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银监分设以后,随着基层央行履职能力的不断增强,央行文化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也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为了解新形势下央行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探寻央行文化建设与基层央行履职的一般规律,我们以人行衡阳市中支为例开展了专题调查。通过调查分析,笔者认为,贯彻一个灵魂,明确文化基调;创导一种精神,提升文化特色;增强一种意识,凸显文化成效;渗透一片阵地,搭建文化平台;塑造一支队伍,凝聚文化合力,是先进央行文化引领基层央行高效履职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基层央行;文化建设;研究
一、文化建设和基层央行履职的相关性分析
(一)问题的引入
文化是发展之源。当前,我国金融业的竞争越来越升级为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加强文化建设,成为当前整个金融业发展建设的重中之重。如工行“工于至诚,行以致远”、农行“大行德广,伴你成长”、建行“善建行者”、邮储银行“进一步,与你同步”,民生银行“服务大众,情系民生”、光大银行“共享阳光,创新生活”、广发行“广纳百川,发展无限”、方正证券“君子爱财,取方正之道”、中国人寿“成己为人、成人达己”、人保财险“人民保险,造福于民”等等,这些象征金融文化的核心理念,已经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行业共鸣。
人民银行作为国家金融业宏观管理部门,不仅具有一般金融业的共同特征,也具有政府行政机关的特性。因此,央行文化建设既具有共性,也具有特殊性,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没有成功的经验和现成的模式可供借鉴。周小川行长去年9月28日特别强调,要深化央行文化建设,统一干部职工思想和行动,凝聚干部职工智慧和力量,激发干部职工潜能和才智,引领干部职工忠诚履职、科学发展。他的这一精辟论述,深刻提示了先进的央行文化在引领人民银行改革发展中拥有不可或缺的支柱地位和重要作用。今年4月,人总行党委在人民银行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又提出了现阶段央行文化建设的工作重点和目标要求,为推动“十二五”期间央行文化建设进一步指明了工作方向。6月30日,总行召开了人民银行庆祝建党90周年先进个人事迹电视电话报告会,马德伦副行长作了题为《弘扬“五种精神”推动人民银行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讲话,会议提出要学习和弘扬央行人的宝贵精神品质,即“五种精神”:进取精神——满腔热忱、奋发向上;奉献精神——甘于平凡、任劳任怨;创新精神——刻苦钻研、勇攀高峰;敬业精神——爱岗如家、勤奋工作;牺牲精神——见义勇为、舍己救人。这“五种精神”体现了央行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随后,人总行下发了《关于在人民银行系统开展央行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央行文化建设的新任务、新要求,为央行文化建设提供了工作指南。这是央行文化建设实践的一次重大飞跃,是深化央行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牌。
基层央行是人总行派出的分支机构,要承担好在辖区内贯彻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等重要职责,更加需要深刻的文化变革来推动和保障。当前,我们正处在后金融危机时期,经济社会面临转型与重构的重大机遇与严峻挑战,经济发展和金融改革都处在关键阶段,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突发事件日益增多,经济金融不稳定的因素更加复杂,金融宏观调控任务更加艰巨,如国内通胀预期增强、流动性管理难度加大等等。在这一大背景下,一些结构性、体制性的矛盾对基层央行履职的制约作用进一步显现,干部职工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做好基层央行尤其是县(市)支行工作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障碍。因此,全面启动基层央行文化建设活动及其理论研究已经刻不容缓。
(二)观点的导入
观点一、央行文化建设是增强基层央行履职能力的精神支撑。央行文化具有导向功能,引导干部职工向基层央行履职目标前进;央行文化具有凝聚功能,使干部职工自觉接受央行核价值观,将个人理想和基层央行履职目标统一起来,形成巨大的合力;央行文化具有激励功能,是基层央行稳定与发展的动力;央行文化具有约束功能,制度文化使干部职工的行为尽可能符合人民银行工作人员行为准则,以实现自我约束、自我规范、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风范。通过发挥央行文化的导向、凝聚、激励、约束功能,使个人追求与基层央行整体履职目标趋于一致,达到人与组织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只有统一央行核心价值理念,才能使央行文化真正成为基层央行有效履职的强大助推器。
观点二、央行文化建设是加强基层央行履职建设的内在要求。文化建设是基层央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央行文化分为央行物质文化、央行行为文化、央行制度文化、央行精神文明四个方面。央行文化这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统一体。物质文化是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存在前提;行为文化反映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既是央行行为文化得以贯彻的保证,又是精神文化的基础和载体;精神文化是整个文化的核心和关键,是央行文化的灵魂,对整个文化建设提供思想基础,起导向作用。只有四个方面有机融合运用,才能使央行文化的价值在基层央行履职建设中产生化学反应。由此可见,央行文化其实质就是履职力,加强央行文化建设是提高基层央行履职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客观要求。
观点三、央行文化建设是提升基层央行履职地位的现实需要。当前,人民银行履行职能的环境更为复杂、形势更为严峻、任务更为艰巨,尤其是银监分设以后,基层央行尤其是县(市)支行在履职中普遍感到部分环节和领域存在不够顺畅之处,部分职能有被“边缘化”的担忧。突出表现在:人民银行与银监部门在职责划分上存在边界不清、相互交叉的困惑;货币政策工具执行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少数业务管理权限上收后,执行力明显下降,导致履职效果大打折扣,等等。如何通过有效履职,树立权威,巩固地位,赢得尊重是基层央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基层央行在实践过程中,必须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高效履职的自觉行动,牢固树立“有为才有位”的理念,认真贯彻落实货币信贷政策,努力为社会和金融机构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开展公益活动,上下一心,共同努力,不断强化和巩固中央银行的核心地位,达到基层央行在地方党政有地位、在金融机构中有威信、在上级行考核中有名次、在社会公众中有形象的“四有”目标。
观点四、央行文化建设是检验基层央行履职成效的重要依据。央行文化建设的关键是将央行文化建设融入到高效履职的过程中,通过履职目标的实现彰显文化建设目标的实现。对于基层央行来说,央行文化水平高低是衡量履职能力和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离开了履职成效的检阅,央行文化建设就是“无本之木,无水之源”。基层央行要紧紧围绕履职这一核心,针对当前央行文化建设所存在的问题,把有效履职的理念渗透到央行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把有效履职的要求贯穿到央行事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努力做到用文化促履职,用履职建文化,实现基层央行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基层央行干部职工全面、协调发展的目标,确保基层央行履职建设和文化建设“双提高”。
二、制约文化建设促进基层央行全面履职的突出因素
(一)文化理念不清晰,全面履职有困惑。主要表现为“四化”:一是政治化。大多把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划等号,认为做好了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建立起了先进的央行文化,片面强调政治学习而忽视央行核心价值的塑造。二是表象化。有的认为央行文化就是吆喝几句漂亮的宣传标语口号,有的仅以简单的环境建设取而代之,甚至当成一种突击任务,忽略了央行文化建设的多效功能。三是文体化。即片面地把央行文化等同于文化娱乐活动,等同于文明创建活动,等同于群团组织活动。四是边缘化。即央行文化建设与业务工作人为割裂,“一岗双责”落实不够好,“两张皮”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二)文化机制不健全,全面履职有障碍。按人总行要求,当前央行文化建设内涵相当丰富,任务相当繁重,具体包括:央行理论文化、央行廉政文化、央行执行文化、央行创新文化、央行和谐文化等,但在现实中为什么却又存在尴尬的局面呢?主要是还没能真正建立起与其功能相适应的领导有力、目标明确、责权分明、关系协调、渠道畅通的文化建设工作机制。在基层,央行文化建设基本是党委宣传部门唱“独角戏”,没有完全形成在党委(党组)统一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整体联动、互有侧重的合理体系,出现了单兵作战的状况,导致央行文化建设停滞不前,工作合力不够。
(三)文化宣传不给力,全面履职有难度。在面临人员多、待遇偏低、年龄老化、活力不足、队伍难带等诸多矛盾的情况下,当前基层央行在央行文化建设中,对央行文化核心内涵的传播不够,使员工素质教育的培训不够,对各项工作的创新不够,对各项有效活动开展不够。据此次调查,一些县(市)支行对央行文化建设没有整体方案、没有考核机制,没有具体措施,没有将央行文化建设与央行履职有效结合起来。
(四)文化效能不显现,全面履职有欠缺。由于基层央行文化薄弱,尤其是县(市)支行普遍存在“四有四缺”现象:一是有生气、缺少士气。干部职工在硬指标、铁管理、严约束下,每天围绕枯燥数字转,每年围绕课题调研写,显得精神疲惫。二是有干劲,缺少冲劲。由于无央行文化的支撑,干部职工迫于任务压力,往往被动乏力。三是有办法,缺少方法。由于没有文化积淀,基层央行总体工作没有建立长效机制,短期行为严重;没有创新意识,工作循规蹈距。
(五)文化管理不顺畅,全面履职有瓶颈。一是管理人员数量匮乏。目前中心支行党委宣传部门一般只配备3-4人,肩负中心组理论学习、文明创建、机关党委等多项任务,在文化建设工作上难倾全力;县(市)支行多数没配央行文化建设专干,有些支行文化建设长期只由人事政工股长一人作业,“孤掌难鸣”,基层央行文化建设大多“蜻蜓点水”,或长期处于等、靠、观、望状态,上级行布置一项主题实践活动就安排一点,工作属于次等级,更不会想方设法提炼、探索和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央行精神和共同的价值观。二是缺乏高层次的文化建设管理人才。基层央行文化建设工作人员大多为兼职,缺乏系统性的专业培训,对文化建设的理解不够、不能及时更新掌握,其综合素质也难以胜任央行文化建设不断推陈出新的现实需要。
三、以先进文化引领基层央行全面履职的有效途径
(一)贯彻一个灵魂,明确文化基调。认真学习贯彻和执行即将出台实施的央行文化核心体系,这是基层央行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一是强化学习,深刻领会。要通过行务会、职工大会、专家讲座、内联网等多种形式组织学习,教育引导大家充分认识到央行文化的长期性、综合性、全局性,认识到央行文化的灵魂地位和渗透作用,真正使央行核价值观和央行精神在基层央行做到耳濡目染,深入人心。二是强化宣传,扩大影响。要结合辖内情况,通过各种媒介,采用金融工作会议、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银企对接会、银企联谊会、新闻发布会等多种形式,对央行文化品牌进行广泛宣传,达到社会认同。三是强化运用,贯穿始终。要在贯彻执行货币政策、提供金融服务、维护金融稳定等有效履职过程全方位展现央行文化特色,推动央行文化建设向深入发展。
(二)创导一种精神,提升文化特色。由于人总行和分支机构在履职定位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基层央行应因地制宜,结合辖内实际,在执行总行统一的央行文化核心体系的前提下,建设各具特色的子文化。基层央行子文化的成熟与健康发展,将成为整个人民银行系统央行文化向纵深发展的坚实基础。要充分理解基层央行履职使命和原景,并结合辖区经济金融、队伍建设、履职成效等实际,分解出自身的近期和远期发展规划,支持履职目标的顺利实现。基层央行要对照统一的央行文化体系,结合本行实际,收集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事例,在具体解释上作进一步补充和丰富。
(三)增强一种意识,凸显文化成效。一是以创新达到探索和开拓。要重点围绕贯彻实施稳健货币政策这个中心,结合辖区实际,进行条款细化和具体指导,进行文化探索和总结发展,促进区域经济金融又好又快发展。二是以创新达到前进和提升。要结合金融服务创新活动,通过不断的文化创新,从用“心”提升到用“情”,从用“情”再提升到用“智”,实现各项业务工作的全面提升。三是以创新达到丰富和完善。既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创先争优、“党在我心中、奉献在央行”、“党员要成为业务中坚力量”、“读好一本书、写好一篇心得”、“做文明有礼的央行人”等主题实践活动,更要在文化理念、文化机制、文化宣传等方面不断总结、不断创新,以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适应构建和谐央行的需要。
(四)渗透一片阵地,搭建文化平台。一是文化建设与业务发展有机融合,形成合力。基层央行要围绕履职中心任务,引导干部职工履行职责创先进、立足岗位争优秀,进一步推动基层央行形成抓理念、讲文化、提素质、促履职的良好风气。二是文化建设与文明建设有机融合,形成动力。要选择群众喜闻乐见的教化方式,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卓有成效的文明创建活动,构建和谐人文基础。三是文化建设与班子建设有机融合,形成压力。要把央行文化建设作为基层央行长期稳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实施,作为基层央行“一把手”工程,与领导班子年度考核、等级管理以及干部晋级、提升等有机联系起来,使央行文化建设真正落到实处。
(五)塑造一支队伍,凝聚文化合力。一是用事业凝聚人。要坚持立足本职岗位,用现实的发展目标凝聚人心,充分尊重干部职工在基层央行事业中的主体地位,为他们搭建干事业的平台,营造干事业的环境,通过事业的牵引,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责任心、使命感和向心力。二是用真情温暖人。要始终坚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带着深厚的感情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将心比心,换取真心,把话说到干部职工心坎上,把事情办到干部职工急需处,把心结解在干部职工困惑时。三是用文化熏陶人。要坚持理论灌输与文化熏陶相结合,把央行文化建设作为推进履职成效的重要抓手,搭建平台以文载道、以文化人、寓教于文,将先进文化渗透到干部职工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四是用机制激活人。要坚持用制度管理干部,凭实绩选拔干部,建立健全干部交流轮岗、竞争上岗、学习培训、绩效考核等一系列制度,激活干部内在动力,打造一支朝气蓬勃、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干部队伍,在基层央行营造风正、气顺、劲足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人总行,2011年:《关于在人民银行系统开展央行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银党〔2011〕21号。
[2]马德伦,2009年:《央行副行长谈文化建设》,《半月谈》第6期。
[3]杨拴杏,2010年:《熔铸央行之“魂” 助推突破发展——西安分行央行文化建设的系列实践与探索》,《工会工作通讯》第16期。
[4]邱和平、范传新,2007年,《基层央行文化建设要处理好几个关系》,《金融时报》6月4日。
(组长:杜文 副组长:黄红星 课题组成员:刘运杰 邓辉)
关键词:基层央行;文化建设;研究
一、文化建设和基层央行履职的相关性分析
(一)问题的引入
文化是发展之源。当前,我国金融业的竞争越来越升级为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加强文化建设,成为当前整个金融业发展建设的重中之重。如工行“工于至诚,行以致远”、农行“大行德广,伴你成长”、建行“善建行者”、邮储银行“进一步,与你同步”,民生银行“服务大众,情系民生”、光大银行“共享阳光,创新生活”、广发行“广纳百川,发展无限”、方正证券“君子爱财,取方正之道”、中国人寿“成己为人、成人达己”、人保财险“人民保险,造福于民”等等,这些象征金融文化的核心理念,已经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行业共鸣。
人民银行作为国家金融业宏观管理部门,不仅具有一般金融业的共同特征,也具有政府行政机关的特性。因此,央行文化建设既具有共性,也具有特殊性,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没有成功的经验和现成的模式可供借鉴。周小川行长去年9月28日特别强调,要深化央行文化建设,统一干部职工思想和行动,凝聚干部职工智慧和力量,激发干部职工潜能和才智,引领干部职工忠诚履职、科学发展。他的这一精辟论述,深刻提示了先进的央行文化在引领人民银行改革发展中拥有不可或缺的支柱地位和重要作用。今年4月,人总行党委在人民银行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又提出了现阶段央行文化建设的工作重点和目标要求,为推动“十二五”期间央行文化建设进一步指明了工作方向。6月30日,总行召开了人民银行庆祝建党90周年先进个人事迹电视电话报告会,马德伦副行长作了题为《弘扬“五种精神”推动人民银行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讲话,会议提出要学习和弘扬央行人的宝贵精神品质,即“五种精神”:进取精神——满腔热忱、奋发向上;奉献精神——甘于平凡、任劳任怨;创新精神——刻苦钻研、勇攀高峰;敬业精神——爱岗如家、勤奋工作;牺牲精神——见义勇为、舍己救人。这“五种精神”体现了央行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随后,人总行下发了《关于在人民银行系统开展央行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央行文化建设的新任务、新要求,为央行文化建设提供了工作指南。这是央行文化建设实践的一次重大飞跃,是深化央行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牌。
基层央行是人总行派出的分支机构,要承担好在辖区内贯彻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等重要职责,更加需要深刻的文化变革来推动和保障。当前,我们正处在后金融危机时期,经济社会面临转型与重构的重大机遇与严峻挑战,经济发展和金融改革都处在关键阶段,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突发事件日益增多,经济金融不稳定的因素更加复杂,金融宏观调控任务更加艰巨,如国内通胀预期增强、流动性管理难度加大等等。在这一大背景下,一些结构性、体制性的矛盾对基层央行履职的制约作用进一步显现,干部职工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做好基层央行尤其是县(市)支行工作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障碍。因此,全面启动基层央行文化建设活动及其理论研究已经刻不容缓。
(二)观点的导入
观点一、央行文化建设是增强基层央行履职能力的精神支撑。央行文化具有导向功能,引导干部职工向基层央行履职目标前进;央行文化具有凝聚功能,使干部职工自觉接受央行核价值观,将个人理想和基层央行履职目标统一起来,形成巨大的合力;央行文化具有激励功能,是基层央行稳定与发展的动力;央行文化具有约束功能,制度文化使干部职工的行为尽可能符合人民银行工作人员行为准则,以实现自我约束、自我规范、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风范。通过发挥央行文化的导向、凝聚、激励、约束功能,使个人追求与基层央行整体履职目标趋于一致,达到人与组织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只有统一央行核心价值理念,才能使央行文化真正成为基层央行有效履职的强大助推器。
观点二、央行文化建设是加强基层央行履职建设的内在要求。文化建设是基层央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央行文化分为央行物质文化、央行行为文化、央行制度文化、央行精神文明四个方面。央行文化这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统一体。物质文化是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存在前提;行为文化反映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既是央行行为文化得以贯彻的保证,又是精神文化的基础和载体;精神文化是整个文化的核心和关键,是央行文化的灵魂,对整个文化建设提供思想基础,起导向作用。只有四个方面有机融合运用,才能使央行文化的价值在基层央行履职建设中产生化学反应。由此可见,央行文化其实质就是履职力,加强央行文化建设是提高基层央行履职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客观要求。
观点三、央行文化建设是提升基层央行履职地位的现实需要。当前,人民银行履行职能的环境更为复杂、形势更为严峻、任务更为艰巨,尤其是银监分设以后,基层央行尤其是县(市)支行在履职中普遍感到部分环节和领域存在不够顺畅之处,部分职能有被“边缘化”的担忧。突出表现在:人民银行与银监部门在职责划分上存在边界不清、相互交叉的困惑;货币政策工具执行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少数业务管理权限上收后,执行力明显下降,导致履职效果大打折扣,等等。如何通过有效履职,树立权威,巩固地位,赢得尊重是基层央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基层央行在实践过程中,必须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高效履职的自觉行动,牢固树立“有为才有位”的理念,认真贯彻落实货币信贷政策,努力为社会和金融机构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开展公益活动,上下一心,共同努力,不断强化和巩固中央银行的核心地位,达到基层央行在地方党政有地位、在金融机构中有威信、在上级行考核中有名次、在社会公众中有形象的“四有”目标。
观点四、央行文化建设是检验基层央行履职成效的重要依据。央行文化建设的关键是将央行文化建设融入到高效履职的过程中,通过履职目标的实现彰显文化建设目标的实现。对于基层央行来说,央行文化水平高低是衡量履职能力和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离开了履职成效的检阅,央行文化建设就是“无本之木,无水之源”。基层央行要紧紧围绕履职这一核心,针对当前央行文化建设所存在的问题,把有效履职的理念渗透到央行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把有效履职的要求贯穿到央行事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努力做到用文化促履职,用履职建文化,实现基层央行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基层央行干部职工全面、协调发展的目标,确保基层央行履职建设和文化建设“双提高”。
二、制约文化建设促进基层央行全面履职的突出因素
(一)文化理念不清晰,全面履职有困惑。主要表现为“四化”:一是政治化。大多把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划等号,认为做好了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建立起了先进的央行文化,片面强调政治学习而忽视央行核心价值的塑造。二是表象化。有的认为央行文化就是吆喝几句漂亮的宣传标语口号,有的仅以简单的环境建设取而代之,甚至当成一种突击任务,忽略了央行文化建设的多效功能。三是文体化。即片面地把央行文化等同于文化娱乐活动,等同于文明创建活动,等同于群团组织活动。四是边缘化。即央行文化建设与业务工作人为割裂,“一岗双责”落实不够好,“两张皮”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二)文化机制不健全,全面履职有障碍。按人总行要求,当前央行文化建设内涵相当丰富,任务相当繁重,具体包括:央行理论文化、央行廉政文化、央行执行文化、央行创新文化、央行和谐文化等,但在现实中为什么却又存在尴尬的局面呢?主要是还没能真正建立起与其功能相适应的领导有力、目标明确、责权分明、关系协调、渠道畅通的文化建设工作机制。在基层,央行文化建设基本是党委宣传部门唱“独角戏”,没有完全形成在党委(党组)统一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整体联动、互有侧重的合理体系,出现了单兵作战的状况,导致央行文化建设停滞不前,工作合力不够。
(三)文化宣传不给力,全面履职有难度。在面临人员多、待遇偏低、年龄老化、活力不足、队伍难带等诸多矛盾的情况下,当前基层央行在央行文化建设中,对央行文化核心内涵的传播不够,使员工素质教育的培训不够,对各项工作的创新不够,对各项有效活动开展不够。据此次调查,一些县(市)支行对央行文化建设没有整体方案、没有考核机制,没有具体措施,没有将央行文化建设与央行履职有效结合起来。
(四)文化效能不显现,全面履职有欠缺。由于基层央行文化薄弱,尤其是县(市)支行普遍存在“四有四缺”现象:一是有生气、缺少士气。干部职工在硬指标、铁管理、严约束下,每天围绕枯燥数字转,每年围绕课题调研写,显得精神疲惫。二是有干劲,缺少冲劲。由于无央行文化的支撑,干部职工迫于任务压力,往往被动乏力。三是有办法,缺少方法。由于没有文化积淀,基层央行总体工作没有建立长效机制,短期行为严重;没有创新意识,工作循规蹈距。
(五)文化管理不顺畅,全面履职有瓶颈。一是管理人员数量匮乏。目前中心支行党委宣传部门一般只配备3-4人,肩负中心组理论学习、文明创建、机关党委等多项任务,在文化建设工作上难倾全力;县(市)支行多数没配央行文化建设专干,有些支行文化建设长期只由人事政工股长一人作业,“孤掌难鸣”,基层央行文化建设大多“蜻蜓点水”,或长期处于等、靠、观、望状态,上级行布置一项主题实践活动就安排一点,工作属于次等级,更不会想方设法提炼、探索和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央行精神和共同的价值观。二是缺乏高层次的文化建设管理人才。基层央行文化建设工作人员大多为兼职,缺乏系统性的专业培训,对文化建设的理解不够、不能及时更新掌握,其综合素质也难以胜任央行文化建设不断推陈出新的现实需要。
三、以先进文化引领基层央行全面履职的有效途径
(一)贯彻一个灵魂,明确文化基调。认真学习贯彻和执行即将出台实施的央行文化核心体系,这是基层央行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一是强化学习,深刻领会。要通过行务会、职工大会、专家讲座、内联网等多种形式组织学习,教育引导大家充分认识到央行文化的长期性、综合性、全局性,认识到央行文化的灵魂地位和渗透作用,真正使央行核价值观和央行精神在基层央行做到耳濡目染,深入人心。二是强化宣传,扩大影响。要结合辖内情况,通过各种媒介,采用金融工作会议、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银企对接会、银企联谊会、新闻发布会等多种形式,对央行文化品牌进行广泛宣传,达到社会认同。三是强化运用,贯穿始终。要在贯彻执行货币政策、提供金融服务、维护金融稳定等有效履职过程全方位展现央行文化特色,推动央行文化建设向深入发展。
(二)创导一种精神,提升文化特色。由于人总行和分支机构在履职定位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基层央行应因地制宜,结合辖内实际,在执行总行统一的央行文化核心体系的前提下,建设各具特色的子文化。基层央行子文化的成熟与健康发展,将成为整个人民银行系统央行文化向纵深发展的坚实基础。要充分理解基层央行履职使命和原景,并结合辖区经济金融、队伍建设、履职成效等实际,分解出自身的近期和远期发展规划,支持履职目标的顺利实现。基层央行要对照统一的央行文化体系,结合本行实际,收集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事例,在具体解释上作进一步补充和丰富。
(三)增强一种意识,凸显文化成效。一是以创新达到探索和开拓。要重点围绕贯彻实施稳健货币政策这个中心,结合辖区实际,进行条款细化和具体指导,进行文化探索和总结发展,促进区域经济金融又好又快发展。二是以创新达到前进和提升。要结合金融服务创新活动,通过不断的文化创新,从用“心”提升到用“情”,从用“情”再提升到用“智”,实现各项业务工作的全面提升。三是以创新达到丰富和完善。既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创先争优、“党在我心中、奉献在央行”、“党员要成为业务中坚力量”、“读好一本书、写好一篇心得”、“做文明有礼的央行人”等主题实践活动,更要在文化理念、文化机制、文化宣传等方面不断总结、不断创新,以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适应构建和谐央行的需要。
(四)渗透一片阵地,搭建文化平台。一是文化建设与业务发展有机融合,形成合力。基层央行要围绕履职中心任务,引导干部职工履行职责创先进、立足岗位争优秀,进一步推动基层央行形成抓理念、讲文化、提素质、促履职的良好风气。二是文化建设与文明建设有机融合,形成动力。要选择群众喜闻乐见的教化方式,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卓有成效的文明创建活动,构建和谐人文基础。三是文化建设与班子建设有机融合,形成压力。要把央行文化建设作为基层央行长期稳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实施,作为基层央行“一把手”工程,与领导班子年度考核、等级管理以及干部晋级、提升等有机联系起来,使央行文化建设真正落到实处。
(五)塑造一支队伍,凝聚文化合力。一是用事业凝聚人。要坚持立足本职岗位,用现实的发展目标凝聚人心,充分尊重干部职工在基层央行事业中的主体地位,为他们搭建干事业的平台,营造干事业的环境,通过事业的牵引,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责任心、使命感和向心力。二是用真情温暖人。要始终坚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带着深厚的感情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将心比心,换取真心,把话说到干部职工心坎上,把事情办到干部职工急需处,把心结解在干部职工困惑时。三是用文化熏陶人。要坚持理论灌输与文化熏陶相结合,把央行文化建设作为推进履职成效的重要抓手,搭建平台以文载道、以文化人、寓教于文,将先进文化渗透到干部职工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四是用机制激活人。要坚持用制度管理干部,凭实绩选拔干部,建立健全干部交流轮岗、竞争上岗、学习培训、绩效考核等一系列制度,激活干部内在动力,打造一支朝气蓬勃、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干部队伍,在基层央行营造风正、气顺、劲足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人总行,2011年:《关于在人民银行系统开展央行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银党〔2011〕21号。
[2]马德伦,2009年:《央行副行长谈文化建设》,《半月谈》第6期。
[3]杨拴杏,2010年:《熔铸央行之“魂” 助推突破发展——西安分行央行文化建设的系列实践与探索》,《工会工作通讯》第16期。
[4]邱和平、范传新,2007年,《基层央行文化建设要处理好几个关系》,《金融时报》6月4日。
(组长:杜文 副组长:黄红星 课题组成员:刘运杰 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