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现一家,退市一家”,决不姑息,零容忍。
这是7月27日晚间证监会出台新的退市制度时对外所宣称的话语,由此可见,证监会让不合格上市公司退市的态度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坚决。
多年来,A股退市制度一直被投资者所诟病。每年数百家IPO企业,可退市的上市公司却屈指可数,哪怕是业绩亏损得一塌糊涂的上市公司也依然可以“存活”。
但这种情况正在发生改变。今年以来,先是上交所宣布*ST吉恩、*ST昆机因业绩连续多年亏损甚至资不抵债被退市,接着又因7月被弄得满城风雨的长生生物事件,让不合格公司退市的呼声再度高涨。从种种迹象来看,2018年或许注定将成为A股退市制度改革历程中,最为重要的一年。
7月份以来,随着长生生物的“问题疫苗”事件不斷在市场上发酵,有不少投资者和市场人士都强烈呼吁,应该将长生生物剔除资本市场,以此彰显A股市场的“正气”。
随即,证监会在7月底对现行涉及重大违法公司的强制退市规则做出修改,并发布《关于修改〈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的决定》。
证监会表示,将切实担负起一线监管法定职责,坚定不移地履行退市主体责任,严把退市制度执行关,特别是对于严重危害市场秩序,严重侵害群众利益、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违法公司,坚决做到“出现一家,退市一家”,决不姑息,零容忍,以净化市场环境,维护退市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此次退市制度升级,完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主要情形,明确上市公司构成欺诈发行、重大信息披露违法或者其他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生产安全和公众健康安全等领域的重大违法行为的,证券交易所应当严格依法做出暂停、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的决定的基本制度要求。
“有进有出”是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的特征。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退市率,即退市公司数量占上市公司总数比例,这一数据也常被作为衡量一个资本市场能否充分发挥优胜劣汰作用的指标。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以来,纽交所和纳斯达克两大市场的退市股多达186只。从历史来看,2013~2017年退市股则分别高达288只、320只、374只、464只、368只。以5000只美股上市公司统计来看,近五年美股的年均退市率则高达7.2%。
那A股市场的退市率如何?自2001年水仙电器、广东金曼两家公司成为首批退市股以来,剔除吸收合并股票退市情况。A股总共有113家上市公司退市。
其中,包括98只A股和15只B股。而剔除掉某些因上市公司被吸收合并而退市的公司后,实际仅有76家公司退市,占当前A股总数3534家公司的比重约为2.1%。而如果从1990年交易所成立算起的话,28年时间内平均每年仅有2.6家公司退市,年均退市率仅为0.075%。
这76家上市公司的退市原因,主要包括四种,即:连续亏损、私有化、暂停上市后未披露定期报告和欺诈发行。其中连续亏损比例最大,占比近80%,最近准备重启上市的央企*ST长油,当初就是2012年退市新政实施后首只退市个股。
尽管欺诈发行的占比最少,但这也是缘于2014年退市制度改革所致。当年确定了两大退市体系,即“主动退市”和“强制退市”。去年,深交所依法对欣泰电气做出股票终止上市决定,欣泰电气成为首家因欺诈发行被强制退市的公司。
此前A股市场的年均退市率仅为0.075%,这主要是因为A股IPO门槛较高,因此有些公司即使长期亏损,但还可以通过重组等方式“变相卖壳”,一旦重组成功,垃圾股即可能乌鸦变凤凰。
但这样的局面也正在改变。由于监管层加大了对上市公司资产重组项目的审核力度,“炒壳”已经很难大行其道。另一方面,随着退市新规的实施,上市公司因前述几种情况被强制退市的现象正在增多。对于投资者来说,如果买到的股票退市,则会面临较大的风险,因此有必要提前规避一些可能出现退市风险的上市公司。
从年初到现在,A股已经有烯碳退市、退市吉恩和退市昆机三家公司被摘牌。此外,深交所已先后对因涉嫌犯罪被证监会移送公安机关的金亚科技、雅百特依法启动强制退市机制,再加上如今深陷舆论漩涡的长生生物。2018年刚刚过半不久,但看起来A股年内至少会有6家公司退市。
那么,2018年退市新规之下,还有哪些上市公司有退市风险?
8月1日,*ST毅达公告称,由于公司2017年年报未能获得第六届董事会审议通过,导致公司不能在法定期限内披露定期报告,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规定,公司股票已于5月2日起停牌,此后两个月内公司仍无法披露定期报告,根据上市规则相关规定,自7月2日复牌之日起,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公司股票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除此之外,还有多家上市公司存在退市风险(具体内容详见表)。
这是7月27日晚间证监会出台新的退市制度时对外所宣称的话语,由此可见,证监会让不合格上市公司退市的态度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坚决。
多年来,A股退市制度一直被投资者所诟病。每年数百家IPO企业,可退市的上市公司却屈指可数,哪怕是业绩亏损得一塌糊涂的上市公司也依然可以“存活”。
但这种情况正在发生改变。今年以来,先是上交所宣布*ST吉恩、*ST昆机因业绩连续多年亏损甚至资不抵债被退市,接着又因7月被弄得满城风雨的长生生物事件,让不合格公司退市的呼声再度高涨。从种种迹象来看,2018年或许注定将成为A股退市制度改革历程中,最为重要的一年。
升级版退市新规
7月份以来,随着长生生物的“问题疫苗”事件不斷在市场上发酵,有不少投资者和市场人士都强烈呼吁,应该将长生生物剔除资本市场,以此彰显A股市场的“正气”。
随即,证监会在7月底对现行涉及重大违法公司的强制退市规则做出修改,并发布《关于修改〈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的决定》。
证监会表示,将切实担负起一线监管法定职责,坚定不移地履行退市主体责任,严把退市制度执行关,特别是对于严重危害市场秩序,严重侵害群众利益、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违法公司,坚决做到“出现一家,退市一家”,决不姑息,零容忍,以净化市场环境,维护退市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此次退市制度升级,完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主要情形,明确上市公司构成欺诈发行、重大信息披露违法或者其他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生产安全和公众健康安全等领域的重大违法行为的,证券交易所应当严格依法做出暂停、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的决定的基本制度要求。
0.075%的年均退市率
“有进有出”是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的特征。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退市率,即退市公司数量占上市公司总数比例,这一数据也常被作为衡量一个资本市场能否充分发挥优胜劣汰作用的指标。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以来,纽交所和纳斯达克两大市场的退市股多达186只。从历史来看,2013~2017年退市股则分别高达288只、320只、374只、464只、368只。以5000只美股上市公司统计来看,近五年美股的年均退市率则高达7.2%。
那A股市场的退市率如何?自2001年水仙电器、广东金曼两家公司成为首批退市股以来,剔除吸收合并股票退市情况。A股总共有113家上市公司退市。
其中,包括98只A股和15只B股。而剔除掉某些因上市公司被吸收合并而退市的公司后,实际仅有76家公司退市,占当前A股总数3534家公司的比重约为2.1%。而如果从1990年交易所成立算起的话,28年时间内平均每年仅有2.6家公司退市,年均退市率仅为0.075%。
这76家上市公司的退市原因,主要包括四种,即:连续亏损、私有化、暂停上市后未披露定期报告和欺诈发行。其中连续亏损比例最大,占比近80%,最近准备重启上市的央企*ST长油,当初就是2012年退市新政实施后首只退市个股。
尽管欺诈发行的占比最少,但这也是缘于2014年退市制度改革所致。当年确定了两大退市体系,即“主动退市”和“强制退市”。去年,深交所依法对欣泰电气做出股票终止上市决定,欣泰电气成为首家因欺诈发行被强制退市的公司。
哪些上市公司有退市风险?
此前A股市场的年均退市率仅为0.075%,这主要是因为A股IPO门槛较高,因此有些公司即使长期亏损,但还可以通过重组等方式“变相卖壳”,一旦重组成功,垃圾股即可能乌鸦变凤凰。
但这样的局面也正在改变。由于监管层加大了对上市公司资产重组项目的审核力度,“炒壳”已经很难大行其道。另一方面,随着退市新规的实施,上市公司因前述几种情况被强制退市的现象正在增多。对于投资者来说,如果买到的股票退市,则会面临较大的风险,因此有必要提前规避一些可能出现退市风险的上市公司。
从年初到现在,A股已经有烯碳退市、退市吉恩和退市昆机三家公司被摘牌。此外,深交所已先后对因涉嫌犯罪被证监会移送公安机关的金亚科技、雅百特依法启动强制退市机制,再加上如今深陷舆论漩涡的长生生物。2018年刚刚过半不久,但看起来A股年内至少会有6家公司退市。
那么,2018年退市新规之下,还有哪些上市公司有退市风险?
8月1日,*ST毅达公告称,由于公司2017年年报未能获得第六届董事会审议通过,导致公司不能在法定期限内披露定期报告,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规定,公司股票已于5月2日起停牌,此后两个月内公司仍无法披露定期报告,根据上市规则相关规定,自7月2日复牌之日起,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公司股票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除此之外,还有多家上市公司存在退市风险(具体内容详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