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职数学教学数学建模思想的应用分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xiao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院校学生数学基础比较薄弱,现采用的高职数学教材品种繁多难易程度不一,数学教学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高职院校数学教学应从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方法等各方面进行改进提高,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数学建模着重在于培养逻辑思维和运用思维能力,提高数学应用分析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数学文化应用素养。
  【关键词】高职数学 数学教学 数学建模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134-02
  将数学建模思想渗透到职业教育中,是职业教育不断顺应社会经济的迅速综合发展,顺应社会人才发展的需求。从教学上改变理念,注重数学建模思想和方法的理解和运用,为加深巩固深化数学知识提供了方法和效率。
  一、数学建模思想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简单的数学建模思想跟生活相关密切,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引入建模实例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调动学习积极性。数学建模广阔的应用空间,学生可以通过对生产生活中具体事例的探索,发现数学在不同的领域的运用以及如何运用,调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让学生从数学建模思想教学中体现数学的价值和提高所学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
  在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中,知识的灵活选取和综合运用,有利于思维能力的综合拓展提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建模过程中,学生要思考,想象,联想,不断探索,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式进行建立并求解模型,再实践检验,最终完善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造力,想象力都得到了良好的锻炼和培养,并提高了自身面对实际问题时的应变能力和解决能力,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学习掌握知识。
  二、数学建模思想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改进教师教学观念
  高职数学教师在自身的眼界范围内根据课程要求进行课程资料的搜集,编制,改进完善教案,让数学课堂教学更加貼近学生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常遇到的问题。教师自身注重并提升建模思想和建模知识的学习和提高,才能够在教学中恰当的引用数学建模思想和方法。高职数学教师运用建模思想进行数学教学环节,特别注意数学建模的第一阶段的问题提出具备可拓展性,是开放性的问题。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适当的引进数学建模思想,使数学课堂更加贴近实际,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建立建模的思想。
  (二)学习中培养数学建模思想
  数学概念都是客观存在的事物的各种数量关系或者空间关系中的抽象表现,其本身就是一种数学模型。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学习函数极限时可以引用按揭贷款模型,更好的加深理解函数极限的深刻意义和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学习完导数后可以研究易拉罐模型,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体现。学习积分后融入煤矸石模型,突出积分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学习微分方程后,可以学习研究饮酒驾车模型,切身体会感知身边的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联。学习线性代数后可以研究学生宿舍评价模型,揭示原来数学跟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数学建模思想的引入,有利于更好的巩固理解与消化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懂得数学在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价值。
  在教学中应该从学生熟悉的日常学习生活中的问题抛砖引玉,让学生了解这些概念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具体的数学概念。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已经让学生掌握了部分数学理论,并具备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学生的数学水平,适当地引入学习生活中与数学密切相关的问题,将这些问题进行建模,实现问题的数学化,用数学的方式分析解决这些问题。
  (三)习题练习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
  布置数学课后作业时,可减量少做传统的数学习题,适当布置练应用方面的知识练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是高职院校教学最终目标。传统的习题练习对应用能力的要求比较低,基本是知识点之间的运用。教学中可以选编部分应用性强的题目,引导学生自己建模,帮助学生进行建模,通过数学建模来解决这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运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建模思想来实现数学知识的应用化。
  (四)教学过程中注重因材施教
  高职数学教学要结合实际情况,因材施教。高职教师在进行数学建模的选材时,要注重选择的范例简单通俗,具有趣味性,能够启发学生,服务于教学目标。要将数学研究和数学建模结合起来,不断发现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果。高职数学教学要时刻铭记高职教育教学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使得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上可持续性发展,因而要求教师采用建模的方式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提高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人才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应用型人才。
  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将建模思想融入数学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效率和加强数学的运用技能,培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的体现数学的价值实现职业教育育人的目的,从而体现了高职教育对应用能力的有力注重和切实贯彻执行。
  参考文献:
  [1]周素静,张秀英. 数学建模思想方法融入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改革研究[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
  [2]陈笑缘.经济数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3]张孝理.高等数学(工科类)[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其他文献
【摘要】教学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遵守与维护的具体规则,虽没有明確的规则要求,但是却在无形中约束与指导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影响着职业高中数学教学的实际走向。本文将结合笔者对新课改理念知识的探索与分析,从坚持以生为本原则、落实激趣原则、实施开放性原则三个主要原则来表述新课改下职业高中数学教学原则的重构方向。  【关键词】职业高中 数学教学 教学原则 理论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数学教学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学会观察与比较,主动地去探索问题,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本文分析研究了提高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学思维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133-02  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作为数学教师,需要深入了解课本内容中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154-01  质量,虽是对客观事物轻重的一种描述,与现实世界中所有物体息息相关,但不能简洁明了的通过观察获得感受。质量单位看似非常贴近学生生活,但学起来并不容易。于是,克与千克的两节课上设计了丰富的体验活动。但课后练习中,出错率达59.5%。  三年级学生思维发展处在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学生对质量单位
期刊
【摘要】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我国所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是相割裂的。小学数学教学也不例外。在教师的照本宣科下,对于刚刚接触数学的小学生来说,其不但无法深刻地理解数学概念,无法灵活地运用数学方法,更不要说借助所学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了。这是基础教育改革所面临的一个极为严峻的问题。既然数学来源于生活,且为生活提供服务。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我们应当立足学生的现实生活,借助生活
期刊
【摘要】本文探讨了解析几何课程设置问题及在教学中的实践和经验,以利于更好的培养学生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建模 课件制作 数形结合 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153-01  众所周知,解析几何是数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其课程设置大致有:大一上学期和高等代数同时开课,或者将高等代数和解析几何两门课合并为高等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运用导数探讨函数的性态,如函数单调性,函数的极值、最值,函数的凹凸性等,从而利用函数的这些性质更快地证明不等式。  【关键词】不等式 导数 函数性态 单调性 凹凸性  【中圖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136-01
期刊
【摘要】小学六年级数学对于许多学生而言是一门很难的教学课程,该阶段的数学逻辑对于学生的要求较高,而正是因为学生缺乏该方面的能力,因此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且,由于小学六年级学生的教学方法、教学环境以及家庭教育背景不同,小学生对于数学认识层面不高,且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参差不齐,不能对数学知识进行充分的认识与运用。因此想要解决小学六年级数学存在的问题,需要改变数学教学
期刊
【摘要】高中的学习过程是艰难的,高中生的课业繁多,学习的任务量大,学习的内容难度大,因此,提高课堂的效率才会大大地节约学生的课外时间。提高课堂效率靠得是教师科学规范的教学设计,再加上学生紧密的配合。对于数学这门基础科学而言,实现高中数学高效化教学是教师帮助学生在高考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性工作,只有学生长期以来高效率地学习数学,才能在课堂上有效地培养出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综合素养。接下来,本文将浅要分析高中
期刊
【摘要】近年来,中国科幻小说在国际上的关注度逐年升高,而科幻小说的翻译在其传播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本文选取了中短篇科幻小说《北京折叠》刘宇坤英译本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译本中的结构转换现象,探索结构转换在科幻小说英译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科幻小说翻译 结构转换 《北京折叠》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123-02  1.引言  继
期刊
【摘要】将DIS技术融入“中和反应的测定”,有助于学生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对酸碱发生中和反应过程中的热量和pH改变有更深的理解。  【关键词】多种教学方法 中和反应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160-02  初中阶段的化学学习是启蒙性的、基础性的。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例子去探究,培养学生化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恰恰体现了新课标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