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汉字教学多点思维力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deman_06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让汉字教学多点“思维力”?下面,以《日月明》一课为例,浅谈怎样注重思维训练,打造指向思维的汉字教学课堂。
  在《日月明》一课的学习中,学生第一次接触会意字。会意字属于“六书”中的一种,是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一个字的含义组合成一个新字。会意字按照构字的数量来说,分为“二合”“三合”。“二合”就是两个字组合,意思加以組合,比如“明、男、林”等字;“三合”意思为三个字合在一起,比如“众、森”等字。如果按照构字的种类来说,又分为两种:一种是不同的字组成,比如“鲜、明”等字;一种是由相同的字组成,比如“林、从、众”等字。
  开学初,学生已经在第一单元学习了一部分常用的象形字,如“日、月、田、土、人、木”等。因此,我把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1. 通过自主探究,发现会意字造字规律,并能练习拼读生字;2. 感受汉字的理趣,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3. 读好歌谣,理解歌谣,背诵歌谣。为了达到这些目标,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需求,笔者设计了这样几个教学环节。
  一、在开放式导入中发现构字规律
  现在的一年级学生,进入学校学习汉字时,他们不再是零起点,很多孩子在幼儿园或者家庭、社会中已经接触或认识许多汉字,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和阅读基础。因此在进行汉字教学时,我们的教学方式也应该是开放式的,在导入环节,可以联系学过的知识,结合时令、环境灵活设计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的内容。比如,本课学习“明、男、尖、尘”几个汉字的时候,我并没有把汉字直接教给学生,而是以一首歌谣导入,让学生自主探究并发现会意字构字的规律,为探究识字、迁移运用做好铺垫。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首儿歌——
  江南水连天,
  鱼儿味道鲜;
  塞北羊儿肥,
  羊儿味道美。
  师:这里有两个字特别有意思,一个是“鲜”,一个是“美”。“鲜”字就是“鱼+羊”,这里有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古时候徐州有位名人,叫彭祖,他特别会养生,会做饭。他的儿子喜欢钓鱼,彭祖怕他在水边有危险,就不许他去,可是儿子偷偷去钓鱼,还把鱼藏在羊肉里面,放在锅里煮。彭祖发现鱼和羊肉做出来的汤特别鲜美,就发明这道徐州名菜“羊方藏鱼”。“美”字就是“羊+大”,它的意思是羊长得肥肥大大就很漂亮。你看这首儿歌写得多好啊!把这两个字的意思都表达出来了。
  师:你们发现“鲜”和“美”字有什么特点呢?
  生:这两个字里都有“羊”字。
  生:这两个字都是由两个字拼成的。
  师:它们的意思有什么特点?
  生:煮好的鱼很鲜美,羊肉很鲜美,合起来就更鲜美了。
  生:羊很大就是美。
  师:像这样把两个不同的独体字组合起来,把它们的意思也组合起来,看到原来的两个字就能猜到组成的新字的意思,这样的字叫会意字。
  在导入环节,开头用一首脍炙人口的歌谣导入,从歌谣中的“鲜”和“美”字入手,让学生发现这两个字的构字特点,用这样的构字方法造出来的字叫作会意字。设置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自主发现构字规律,学生对这种构字方法理解得越透彻,他们学习起课文中的生字才会更加得心应手,同样,这也是一个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最终得出结论的思维训练的过程。
  二、在合作探究中自主识字
  在学生发现了构字规律的基础上,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
  师:刚才,我们已经发现一种汉字造字的规律,那么你要不要尝试一下呢?(出示字卡)先认识我们的老朋友(生认读),请你们运用这些学过的汉字朋友也来拼一拼,看看能拼出什么字。
  (小组合作,拿出字卡“日、月、田、小、大、土、人、力”,拼一拼,分小组展示“明、男、尖、尘”等字,并认读)
  师:除了“明、男、尖、尘”这几个字之外,你还能拼出哪些字?
  (生展示“夯”字)
  师:说一说你是用哪两个字拼成的?你猜猜拼的字是什么意思?
  生:这个字是“大”和“力”字组成,意思是力气很大。
  师:真棒,非常有创意。其实这个字念“夯”,就是用力打的意思。
  (生展示三个小竖点“”)
  师:说说你为什么这样拼?
  生:三个小竖点“”就是很小的沙粒的意思。
  ……
  师:传说古代的汉字都是仓颉造出来的,你们就是一个个小仓颉。用这种方法造出来的汉字很多,后来人们在生活中经过筛选,发现有些字比较好记、好认,就一直用到现在。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自主探究,练习用学到的构字方法,拼一拼字卡,学生兴趣盎然,在轻松的学习气氛中,拼出了课本中的生字“明、男、尖、尘”几个新字,还拼出了几个课本上没有的字,如“夯” “肋”字等等。当学生拼出“错字”的时候,其实就说明他们已经学会了这种方法,虽然拼错了,但这正是学生难能可贵的地方,说明他们懂得了造字的规律,还具有创新能力,也值得鼓励。让学生拼字的过程,就是一个自主探究的过程,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一个训练创新思维的过程。
  三、在迁移运用中巩固识字方法
  学生发现了会意字、指事字的构字规律,并运用构字规律自主识字,创意拼字,在此基础上,还要在迁移运用中巩固所学:
  师: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几位汉字朋友,这几个小淘气想来考考大家。看看你们能猜出它们是谁吗?
  (出示“泪、休、歪”三个字)
  生:“泪”字的左边是三点水,右边是“目”字,表示眼睛,眼睛里有水,就是眼泪的“泪”字。
  生:“休”字的左边是单人旁,右边是一个“木”字,表示一个人靠在树下休息。
  生:不正就是“歪”字。
  ……   通过这个环节的练习,学生掌握和理解了这种会意字的构字方法和构字规律,能熟练掌握并运用这种构字方法自主识字,这就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四、在生活情境中突破识字教学难点
  面对一年级的学生,怎样使得枯燥无味的汉字变得生动有趣会说话?这就要增加学习的趣味。通过故事、歌谣、游戏等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不知不觉学会方法,学习生字;同时创设学习情境,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激发联想思维,让学生在相似的事物中产生类似、相关或者对比联想,从而降低学习难度,突破教学难点。
  比如,在认识“从、众、林、森”等字的时候,我设计了一处“讲故事”的环节。
  师:小朋友们学到现在,你们累了吧,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小明是个爱护环境的好孩子,他听爸爸说植树可以改变环境,于是就利用星期天去植树。好朋友小青听说小明去植树,也跟从(出示“从”字)小明去植树;小刚听说了,也去植树。这样,参加植树的人越来越多(出示“众”字)。一个人植了一棵树,又有一个人植了一棵树,树越来越多,就成了树林(出示“林”字)。植树的人越来越多,山上的樹越来越多,慢慢地就长成了一片大森林(出示“森”字)。
  师:(点红生字)你有什么发现?
  生:“从”和“众”字都是由“人”字组成的。
  师:哪个字表示的人更多一点?
  生:“众”字。
  师:“林”和“森”哪个字表示的树木比较多?
  生:“森”字。
  师:像这样,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的字组合起来,把它们的意思也组合起来,从原来的字就能猜到组成的新字的意思,这样的字也叫会意字。
  ……
  把识字教学与情境故事结合起来,学生有了类似的情境对比,产生了相似联想,很快就记住了抽象的汉字。
  在长期的自主识字教学中,如果能坚持进行这样的分析、概括、抽象、综合的思维训练,一定能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同时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汉字是一种神奇的文字,它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每一个汉字都是历史的传承,每一个汉字都有生命,每一个汉字都富含思维。怎样做好汉字的启蒙教学工作,开发学生的汉字思维,作为低年级语文老师,任重而道远。
  我们要摒弃传统的汉字教学只注重单纯识记、书写的教学模式,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自主探究,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创设情境、故事识写中发展学生的联想思维;在描红仿写中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研究,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在课堂上,让我们多给学生一些时间,多给他们一些期待,让学生绽放思维的火花。
  (作者单位:徐州市睢宁县第五小学)
其他文献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本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插图,这些插图与课文内容联系紧密,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是教材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教学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很多老师教学时,往往只注重文本的解读,而忽略了课文插图的运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教师要从实际出发,根据插图
期刊
《雾在哪里》是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想象”主题的一篇童话故事,作者用优美的语言,拟人化的手法,塑造了一个又淘气又顽皮的孩子形象,将自然现象雾描述成学生喜欢的捉迷藏活动,充满童趣的想象很受学生喜欢。  对于这样一篇文章,多数老师在备课考虑语文要素时,通常都会由单元要素“想象”和学段要素—识字写字、理解词语等入手来定位自己的教学目标。我们备课组经过反复阅读文本,重新审视各个语文要素的排列分布,发现了一条
期刊
目前,低年级学生最怕完成的一项作业可能就是写话。导致学生对写话产生畏难情绪的因素很多,教师对《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不够,拔高写话要求,追求固定模式等都是扼杀学生写话自信心及兴趣的原因。  在市级教研活动中我执教了二上“语文园地七”中的看图想象写话《猫和老鼠》,教学着力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展开想象,猜猜内容,写写故事,取得预期效果。借此契机,谈谈我对写话教学的点滴思考。  一、充分了解学生基础,整体把握
期刊
一、阅读策略指导课内导读课  根据国家课程设置,语文课每周要完成既定任务,留给教师课内指导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时间是有限的。实际操作中,整本书的阅读大部分是学生在课外独立进行,这便要求学生有“独立阅读能力”,即“自能读书能力”。对于小学生读《水浒传》原著来说,独立阅读是有一定难度的。统编教材五年级名著单元安排了《水浒传》的阅读,这样编排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最好的年龄接触最经典的作品,并喜爱上经典。  心
期刊
如何在小学低年级古诗词教学中让学生感悟经典呢?我们通过两年的课题研究与探讨,认为可以采用以下策略进行教学。  一、关注生字教学,品味汉字精妙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结合低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古诗词教学必须考虑两个问题:(1) 如何把识字和对古诗词文体的学习领悟结合起来呢?(2) 如何让学生读起言简意赅的古诗词时觉得有趣易懂呢?课题组老师们
期刊
阅读教学中,语文老师们通常会按照常规教学的套路循序渐进地进行,一步步实现事先设定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但却发现很多知识点都要教,然而课堂教学时间根本不够用,而且教学也容易出现程式化。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一、减法思维——明晰目标  《掌声》一课记叙了残疾女孩英子因同学们鼓励和赞许的掌声,走出了心理阴翳,由自卑变得自信的动人故事,文章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作者以英子的心情变化为主线
期刊
微课是“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孕育而生的产物,是一种近年兴起的全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它以凝练的讲解压缩了教师讲解时间,把更多的时间归还学生,不仅拓展了学生开放式的探究时空,解决了传统教学资源的严重不足,还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微课以“短、小、精”等实用特征深受广大教师的喜爱。近年来我尝试着把“微课”引入习作教学,体现以生为本、以学为主,在轻松、愉快的体验探究中化解“作前、作中、作后”三个环节
期刊
鲁迅,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一个把笔化作有力武器,深味“写作的愉悦”的“大先生”。  定睛看看鲁迅先生的黑白照片,就是这样桀骜不驯的样子。人们都说,鲁迅这张脸,非常不买账,又非常无所谓;非常酷,又非常慈祥;看上去一脸的清苦、刚直、坦然,骨子里却透着风流与俏皮……差不多同时期,法国有司汤达、巴尔扎克,英国有哈代、狄更斯,德国有歌德、席勒,俄国有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印度还有泰戈尔。好在啊,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从一年级开始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在目前的一些课堂教学中,仍有教师用大量的时间去分析课文和解释生词。即使有阅读,也只是表面的“阅读”,忽视了诵读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学生学习兴趣不浓。那么,如何提高课堂实效,引导学生朗读呢?  首先,要正确地朗读,达到“三对”,即眼对、口对、心对。第二,要达到朗读流利的标准,即不读断句、错句,不重复单词和句子。第三,朗
期刊
《升国旗》是一篇描写五星红旗的儿童诗,用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同学们对五星红旗深深的热爱。在教这样的现代儿童诗时,笔者的设计理念是立足读文、识字、口语表达,帮助学生想象画面,感受五星红旗的庄严美好,燃起心中对五星红旗的热爱之情。  一、激发情感,从识字开始  识字是低年级教学的主要任务。因课文思想性极强,故而从识字教学开始,情感的激发就应该蕴含其中。  1. 教学生字“升”。① 读准后鼻音和翘舌音。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