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开展急救社团的素质教育意义

来源 :科教新报·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Heart2010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社会是一个经济社会,全球经济的迅猛增长,伴随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日益恶化,各种灾害频发,如汶川大地震、日本海啸、火灾尤其是高校宿舍火灾等,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与健康。据暨南大学医学院伤害预防控制中心的研究显示,我国道路交通伤害发生次数逐年上升,从1951年的近6000起增加到2001年的75万多起。去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77万多起,死亡约11万人,56万多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3亿元。在这些严峻的形势下,急救文化的推广迫在眉睫。在一些高校中,急救社团应时代之需求而诞生。据黑龙江晨报报导,2008年哈师大附中约80名同学在该校社团联合会主席袁铭的带领下成立了急救社团。此社团的宗旨是,让同学们掌握必要的急救知识,在意外事故中可以冷静地自救以及救助他人。因此,急救社团在日常实践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实用意义,在思想上引领大学生,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
  作为校园文化重要内容的高校学生社团,是大学生自我组织,自我管理,具有共同爱好的学生组成的一个学生组织,是自我学习的一种形式。社团文化的宗旨是提高在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繁荣校园文化。而急救社团这一新兴社团的出现,是当今社会趋势下的必然结果,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对非医学专业的同学,开辟了第二课堂,扩展知识面,丰富知识网;对医学专业的学生,能巩固专业知识,在学习的同时获得快乐。目前欧美先进国家每2~3人之中就有一名是急救员,而我国在数量和基础上都相当薄弱,急救员极为紧缺。本次调查发现,大学生对日常的急救知识了解太少。 在嘉兴学院3个二级学院(经济学院、数信学院、医学院)抽取5个专业的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年级学生。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86份,有效率96.5%。调查问卷中涉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急救知识,其中包括急救号码是否知晓、毒蛇咬伤如何紧急处理、心肺复苏如何操作、气道异物梗阻如何处理、颈椎伤员的搬运等等,但调查结果不尽人意,大学生对各项急救知识的知晓情况不容乐观,知晓率较低,各项知晓率均低于百分之50(除急救号码外)。因此,在我校开展急救知识的普及更有着重要的意义。
  急救社团,作为新兴的社团,在众多的社团中将会成为一枝独秀,成为校园文化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着大学生的素质。开设急救社团,通过对救护新概念、创伤救护、心肺复苏、常见急症、意外伤害和灾害事故等理论知识的宣讲,对心肺复苏、创伤救护及包扎、突发性事件现场处理等操作演示,以及让同学们模拟练习等,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授方式,让学生扎实地掌握急救技能,它对大学生的影响着重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开设急救社团,有利于掌握知识,提升素质。利用学生社团这块阵地 ,促进青年学生由单一型向复合型人才发展,弥补课堂教育不足,拓宽了学生视野,陶冶情操,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采取宣传海报、学校广播、图片展、知识竞赛、专门紧急救助手册、专题讲座等形式以增强急救知识普及和宣传的力度,使学生能够正确掌握必要的急救技能。社团所开展的活动丰富多彩,形式变化多样,激发了同学们参加活动的要求,从而形成了他们接受教育、提高素质的自觉行动。此举从传统的被动学习转向为主动学习,不同于医学院高压的环境和严肃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掌握到知识。
  (二)开设急救社团,有利于人格的完善。现今社会,很多人在面对紧急灾害的时候,由于实施急救技术不成熟、救人意愿、施救障碍等种种原因,不愿意、没能力或者没有自信去实施急救措施。通过急救社团的设立,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素质较高的人群对急救实施的紧迫性、必要性有了更好的了解,对急救知识、技能基本掌握,在面对灾害的时候更有能力也更有自信去实施急救措施,这对大学生善良、自信的人格因子的形成与完善起着毋庸置疑的作用。急救社团的开展,也能锻炼同学的应变能力,做到临危不惧,同时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做到耐心、细心、责任心。大学生接受着社团文化的影响,以社会的尺度来要求自己,在逐步实现社会化的过程中,按照自己的需要,发展自己的个性、爱好、特长,培养理想、信念、意志,积极自我表现,使自己成为有个性的人、独特的人,受社会欢迎的人。
  (三)开设急救社团,有利于各种能力的发展。急救社团的开设,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施展才华的舞台,同时,作为一个新兴的社团,其组织及开课方式都处于思考实践阶段,从组织的申请设立,到社团开课的方式,再到社团成立的效果、意义等,都有待斟酌,这对大学生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急救的实施都十分紧急,急救情景模式则使人处于紧张状态,这使大学生在面对紧急情况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极大的提升,同时也提升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四)急救社团的开设,有利于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完善。急救社团可以作为大学生与社会间的一个桥梁,首先大学生在掌握较为充分的急救知识时可以更好地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学习与社会相适应的各种知识与规范;其次,大学生要以社会的尺度来要求自己,当理论与实践冲突时,积极求得真知,而不是停滞于当前,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当遇到伤害事故时,不仅要有基本的急救知识、技能,还要有合适的沟通技巧。在经历过事故现场,亲身体验过生命的脆弱之后,大学生更加了解生命的可贵和内涵,了解现场急救的重要性,同时也是自身价值的体现。这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指导意义。
  急救不是医院的专利,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不是一种荣耀,而是一种使命。在高校中设立急救社团,并加以推广,将基础急救知识与技能普及到每一位大学生。既提高了生命抢救效率,又提升了大学生的素质。急救,从每一个人身边开始;急救社团,应该成为大学生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他文献
一、计算机是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  计算机作为一种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除了计算机专业学生外,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同样也需要具备和加强计算机能力。  高校在进行计算机相关课程体系设置时,应考虑到使大学生具备以下计算机能力:  (一)获取信息的能力:能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有效地收集各种学习资料与信息,能熟练地运用阅读、访问、实验、检索等获取信息的方法。  (二)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
期刊
一、前言  计算机网络能够始终的可靠工作,且不受外界干扰和破坏,这已经成为计算机网络使用者共同关心的问题,可靠性成为了计算机网路的最基本要求。了解并运用计算机网络的设计原则,并解决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问题确,保计算机网络能够合理、正常的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计算机网络的简介  计算机网络主要是指分布在不同地域的若干个相互独立的计算机,通过交互设备、通信链路以及相关的网络协议,完成特定
期刊
一、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  校园体育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体育课、课外活动、运动竞赛等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群体文化,是存在于学校这一特定环境中的文化形态,是在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体育等条件依托下,由学校广大师生在实践过程中共同创造的体育精神和财富的总和。它所表达和传递的信息是无限的,它在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总目标中担负着不可替代的重任。丰富多彩、健康活跃的校园体育文化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享
期刊
思想政治教育所独具的对大学生思想的塑造、灵魂的启迪作用,使之成为高校大学生教育与管理的重要手段与方法。和谐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做为国家未来发展的主要依靠力量,对国家未来的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成为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式之一。高校如何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功能和属性,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期刊
一、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技工培养的重要环节  相对于普通本科和高职高校来说,技工类院校的学生入学门槛较低,吸引了很多没考上大学的学生,但如何把学生培养成才?这就需要我们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如何通过我们的教育,使一些学生重新获得自信,重新获得发展的机会,这才是教育的成功。进行人文教育正符合这一初衷。   人文教育不仅为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做准备,而且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文化素养,形成合理的知识能力结构;
期刊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相比较,有着鲜明的特点,即有较强的实践性、综合性、应用性和极富创造性、明显的时代发展性。信息技术课在一开始就明确了学科特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建构者。作为新型的站在学科教育前沿的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明确信息技术教育的特性;必须了解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理论;必须掌握如何
期刊
档案管理是对组织的人员、组织的财务、与其有联系的相关单位的信息进行整合与集中管理的科学,在管理中要求实现科学管理与分类管理便于日后查阅。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对档案的管理除了文字资料以外还包括图像声音等资料的管理,需要信息化的管理方式。  一、计算机管理档案的发展历程  (一)离线批处理阶段。  上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英美等发达国家利用计算机技术的优势,在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量大的状
期刊
我们国家小学信息技术所设置的课程安排主要宗旨是培养学生的意识和兴趣,通过学生对信息技术基本知识的了解,来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熟悉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愿景,深刻了解信息技术对科学发展的深刻影响。通过设置信息技术课程,帮助学生建立接受信息、处理信息、传输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同时进一步加深和信息技术相关的伦理、道德、文化和社会等问题的认识,能够将掌握的信息知识学以致用,培养良好的信息素质
期刊
“红眼”,就是在弱光环境下进行人物摄影时,当闪光灯照射到人眼的时候,瞳孔放大而产生的视网膜泛红现象。用普通数码相机闪光灯拍照时,照片中的人物很容易出现“红眼”。为了避免此类问题,我们在拍照时可以采取改善拍摄环境、利用相机的“红眼”消除功能以及采用独立的闪光装置等途径。但是,在一定条件的限制下,这些措施不一定能彻底地解决红眼问题,也没有一款相机可以真正做到完全消除“红眼”,因此,对于照片中已产生的红
期刊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这是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纲领。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几千年的民族文化,逐渐形成了人们共同认可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文明礼貌的传统美德已深深地融入炎黄子孙的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影响着社会的文明与发展。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人们的社会交往日益广泛,国际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学习礼仪知识,提高自身修养,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