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实现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城乡产业优势互补的良性互动,促进农村的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宽裕;通过统筹城乡两个文明建设和空间布局一体化,促进农村的村容整洁和乡风文明;通过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农村管理民主,社会事业快速发展,是坚持科学发展,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然选择。本文以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在工作中的做法,进一步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科学发展;新农村建设;产业化
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令世人瞩目,与此同时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大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农村已经逐渐摆脱弱势地位,积累了较为雄厚的经济实力,社会事业也有了长足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创造了条件。
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产业化提升农业、工业化富裕农民、城市化带动农村,特别是实施对外开放带动战略以来,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呈现出两个显著特征:一是非农产业发展迅猛。工业占经济总量的62%,形成了电子信息、医药化工、汽车零部件等主导行业,有82家销售收入超亿元、利税超千万元的大型企业。三产占经济总量的34%,形成了商贸、市场物流等支柱行业,而且旅游业发展迅速。在就业结构上,全区65%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已经从农业生产中转移出来。农业只占经济总量35%,主要是发展菜、鱼、肉、花、果等副食品及经济作物生产,建成了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基本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城郊型农业的转型。二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较快,占经济总量的68%。个体私营经济占到全区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从业人员达到5万多人。在此基础上,农村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
作为城市郊区,我们既有地缘、市场、资金、人才等优势,又有土地匮乏、生产成本高等劣势。我们的经济基础还很薄弱,基础设施还不健全、社会发展还相对滞后,这是摆在面前的突出问题,这也决定了我们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更重、标准更高,要和自己比体现一个“新”字,要和先进地区比突出一个“追”字,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做出巨大的努力。
一、以规划为龙头,科学推进新农村建设
高标准规划布局,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切入点。一个地区良好的环境,首先来自于一个好的建设规划。根据牡丹区农村发展特色,要以区政府所在区域和有条件的中心镇为重点,以规划为龙头,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制定城乡一体的规划。一是要体现规划的前瞻性、整体性、协调性和科学性,按照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标准,放开规划设计市场,鼓励高水平的规划设计单位参与竞争,尤其对重点规划设计项目,一定要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参与设计,加大规划设计深度,确保规划的高质量、高水平和科学合理。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注重实效,要充分着眼地区的长远发展,着眼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等承载力的要求,超前设计,真正做到起点要高、定位要准、谋划要远,不留遗憾。二是要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要树立规划如山的意识,既要杜绝建设中随意削减规划,使规划“缩水”,更要杜绝围着领导的指挥棒转,按照长官意志随意更改规划。规划一经确定,就要严格执行,保证权威性和严肃性。确需变更的,必须严格按照原有法定程序再重新论证。所有建设项目都必须按照规划严格执行,任何人都不能随意改变、私自变更。
就牡丹区而言,我们一直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不惜财力聘请国内外专家和规划设计单位先论证,再进行规划设计,注重体现牡丹特色,注重文化内涵,体现文化品位,做到布局合理、功能明确、风格协调。在规划布局上,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一产向种田能手集中、二产向工业聚集区集中,居民向城镇集中,重点培育中心镇,集中建设中心村,形成新城—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的城镇体系结构,基本形成区域布局合理、产业发展协调、功能性与文化性相统一,具有独特风格的生态型现代化新型城镇体系。
环境是城市文明的窗口,反映出城市的整体形象,也与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当前,在全社会都在崇尚和谐、关注协调发展的这一背景下,优美和谐的生态、居住环境已成为人们的一种基本生活诉求,生态环境质量也成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目前,我们大力实施绿化、美化,到2010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绿地率达到40.5%,人均公共绿地达到9.8平方米/人,到2011年,全区文明生态村累计达到75个。
二、以经济发展为支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生产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经济是基础、惠及农民是根本、富裕农民是最终目标。我们要充分发挥城市在产业、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带动效应,在围绕大都市、服务大都市上做文章,充分利用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和城市提供的机遇,延伸拓展发展空间,不断壮大区域经济,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当前,我们充分利用菏泽市开发西区开放的历史机遇,在对外开放、招商引资上进行战略性转变,延伸和拓展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提升对外开放的档次和水平。一是由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二是由遍地开花向集约开发转变,三是由政策吸引向环境招商转变,四是由自我发展向互利共赢转变,力争在主动服务中实现互利共赢。工业发展上,我们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做大做强拳头产品,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电子信息、机械、精细化工和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逐步实现从加工配套、中间产品为主向自主研发、终端产品的转变,使牡丹区成为现代制造业密集区和面向世界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工基地。在第三产业发展上,我们进一步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大力发展与制造业相配套的现代物流、信息咨询、金融保险等专业化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旅游、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推进发展连锁、配运等现代商贸业,使服务业比重提高到40%以上。在农业发展上,我们依托和利用都市资源与市场,在推进产业化、发展生态观光农业上做文章,加快形成开放式、高品质、生态化、都市型的现代农业新格局。进一步打造生态环境,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建设一批特色突出、内容丰富、档次较高和功能多样的新型农业休闲、观光、娱乐设施。
三、以城市化为重点,让农民共享城市文明
城市化是都市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趋势。推进城市化进程,是加快城乡协调、统筹发展、改善农民生活状况的重要举措,是从根本上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必由之路,更是为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牡丹区的特点,决定了我们的城市化既不能搞一刀切,也不能搞“摆地摊”、“摊大饼”式的一哄而上,追求表面上的红红火火、热热闹闹。农村城市化进程中,要突出重点,以区所在地和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的中心镇为基础,将其建设为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农产品加工和贸易的中心,引导企业和其他基础设施相对集中,更好地发挥规模和集聚效应同时,对靠近城区经济基础好的村进行新村建设,全面加快城镇化进程。此外,城市化不是简单的“楼房化”,新农村也不能建成“楼房村”、“空壳村”,城市化进程中,城镇配套基础设施一定要到位,否则楼房建得再漂亮,也不是新农村。为此,牡丹区针对发展实际,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我们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通过城市化,实现了产业和人口的集中,促进了城镇经济发展。我们坚持因地制宜,兼顾各地原有风格和特色,探索实践了旧城改造、新镇建设“三集中”和中心村建设三种模式。
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原则,在小城镇建设同时,在一些地处城郊结合部、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村,建成了十几个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中心村,成为城镇建设的又一模式。目前,住宅小区内绿化率均达到了40%以上,住宅楼内都建有花园、广场,铺设了绿地,形成“楼前花园、楼后田园、人在绿中游”的生态景观。
四、加快教育培训,为新农村建设培育新型农民
推进城市化要与转移农民同步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就是,为农民转入非农产业创造就业机会和生存条件,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要着眼于减少农民、促进农民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减少农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
平均受教育程度低,没有从事非农产业的技能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我们始终把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作为工作重点,不断建立健全劳动就业机制,基本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就业管理体系和公共职介服务体系,实现用工信息共享;强化就业服务,建立区、乡镇、村劳动保障平台,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形成统一的就业信息网络体系,已建成三级培训网络。实施农民素质培训工程,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和就业技能,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我们先后组建了农民远程教育服务培训中心,完善了15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陆续在各街镇建立起“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形成了全区统一的融就业登记、就业培训、就业推荐、就业管理为一体的城乡劳动力市场。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质量和水平。没有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新农村就缺乏支撑。为此,各级政府部门要不遗余力地把培育有文化、善经营、会技术、懂法律的新型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同时,要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的倾斜,进一步加强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形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满足农民多层次、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近几年,我们广泛开展对农民技术、技能培训,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10万人次,1.5万人取得绿色证书,4.8万人取得蓝色证书,1700余人成为农村经纪人。在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上,每个街镇都设立了文化站、村村都有活动室和文艺队,每个社区都建有大型路径健身器材,居住小区都建起了健身场,有了固定的健身队伍。今年我们又启动了以提高农民素质为目标的文明村十个一、文明小区八个一工程,通过载体建设,为农民营造高标准的文化活动场所,促进农民素质的提高。
五、以社会事业为保障,让农民共享发展成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壮大农村经济,改善农村落后的生产生活状况,最终富裕农民。让亿万农民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享受现代文明,让和谐阳光普照农村大地,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的具体要求。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超越传统的发展观,树立科学发展观,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经济增长不能代替社会发展。要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把社会保障、就业、健康卫生、教育和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全面提高群众生活质量。首先就要摈弃片面以经济增长论英雄的政绩观,把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的就业率、社会保险率、青少年的入学率、教育投入率、公共卫生和安全的保障程度、文化建设等,纳入干部政绩考核体系。要改变财政支出方向,把资金投向农村、农民最迫切需要的领域。逐步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切实担当起农村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养老、水利交通等公共基础设施等的建设。切实把资金投到为农村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上,让农村跟上社会前进的步伐。
多年来,我们不断加大医疗、教育、就业、养老、困难救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力度,切实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农民。 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攀升,今后我们将加大对民计民生的投入,让全区人民享受到发展带来的越来越多的实惠。
关键词:科学发展;新农村建设;产业化
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令世人瞩目,与此同时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大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农村已经逐渐摆脱弱势地位,积累了较为雄厚的经济实力,社会事业也有了长足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创造了条件。
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产业化提升农业、工业化富裕农民、城市化带动农村,特别是实施对外开放带动战略以来,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呈现出两个显著特征:一是非农产业发展迅猛。工业占经济总量的62%,形成了电子信息、医药化工、汽车零部件等主导行业,有82家销售收入超亿元、利税超千万元的大型企业。三产占经济总量的34%,形成了商贸、市场物流等支柱行业,而且旅游业发展迅速。在就业结构上,全区65%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已经从农业生产中转移出来。农业只占经济总量35%,主要是发展菜、鱼、肉、花、果等副食品及经济作物生产,建成了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基本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城郊型农业的转型。二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较快,占经济总量的68%。个体私营经济占到全区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从业人员达到5万多人。在此基础上,农村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
作为城市郊区,我们既有地缘、市场、资金、人才等优势,又有土地匮乏、生产成本高等劣势。我们的经济基础还很薄弱,基础设施还不健全、社会发展还相对滞后,这是摆在面前的突出问题,这也决定了我们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更重、标准更高,要和自己比体现一个“新”字,要和先进地区比突出一个“追”字,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做出巨大的努力。
一、以规划为龙头,科学推进新农村建设
高标准规划布局,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切入点。一个地区良好的环境,首先来自于一个好的建设规划。根据牡丹区农村发展特色,要以区政府所在区域和有条件的中心镇为重点,以规划为龙头,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制定城乡一体的规划。一是要体现规划的前瞻性、整体性、协调性和科学性,按照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标准,放开规划设计市场,鼓励高水平的规划设计单位参与竞争,尤其对重点规划设计项目,一定要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参与设计,加大规划设计深度,确保规划的高质量、高水平和科学合理。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注重实效,要充分着眼地区的长远发展,着眼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等承载力的要求,超前设计,真正做到起点要高、定位要准、谋划要远,不留遗憾。二是要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要树立规划如山的意识,既要杜绝建设中随意削减规划,使规划“缩水”,更要杜绝围着领导的指挥棒转,按照长官意志随意更改规划。规划一经确定,就要严格执行,保证权威性和严肃性。确需变更的,必须严格按照原有法定程序再重新论证。所有建设项目都必须按照规划严格执行,任何人都不能随意改变、私自变更。
就牡丹区而言,我们一直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不惜财力聘请国内外专家和规划设计单位先论证,再进行规划设计,注重体现牡丹特色,注重文化内涵,体现文化品位,做到布局合理、功能明确、风格协调。在规划布局上,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一产向种田能手集中、二产向工业聚集区集中,居民向城镇集中,重点培育中心镇,集中建设中心村,形成新城—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的城镇体系结构,基本形成区域布局合理、产业发展协调、功能性与文化性相统一,具有独特风格的生态型现代化新型城镇体系。
环境是城市文明的窗口,反映出城市的整体形象,也与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当前,在全社会都在崇尚和谐、关注协调发展的这一背景下,优美和谐的生态、居住环境已成为人们的一种基本生活诉求,生态环境质量也成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目前,我们大力实施绿化、美化,到2010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绿地率达到40.5%,人均公共绿地达到9.8平方米/人,到2011年,全区文明生态村累计达到75个。
二、以经济发展为支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生产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经济是基础、惠及农民是根本、富裕农民是最终目标。我们要充分发挥城市在产业、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带动效应,在围绕大都市、服务大都市上做文章,充分利用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和城市提供的机遇,延伸拓展发展空间,不断壮大区域经济,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当前,我们充分利用菏泽市开发西区开放的历史机遇,在对外开放、招商引资上进行战略性转变,延伸和拓展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提升对外开放的档次和水平。一是由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二是由遍地开花向集约开发转变,三是由政策吸引向环境招商转变,四是由自我发展向互利共赢转变,力争在主动服务中实现互利共赢。工业发展上,我们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做大做强拳头产品,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电子信息、机械、精细化工和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逐步实现从加工配套、中间产品为主向自主研发、终端产品的转变,使牡丹区成为现代制造业密集区和面向世界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工基地。在第三产业发展上,我们进一步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大力发展与制造业相配套的现代物流、信息咨询、金融保险等专业化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旅游、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推进发展连锁、配运等现代商贸业,使服务业比重提高到40%以上。在农业发展上,我们依托和利用都市资源与市场,在推进产业化、发展生态观光农业上做文章,加快形成开放式、高品质、生态化、都市型的现代农业新格局。进一步打造生态环境,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建设一批特色突出、内容丰富、档次较高和功能多样的新型农业休闲、观光、娱乐设施。
三、以城市化为重点,让农民共享城市文明
城市化是都市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趋势。推进城市化进程,是加快城乡协调、统筹发展、改善农民生活状况的重要举措,是从根本上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必由之路,更是为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牡丹区的特点,决定了我们的城市化既不能搞一刀切,也不能搞“摆地摊”、“摊大饼”式的一哄而上,追求表面上的红红火火、热热闹闹。农村城市化进程中,要突出重点,以区所在地和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的中心镇为基础,将其建设为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农产品加工和贸易的中心,引导企业和其他基础设施相对集中,更好地发挥规模和集聚效应同时,对靠近城区经济基础好的村进行新村建设,全面加快城镇化进程。此外,城市化不是简单的“楼房化”,新农村也不能建成“楼房村”、“空壳村”,城市化进程中,城镇配套基础设施一定要到位,否则楼房建得再漂亮,也不是新农村。为此,牡丹区针对发展实际,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我们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通过城市化,实现了产业和人口的集中,促进了城镇经济发展。我们坚持因地制宜,兼顾各地原有风格和特色,探索实践了旧城改造、新镇建设“三集中”和中心村建设三种模式。
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原则,在小城镇建设同时,在一些地处城郊结合部、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村,建成了十几个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中心村,成为城镇建设的又一模式。目前,住宅小区内绿化率均达到了40%以上,住宅楼内都建有花园、广场,铺设了绿地,形成“楼前花园、楼后田园、人在绿中游”的生态景观。
四、加快教育培训,为新农村建设培育新型农民
推进城市化要与转移农民同步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就是,为农民转入非农产业创造就业机会和生存条件,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要着眼于减少农民、促进农民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减少农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
平均受教育程度低,没有从事非农产业的技能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我们始终把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作为工作重点,不断建立健全劳动就业机制,基本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就业管理体系和公共职介服务体系,实现用工信息共享;强化就业服务,建立区、乡镇、村劳动保障平台,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形成统一的就业信息网络体系,已建成三级培训网络。实施农民素质培训工程,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和就业技能,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我们先后组建了农民远程教育服务培训中心,完善了15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陆续在各街镇建立起“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形成了全区统一的融就业登记、就业培训、就业推荐、就业管理为一体的城乡劳动力市场。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质量和水平。没有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新农村就缺乏支撑。为此,各级政府部门要不遗余力地把培育有文化、善经营、会技术、懂法律的新型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同时,要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的倾斜,进一步加强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形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满足农民多层次、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近几年,我们广泛开展对农民技术、技能培训,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10万人次,1.5万人取得绿色证书,4.8万人取得蓝色证书,1700余人成为农村经纪人。在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上,每个街镇都设立了文化站、村村都有活动室和文艺队,每个社区都建有大型路径健身器材,居住小区都建起了健身场,有了固定的健身队伍。今年我们又启动了以提高农民素质为目标的文明村十个一、文明小区八个一工程,通过载体建设,为农民营造高标准的文化活动场所,促进农民素质的提高。
五、以社会事业为保障,让农民共享发展成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壮大农村经济,改善农村落后的生产生活状况,最终富裕农民。让亿万农民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享受现代文明,让和谐阳光普照农村大地,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的具体要求。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超越传统的发展观,树立科学发展观,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经济增长不能代替社会发展。要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把社会保障、就业、健康卫生、教育和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全面提高群众生活质量。首先就要摈弃片面以经济增长论英雄的政绩观,把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的就业率、社会保险率、青少年的入学率、教育投入率、公共卫生和安全的保障程度、文化建设等,纳入干部政绩考核体系。要改变财政支出方向,把资金投向农村、农民最迫切需要的领域。逐步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切实担当起农村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养老、水利交通等公共基础设施等的建设。切实把资金投到为农村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上,让农村跟上社会前进的步伐。
多年来,我们不断加大医疗、教育、就业、养老、困难救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力度,切实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农民。 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攀升,今后我们将加大对民计民生的投入,让全区人民享受到发展带来的越来越多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