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对各方面建设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事业更是受到我国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在我国的教育事业之中,小学数学教学是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锻炼学生的应用思维,通过动手实践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小学生天性好动、好奇心强、定性差,如果教师一味以过去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那么可能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动手实践的教学模式可以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的个人成长.因此,本文首先叙述动手实践教学对小学数学学习的价值和意义,随后简要说明当前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情况,最后详细阐释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动手实践教学的策略,供相关专业人士交流思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动手实践;有效性
【基金项目】玉林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有效性研究》(课题编号:2019B073)。
引 言
数学学科一直有着考查方式灵活、逻辑性强、计算难度大的特点,因此成为学生重点学习、钻研的对象,而小学阶段是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影响.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社会对教育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学校培养具备综合素养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小学数学的启蒙教育必不可少.然而,面对身体尚在成长、心智还未成熟的小学生,传统数学教育模式难以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教师需要积极改变教学手段和更新教学理念,以符合该年龄阶段学生特点的方法开展数学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好动性特点,构建平等、互动的课堂,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只有以这样独立、自主、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开展数学教学,才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一、动手实践教学对小学数学学习的价值意义
数学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的重要学科,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理念都有一定的培养作用,能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但是,随着我国对教育的要求逐渐提高,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学习越来越重视,学生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一些学生在压力的驱使下学习成绩有所提高,但一旦失去这些外界的压力,这些学生就会出现懈怠情况,不愿主动学习,因此他们的学习呈现出被动的特点.这样的教学难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
當前,通过动手实践教学模式落实小学数学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长此以往,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中找到乐趣和意义,充分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价值,自主进行学习探究,这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动手实践教学模式能够调节教学课堂氛围,提高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该种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其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辅助者、指导者的全新教学模式.这种突出教育与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我国教学目标的达成,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从而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此外,课堂缺乏趣味性是当前教学的一大难点,而动手实践教学模式有较高的创新性和趣味性,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出来,改变传统枯燥、无味的学习课堂,将趣味性贯穿于教学当中.这样的教学方法在今天显得十分重要,符合当代我国的教育发展目标,对学生的未来成长及学习习惯培养都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小学生数学学习的问题
(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由于数学学科具有明显的抽象性,学生需要具备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缺乏这种能力的学生难以深入学习数学,甚至出现畏难、厌学的情况,没有学习动力.另外,社会各界对数学学科的学习都高度重视,学生面临着较大的学习压力,容易对数学学科产生厌烦心理.学习环境会大大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成效.
(二)学生多以被动学习为主
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多处于教学的核心地位,采用“教师讲、学生听”模式进行教学,辅以课堂练习.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之下,学生明显在被动地接受教育,难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也难以理解数学学科的魅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没有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使整个教学过程显得乏味、无趣,根本没有启发效果,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极为有限.
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动手实践教学的策略途径
(一)教师在授课中进行有效引导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核心要素,发挥着较大的引导作用.教师是引导者而不是主宰者,教师应该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与核心,围绕学生开展教学工作,摒弃题海战术、满堂灌等传统教学模式,充分突出自身的引导作用,从而启发式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例如,在小学数学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的“三角形”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上讲台进行三角形图形的概念讲解,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三角形的具体特点.教师再逐步引导学生利用三角形的特点进行面积及周长的运算,从而加深学生对三角形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加强数学实践,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不同于小学的其他学科,数学学科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因此,学生要积极学习并利用数学思维解决数学问题,这样才能够提高数学学习的成效.而作为教学工作的引导者,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教育引导学生进行练习,从而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学会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例如,在小学数学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的“多边形的面积”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讲解中教给学生图形结合的解题方法,并鼓励学生,增强学生自主解题的信心,使学生敢于面对数学难题,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巩固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三)教师引导学生养成总结经验教训的学习习惯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在对该科目进行学习时,难免会遇到一些学习障碍.基于此,教师需要积极进行引导,让学生从容面对数学难题,同时要引导学生总结经验教训的情况,逐步改进,最终取得数学学科上的进步. 例如,在小学数学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小数除法”教学中,学生在初学阶段很难将课后练习题完全解答正确.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不断面对失败的情况,自信心可能会受到打击.而教师在此过程中如果能够合理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在失败中总结经验,那么学生就会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四)增强教学氛围的趣味性
教学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有重要影响,如果整个教学氛围呈现明显的趣味性,那么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热情,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帮助.因此,教师应该注重教学氛围的营造,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设置一定主题的教学活动,构建良好的師生关系,增强师生的互动.在进行教学工作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年龄阶段进行备课工作,开展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掌握并应用知识,享受学习,乐于学习.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较为简单的抢答、辩论环节,从而拉近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种教学活动既能够增强学生的理论知识的记忆,又能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对学生成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五)完善教师教学方法,制定教学评判标准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是教学工作的主体,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这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对此,教师应该积极进行教学模式改革,除了完善传统的教学理念外,还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教师用趣味性的语言委婉地表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这样做既利于学生的个人成长,又能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教师还应该注重构建多样化的评价标准,着重挖掘学生的优点,这样会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满自豪感与成就感,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例如,在部编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与反比例”教学中,教师可以用较为幽默的语气向学生说明的问题,而在看到学生优秀的一面时要进行适当的鼓励与支持,使得学生在进行相关知识学习的同时能够拥有学习信心与学习热情.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基础能力的关键时期,数学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智力成长有较大影响.因此,教师应该重视数学教学,积极运用实践教学方式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数学思维.
【参考文献】
[1] 刘慧慧.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有效性的研究[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2(2):56.
[2]张丽.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有效性的研究[J].中外交流,2019(1):298-299.
[3]赵群英.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有效性的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2017(6):235.
[4]王波.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实践操作的有效性论述[J].好家长,2017(17):148.
[5]彭洪.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动手实践的有效性研究[J].魅力中国,2016(39):155.
【关键词】小学数学;动手实践;有效性
【基金项目】玉林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有效性研究》(课题编号:2019B073)。
引 言
数学学科一直有着考查方式灵活、逻辑性强、计算难度大的特点,因此成为学生重点学习、钻研的对象,而小学阶段是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影响.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社会对教育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学校培养具备综合素养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小学数学的启蒙教育必不可少.然而,面对身体尚在成长、心智还未成熟的小学生,传统数学教育模式难以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教师需要积极改变教学手段和更新教学理念,以符合该年龄阶段学生特点的方法开展数学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好动性特点,构建平等、互动的课堂,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只有以这样独立、自主、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开展数学教学,才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一、动手实践教学对小学数学学习的价值意义
数学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的重要学科,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理念都有一定的培养作用,能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但是,随着我国对教育的要求逐渐提高,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学习越来越重视,学生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一些学生在压力的驱使下学习成绩有所提高,但一旦失去这些外界的压力,这些学生就会出现懈怠情况,不愿主动学习,因此他们的学习呈现出被动的特点.这样的教学难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
當前,通过动手实践教学模式落实小学数学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长此以往,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中找到乐趣和意义,充分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价值,自主进行学习探究,这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动手实践教学模式能够调节教学课堂氛围,提高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该种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其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辅助者、指导者的全新教学模式.这种突出教育与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我国教学目标的达成,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从而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此外,课堂缺乏趣味性是当前教学的一大难点,而动手实践教学模式有较高的创新性和趣味性,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出来,改变传统枯燥、无味的学习课堂,将趣味性贯穿于教学当中.这样的教学方法在今天显得十分重要,符合当代我国的教育发展目标,对学生的未来成长及学习习惯培养都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小学生数学学习的问题
(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由于数学学科具有明显的抽象性,学生需要具备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缺乏这种能力的学生难以深入学习数学,甚至出现畏难、厌学的情况,没有学习动力.另外,社会各界对数学学科的学习都高度重视,学生面临着较大的学习压力,容易对数学学科产生厌烦心理.学习环境会大大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成效.
(二)学生多以被动学习为主
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多处于教学的核心地位,采用“教师讲、学生听”模式进行教学,辅以课堂练习.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之下,学生明显在被动地接受教育,难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也难以理解数学学科的魅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没有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使整个教学过程显得乏味、无趣,根本没有启发效果,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极为有限.
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动手实践教学的策略途径
(一)教师在授课中进行有效引导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核心要素,发挥着较大的引导作用.教师是引导者而不是主宰者,教师应该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与核心,围绕学生开展教学工作,摒弃题海战术、满堂灌等传统教学模式,充分突出自身的引导作用,从而启发式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例如,在小学数学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的“三角形”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上讲台进行三角形图形的概念讲解,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三角形的具体特点.教师再逐步引导学生利用三角形的特点进行面积及周长的运算,从而加深学生对三角形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加强数学实践,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不同于小学的其他学科,数学学科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因此,学生要积极学习并利用数学思维解决数学问题,这样才能够提高数学学习的成效.而作为教学工作的引导者,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教育引导学生进行练习,从而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学会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例如,在小学数学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的“多边形的面积”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讲解中教给学生图形结合的解题方法,并鼓励学生,增强学生自主解题的信心,使学生敢于面对数学难题,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巩固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三)教师引导学生养成总结经验教训的学习习惯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在对该科目进行学习时,难免会遇到一些学习障碍.基于此,教师需要积极进行引导,让学生从容面对数学难题,同时要引导学生总结经验教训的情况,逐步改进,最终取得数学学科上的进步. 例如,在小学数学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小数除法”教学中,学生在初学阶段很难将课后练习题完全解答正确.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不断面对失败的情况,自信心可能会受到打击.而教师在此过程中如果能够合理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在失败中总结经验,那么学生就会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四)增强教学氛围的趣味性
教学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有重要影响,如果整个教学氛围呈现明显的趣味性,那么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热情,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帮助.因此,教师应该注重教学氛围的营造,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设置一定主题的教学活动,构建良好的師生关系,增强师生的互动.在进行教学工作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年龄阶段进行备课工作,开展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掌握并应用知识,享受学习,乐于学习.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较为简单的抢答、辩论环节,从而拉近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种教学活动既能够增强学生的理论知识的记忆,又能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对学生成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五)完善教师教学方法,制定教学评判标准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是教学工作的主体,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这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对此,教师应该积极进行教学模式改革,除了完善传统的教学理念外,还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教师用趣味性的语言委婉地表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这样做既利于学生的个人成长,又能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教师还应该注重构建多样化的评价标准,着重挖掘学生的优点,这样会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满自豪感与成就感,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例如,在部编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与反比例”教学中,教师可以用较为幽默的语气向学生说明的问题,而在看到学生优秀的一面时要进行适当的鼓励与支持,使得学生在进行相关知识学习的同时能够拥有学习信心与学习热情.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基础能力的关键时期,数学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智力成长有较大影响.因此,教师应该重视数学教学,积极运用实践教学方式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数学思维.
【参考文献】
[1] 刘慧慧.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有效性的研究[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2(2):56.
[2]张丽.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有效性的研究[J].中外交流,2019(1):298-299.
[3]赵群英.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有效性的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2017(6):235.
[4]王波.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实践操作的有效性论述[J].好家长,2017(17):148.
[5]彭洪.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动手实践的有效性研究[J].魅力中国,2016(39):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