的,而等她得到了阳的爱情,却又寝食难安。阳只是教导她去爱,并让她明白——他是她不可能的爱,而他太太也是他不可能的爱。尽管阳也明白,他再三强调的是,他们之间的爱是存在的、真切的、牢不可摧的。这就够了。爱上不可能的情人,唯一的优点就是不至于因满足而无聊,从而也不会枯竭。但雪却觉得不够,她充满焦渴。她也缺乏正常浇灌而时有干枯之虞。她有一个困惑:“我没有半点控制你的意思,你对太太也没有,而你的太太显然在主宰一切。我想不通,也放不下。但你不可简单地认定我是嫉妒。”阳回答:“我的太太从未懂得爱的滋味,这也是我们无法沟通的原因。我理解的太阳式的生活,就是带着喜悦和阳光去生活,但不要带着任何希望,希望只是幻象。”然而,阳却是苦闷、抑郁的,至少在雪面前表现得像是一个乌云密布或淫雨霏霏的阴天。作为一位心理学专家,他没有解决自己难题的能力,至少,没有办法解决他跟雪的难题。有时,雪想到阳的名字对其生活构成了尖锐的反讽,这两者是一对悖论。雪也充满悲伤。要么她黯然离去,要么无限期地等待下去。
在该故事的结尾,沈敏看到,阳真称不上是一个合格的外遇者。在太太的淫威之下,他不得“外出”,又不能跟雪“相遇”,几乎等同于软禁状态。他们的处境跟牛郎织女好不了多少,牛郎织女还能在特定时刻公开相聚,而他们只能像两只老鼠在地下偷偷摸摸,见不了光。有时,一个月才见上一两个小时,每一次,雪都恨不得立马变成一条河流,融化或汹涌在阳的身体里。后来,她逐渐觉得情欲越来越枯竭,有时连季节河也不如了,随时都会断流乃至干涸……他的身体也越来越像荒漠。雪现在担心,即使没有阳光,她也会像积雪在缓慢地融化、流淌及消逝。让她苦笑的是,她是“雪”,他却建议她去过一种太阳或阳光式的生活,却又给了她一间爱情的黑屋子。 “我说,我有兴趣读一下你的小说。M说,那下次给你带两本。我说,还等下次?待会我跟你上门拿可好?去你太太家还是去情人家?我心说,既然遇上了,你还想跑?老娘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我在家里憋死了,才开了这个心理诊所,也幸亏我懂得如何清空内心的垃圾,才一直活得舒舒服服。我也算阅人无数了,但能说上几句话的人之前还真没有遇过。感谢上帝,天上给我掉下一个M先生。
“我略为停顿,对M说,你现在什么也不用做,只是坐着(沈敏批注:这是禅宗师傅教导门徒的静心办法),你甚至不用听我说话,什么也不用感觉,哪怕是寂静。请你将头脑里的不安扔出去,帕坦加利说,随着气的呼与吸及停留相互交替着,头脑也会变得安静——湿婆说,用任何舒适的姿势,渐渐地在两腋之间,会充满伟大的平和,此刻你跟宇宙源头融为一体,既充满活力,又有和平。你在很快乐的心情下见到一位久已未见的老朋友,让快乐洋溢,我就是这位朋友,我在祝福你,当你感觉或被吸引到心里,那就到达莲的中心了……在这样的拥抱中,你的感觉会如树叶般颤抖,并溶入这种颤抖——现在,你看着我手上的这块水晶,不要看它的边缘或材料,而是注视它中心的透明之处,对了,然后你再将眼睛闭上,你将会看到真实的本性。你的本性在发光。吕说,当光以一个圆圈来运动时,天和地的所有能量、亮和暗的所有能量都被结晶了——湿婆又说,而无论你是醒着、睡着还是在梦中,都将把自己当作光——我悄悄地拉上了厚重的窗帘,室内漆黑一团。我以一种细雨般的声音在吐露:湿婆教导说,在一场黑夜的雨中,进入那份黑暗是所有形式的形式——现在你看到我了吗?只有我才是你真正而唯一的女人,你就要畅饮爱的甘泉了,你不会有任何恐惧。请亲吻我!”
第四十八则外遇故事,至此戛然而止。这一篇口述实录,是李文著作《外遇的精神分析》一书中最让人摸不着头脑的。顶多只是讲述了一对男女的初次见面、交锋而动心的情景,其实是春秋笔法,没有交代他们之后的结局(是分手、结合还是只以‘第三条河岸’的形式流淌?)。书评家沈敏在这则故事的空白处用黑笔作了几行批注:“孙周曾说李文著作所记录的四十九个外遇故事,无一不以分手告终,此处也属一个硬伤耶!看来,吕当时对M施了催眠术无疑,她在勾引M。我有位朋友热衷于灵修或静心,听她说过一鳞半爪,但我对催眠术一无所知。如果说催眠术是一种心理控制,这跟爱又有什么关系呢?M只是吕的傀儡,他失去了觉知和自我,而吕就像精神的猎手在捕获并吞噬猎物。他们之间的交流并不对等。M会快乐吗?他最终消除了不安吗?”
但孙周没有掉以轻心,多年来跟该书苦苦缠斗的经验告诉他,越是平淡无奇的地方,越有可能隐藏着惊人的秘密。他反复拆解这篇文字,又结合李文的手记,跟其他诸篇口述实录作横向对比,试图找出勾连之处。孙周虽一口咬定李文有见不得人的阴谋,却一时又拿不出足以服人的证据。他只是含糊地说,该篇在书中排序倒数第二,却像是一篇前言、导读或后记之类的指示性文本,就像是一幅情欲的地图,其中贩卖着李文关于情欲、性爱及爱情的奇谈怪论,虽然通篇引用了不少大人物的言论,却也掩盖不了他在学识上的浅薄无知、苍白无力乃至牵强附会。依我看来,这只是一篇纯理论的东西,没有采访者,也没有受访者,那么外遇者及其故事亦就纯属虚构。那么,M并非李文(毕竟李文当时尚未结婚),心理医生吕也不像是夫人——这是孙周认定第四十八则故事纯属杜撰的最有力证据。另一个证据是,吕跟网络小说家及打工诗人的那一段,明显有着对“网络大神”的嫉妒及对打工诗人的挖苦,这种酸溜溜的口吻,颇符合李文的“狐狸”习性,且编造的痕迹也太浓了,暴露了李文作为一个小文人的阴暗心理。
3.唐的故事
据孙周著作《囚徒或爱的遁逃》记载,李文著作《外遇的精神分析》中的第六个口述实录,是关于唐的故事,她的外遇经历很短促,却异常惊险——这也就引起了沈敏的重视。该口述不短,一万两千多字的篇幅,倒有六七千字在讲唐是如何引诱史而得手的事。对照来读,唐被分手的理由也很荒诞,至少让沈敏感到毛骨悚然。但她也知道这只是史的借口而已。她并非英这样的外遇菜鸟可比,而是身经百战,深知一个男人要走,女人的眼泪只是白流,根本就无法挽留。
然而,唐极难放下,她付出的更多。为了跟史好上,她费尽心机才捉到这只天堂鸟,但也不过是十几天,就被他奋力挣脱罗网,振翅飞离。她之前从未追求过男人,连婚姻都是丈夫当年苦苦追求她的结果。在婚后遭遇的那些数目庞大的追求者,只有极少数有幸成为她的情人,也许她比男人更能领悟或欣赏“外遇”的精神。如果“外遇”被视为一种合法性的关系或“准婚姻关系”(介乎于婚姻及谈恋爱之间),她肯定舉双手赞成。
唐视性爱如面包,爱情如牛奶。她是一位西餐爱好者,嗜好牛排、鹅肝及吕宋汤。牛排呢,一定要多放黑椒汁或咖喱,她有点重口味,蔬菜和水果倒是其次,而对米饭从不感冒。别人是节食减肥,她是吃肉减肥,肤色天然是小麦黄,像麦芽糖泛着光泽和甜味,使她看上去像西欧海滩上晒太阳的美女,颇具异国风情。她从不担心来自男人的伤害,譬如丈夫或男友有什么不满或举动,她不在乎,这也是一种独立或强悍。她跟丈夫早就达成了微妙的平衡。他们是真正的民主式婚姻,有时还交换对各自新欢的看法,并品头论足——这不妨碍他们在性生活上的和谐或狂野,既民主又集中,充满了消极自由主义的精粹——人只有不妨碍他人的自由。而唐更不担心遭到新男友的抛弃(每次都是她提出分手,并很快就有了新欢)或旧男友的纠缠(在上床乃至调情之前,必约法三章,其中一条就是双方有完全的自由,他人不得干涉,明码实价,童叟无欺)。
唐是一个清醒的人,不做有后患之事。不知为什么,她竟心生厌倦了,肉体依然生猛,大口吃肉,大声做爱,旁若无人,但内心是越来越感到空虚和无聊了。叔本华说,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痛苦,得到了又会无聊(这是史转述的)。以前,她认为鱼与熊掌均已兼得,婚姻和性(或爱情)双全,她还奢求什么呢?但她发现跟哪个男友都没法说一句心里话了。而她从不是沉默之人——莫非这是她日渐衰老的征兆(她才不过三十出头)?一种毛扎扎的、气势汹汹的孤独感像苍耳子的尖刺,钩住了她的心肺,让她的胸口堵得慌。在她的恋爱史(主要是外遇史)中,很少有男友能跟她持续三个月以上,她将青春、肉体和爱情(当然还有炉火纯青的做爱技艺)留给了更多的男人。她日夜兼程,马不停蹄,她是一次次外遇的开拓者,也是终结者——这是她保持活力及快乐的方法之一。她知道有更多更好的男人在等待着她(“要尽可能过更多的生活”,加缪说。这也是史告诉她的,这跟她不谋而合,这些哲人的教诲让她窃喜,仿佛她也是一个外遇上的哲学家,至少也是实干家),但也说明她的裙下之臣还不够分量,像灰头土脸或过于贫乏的小镇,无法使她驻足、留连并定居。 史每天都在读书。那些书很厚,内容又偏,她一翻就头痛或打瞌睡,但从史的嘴里说出来,却那么美妙动听,深入浅出,连他的嘴型也线条优美,让她恨不得立马去亲吻。唐在他那儿知道了萨特和伏波瓦,海德格尔和阿伦特,莎乐美和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男人(那是尼采、里尔克和弗洛伊德,而跟她结婚却从未担任过世俗意义中“丈夫”角色的安德烈亚斯并不算在内),萨福和她数目不详的女弟子,“只要有女人经过我身边,我就想拥有她们”的季诺。有一千零三次恋爱纪录的唐璜,而卡萨诺瓦也有一百三十二次。加缪这样评价唐璜:“当他离开一个女人时,绝对不是因为他不渴求她,美丽的女人总是让人有欲望的,问题是他渴望另一个女人,是的,另一个女人,他正和未婚妻眺望窗外……此时一个年轻女孩转身走到街角,他突然觉得她是他真正倾慕的女孩。然而,就在他寻觅女孩的踪迹时,他突然又分心了,如此反复不断。”加缪进一步指出:“唐璜的生活并不绝望,而是受制于情欲,而情欲生自恐惧,唐璜本身就是恐惧,而恐惧却正是他那魔鬼般的生命欲望。”
在那短暂的交往中,史卖弄他的学识仿佛比跟唐做爱还要起劲,还要陶醉。他跟唐介绍了许多关于性爱的名人名言,这于唐来说只有催情的作用。他说:“亚里士多德说,在交媾以后,所有动物都会忧郁——而男人无疑会更忧郁。弗洛伊德说,在性交过后的一段时间里,男人往往会四肢乏力,疲惫不堪,这恰恰让他们充分感受到了女人的可怕——韦罗妮克·莫捷在《性存在》中也支持了弗洛伊德的观点:奥维德讲述了一个名叫提瑞西阿斯的男人的故事,提瑞西阿斯曾被诸神变成女人长达七年。在作为男人和女人分别体验了性关系之后,他被要求前去裁决宙斯和他的妻子赫拉之间的争辩:男人和女人谁的性快感更强?当他宣布答案是女人时,赫拉出于报复弄瞎了他的眼睛,因为他道破了这一女性的秘密。而柏拉图更早就洞悉了男性或女性的秘密:男人身上的生殖器不听节制,自行其道,有如一头不可理喻的野兽,狂暴的欲望让它想支配一切;而女人所谓的阴道和子宫亦复如是:它们像是住在女体里的活物,如果生气了或不耐烦,就开始搞怪,在体内到处分泌体液,堵住呼吸通道,使得呼吸困难,引发极度的恐慌,同时散布种种疾病,直到彼此的欲望和爱情使得男女结合,犹如从树上摘下果实一样。尼采也说,婚姻要经得起考验,就得承受例外状况。依我看,所谓的‘例外状况’就是婚外恋或性自由,恰如法拉梅兹·达伯霍瓦拉在《性的起源》中所说,现代性文化的出现是启蒙运动的核心部分,并有助于创造一种新的西方文明的模式,即平等、隐私和个人自由的原则。弗洛姆则指出了婚外情的必然及根源:人类变得更清醒,更现实。许多人不再将性的吸引力和爱混为一谈,却认为友好而保持距离的伴侣关系等值于爱情。这种俗人看法虽然能让人更加坦诚相见,却也让人们更频繁地更换伴侣。但是它却不会让人们更容易找到所爱。在高度商业化的国家,婚外情的趋势逐渐增加,这不足为奇。现在的物质世界有百分之九十九的组成物必须每年更新。消费速度的加快摧毁了婚姻体制。”
在史天马行空、滔滔不绝的话语激流之中,她最爱听的还是史关于中国古代房中术的介绍,如对《素女经》《彭祖经》《洞玄子》等秘籍及道家(尤其是吕纯阳)阴阳双修的谈论,这不仅让她在理论上恶补了一课,也让她觉得自己早已无师自通,不禁窃喜。史还略说了中国的春宫画简史以及明末最著名的两种春册题辞《风流绝畅图》及《花营锦阵》。史说:“这些题辞生动传神,当然也是一等一的艳诗。《风流绝畅图》的第一图名《折芦苇》,还不算露骨,我念给你听:‘竿间水净时,那管鱼和鳖。无意戏鸳鸯,有情捉蝴蝶。兰桨衬水肌,扁舟载风月。不学漫橹摇,翻作孤苇折。隔岸芙蓉花,因風亦着力。’”(孙周评论说,这些内容恐怕全都来于荷兰汉学家高罗佩的学术名著《秘戏图考》吧,李文只是一个文抄公而已。沈敏对此倒是闻所未闻,也缺乏学术兴趣。)
后来,唐翻来覆去地回想史跟她灌输的这些哲人语录,他到底要干什么呢?莫非就是为日后的分手作铺垫吗?但看来也不像,她到了这个地步,已如温水煮青蛙(在一种类似于催眠般的暖洋洋的氛围中昏睡过去),却不留意史不知不觉间像换了一个人。他不想跟唐说话了,这跟他们初次相识时有云泥之别,往昔的如漆似胶已不见踪影。
当时,他们相遇于一处高档会所的酒会。史安静得像个哑巴,但气场很大,仿佛他就是这个世界的主宰。那些在卖弄口才或搔首弄姿的一干男女皆是鹦鹉或蜂蝶,而他既不是八哥,也不是花朵,他像一座山那样沉稳。他在看一本很薄的书,书名却很吓人:《会饮篇》。后来,史跟唐说:“这本书探讨的是爱,从低到高,犹如上楼梯似的。正如译者王晓朝所指出的——宴饮的主人、诗人阿伽松谈论的是凡人的爱,而苏格拉底的发言从凡人之爱转到神的爱,很接近使徒约翰的说法(只要我们彼此相爱,神就与我们同在)。苏格拉底说,我们起先爱的是可见的肉身之美,然后爱的是不可见之物,即美的灵魂。由此我们继续爱美的思想和观念,在这种真爱的影响下,我们不断地升华。这样,我们在美的海洋中越来越接近美本身,最后察觉到那不存在于任何具体事物,但却又是绝对、简洁、永恒的美本身。通过这种观照,我们也就成为神的朋友。在爱的引导下,我们抵达这个顶峰。苏格拉底对爱无以伦比的赞美,使人联想起四百年后使徒保罗在《哥林多前书》第十三章对爱的无以伦比的赞美。”
孙周在著作中大力抨击李文对柏拉图的学说只是拾人牙慧,并无新意,他对柏拉图的了解仅停留于“柏拉图式的情人”这个词语。当时唐却很感兴趣,她仿佛在听史布道,就像抹大拉的妓女遇上了耶稣。她听得一头雾水,似懂非懂,但她对“爱可见的肉身之美”早已心领神会,而对“爱的灵魂”或“成为神的朋友”则没有经验而心生向往。
唐以她多年猎艳生涯所炼就的金睛火眼,发现史当时根本就没瞧她一眼,这对她姣美的脸庞、性感的身材、高贵的晚礼服及玉颈上的钻石项链是一个侮辱。而她很不幸地认定,这是一个坐怀不乱的人。但正是他的纯真和柔弱使她心疼。史真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他言说滔滔又默不作声,强悍张扬又怯懦低调,活力四射又静若处子。他仿佛从未经受女性之瀑的冲刷而保持着童真般的懵懂和纯净,让她有做启蒙者的冲动,但估计没那么容易。相较之下,之前那一个个唾手可得的果实,就有不劳而获之嫌。唐认为,只有跟史共坠爱河,才让她有可能摆脱日渐严重的虚无感。史给她这样的感觉,之前暴风骤雨般的情爱生活都是错误或扰乱,而史将会像一道彩虹将乌云密布、雷鸣电闪的天空纠正,并让动荡不安的草木平静下来。史会使她得到净化和升华。他的静谧像一个蓝色的湖泊,而她将像小船那样被轻轻托起、荡漾。她真想像传说中的仙女脱下罗衫,让身体被清凉澄澈的湖水包围。她曾经是一艘情欲的航空母舰,停泊于各式各样的港湾,而她最终在辽阔无边的大海才得到自由。他就是那个大海。或者说,他安静如崭新的木船。她一看到他,内心的波涛就像海啸般飙起,一定要将他拉下水,将他推动、摇撼、颠覆乃至撕裂。总之,不能放过他! 然而,唐深知史这样的男人是不会主动的,又担心他看不起投怀送抱的女人。她想着去搭讪,又怕打草惊蛇,想着不及时表白呢,又怕他溜了或被别的女猎人捕获。真是进退两难,为伊愁得人憔悴。
终于,唐以请教学问的名义,要了史的联系方式。当时,她紧张极了,心跳如鹿撞。她居然有了初恋的忐忑。她暗骂自己不够淡定。她想了个好办法,还是从《会饮篇》入手。她上网查看了相关资料,算是做了点功课,似懂非懂,但柏拉图这篇对话的内容让她欣喜不已。当她听史详尽讲述中国古代房中术时,已知大事可成。史从外表上看,真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啊,而他的复杂性也超出了她的想象,她将会逐渐领略。史在床上的表现比他的嘴上功夫毫不逊色,他的理论和实践在相互印证。这让唐如获新生,在精神和肉体上都有了“与神同在”的幻觉。她是一坛好酒,而他人(包括丈夫)都不识货,只有史是“会”饮之人。她曾经同时跟三到五个男人保持亲密关系,他们对她百依百顺,真是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现在,她决定跟所有的男友分手(跟丈夫离婚倒是不必),她也无法确认自己对史的爱能维持多久。过去她哪一次不是尽情燃烧?但很快就成了灰烬。但等她意识到史才是她能过一辈子而不会厌倦的人时,为时已晚,史已杳如黄鹤。
唐当初以纯情佳人的面目出现,跟史说:“我除了丈夫外,只跟你一个人好过,以后有你就够了,不再需要任何男的了,别人我见都不想见,只有你有能力爱我,配得上我。不能这样说,我也配不上你,但很感恩你让我爱你,我会好好照顾你的。以前是无爱婚姻,很不幸福,心里很苦闷,老是外出吃饭应酬,现在觉得很无聊,这都要改了。我以后就待在家里,等你有空就约我。如果有什么饭局,我也会向你请假,你同意了,我才出去。”史笑了,也不说什么。没几天,唐就知道史其实已有家室,她痛彻心扉,也吃惊非小。她曾旁敲侧击地试探过,如果史愿意娶她,她会立马离婚嫁给他。但史顾左右而言他,也就暂时不便多提。
唐知史不允许她还有别的外遇,而她曾在风月场上如雷贯耳,难保他没听到风声。毕竟果城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倒不如主动跟史有选择地坦白一二,希望争取宽大处理。譬如说,她也曾经喜欢过别人,但现在都断了,保证除了史谁也不爱。后来,她痛定思痛,认为自己犯了大错。
当唐确定已不可能离开他时,就向他表白,她只会爱他了。史抱着她亲,她像一只被主人抚摸的狗那样快活,甚至涌出感恩的泪水。“我一辈子都会听你的话,”唐躺在史的怀里动情地说,“我的身体只属于你。我对你毫无保留,什么都会交给你去支配,包括一切——亦即身体、心灵、以及想得到或想不到的一切,都不会吝惜,这是我的真心话。”史冷淡地说:“是吗?”她说:“那当然!”他说:“那你前天下午在干吗呢?”她说:“我去看了现在正火的电影《泰坦尼克号》。”他问:“跟谁看呢?”她说:“我一个人。”他说:“你说谎,我给你机会再说一遍。”唐毕竟久经阵仗,虽惊不乱,缓缓而清晰地说:“我真是一个人去看的,也是一个人离开影院的,我可没有把银幕里的‘小李子’拐走。”她还为这句调皮话笑了,希望气氛稍为缓和。他说:“你说的这些都是事实,但仍有隐瞒。你在看电影的那一百九十四分钟里,有个男人的手一直在你的乳房摸索,也许还摸遍了你的全身。不管他是你的老相好还是现场勾搭上的,这都说明了问题。”唐矢口否认,情知无济于事,但若承认了,只会更糟。史冷笑,不再争论。唐望着他变得冷漠的脸,知道搞砸了。
后来,唐对采访者李文说:“其实他一直对我洞若观火,将我玩弄于股掌之中。如果我不是太贪心,仅是满足于做他的情人,我想他是不会走的,哪怕他爱上更多更好的女人都不會离开我。我威胁到了他的安全。他不可能为了任何人离婚,当然包括我。他的太太控制着他,而他是心甘情愿的。是的,史说的都是事实。那个人当然是我的前男友,我不是街头妓女,而是一个爱情至上主义者。当我跟史好上后,提出要跟那个人终结恋爱关系时,他同意了。他是个绅士,但提了个请求,说能否陪他再看一遍《泰坦尼克号》。我们是看这部电影时认识的。这是公映的最后一天。我们的关系持续不到一周。我答应了。如果他不是请求而是闹腾,我是不会管他的。但这个请求不算过分,倒不好拒绝。我想将过去洗得一干二净了,好跟史在一起,反正这是见最后一面了,也不会有别的男人了。为了安全起见,我在电话里跟他约好,分头进入,看完了,再分头出去。前男友一见到我,就泪如雨下,说会尊重我的选择,会放手,但我身体的好他再也得不到了,这让他受不了,他保证以后不会再打扰我了,希望能让他再摸一次乳房,这是最后一次了。我也忘了,他说的是要决心记住还是忘掉我的奶及我身体的好,当时也怪我心软,毕竟爱过他,却以莫须有的罪名抛弃了他。我当然不想说分手是因为史。我想着影院里黑乎乎的,也不会有人看到。我就让他摸一次,之后彻底断了,那也好。没想到,就在这点上出事了。我说,只能摸一下,但他的手放上去就不肯放开了,还轻捻我的乳头。我将他的手想象成史的手才略能容忍。我当时就想走了,我发誓,我心里只有史一个。我没想到史会跟踪我,甚至当时就坐在我的旁边或身后也说不定。好长一段时间,我都感到脊梁骨凉飕飕的,仿佛有人或有望远镜在盯着我。”
书评家沈敏看到,唐的被分手,乃是被对方找个借口就打发了。而这个史还处心积虑捏住了她的把柄,恰好跟唐精心准备去勾引他互为镜像。看上去还是唐理亏了呢,她百口难辩。两对情人的含金量都极低,或者说女方是真爱,而“他”恐怕只是因为性爱,这也是通常男人外遇唯一的动机,跟女人重情感不可同日而语;还有一个共同点是,这两个外遇者都是电影爱好者,而“他”处理的手法确实是太像了……她编写这个故事梗概时有感而发,夹叙夹议,写了一千多字,她发现不知何时已成为外遇的精神分析者,不禁哑然失笑。看来,饮食会改变一个人的身体,阅读也会改变一个人的精神。这个故事的结尾不俗,她不忍舍弃。
采访者李文问:“跟史分手后,你的情感生活怎么样?”
唐说:“那已经是另一个故事了。”
作者简介:黄金明,1974年出生,广东人。现为广东省作家协会文学院作家、省作协散文创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兼事小说、散文和诗歌,发表于《人民文学》《北京文学》《小说林》《小说界》《诗林》《星星》《诗刊》《散文》《花城》《十月》《天涯》《大家》《山花》《钟山》等期刊,入选《新中国60年文学大系》《全球华语小说大系》等200多种选本,逾250万字。出版长篇小说《地下人》《拯救河流》,小说集《吃了豹子胆》,散文集《与父亲的战争》《凤凰村的昼与夜》,诗集《时间与河流》等12部。有作品译成英、俄、日、意、蒙、匈等语种。参加诗刊社第24届青春诗会。获得第九届广东省鲁迅文艺奖、首届广东省小说奖、首届广东省诗歌奖、第二届广东省散文奖、第三届《文学港》“储吉旺”文学奖、第三届《广州文艺》都市小说双年奖、第四届《红豆》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