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走进了小学数学课堂。微课的设计以遵循数学学习规律为出发点;微课的设计以引发学生思考为聚焦点;微课的设计以激发学生情感参与为生长点。基于微课学习后,教学的设计应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着力点;教学设计以学生的困惑为起点;教学设计以学生的探究为主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应用微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积极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微课 有效应用 二次备课
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五分钟左右时间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逐步成为一线教师关注焦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很多的教师开始尝试着把“微课”引入课堂。近期听了一节三年级的《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除法》课,老师将笔算除法的算理和具体算法录制成微课,让学生课前学习,在课上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学生已有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经验,本节课学生应该得到用已有的经验尝试探索并总结计算方法的机会。因此,没有必要做成微课让学生课前学习。
微课在小学数学课的应用尝试中,凸显出一些问题:在开发中微课的设计目标、内容的把握不准,导致许多微课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甚至会由原来的“人灌”变成“机灌”。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应用微课?结合本人的实践,本文将围绕如何设计微课,如何进行备课两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基于教学,设计实用的微课
微课内容虽然只有5分钟左右,但也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设计微课时,要注意选材,并非所以的内容都适合做成微课。一般来说,陈述性知识、实验的操作与演示和习题的讲解等比较适合做成微课。
(一)微课的设计以遵循数学学习规律为出发点
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弄清知识的本质,分清哪些知识是可以直接告知学生的,哪些知识是要让学生经历体验、探究发现的不能用讲授的方式告知学生,针对每节课重点内容制作相应的微课。避免由传统的教师灌输知识变成用机器灌输知识。例如,三年级上册的《认识毫米》一课,1毫米有多长是可以直接告知的知识,而厘米和毫米的关系和进率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究得出的,在微课中不能直接告知学生。
(二)微课的设计以引发学生思考为聚焦点
根据教学的重点、难点、疑点、认知的转折点、知识的生长点等处设计适当的问题,引发学生进行充分地思考,在思考中产生困惑,在困惑中提出问题。为了保证学生能有充足的时间思考,微课中应在适当的位置设置暂停键。例如,四年级《确定位置》教师制作了仅仅2分钟长的微课,微课中教师先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举例说明方向和距离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位置。接着问题情景:淘气的爸爸要准备参加淘气班里的家长会,怎样给淘气的爸爸描述淘气在教室中的位置?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回顾确定位置的知识同时,开始探索新的方法。
(三)微课的设计以激发学生情感参与为生长点
微课是能否有效促进学生积极的课堂参与的关键枢纽。好的微课容易让学生理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遇到难点主动与人交流,出现不同结果敢于质疑,从而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例如,三年级的《数字编码》,在微课中介绍身份证相关知识后,提出相同地址、相同性别、相同出生日期的双胞胎身份证是否一样呢?如果不一样,又该如何区分呢?疑学生所疑,问学生所问,探索身份证的秘密行为从此而始。
二、基于微课学习,进行二次备课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分析学生完成学习单的情况,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二次备课。在课中,教师要解决好课前预习学和课中学习的衔接,把学生课前的疑惑、错误全部显现在课堂中,让学生的问题转化为课中学习的资源,从而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一)教学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着力点
由于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课前的预习,对课的内容没有新鲜感和神秘感。在设计教学时要着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优化教学素材,使素材更吸引学生,引发认知需求,激发学习的原动力。也可以结合学生学习知识在练习中设计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习题,能让学生感受数学的趣味性,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设计以学生的困惑为起点
只有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才能确定课中,哪些知识应重点进行辅导,哪些知识可以略讲或不讲。因此,教师要收集学生学习单上的困惑,基于学生的困惑设计教学内容。例如,三年级的《小数的初步认识》中,学生通过微课的学习已掌握了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学生的困惑是:一是,不知道小数的含义是什么?二是,小数和分数有什么关系?三是,是不是只有十分之几才能用小数表示?在教学设计,小数的读写可以不讲,重在设计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一位小数的含义,发现小数与分数的关系。
(三)教学设计以学生的探究为主线
设计进行有效的探索活动,经历和体验过程,积累基本活动经验,最终有所突破,才能实现学生能力的提升。在课堂上,让学生多讲,教师少讲或不讲,只讲对学习活动进行组织指导,让学生有更好的自主学习机会与条件。
总之,精心设计微课配合学习单使用,让微课在课前、课中、课后都能把学生带入数学学习的精彩的境界。作为一线教师在尝试应用微课教学过程中,且行且思,從而让微课更有效地应用教学,发挥微课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S].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微课的定义与发展. 黎加厚
[3]微课与翻转课堂中的学习活动设计. 焦建利
关键词:微课 有效应用 二次备课
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五分钟左右时间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逐步成为一线教师关注焦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很多的教师开始尝试着把“微课”引入课堂。近期听了一节三年级的《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除法》课,老师将笔算除法的算理和具体算法录制成微课,让学生课前学习,在课上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学生已有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经验,本节课学生应该得到用已有的经验尝试探索并总结计算方法的机会。因此,没有必要做成微课让学生课前学习。
微课在小学数学课的应用尝试中,凸显出一些问题:在开发中微课的设计目标、内容的把握不准,导致许多微课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甚至会由原来的“人灌”变成“机灌”。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应用微课?结合本人的实践,本文将围绕如何设计微课,如何进行备课两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基于教学,设计实用的微课
微课内容虽然只有5分钟左右,但也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设计微课时,要注意选材,并非所以的内容都适合做成微课。一般来说,陈述性知识、实验的操作与演示和习题的讲解等比较适合做成微课。
(一)微课的设计以遵循数学学习规律为出发点
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弄清知识的本质,分清哪些知识是可以直接告知学生的,哪些知识是要让学生经历体验、探究发现的不能用讲授的方式告知学生,针对每节课重点内容制作相应的微课。避免由传统的教师灌输知识变成用机器灌输知识。例如,三年级上册的《认识毫米》一课,1毫米有多长是可以直接告知的知识,而厘米和毫米的关系和进率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究得出的,在微课中不能直接告知学生。
(二)微课的设计以引发学生思考为聚焦点
根据教学的重点、难点、疑点、认知的转折点、知识的生长点等处设计适当的问题,引发学生进行充分地思考,在思考中产生困惑,在困惑中提出问题。为了保证学生能有充足的时间思考,微课中应在适当的位置设置暂停键。例如,四年级《确定位置》教师制作了仅仅2分钟长的微课,微课中教师先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举例说明方向和距离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位置。接着问题情景:淘气的爸爸要准备参加淘气班里的家长会,怎样给淘气的爸爸描述淘气在教室中的位置?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回顾确定位置的知识同时,开始探索新的方法。
(三)微课的设计以激发学生情感参与为生长点
微课是能否有效促进学生积极的课堂参与的关键枢纽。好的微课容易让学生理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遇到难点主动与人交流,出现不同结果敢于质疑,从而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例如,三年级的《数字编码》,在微课中介绍身份证相关知识后,提出相同地址、相同性别、相同出生日期的双胞胎身份证是否一样呢?如果不一样,又该如何区分呢?疑学生所疑,问学生所问,探索身份证的秘密行为从此而始。
二、基于微课学习,进行二次备课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分析学生完成学习单的情况,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二次备课。在课中,教师要解决好课前预习学和课中学习的衔接,把学生课前的疑惑、错误全部显现在课堂中,让学生的问题转化为课中学习的资源,从而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一)教学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着力点
由于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课前的预习,对课的内容没有新鲜感和神秘感。在设计教学时要着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优化教学素材,使素材更吸引学生,引发认知需求,激发学习的原动力。也可以结合学生学习知识在练习中设计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习题,能让学生感受数学的趣味性,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设计以学生的困惑为起点
只有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才能确定课中,哪些知识应重点进行辅导,哪些知识可以略讲或不讲。因此,教师要收集学生学习单上的困惑,基于学生的困惑设计教学内容。例如,三年级的《小数的初步认识》中,学生通过微课的学习已掌握了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学生的困惑是:一是,不知道小数的含义是什么?二是,小数和分数有什么关系?三是,是不是只有十分之几才能用小数表示?在教学设计,小数的读写可以不讲,重在设计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一位小数的含义,发现小数与分数的关系。
(三)教学设计以学生的探究为主线
设计进行有效的探索活动,经历和体验过程,积累基本活动经验,最终有所突破,才能实现学生能力的提升。在课堂上,让学生多讲,教师少讲或不讲,只讲对学习活动进行组织指导,让学生有更好的自主学习机会与条件。
总之,精心设计微课配合学习单使用,让微课在课前、课中、课后都能把学生带入数学学习的精彩的境界。作为一线教师在尝试应用微课教学过程中,且行且思,從而让微课更有效地应用教学,发挥微课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S].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微课的定义与发展. 黎加厚
[3]微课与翻转课堂中的学习活动设计. 焦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