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历史课堂多元史料运用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0206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度学习即专注深入学习、批判反思学习和整合建构学习,近年来成为教育教学领域的研究和学习热点,强调“以问题为导向”,既是教学目标,也是教学方法。课堂之上的深度学习与深度教学不可分割。深度教学是指能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深度理解的教学[1]。通过深度学习与深度教学,实现师生间的良好互动,使学生“掌握学科的核心知识”[2]。不仅有利于理解史实和感知历史,亦有助于涵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史料是教学的基础和学习的基石。史料大体可分四类:文献、实物、口述和图像。部编教材有形式丰富、内容多样的史料,《中外历史纲要》(上)“以卡片形式呈现的文字史料有123例,图像史料227例”[3]。对史料进行整理和辨析,而后应用于课堂,是历史教学的应有之义。笔者试以《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为例,浅析如何通过史料的运用来促进历史课堂的深度学习。
  一、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和思考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是《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的第四课。本单元讲述了政权更迭、民族交融、隋唐制度和文化发展等内容,而本课内容从三国至隋唐,持续680余年;领域涉及宗教、文学、艺术、科技、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容量大,涵盖面广,知识点密度大,正文多以结论形式一笔带过,缺乏一定的历史脉络,但本课的知识点较为清晰。因此,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至关重要,如课前导学案的使用、小组合作模式的开展等。
  “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4]是新课标中的要求。而本课重点是文学艺术的专业化和中外文化交流,难点为儒、道、佛在这一时期的发展。[5]笔者简要梳理了本课知识点,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多种方式呈现教科书上的信息,不要悉数展开讲解”[6],以关键问题带动整节课的教学,从而实现历史课堂深度学习的目标,是本课可供选择的教学策略。
  自课程改革以来,“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基本取代了灌输式教学,史料的运用必不可少。本课以“永平求法”和“白马驮经”做导语,有多个图像史料和文字史料,功能性栏目对正文进行了多次解释,且图册亦有多幅图片史料。丰富的资料可用作深度学习的重要素材,而且“要考虑基于史料研习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史料引导学生进行探究”[7],这对涵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大有裨益。
  二、解构与建构:多元史料运用的教学创意
  一笔带过式教学与面面俱到式讲解,均不符合历史课堂深度学习的要求。因此,需要对本课内容进行深入解读和重组,从而建构起新的教学主题。这一时期文化繁荣程度以大唐为最,且本课的重难点集中于唐代的文化上,这就为教学设计“腾出了想象的空间”。唐代的宗教、文学、艺术、科技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等与都城长安有或多或少的关联,故以唐都长安为中心统摄整节课,开展发散式教学(见图1)颇为合适。此外,在教学中应首先运用教材中所提及的史料,笔者发现本课的史料多集中于唐代,这也说明以唐都长安为中心开展多元史料教学的可行性。
  (一)通过课前导学案理解学情,筛选重难点
  叶圣陶先生曾言:“样样知识一定要待老师教了才懂得,也不是办法,教育虽然着重在‘教’字,最终目的却在教育者‘自求得知’。”[8]故而有必要对知识点进行取舍。传统模式“以知识架构中的重要性作为取舍的依据,但这种取舍的依据往往有着极大的教师主观臆断”[9]。故而建议采取导学案的方式,在课前将导学案发给学生,学生发挥自主学习能力,提前梳理和储备本节课的知识点。
  北京大学张帆教授将儒、道、佛在三国至隋唐的发展作为本节课的难点,当然这也是一线老师的共识。因此笔者以“导图”的形式设计与此相关的导学案(见图2)。
  自主學习:根据教材,将表格补充完整,夯实基础知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行梳理儒、道、佛在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发展,并能够用类似的方法梳理这一时期文艺、科技和中外文化交流的成就,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取舍得当、详略高效地进行教学。
  以问题为导向是历史课堂深度学习的基本要求,通过问题的解决,提升学生学习的效能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随着对知识理解的加深而产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觉醒和自我觉悟等成长体验,正是深度学习的意义所在。
  (二)以与教学主题相关的史料做导入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课堂的质量。笔者选取了唐都长安作为本课教学中心展开,因此导入亦应选取与长安有关的史料,通过问题设置悬念,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加学生的问题意识。为此,笔者以向达先生的《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中的文字(见教材47页“问题探究”栏目)做导入。
  向达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先生尤精于敦煌学和中外交流史等领域。其笔下的唐代长安,是大唐的中心,亦是国际化的大都会。这段文字中的宗教和胡化体现了长安的国际化,且与本课中佛道的兴盛及中外文化交流有直接的关联。而且唐朝的文化多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这在当时的石窟艺术中体现颇为明显。唐代文化兴盛,诗歌、书法、绘画等领域都有突破性的进展,这段文字与本课的教学主题较为契合,且能够引领整节课的教学脉络。
  (三)教学过程中的史料运用与问题意识
  以唐都长安为中心开展教学,需要选取与此时空有关的资料,践行“论从史出”的原则。而所谓的“实证”,即“用史料(或史事)来作证明,强调历史学是一门讲究证据的学科,无论是历史陈述,还是历史评价,都是以证据为其立言、立论之基础”。但部编教材正文部分多结论,少分析,建议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史料的运用实现历史课堂深度学习。基于此,笔者从文献和图像史料两个角度出发,各举一例。
  材料1:汉魏之际“纪纲既衰,儒道尤甚”,以致曹魏京师上万名大小官吏和太学生中,通经知礼的“略无几人”。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材料2:到东汉末年魏晋时代,国内大乱,人们生活痛苦,精神上也缺乏寄托;而当时中国传统思想的儒学,久已变成没有灵魂的空架……   ——傅乐成:《中国通史》
  材料3:竭财以赴僧,破产以趋佛,而不恤亲戚,不怜穷匮。……家家弃其亲爱,人人绝其嗣继。致使兵挫于行间,吏空于官府,粟罄于惰游,货殚于土木。
  ——范缜《神灭论》
  问题1:根据材料,分析儒学衰弱原因,并指出为什么佛教兴盛后,又被统治者“灭佛”。
  设计意图:佛道兴起后,儒学吸收了佛道的精神,但自身受到冲击,儒学地位衰弱,且部分知识分子用道家思想解释儒家经典,因此有必要分析儒学衰弱的原因。佛教盛于乱世,尽管下层人民信仰佛教找寻精神的寄托,但这不利于统治的稳定;且佛教的兴盛与官方的主流思想相悖,故有灭佛之举。
  历史阐述由史料和评价两部分构成。笔者读书时,刘进宝教授曾谆谆告诫:史料越近越真实,评价越远越客观。时代越近,对于真实历史的记载就会相对真实;而囿于各方面的顾忌,对真实历史的评价反而不如距离史实相对较远的后世。近代学人的研究成果(或历史评价),很多都可作为史料史证的材料。唐长孺先生和傅乐成先生的学术成果多被国内外史学界所认可,他们的历史评价可以直接应用于课堂。由此推至整个近代史学界,史学大家的研究成果,除非有较大的争议,多数情况下都可以用作文献资料。
  材料4:四幅书法展示,分别为:《姨母帖》(摹本)、《多宝塔感应碑》、《金刚经碑》和《自叙帖》(见教材43—44页)。
  问题2:分别指出这几幅书法的作者及类型,并分析书法的特点。
  设计意图:历史是一门学科,也是值得欣赏的艺术,而图像史料是最能够体现历史艺术性的。学生可以通过几幅图直观感受书法的演变和唐代书法的魅力与多元。人民版教材直接阐明了几种书法的特点,而部编教材只展示书法图片,不再阐明特色,貌似加深了难度,其实是不再囿于应试的局限,有意将教学从片面记忆型向多元理解型转变,真正发挥史学的审美功能。
  三、余论
  历史是一门注重逻辑推理和严密论证的实证性人文社会科学。无论历史教学的手段如何多元,方法如何多样,最基础的还是史料的运用。多元史料的运用必定是部编教材教学的重要方式,自始至终的平铺式教学,不利于學生素养的提升和历史课堂的深度学习。因此,教师需要仔细研读课标,分析教材,选择有利于提高学生发展性的教学方式。
  改革,在路上;历史教学的探索,也在路上。
  【注释】
  [1]张亚:《深度教学:高中历史课堂转型的新意蕴》,《中学历史教学》2017年第3期,第16页。
  [2]刘月霞,郭华:《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年,第32页。
  [3]汪茉莉:《教材史料应用策略刍议》,《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20年第1期,第14页。
  [4][7]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13、52页。
  [5]张帆:《
其他文献
项目化学习是学生在复杂、真实问题的驱动下,规划和实施项目的任务过程。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所需的知识和技能。项目化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在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能动性,获得新知。  研究型课程是高中课程体系中一部分。在研究型课程中,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与传统课程相比,研究型课程更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和学习方法、研究思维的培养。那么,项目化学习如何在高中研究
车间驻村、居家就业、群众脱贫、集体增收,这是李玉如在解决小农户就业,助力乡村振兴探索出的“董口特色”。  李玉如,山东省鄄城县董口镇党委书记,作为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获得者、扶贫车间创始人,他立足董口镇深度贫困现状,将村小学旧址和闲置民宅等废弃场所改造成扶贫车间,吸引发制品、服装加工、户外家具、电子配件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车间“放活儿”,吸纳2000余名贫困人口,辐射带动5000余名当地群众稳定就业。
抗疫期间,全国中小学、幼儿园延迟开学,但“停课不停学”,网课成为中小学生居家学习的主要方式。  很多问题随之而来,在一些城市学生疯狂吐槽网课的同时,一些农村学生却在到处找网络信号。虽然有的农村地区采用了电视教学,甚至用大喇叭空中教学方式来弥补网络不足的问题,但数字鸿沟的存在依然值得重视。  事实上,农村网课的窘境不只是疫情当前的问题,也是农村教育信息化的一道坎,迈过去了可以极大地缓解农村师资不足等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1]这对中学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培育提出了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历史课堂教学的规约,兼具人文教育与史料价值功能的文学作品为其提供了媒介。  优秀文学作品应是社会价值与审美价值的统一,其审美价值取决于文学本身的特性,而社会价值又
歷史教育的价值是历史教育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人类在产生之后就不断尝试认识自我,形成各种丰富的人学思想。本文试图从人学视阈,对历史教育价值进行初步的讨论。  一、个体之人:自我认同  人学理论认为,人首先是作为具有个性的独立个体而存在着,“人是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人的特殊性使人成为一个个体,成为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1]作为个体之人的学生具有知识、能力和情感多方面的发展需求,但自我认同无
【考点阐释】  高考文言文的考点要求,是能够阅读浅易的文言文,从历年的命题来看,主要是人物传记的阅读理解,传承古人的优秀品质,是文化传承最重要的内容。而从历年高考选择的人物来看,不外乎是表现其“忠、孝、仁、义、礼、智、信、勇”的品质。而在对人物品质的评价考查上往往采用“筛选文中的信息”作为考查方式,它包括两道选择题,一是对人物性格和人品的考查,二是对人物所做的事件以及功绩的评说。  这两个考点,考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新课标、新高考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科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也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接受和推崇,作为中学教育的最后一站——高考,也越来越注重核心素养的考查。而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统领,唯物史观更是中学阶段教学和考试考查的重中之重。这一点在近年的高考试题中体现极为明显,2018年高考全国卷文综Ⅱ卷32题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唯物史观在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的统领地位体现得淋漓尽致。 
了解并分析历年的高考试题考查方向,有利于教师把握教学的重、难点,也有利于学生有针对性的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对于单独命题的广东来说,学情基本稳定,考生人数变化较小,每年试题的难易度就不会有太大变化,命题规律基本形成。因此,了解并把握每年试题特点和试题命制规律,对于教师和考生备考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2013年文综地理试题的规律性  1. 关注教学内容的整体,试题不偏不倚。  由于试题数量的
“七一”前夕,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大会在京举行,扬州广陵区东关街道琼花观社区党委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成立于1952年的琼花观社区,以扬州市花琼花为名,是扬州市第一个居委会,社区三代当家人谢学珠、李华、王静,竟是一家人,三代“小巷总理”接续奋斗近70年,把琼花观社区打造成全国文明社区、全国和谐示范社区、全国文明单位,演绎了基层社会治理的古城传奇。三代70载接力  7月2日上午8点,琼
围绕明朝初期对外交往的考察,在高考试题中屡见不鲜,2018年全国文综Ⅰ卷第27题再次命中这一考点。此题以域外进献的奇珍异兽为切口,把传统文化、对外政策和朝贡贸易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立意新颖,构思巧妙,尤其是图文并茂的呈现形式,让人感觉浓浓的历史味。笔者在仔细揣摩,认真推敲后,认为这道题目背后还有许多值得挖掘的课程资源,例如:为什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麒麟备受推崇?我们固有印象中的麒麟与画作中的形象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