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创设情景”教学的问题和策略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创设情境”,已经成为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必备环节。该环节也正是新的信息技术教学理念的产物,它的产生召示了教师不再是把教科书所呈现的知识形态模本复制和剪贴到学生头脑中去,而是将教科书作为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起点和素材,使学生在对信息技术内容的处理过程中获得发展。
  一、问题与现状
  “创设情境”这一教学环节,基本上成为教师们上好课,上好优质课的必备环节,为此教师们也乐此不疲,然而通过长期的教学和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创设的情境大致出现了如下几种问题。
  (1)牵强附会
  “创设情境”中出现的牵强附会的问题可分为几种情况,其一,情境中的信息技术与儿童经验中的信息技术相距甚远,不能引发正迁移,不利于学生走进信息技术。其二,情境中的信息技术与教材中的信息技术(即知识目标)相距甚远。不利于引发学生的现象冲突。再者情境中的信息技术现象繁杂,主题不明确,容易导致学习目标的偏离。
  (2)缺乏问题性
  教学中教师把创设情境,片面地理解成为课前师生交流,产生亲和力的一项活动,有的理解成为激发兴趣的一项游戏、谈话等,有的把它当成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而缺乏问题性、缺乏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冲动性。
  (3)偏离阶段性
  “创设情境”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狭义的理解可认为是一种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而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而言,方式应有所不同,低、中、高段分别应有不同的创设的策略。不能将其公理化、公式化,忽视了学生学习个性的阶段性特征。
  二、意义和效应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要合理地创设情境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让学生学有意义、有价值的信息技术,让不同的学生在信息技术上有不同的发展。必须准确把握“创设情境”在教学中的意义,明确其产生的效应。
  “创设情境”的意义,表现为几个转变。①将教师的一桶水的理念转变为终身学习的理念,即要想创设好情境,教师必须具备与时俱进的素质,诸如,整合能力、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等。②将教师与学生以书为本,转变为教师是教材的创造性的执行者,在执行课程的过程中,教师拥有极大的创造时空。③将学生单一“视、听、练”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转变为多种器官参与的复合式的学习方式的整合。④将学习内容生硬的呈现方式转变为富有生命力的呈现方式等。
  “创设情境”的效应主要指学生学习信息技术中产生的效应,具体表现为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信息技术学习内容,以情境的方式呈现,贴近了儿童的生活实际,激发了学生走进信息技术,参与学习的兴趣和信心。②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合理的情境,应蕴含着较深层的信息技术问题,该问题发于“最近发展区”极易引发学生提出问题,从而产生解决问题冲动,激发学生问题意识。③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意识。合理的情境创设能将信息技术与儿童的生活,经验有效地整合,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体验到信息技术的价值,从分析、提炼、推理、探索和发现以及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得思维的锻炼,完成信息技术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不仅信息技术知识方法、技能的建构,而且也经历了信息技术思考,问题解决的过程,同时也获得了对信息技术的情感价值观体验。
  三、原则和策略
  (一)创设情境的原则
  合理而科学地创设情境是创设情境的意义和效应有效发挥的根本保障。要创设合理而科学的情境,必须遵循如下四个原则:
  (1)阶段性原则
  在学生不同的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认知特点是不同的。低年级的儿童便容易走进直观、生动、形象的信息技术,中年级的学生更容易走进和接纳身边生活中的信息技术,高年级的学生容易被富有挑战性,实用性的信息技术情境所打动,因而创设情境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年龄阶段特征。
  (2)个性化的原则
  我经常碰到,去年创设的情境今年创设同样的情境,学生的认知冲突不能激发等问题。充分说明创设情境应关注不同班级,不同时间段学生所表现的来的个性,例如:城市特色(地域个性),年龄特色,时间特色等个性特征。总之,合理的情境创设必须适合该班学生的实际和个性特征。
  (3)问题性的原则
  信息技术情境的创设是将信息技术问题与儿童的生活有机的整合,使信息技术事实与儿童的经验发挥整体效应,因而,合理科学的情境创设必须有利于学生在“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运用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冲动。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形成能力。培养良好的情感和态度。
  (4)活动化的原则
  活动是完成有意义的建构的前提。情境创设要有利于学生通过运用“观察、操作、猜测、推断、推理、合作、研讨、探究发现”等方式参与学习。从本质上改变“讲”“练”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做中,玩中”学信息技术,让学生在信息技术活动中,完成有意义的建构。
  (二)创设情境的策略
  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离开了教师的情境创设,将无法推进信息技术活动的开展。而信息技术情境如果缺乏个性,问题性,活动性,阶段性等那么信息技术情境将成为一堆索然无味的学习材料,无法引导学生走进有意义的信息技术活动。因而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创设情境应该关注如下几种策略。
  (1)情境与儿童经验的整合
  儿童的经验在儿童学习新知的过程中是最活跃的因素,它是学生自主建构新知,发展智慧的前提,背弃儿童经验的情境,会让学生产生陌生感,甚至压抑,而厌烦。例如:我在教学“新朋友的家庭环境”一课时让学生观察桌面背景的变化。这是学生经验世界是较为熟悉的信息技术现象,教师只需创设情境,让学生到自己的经验世界中去搜索,去提炼、分析,即可让学生自主地获取信息技术知识的优点。而不应是以教材中的几个实例引导学生概括,抽象信息技术,让学生不生禁锢感、压迫感,从而对自主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因而创设情境之时,一定要认真研究和调查此时此刻学生的经验之中创设适宜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参与到自主学习中去。
  (2)情境与儿童需求心理的整合
  儿童的学习有其特有的心理特点,这时期他们更容易走进现实,富有挑战性的信息技术情境中,更愿意参与探索,发现信息技术活动中去。因而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必须认真的研究儿童的阶段性需求心理,并结合某阶段的需求心理创设适当的信息技术情境,让学生走进信息技术、探索信息技术、运用信息技术。充分地发挥情境,信息技术与儿童需求心理的整体效应。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应把情景创设看做“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并作为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正是出于对情景创设重要性的认识,我会在课堂中创设各种各样的教学情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为最终的意义建构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创设合理,科学的信息技术学习的情境,指导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咀嚼苦涩,回忆品味,享受收获的快乐与幸福,不断的反思与改进、随着教学不断深入,一切都将会更好、更美。
其他文献
想跟上2008年的时尚潮流吗?我们为您提供最新的流行资讯--复古风继续盛行,蓬蓬裙、超短裤仍然走俏,灰白黑成为主流色调,让您的生活节拍也随之舞动吧.
日前,由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魏党军副司长带领的国务院办公厅、工信部、广电总局一行5人联合调研组来到南京,听取省电信、省移动、省联通试点工作汇报并实地考察了电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中间必定有一批优秀的班干部。所以,班干部是班集体的核心,是架在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桥梁,是团结全班同学共同进步、带领班级完成班级目标的领头人,在班集体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班主任怎样才能尽快选拔并培养出一支合格的班干部队伍呢?  一、认真选拔  职高新生的思想比较复杂,他们的入学原因多种多样,因此班主任在选拔班干部时,要经过大量的准备工作,反复权衡,再作出决策。  1、仔细
期刊
班会,是班主任教育学生的阵地,是班主任和学生进行总结、沟通的一种特殊方式,我们老师的好多教育思想及教育方法都是通过班会的方式来贯彻给学生的。因此,班会是我们班主任应用最多也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之一。但是,我发现在很多时候,班主任只是起一个上传下达的传声机的作用,而班会课则成了下达任务作出要求的会议,班主任板着面孔说教,十分枯燥。若长期如此,学生反感,教师自身也会觉得没有太大意义。这样,班会没有起到应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精神”。因此,语文课程改革的灵魂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谓创新,就是推陈出新,而创造性思维就是指人在创造过程中的思维,通过创造思维,产生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因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语文课程改革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那么
期刊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对职高生进行有效的教育,真正将其培养成为一个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是迫切需要我们探索和实践的问题。对此,必须对职业教育的主体——职高生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只有对职高生的现状做充分的分析和了解,才能在职业教育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市
期刊
儿童创造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充分的表现自我,展示自己的才华,而且有利于学生创造精神的形成,因此,儿童创造力的培养也是学校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目标之一。如何通过语文教学与训练,使学生掌握创造性思维的策略,以发展其创造性思维呢?我在教学实践中有以下体会:  一、在教学中创设有利于儿童创造力发展的环境  学生的创造力比智力受环境的影响更大。因此在教学中应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  
期刊
音乐课是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学科,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新课程下的音乐课应该是多种形式的教学,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充分挖掘作品所蕴含的音乐美,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  歌曲教学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歌唱技能的练习,应结合演唱实践活动进行,创設与歌曲表现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有感情的歌唱,以情带
期刊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师德的灵魂。教师发自内心的爱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是激励学生的号角。对优等生是如此,对后进生更是如此,优等生需要我们激励,鞭策,而后进生更需要去关爱,去感化,去理解,去尊重……。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如何操作可以实现后进生的转换呢,现将自己的体会总结如下,愿与读者分享:  1、爱学生,给后进生以关怀  “爱是
期刊
北京奥运会结束以后,国家各级体育主管部门的工作重点从抓竞技体育转向组织、管理群众体育,即向全民健身战略过渡。因而,多年来一直以竞技体育为报道重点的城市电视媒体,将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