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马制造 更是八马创造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skle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承,是厚积薄发,是一种孤独的坚持,是一个去芜存菁的过程,是精神和信念的延续,是责任与使命的进一步升华。细析当令的八马茶业发展速度如此之快,产销规模安溪铁观音最大。其成功秘笈,就是因为他们一直秉承着自己的信念,一直致力于让每个消费者都能喝上健康又正宗的铁观音,一直坚持着自己的奋斗目标,把八马茶业打造成中国优秀的民族茶叶品牌。
  正是俗话说的好,三代才能造就一个贵族。
  有那么一个家族,已经历经13代的传承和沉淀,300年来始终坚持于安溪铁观音,专心做茶,虔诚事茶,永不言悔;有那么一个传人,弃文从茶,坚持家族的理想和追求,点燃血脉中那茶人的情怀,厚积薄发,终于打造出了中国最大的安溪铁观音企业——八马茶业。2009年4月,八马茶业掌门人王文礼因符合“完整掌握项目技艺、具代表性权威性影响力、积极开展传承活动”的要件,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乌龙茶铁观音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这不仅仅是一种肯定,更是对这个家族300年来执著传承和坚定理想的尊敬。
  唯有获得世人的尊敬,才是真正的贵族。
  现在,让我们走近八马茶业,走近八马企业掌门人王文礼,走进这个发源安溪铁观音的家族,探索他们传承的故事,感受他们坚持理想的骄傲和深藏在血管之中的那种感动。
  执著儒雅的八马掌舵者
  
  南方有嘉木。
  这句话是茶叶的别称,但如今用来形容八马茶业掌门人王文礼先生却丝毫不为过。他如同中国茶一样,内敛低调,朴实无华,却又有着谦谦君子之风,其韵沁人心脾。而正是他,用16年的时间,心怀天下,以至尊至雅的气度将茶行业——这个古老而平凡的民族产业推至巅峰,打造出了中国最大的安溪铁观音企业——八马茶业。
  但在16年前,这个安溪铁观音家族的传承人却差点和茶叶擦肩而过。
  当时的王文礼还只是一名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毕业后来到深圳一家大型报社从事记者职业。躁动不安的都市文化,华灯初上的斑斓盛宴,这些现代都市的独有景观,可以让许多年轻人轻易迷失,但却让这个有着300年茶文化血脉传承的王文礼感到格格不入。
  于是,有些时候他成了这个都市的看客。“当看到在一些高档场所,一杯咖啡的价格竟是茶水数十倍时,我的心里感到莫名的痛楚。”在痛楚之余,王文礼突然意识到蕴含深厚文化的茶产业拥有巨大商机,他预感崛起的中国即将是饮茶的大国。而他的家乡是千百年来种茶、制茶的胜地。巧之又巧的是他的家族正是掌握着百年传统制茶技艺的铁观音世家。造福家乡百姓、弘扬民族文化似乎注定是他毕生追求的理想与宿命。
  终于,他做出了人生当中最重大的抉择一一弃文从茶。他毅然辞去了报社记者工作,离开深圳回到家乡,起初,他还担心家里人会反对,没想到流淌着铁观音血统的家族早就指望文化水平最高的他要挑起大梁, “做最大最好”是家族的企盼。于是,他于1993年办起了安溪西坪溪源茶厂。不久就注册了“八马”商标,同时成为八马茶业掌门人,开始了锻造中国茶叶品牌的艰辛历程。也正因为王文礼受过高等教育,又经历记者生涯,奠定了王文礼做企业总会超越别人的基础。
  
  三百年传承成就贵族风范
  “我是从小喝着铁观音、听着家族传奇故事长大的”, “我坚信术业有专攻,唯有专业和专注才能做得最好”。王文礼如是说。天生茶人,300年的传承,13代的坚持,那澎湃于血脉之中的理想正是他回归茶产业最深处的原因,或许这也可以归结为宿命。而这一切,早在273年前他的祖先发现第一株铁观音茶树时便埋下了种子。
  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年~公元1796年),在安溪西坪尧阳南岩一带,也就是王文礼的故乡,有一位叫王士让的仕人,一日,他发现一株与众不同的茶树,遂将其移植南轩之圃,王士让对茶树适时采摘,精心烘制。加工成成品,并将此茶献于内廷。深谙茶道的乾隆饮后甚喜,觉得此茶乌润结实,沉重似铁,形如“观音”,乃赐名“铁观音”。这个传说,也就是铁观音传说中的“皇帝赐名”说。关于铁观音的传说至今没有定论,但社会学家却偏向此说,认为在历史上,名人命名总比民间命名更会流传。对此,王文礼却不乐意争论,他说,关键的是要把老祖宗的遗产传承并发扬光大。
  由此,这个家族开始了一场伟大的守护,他守护的不仅仅是那一株安溪铁观音茶树,守护的更是安溪铁观音的茶文化,还有那一种高贵但又略带有一些孤独的理想。
  这正是这个家族最可贵的财富,也是八马最神奇的韵味。
  八马领跑安溪铁观音行业
  
  王文礼知道,茶是一门古老的行业,他更知道。这个老行业要以新思路去经营。于是,与许多茶商留守家门前的市场小心经营的做法大相径庭的是,他大胆地舍近求远,千里驰骋,长驱直入深圳特区。只不过,这次的他要带给深圳的是另一种沁人心脾的茶香。
  1996年。世界零售巨鳄沃尔玛中国第一家连锁店在深圳洪湖开张,在严格的审核条件下,八马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国内第一家在沃尔玛购物广场内开设专柜的茶叶企业,八马茶叶优良的质价比迅速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风靡了整个特区。
  当深圳特区这一多少茶商梦寐以求的“山头”被八马牢牢占据时,八马并不满足于“占山为王”,随着名茶进名店的“跟进战略”的启动,短短几年,八马迅速打开巨大的国内市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八马已进驻48家沃尔玛连锁店,茶叶专柜进驻率约达58%,沃尔玛计划15年内在中国发展至3000多家,八马将全面跟进;天虹商场,中国合资经营的大型零售商企业,八马进驻26家,茶叶专柜进驻率85%;华润万家,中国最具规模的零售连锁企业之一,中国零售企业百强第九,广东省同行业第一,目前开设40家,茶叶专柜八马进驻率100%。
  八马并没有就此止步于国界。向世界弘扬中国茶文化、做世界铁观音第一品牌的使命感驱使八马向海外市场迈进,八马已和世界500强企业三井、丸红公司等主要国际乌龙茶进口商合作。并成为日本最大的茶饮料商三得利、乌龙茶饮料始祖伊藤园的主要供应商。八马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铁观音出口商。
  同时,八马也开始了快速发展连锁经营。在深圳,八马连锁店已近百家,旗舰店、沿街标准店和大型商超专柜互相结合、合理分布,统一的标准化店面装潢、商品陈列和服务流程充分体现了大茶业品牌的高贵、典雅和文化。成为了深圳特区第一茶叶品牌。另外,在福建、北京、天津、河南、山西、东三省、江西、广西、陕西、新疆……八马之灯迅速照耀全国,截至2008年底,八马门店数350家,居全国行业第二,安溪铁观音企业中位居第一。
  
  八马创造安溪铁观音传奇
  
  16年来,八马茶业在王文礼的带领下。从一个乡镇企业发展成中国最大的安溪铁观音制造商,多年来营业与纳税稳居安溪第一。如今的安溪也早已从贫困县脱胎换骨为馥郁芬芳的“飘香城”,在国内、国外茶香四溢。   面对一手创立的非凡企业。王文礼冷静地说,前辈因时代原因无法将铁观音做大。而到我们这一代恰逢盛世。铁观音这一茶树奇种必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这是历史的机遇,更是历史的责任。
  从先祖王士让发现第一株铁观音茶树起,八马茶业就注定要承担起这样的历史使命,不仅是铁观音的发现者,也不仅是铁观音的推广者,更是民族文化的传承者,中国茶文化的弘扬者。安溪铁观音制作技术是我国非常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铁观音制作技艺传承人”的身份可谓实至名归。这份熠熠生辉的荣耀背后,承载着道不尽的历史与奇迹,正应了“天生天养。土修其善,御赐其名”。至此,八马也多了一份责任,成为安溪铁观音制作工艺标准的缔造者。
  一个家族史,就是一部茶文化史,这在中国现代茶史上非常少见。更难能可贵的是,无论世事如何变迁。风云怎样变幻,他们世世代代300年来专心做茶、虔诚事茶。仅这份难能可贵的专注就是一件至尊至雅、极富中国文化精髓的事。
  走出八马茶业,想起了八马的一句核心广告语:心造极,韵自成。
  蓦然感动。或许这便是一份骄傲,一句藏在这个家族所有人心中的一句宣言。这声音已澎湃了整整300年。
  八马之最
  
  1 1993年,安溪八马茶业成立,是最早成立的铁观音民营企业之一;当年营业额超过2000万。连续16年纳税额居安溪民营茶企第一;
  2 1997年开始与世界500强之首的沃尔玛合作,首家在沃尔玛开设茶叶专柜,开创我国茶叶在大型商超设专柜的现代营销渠道;
  3 2000年,八马茶业网建立并投入使用,成为业内最早一批建立网站的企业,日点击量6000次,被评为安溪铁观音优秀网站;
  4 1997年,八马品牌注册成功;2001年,由著名策划机构“奇正九鼎”进行品牌策划,为“八马”释义辞源说法;提出“百年执著、专家品质”的品牌核心广告语;
  5 2002年在铁观音行业中首家通过IS09001:~HACCP双体系认证:
  6 2002年最早导入茶叶的可追溯体系,2005年获中国十大放心茶品牌;
  7 1998、1999、2005连续三届荣获铁观音顶级茶王,并且三次均由时任国家政协副主席罗豪才颁奖(业界仅有),其中1999年拍卖7万元创拍卖新高;2005年(人民大会堂茶王赛)是茶王赛中规格最高的一次;
  8 2006年6月经国家质量监督总局批准,通过Qs认证,成为铁观音茶企首批取得食品安全卫生质量市场准入证的茶叶企业;
  9 2006年八马投入巨资建立龙门工厂,是全球铁观音的样本工厂,高清洁化、不落地的生产车间,是中国最先进的茶叶精制厂;
  10 2006年八马承担的国家948重大项目——唯一的乌龙茶GAP示范基地,并通过现场验收;2006年铁观音行业首批获福建省高新技术企业;
  11 2007年“八马牌”商标铁观音行业首批荣获中国驰名商标,被《中国茶叶》杂志社评为2006年我国茶界十件大事之一;
  12 2007年八马茶业获安溪铁观音十佳品牌、十佳企业榜首:
  13 2007年八马茶业唯一进入中国信息化百强;
  14 2007年获福建省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08年获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
  15 2008年底八马在国内拥有直营连锁店已逾350家,居全国同行业第二位,铁观音第一;
  16 2008年我国出口鸟龙茶逾2000吨,占中国乌龙茶出口15%以上,占安溪县70%以上;成为最大的安溪铁观音制造商;
  17 2008年八马茶业连续三年跻身中国茶叶行业百强福建首位;
  18 2009年八马掌门人荣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铁观音代表性传承人;
  19 2009年“八马”字号荣获茶叶行业唯一被省工商局评为“福建省知名字号”:
  20 2009年八马茶业通过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和GAP良好农业操作规范认证,成为业界最多认证和最多荣誉的企业。
其他文献
能工巧匠赋予紫陶悠久的传统工艺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们在紫陶器皿上雕花琢字如治玉,无釉磨光、阴刻阳填,又融合一脉相承的炼陶技艺,一土一石瞬息万变,奥妙莫测,这时候你才知道了什么是“炼古融今”。    紫陶名门佳玉    紫陶是那个女子,出身名门。她的肤质细腻如脂,面庞古典圆润。性格卓尔不群。滇南人唤她的乳名,叫“琼玉”。  一陶在手,如握软玉,这种手感的体验只能给你敝帚自珍的遗憾。因为紫玉承载了多愁
期刊
这块安化黑茶砖存放有些年份以至于砖面上的部分印字已经模糊难辨了。茶砖主人在福州三坊七巷的旧居拆迁时发现了这块黑茶砖,本来有一层宣纸包裹着,可是因为破烂不堪而被不明就里的主人揭去,换上一张崭新的纸张包着,这样一来就断了推断这块黑茶砖年份的可靠线索。  黑茶砖的正面有“安化花香砖”字迹,反面有些字因为是繁体加上磨损,我们三五个人出现了意见不合,有人认为反面两行字连起来应读为“湖南岩砖茶厂压制”,也有人
期刊
策划 本刊编辑部  白茶,是中国六大类茶之一,在我国茶类中占有重要而独特的地位。而作为白茶主要出品基地的福鼎,则有着“世界白茶在中国,中国白茶在福鼎”之美誉,世界白茶的96%产自福建;而福建白茶的80%产于福鼎,  目前福鼎是全国10大产茶大县(市)和主要的白茶出口基地。几百年来,85%的福鼎白茶供出口,并深受欧美、东南亚等市场的欢迎。近年来,福鼎市政府和企业敏锐地认识到,要引导国人认识白茶,才能
期刊
茶席——是指以茶为灵魂,以茶具为主体,在特定的空间形态中,与其它的艺术形式相结合,所共同完成的一个有独立主题的茶道艺术组合整体。  举办茶会的房间称茶室,也称本席、茶席或者只称席。茶室内设壁龛、地炉。地炉的位置决定室内席子的铺放方式。一般说来客人坐在操作人(主人)左手一边称为顺手席。客人坐在操作人右手一边称为逆手席。客人经茶室特有的小出口进入茶室,传说这种小出口是茶道始祖千利休模仿淀川小舟上的窗户
期刊
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白如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宗英乃禅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朝坐有余兴,长吟播诸天。  ——唐·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乍一看标题中的“漫游”二字,你也许会联想到“手机漫游”。在古代“漫游”可是随性随意游玩的意思。
期刊
走进茶馆,首先饱了眼福的是茶馆布局风格的标新立异:或时尚。或古典,或村野情趣盎然,或都市情调浓郁。给你视觉一个惊奇的猎获。茶馆无论布局得怎样风格独具,其间都少不了重要的一个元素要包装,那就是茶席。三三两两的茶席,置于厅堂,或井然有序地敞放,或以画屏相隔。茶席是人气与茶气氤氲的地方,茶席如一块磁铁,吸引着茶客坐下,品茶论道间,茶的磁性就在茶馆里弥漫开了。  用文化理念来经营的茶席总是创意迭出,避开了
期刊
伊戈尔,科普托夫在《物的文化传记》中写到:物的传记可使本来暧昧不明的东西浮现出来。在文化交流过程中,物的传记可以证明人类学家经常强调的一个观点:和接受外来思想一样,接受外来物品过程中重要的不是它们被接纳的事实,而是它们被文化重新界定并投入到使用中去的方式。以这样的眼光来看待17~18世纪的中国茶叶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它就不仅仅只是一条商路的拓展、财源的通道或者仅仅是欧洲日常生活习惯的改变。  这一
期刊
当准备离开巴黎圣母院的时候,同行的好友茉莉对着那宏伟的建筑用英文大声宣告:“我感激生命,感激我拥有和经历的所有!我活着,绝不后悔!”  如果说她的此番宣告是对游走于热闹场面、你来我往、觥筹交错后所做的句号式的总结。那么沉默在一旁的我则是行走在起起落落似是而非蜿蜒曲折的画分号的途中。她威竹于心地挥斥方遒,我虔诚崇拜地沉湎其间。  随后,我们分道扬镳。她回到中环继续用粤语混杂英文的方式风风火火地忙碌,
期刊
夜已深,帘外只留下几点稀疏的星光,手持天青色汝窑葵口杯,闻着淡淡的梅花香,不禁念叨: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我轻呷一口香茶,来感读它所要告诉我的一切。虽然我没有苏轼的雅致去“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也没有板桥“汲来山泉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的豪气,但我会用心去慢慢品读它。  读茶如读英雄,赏一曲笑傲江湖。茶中有霸气,轻啜一口,噙于口中,转瞬之间一股浩然之气便冲顶而上,不
期刊
一般说采,无论是公干还是旅游,人们离开家乡,每到新的一地,总是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接触到当地一些一土生土长、被称之为“土特产”的东西,吃、喝、穿、用皆有,在返乡之时,也总是会或;或少地带一些回去,和亲友们分享。  土特产,受一方水土的滋芥、一方人的培育,是一地风俗、历史和文化的凝结,其因地域的局限而“土”,因品性的独标而“特”,茶,无疑是华夏农耕文明的产物之一,从第一颗茶种落地生根发芽,到如今绵亘大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