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感恩,是一个人真、善、美良好品质和人格魅力的体现。一个家庭,能培养孩子感恩之心、感怀之德,教育才能说是成功。当前,感恩教育普遍缺失,其首要因素在于家庭教育不当。父母应当从如何“爱”、如何教会孩子“善”和如何从日常生活抓起几方面着手,在家庭教育中渗透感恩教育。
【关键词】家庭教育;感恩教育;爱;善;与时俱进;日常感恩
卡耐基说过:“感恩是极有教养的产物,你不可能从一般人身上得到,忘记或不会感谢乃是人的天性。”所谓教养,很大部分来自原生家庭教育,父母的自身行为和教育方式,往往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孩子的心是纯粹而敏感的,成人世界的人情冷暖,他们能深切体会、根植在心。家长在日常生活的感恩教育,并不是啰嗦说教,而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父母要具备感恩的品质,并且有这个明确的目标意识,才能一步步引导孩子养成感恩的良好品格。如何在家庭教育中渗透感恩教育,使感恩教育家庭化?笔者认为,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父母应善于撒播“爱”的种子
“在没有心的沙漠,在没有爱的荒原,死神也望而却步”很难想象一个缺乏爱的人,他会用炙热的爱去温暖别人,感恩回馈。在家里,父母就是一面镜子,如果父母尊老爱幼,夫妻恩爱,常常带着孩子探望长辈,家庭气氛融洽,并注重孩子待人接物礼仪的教育,在这样的环境长大的孩子往往性格开朗,大胆懂事,更懂得孝敬长辈,对家庭有依恋,对亲人有爱心,从而进一步把这份爱传递给身边的朋友以及社会。看起来,那只是一个简单、和睦的家,似乎不难实现,其实这蕴藏了为人父母爱的智慧。
首先,爱是陪伴关护。“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无法弥补。”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如是说。现实社会留守儿童人数较多,由爷爷奶奶或亲戚带大的问题渐渐显露,老一辈大多缺乏文化素养,总是尽力满足孩子物质需求,对孩子溺爱、纵容,也无时间、精力、能力谈教育。缺少陪伴的孩子性格或内向或任性或叛逆,问题要比同龄的孩子多很多,父母也慢慢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想方设法把孩子带在身边,可是一切就顺理成章,情况好转了吗?记得有一位家长跟笔者哭诉:“我的女儿现在六年级,小时候由老人带,三年级的时候带在身边,一直以来听老师反映都是乖巧懂事,学习成绩也优秀,还是班干部,可是,在家简直是无法沟通!我们带她去玩,去放松,她不冷不热;教她做家务,说父母辛苦,要懂得分担,知感恩,她说你爱弟弟,你叫弟弟做;为了补偿,其实很多时候都已经向着她,她还是对亲人的付出视而不见,更别说知恩图报,很是痛苦。”这是一个敏感型的孩子,骨子里她希望父母的爱和陪伴,错过了陪伴的关键期,她“爱得越深恨得越深”,通过反抗表达自己的不满,是典型的“报复”行为,其实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良苦用心,只是不服气。因此,爱需要理解和耐心,引导他们体察百态人生,或早或晚,孩子终会更深刻了解成人的不易,打开“心锁”,感恩父母,感恩现在拥有的生活。
其次爱要平等尊重。和上面说的留守儿童相反,有的小孩从不缺少陪伴,比如,父母溺爱,被溺爱的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变得自私自利,没有感恩之心,不会关心他人,离不开父母甚至变成“啃老族”。还有一种,是专制蛮横的爱,“孩子是我生的,我想怎样就怎样”,有这种观念是非常可怕的,父母从不考虑孩子的感受,一旦做错事,非打即骂,不容辨解。比如,笔者小时候做错事被母亲训斥,我们试图表达委屈,企求谅解,她一句“你小孩子懂什么,有什么自尊,你是我生的,我骂一下都不行吗?”每次都是理直气壮,还常常提醒说为了生我们养我们,有多苦,多累,失去了什么,不说到让人充满负罪感不罢休。母亲本是想教育我们要知恩报恩,可是越絮叨我们越反感,在母亲的影响下,我们兄弟姐妹越来越自卑,不懂沟通,即使吃穿是最好的,也感觉自己一无是处,缺乏自信,恐惧和痛苦替代了爱和感激。然而,笔者是幸运的,有一个最温和善良的父亲,他常常教导我们,千万不要责怪母亲,她只是不会说话,心是善良的,她很爱你们,而且父亲也以身作则,对母亲的种种言语伤害,都选择了原谅。在如此矛盾的环境下,长大成人,笔者和姐姐受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影响,终究能理解包容,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尽心尽力侍奉双亲,并且听父親的话,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感恩党给予我们富足的生活。然而,笔者的哥哥则不然,平时他为人处事彬彬有礼,可对母亲,他视如“仇人”,脾性固执,我们做其思想工作,他愤恨一句“她生我养我就能任意践踏我的精神和肉体吗?”笔者沉思良久,真的不是每个孩子都自带抗压基因,能愈挫愈勇。这样的性格还在悄悄影响着下一代,原生家庭的影响,需要人付出多少努力去改变。所以,请父母深思,溺爱与专制,在爱的天平上都已失衡,终是两败俱伤,爱需要平等、尊重,每个孩子都不是弱不禁风更不是没有思想的,请蹲下来,与孩子平等对话。
最后,爱要与时俱进。为人父母是一门学问,父母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比如,学习先进的育儿理念,学习与人沟通的技巧,学习新的科技知识,从侧面了解孩子,既不会引起孩子的反感,还让孩子心生敬意,为父母自豪,那么,感恩教育自然会变得更轻松。还有,父母应学会情绪管理,学会给孩子一个爱的拥抱。近年,新闻头条不时弹出触目惊心的x岁少年“杀父”“弑母”的字眼,令人扼腕、心痛,让人沉思。如,最近四川的13岁“胆小”男孩,因家庭琐事与母亲发生争吵后将其杀害;此前震惊全国的沅江“12岁持刀弑母”少年,事后一句“我又没杀别人,我杀的是我妈!”爱和伤害,何时开始变得如此理所当然?“最亲的人,伤得最深”,面对亲人,人们总是毫不掩饰,从不控制情绪,很多悲剧就此发生。因此,学习如何管理情绪非常必要。父母教育孩子时,孩子往往是心不在焉或对着干的,这时请父母一定先深呼吸,告诉自己保持冷静,并切忌重复啰嗦,学会点到即止。教育本来就是“润物细无声”的结果,这时如果能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转移注意力,事后冷静下来再作沟通,给还生着气的孩子一个爱的拥抱,身体触碰带来安慰,带来心灵的共鸣,此时再来教育,应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避免悲剧的发生,还能让孩子学会如何处理矛盾,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品质,对父母的宽容有所领悟,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事业领域,对社会有所回报。 二、父母应善于撒播"善"的种子
感恩,是一个人最高级的善良。父母可借助大自然进行善良教育、生命教育,感恩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感恩我们能看;感恩悦耳的鸟语花香,感恩我们能听;感恩扑鼻的清新空气,感恩我们健康地活着,而不是漠视生命,动辄轻生。告诉孩子“万物皆有灵”,我们要爱护地球的一切生物。在许多国家,爱护小动物是幼童接受“善良教育”的启蒙课。不少家庭特意为孩子买了小狗、小猫、小兔子、小金鱼等,让孩子在照料小动物的过程中,学会体贴入微地照顾小生命。照顾弱小动物,不失为家庭感恩教育的好素材,在孩子照顾小动物的同时,我们可引导孩子打扫小动物住所,清洗工具,给生病的小动物端水、喂药,大一点,引导孩子做类似的家务,孩子便更得心应手,体验生活,体会大人抚养自己的不易。除了自己饲养的动物,平时见到小虫小蚁也要存怜悯之心,有的大人见到这些小动物在地上爬,总是先一脚踩下去,不管面前站着的天真无邪的小孩,殊不知,小孩很快就会学到。上面提到的“弑母”男孩,其冷漠无情让人发指,也许就是平时大人不注意言行细节造成的,平时孩子看动画片时涉及一些暴力画面的,也需要引导孩子批判性看待。另外,培养善心、感恩之心,父母还可以带小孩去看望同龄的贫困儿童、孤寡老人,一起给需要的人捐献衣物等。当然,善良,一定是要分清是非,量力而为的,不是见到溺水者奋不顾身跳下水,也不是视摔倒的同伴而不见,善良,要有度,有原则,有底线。爱人首先爱自己,在保障自己成长和发展的前提下施恩,才是共赢。而于自己有恩的人,更要心存感激,虽不求涌泉相报,适时一句问候,一声关怀,善良,才不被辜负。
三、父母应从日常生活抓起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除了大爱大善、大是大非的教育,父母更应从日常小事抓起。第一,从最简单的文明礼仪——说“谢谢”教起。小时候父母觉得受人一点恩惠,嫌麻烦,没必要教孩子道谢,自己代替甚至直接忽略,久而久之,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便羞于开口甚至完全没有感恩的意识。自私自利、不讲道理的事例比比皆是:奶奶带孙子吃牛肉面,每次都把自己碗里的牛肉夹给孙子:“吃,使劲吃,香不香?”每次看着孙子肉足饭饱的样子还满足地展开笑脸。而有一次,奶奶并没有照例把肉夹给孙子而是自然而然吃起碗里的面,没想到,孙子突然站起来拍着桌子吼道:“奶奶你怎么不把牛肉给我?自己吃了,那是我的肉!”奶奶目瞪口呆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孙子根本不懂,家人给予,是爱,他却认为理所应当,不但没有一声“谢谢”,还怒气冲冲,甚至怀恨在心。下雨天,单亲妈妈骑着三轮车去学校接孩子,怕孩子被淋湿,伞全部打在孩子头顶上,孩子却没有一声“谢谢”,还嫌弃母亲丢人;老师为了做好家校沟通,共同教育好孩子,有些家长不但不买账,教育自己的孩子感恩老师的关心,还在孩子面前说老师的不是,试问这样的孩子对老师哪有感恩之情?
因此,作为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不失时机渗透感恩教育。如,家人做好饭,应引导孩子说一声“xx辛苦了”,教育孩子在学校也一样,下课后要跟老师说声“老师您辛苦了”;安排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让孩子懂得分担家务,感受家庭责任;大人生病了引导孩子端杯水,拿拿药,让孩子知道关心和照顾他人。而父母要及时感谢孩子的施恩行为,“小小年纪能为妈妈分忧了,我很开心”“谢谢你”等。这样我们会从孩子的眼中看到满满的自豪感,感受到他施恩的快乐。
第二,教育孩子学会分享。分享,是一个人感恩的直接体现。孩子正处于以自我为中心的发展阶段,容易表现出“小气”“霸道”等现象,家长要了解这个普遍的年龄特征,允许孩子表现出这种与感恩相悖的行为,以免强迫,使孩子产生更强烈的逆反心理,只需要正面引导,比如,引导他学着换位思考,如果你的同伴也不乐意跟你分享他的美食或你很喜欢看的书,你是什么感受?换位思考,設身处地为人着想,自然更能懂得别人的不易,从而念恩、感恩,知恩图报。
第三,订立适当的家规,从小培养规则意识。所谓规则意识,是指发自内心的、以规则为自己行动准绳的意识。比如说,遵守法律、校规、遵守社会公德、游戏规则的意识。为什么现在很多小时候不管,长大了管不了的孩子,究其原因是孩子缺乏规则意识,不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父母、老师教他觉得是大人多管闲事,更不要说感恩念恩。饭桌规则、休息规则、玩耍时的安全规则、公共场所规则,父母以身作则、时时引导,不要有“孩子长大了就好了”的侥幸心理,让孩子从小懂得去遵守,并随着年龄增长去调整。孩子在培养规则意识的同时也是良好习惯形成的过程,如此,一个孩子出现无视父母养育之恩、无视社会规则、知法犯法的可能性将大大减少。
第四,抓住亲子的美好时光渗透感恩教育。平时可以和孩子玩“角色互换”“我是孕妈妈”“护蛋行动”“鸡蛋小鸡大鸡”等亲子游戏,如,“角色互换”,孩子扮演爸爸或妈妈照顾由父母一方扮演的“孩子”,做饭洗衣、穿衣穿鞋等,期间“孩子”还不断惹麻烦,另一个家长则引导孩子处理这些情况。小学生不管男孩女孩都很喜欢一些小游戏,通过游戏,不仅增进亲情,孩子还可体验照顾小孩的繁琐,加强处理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理解父母、感恩父母的教育目的。睡前,多给孩子讲“乌鸦反哺”“亲尝汤药”“戏彩娱亲”“鹿乳奉亲”等经典中华传统故事,日积月累,让博爱、善心、行孝、感恩、施恩的种子渐埋心底。
总之,“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感恩不是好高骛远,不是功成名就、衣锦还乡后轰轰烈烈的付出,只需常怀感恩之心,做力所能及的事,做一个爱自己、对家人、对朋友、对社会有益的人,即是最好的感恩。
【关键词】家庭教育;感恩教育;爱;善;与时俱进;日常感恩
卡耐基说过:“感恩是极有教养的产物,你不可能从一般人身上得到,忘记或不会感谢乃是人的天性。”所谓教养,很大部分来自原生家庭教育,父母的自身行为和教育方式,往往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孩子的心是纯粹而敏感的,成人世界的人情冷暖,他们能深切体会、根植在心。家长在日常生活的感恩教育,并不是啰嗦说教,而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父母要具备感恩的品质,并且有这个明确的目标意识,才能一步步引导孩子养成感恩的良好品格。如何在家庭教育中渗透感恩教育,使感恩教育家庭化?笔者认为,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父母应善于撒播“爱”的种子
“在没有心的沙漠,在没有爱的荒原,死神也望而却步”很难想象一个缺乏爱的人,他会用炙热的爱去温暖别人,感恩回馈。在家里,父母就是一面镜子,如果父母尊老爱幼,夫妻恩爱,常常带着孩子探望长辈,家庭气氛融洽,并注重孩子待人接物礼仪的教育,在这样的环境长大的孩子往往性格开朗,大胆懂事,更懂得孝敬长辈,对家庭有依恋,对亲人有爱心,从而进一步把这份爱传递给身边的朋友以及社会。看起来,那只是一个简单、和睦的家,似乎不难实现,其实这蕴藏了为人父母爱的智慧。
首先,爱是陪伴关护。“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无法弥补。”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如是说。现实社会留守儿童人数较多,由爷爷奶奶或亲戚带大的问题渐渐显露,老一辈大多缺乏文化素养,总是尽力满足孩子物质需求,对孩子溺爱、纵容,也无时间、精力、能力谈教育。缺少陪伴的孩子性格或内向或任性或叛逆,问题要比同龄的孩子多很多,父母也慢慢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想方设法把孩子带在身边,可是一切就顺理成章,情况好转了吗?记得有一位家长跟笔者哭诉:“我的女儿现在六年级,小时候由老人带,三年级的时候带在身边,一直以来听老师反映都是乖巧懂事,学习成绩也优秀,还是班干部,可是,在家简直是无法沟通!我们带她去玩,去放松,她不冷不热;教她做家务,说父母辛苦,要懂得分担,知感恩,她说你爱弟弟,你叫弟弟做;为了补偿,其实很多时候都已经向着她,她还是对亲人的付出视而不见,更别说知恩图报,很是痛苦。”这是一个敏感型的孩子,骨子里她希望父母的爱和陪伴,错过了陪伴的关键期,她“爱得越深恨得越深”,通过反抗表达自己的不满,是典型的“报复”行为,其实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良苦用心,只是不服气。因此,爱需要理解和耐心,引导他们体察百态人生,或早或晚,孩子终会更深刻了解成人的不易,打开“心锁”,感恩父母,感恩现在拥有的生活。
其次爱要平等尊重。和上面说的留守儿童相反,有的小孩从不缺少陪伴,比如,父母溺爱,被溺爱的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变得自私自利,没有感恩之心,不会关心他人,离不开父母甚至变成“啃老族”。还有一种,是专制蛮横的爱,“孩子是我生的,我想怎样就怎样”,有这种观念是非常可怕的,父母从不考虑孩子的感受,一旦做错事,非打即骂,不容辨解。比如,笔者小时候做错事被母亲训斥,我们试图表达委屈,企求谅解,她一句“你小孩子懂什么,有什么自尊,你是我生的,我骂一下都不行吗?”每次都是理直气壮,还常常提醒说为了生我们养我们,有多苦,多累,失去了什么,不说到让人充满负罪感不罢休。母亲本是想教育我们要知恩报恩,可是越絮叨我们越反感,在母亲的影响下,我们兄弟姐妹越来越自卑,不懂沟通,即使吃穿是最好的,也感觉自己一无是处,缺乏自信,恐惧和痛苦替代了爱和感激。然而,笔者是幸运的,有一个最温和善良的父亲,他常常教导我们,千万不要责怪母亲,她只是不会说话,心是善良的,她很爱你们,而且父亲也以身作则,对母亲的种种言语伤害,都选择了原谅。在如此矛盾的环境下,长大成人,笔者和姐姐受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影响,终究能理解包容,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尽心尽力侍奉双亲,并且听父親的话,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感恩党给予我们富足的生活。然而,笔者的哥哥则不然,平时他为人处事彬彬有礼,可对母亲,他视如“仇人”,脾性固执,我们做其思想工作,他愤恨一句“她生我养我就能任意践踏我的精神和肉体吗?”笔者沉思良久,真的不是每个孩子都自带抗压基因,能愈挫愈勇。这样的性格还在悄悄影响着下一代,原生家庭的影响,需要人付出多少努力去改变。所以,请父母深思,溺爱与专制,在爱的天平上都已失衡,终是两败俱伤,爱需要平等、尊重,每个孩子都不是弱不禁风更不是没有思想的,请蹲下来,与孩子平等对话。
最后,爱要与时俱进。为人父母是一门学问,父母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比如,学习先进的育儿理念,学习与人沟通的技巧,学习新的科技知识,从侧面了解孩子,既不会引起孩子的反感,还让孩子心生敬意,为父母自豪,那么,感恩教育自然会变得更轻松。还有,父母应学会情绪管理,学会给孩子一个爱的拥抱。近年,新闻头条不时弹出触目惊心的x岁少年“杀父”“弑母”的字眼,令人扼腕、心痛,让人沉思。如,最近四川的13岁“胆小”男孩,因家庭琐事与母亲发生争吵后将其杀害;此前震惊全国的沅江“12岁持刀弑母”少年,事后一句“我又没杀别人,我杀的是我妈!”爱和伤害,何时开始变得如此理所当然?“最亲的人,伤得最深”,面对亲人,人们总是毫不掩饰,从不控制情绪,很多悲剧就此发生。因此,学习如何管理情绪非常必要。父母教育孩子时,孩子往往是心不在焉或对着干的,这时请父母一定先深呼吸,告诉自己保持冷静,并切忌重复啰嗦,学会点到即止。教育本来就是“润物细无声”的结果,这时如果能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转移注意力,事后冷静下来再作沟通,给还生着气的孩子一个爱的拥抱,身体触碰带来安慰,带来心灵的共鸣,此时再来教育,应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避免悲剧的发生,还能让孩子学会如何处理矛盾,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品质,对父母的宽容有所领悟,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事业领域,对社会有所回报。 二、父母应善于撒播"善"的种子
感恩,是一个人最高级的善良。父母可借助大自然进行善良教育、生命教育,感恩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感恩我们能看;感恩悦耳的鸟语花香,感恩我们能听;感恩扑鼻的清新空气,感恩我们健康地活着,而不是漠视生命,动辄轻生。告诉孩子“万物皆有灵”,我们要爱护地球的一切生物。在许多国家,爱护小动物是幼童接受“善良教育”的启蒙课。不少家庭特意为孩子买了小狗、小猫、小兔子、小金鱼等,让孩子在照料小动物的过程中,学会体贴入微地照顾小生命。照顾弱小动物,不失为家庭感恩教育的好素材,在孩子照顾小动物的同时,我们可引导孩子打扫小动物住所,清洗工具,给生病的小动物端水、喂药,大一点,引导孩子做类似的家务,孩子便更得心应手,体验生活,体会大人抚养自己的不易。除了自己饲养的动物,平时见到小虫小蚁也要存怜悯之心,有的大人见到这些小动物在地上爬,总是先一脚踩下去,不管面前站着的天真无邪的小孩,殊不知,小孩很快就会学到。上面提到的“弑母”男孩,其冷漠无情让人发指,也许就是平时大人不注意言行细节造成的,平时孩子看动画片时涉及一些暴力画面的,也需要引导孩子批判性看待。另外,培养善心、感恩之心,父母还可以带小孩去看望同龄的贫困儿童、孤寡老人,一起给需要的人捐献衣物等。当然,善良,一定是要分清是非,量力而为的,不是见到溺水者奋不顾身跳下水,也不是视摔倒的同伴而不见,善良,要有度,有原则,有底线。爱人首先爱自己,在保障自己成长和发展的前提下施恩,才是共赢。而于自己有恩的人,更要心存感激,虽不求涌泉相报,适时一句问候,一声关怀,善良,才不被辜负。
三、父母应从日常生活抓起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除了大爱大善、大是大非的教育,父母更应从日常小事抓起。第一,从最简单的文明礼仪——说“谢谢”教起。小时候父母觉得受人一点恩惠,嫌麻烦,没必要教孩子道谢,自己代替甚至直接忽略,久而久之,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便羞于开口甚至完全没有感恩的意识。自私自利、不讲道理的事例比比皆是:奶奶带孙子吃牛肉面,每次都把自己碗里的牛肉夹给孙子:“吃,使劲吃,香不香?”每次看着孙子肉足饭饱的样子还满足地展开笑脸。而有一次,奶奶并没有照例把肉夹给孙子而是自然而然吃起碗里的面,没想到,孙子突然站起来拍着桌子吼道:“奶奶你怎么不把牛肉给我?自己吃了,那是我的肉!”奶奶目瞪口呆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孙子根本不懂,家人给予,是爱,他却认为理所应当,不但没有一声“谢谢”,还怒气冲冲,甚至怀恨在心。下雨天,单亲妈妈骑着三轮车去学校接孩子,怕孩子被淋湿,伞全部打在孩子头顶上,孩子却没有一声“谢谢”,还嫌弃母亲丢人;老师为了做好家校沟通,共同教育好孩子,有些家长不但不买账,教育自己的孩子感恩老师的关心,还在孩子面前说老师的不是,试问这样的孩子对老师哪有感恩之情?
因此,作为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不失时机渗透感恩教育。如,家人做好饭,应引导孩子说一声“xx辛苦了”,教育孩子在学校也一样,下课后要跟老师说声“老师您辛苦了”;安排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让孩子懂得分担家务,感受家庭责任;大人生病了引导孩子端杯水,拿拿药,让孩子知道关心和照顾他人。而父母要及时感谢孩子的施恩行为,“小小年纪能为妈妈分忧了,我很开心”“谢谢你”等。这样我们会从孩子的眼中看到满满的自豪感,感受到他施恩的快乐。
第二,教育孩子学会分享。分享,是一个人感恩的直接体现。孩子正处于以自我为中心的发展阶段,容易表现出“小气”“霸道”等现象,家长要了解这个普遍的年龄特征,允许孩子表现出这种与感恩相悖的行为,以免强迫,使孩子产生更强烈的逆反心理,只需要正面引导,比如,引导他学着换位思考,如果你的同伴也不乐意跟你分享他的美食或你很喜欢看的书,你是什么感受?换位思考,設身处地为人着想,自然更能懂得别人的不易,从而念恩、感恩,知恩图报。
第三,订立适当的家规,从小培养规则意识。所谓规则意识,是指发自内心的、以规则为自己行动准绳的意识。比如说,遵守法律、校规、遵守社会公德、游戏规则的意识。为什么现在很多小时候不管,长大了管不了的孩子,究其原因是孩子缺乏规则意识,不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父母、老师教他觉得是大人多管闲事,更不要说感恩念恩。饭桌规则、休息规则、玩耍时的安全规则、公共场所规则,父母以身作则、时时引导,不要有“孩子长大了就好了”的侥幸心理,让孩子从小懂得去遵守,并随着年龄增长去调整。孩子在培养规则意识的同时也是良好习惯形成的过程,如此,一个孩子出现无视父母养育之恩、无视社会规则、知法犯法的可能性将大大减少。
第四,抓住亲子的美好时光渗透感恩教育。平时可以和孩子玩“角色互换”“我是孕妈妈”“护蛋行动”“鸡蛋小鸡大鸡”等亲子游戏,如,“角色互换”,孩子扮演爸爸或妈妈照顾由父母一方扮演的“孩子”,做饭洗衣、穿衣穿鞋等,期间“孩子”还不断惹麻烦,另一个家长则引导孩子处理这些情况。小学生不管男孩女孩都很喜欢一些小游戏,通过游戏,不仅增进亲情,孩子还可体验照顾小孩的繁琐,加强处理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理解父母、感恩父母的教育目的。睡前,多给孩子讲“乌鸦反哺”“亲尝汤药”“戏彩娱亲”“鹿乳奉亲”等经典中华传统故事,日积月累,让博爱、善心、行孝、感恩、施恩的种子渐埋心底。
总之,“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感恩不是好高骛远,不是功成名就、衣锦还乡后轰轰烈烈的付出,只需常怀感恩之心,做力所能及的事,做一个爱自己、对家人、对朋友、对社会有益的人,即是最好的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