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执政者的思维宽容、活跃,民间创业者难有好的施展平台”
“当你想到你所在城市的官员时,你的幸福度是多少?”在全国31个直辖市和省会城市中,杭州市民给政府官员的打分最高。
杭州的一湖山水倾倒了数以千万计的游客,也给杭州带来了“人间天堂”的美誉。自从京杭大运河开通后,杭州就开始在中国历史上扮演重要角色,除了是吴越和南宋的首都外,在上海崛起之前,杭州和苏州一直扮演长江下游的经济、文化和教育中心的角色。
见过大世面的杭州市民对官员的评价一直也以爱憎分明著称。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忠臣和奸臣的故事——岳飞和秦桧,就发生在杭州。秦桧当政时,杭州百姓就把炸油条说成是“油炸桧”,800多年后的今天仍是这个称呼。但对于留下过政绩的官员,杭州市民也是念念不忘,杭州西湖著名的白堤、苏堤,就是白居易和苏东坡在杭州任地方长官时留下的民生工程,杭州百姓传颂至今。
要在对官员有些挑剔的杭州百姓面前留下较好口碑,是颇有难度的。杭州地方政府到底做了什么,让杭州市民给出了如此高分呢?
还湖于民
杭州地方官员的政声一直和西湖息息相关。史书记载,从唐代到清末,对西湖较大规模的疏浚共有23次,李泌、钱、白居易、苏东坡、杨孟瑛等一批致力于疏浚保护西湖的先贤,一直为杭州百姓的记颂。
2004年至今,风景名胜区门票涨价一直是中国旅游业的热词,但杭州西湖反其道而行之。2002年,杭州市西湖环湖南线景区整合工程刚刚结束,杭州市政府就决定对南线景区实行免费开放,沿湖的孤山、俞园纪念馆也开始免费。到2003年4月,没有围墙、不收门票的完整西湖将自己的每一寸绿地和每一处景观还给了广大市民和游客。
杭州市政府此举除了吸引游客,但最根本的还是兑现“还湖于民”的承诺。
“一半西湖一半笆,筑笆都是官宦家。”这两句诗是对新中国成立前,西湖美景被官宦权贵分割的真实写照。新中国成立后,西湖回到了人民手中,但景观功能却迟迟得不到开发。
20世纪50年代,杭州的城市功能被定位为风景疗养城市,西湖周边建起了不少疗养院,许多省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纷纷把办公楼建在西湖边。到上世纪80年代初,在环湖公路圈内的280余公顷区域面积中,有80多公顷绿地为工厂、企业、疗养院等单位和居民所用。被各类建筑物包围的西湖让游人难见全貌。
几年前,这种环湖圈地运动达到高潮,西湖风景名胜区内的建设项目不断增加:1998年108个,1999年132个,2000年188个,2001年167个……景区内的建筑总量平均每年新增13.8万平方米。
历史上的西湖,水域面积最大时比2001年西湖整治前大一倍。美景历历,一时繁华之极。但清朝嘉庆以后的150年里,由于保护不力,西湖风景区逐渐黯然失色、残缺不全。
杭州市委、市政府决心改变西湖周边环境日益臃肿、百姓距离西湖越来越远的状况,决策实施西湖综合保护工程,还湖于民。曾经几乎与市民和游客绝缘的杭州南线和西线,又重新回到了公众视野之中。
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曾说,西湖及周边地区的每一寸岸线、每一块绿地、每一处设施、每一处景观,都是极其宝贵的公共资源,都要让市民和游客共享。
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得到了社会各界全力支持。在“西湖西进”战役的杨公堤景区建设中,共拆除建筑27万多平方米,拆迁住户933户,单位125家,恢复水面70公顷;在新湖滨景区建设中,共拆迁房屋9万多平方米,有360余户居民和50余家单位迁出。
在西湖南线整合工程中,浙江省军区司令部、政治部、浙江省邮电管理局等单位无条件地放弃优越的湖滨地段。一家部队单位拆除9000多平方米建筑,让出24亩湖滨黄金地段。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顺应民意,一些拆迁钉子户就曾让杭州市政府大为头痛。上海《文汇报》曾在报道中说,某些“临湖的黄金地块至今仍是一些‘老同志’的居所”。但是,这些困难最终还是被克服。
执政者的思维宽容、活跃
当然,对杭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有意见的杭州市民也有一些,比较集中的原因是交通拥挤和房价过高。
一些市民反映,在每天上下班的高峰时间,杭州市中心有些路段经常一堵就是几十分钟甚至一小时。杭州私家车正在快速增加,而地铁通车还有时日,交通拥挤问题很难在朝夕间解决。
过高的房价也让市民叫苦不迭。杭州是温州炒房团最早光顾的城市之一,目前杭州市中心几乎找不到每平米万元以下的房产,而杭州市人均收入2万多元,一户人家需要数十年才能买得起一套中等价位的房子。
但在更多人眼里,杭州不仅仅是旅游者的天堂,还是生活和创业者的天堂。
《福布斯》杂志连续两年将“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的桂冠授予杭州,个中原因最主要的还是杭州创业环境好。尽管有“全国民企看浙江,浙江民企看温州”之语,但事实上,浙江关于民企指标的桂冠多数为杭州夺得——杭州非公经济实力居浙江第一,非公企业数量、总资产、年营业收入,都是浙江第一;全国民营企业五百强中,杭州有53家企业入选。
浙江其他地方的著名民企,如吉利汽车、苏泊尔、康恩贝、盾安等都将总部迁到了西子湖畔。从2001年开始,杭州城区共引入150多家公司总部。
除了北京和深圳之外,杭州已是中国最为重要的rr和互联网业城市之一。大唐风云游戏的投资人、天畅科技总裁郭羽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如果没有执政者的思维宽容、活跃,民间创业者即使有成功的创意也难以有好的施展平台。”
“当你想到你所在城市的官员时,你的幸福度是多少?”在全国31个直辖市和省会城市中,杭州市民给政府官员的打分最高。
杭州的一湖山水倾倒了数以千万计的游客,也给杭州带来了“人间天堂”的美誉。自从京杭大运河开通后,杭州就开始在中国历史上扮演重要角色,除了是吴越和南宋的首都外,在上海崛起之前,杭州和苏州一直扮演长江下游的经济、文化和教育中心的角色。
见过大世面的杭州市民对官员的评价一直也以爱憎分明著称。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忠臣和奸臣的故事——岳飞和秦桧,就发生在杭州。秦桧当政时,杭州百姓就把炸油条说成是“油炸桧”,800多年后的今天仍是这个称呼。但对于留下过政绩的官员,杭州市民也是念念不忘,杭州西湖著名的白堤、苏堤,就是白居易和苏东坡在杭州任地方长官时留下的民生工程,杭州百姓传颂至今。
要在对官员有些挑剔的杭州百姓面前留下较好口碑,是颇有难度的。杭州地方政府到底做了什么,让杭州市民给出了如此高分呢?
还湖于民
杭州地方官员的政声一直和西湖息息相关。史书记载,从唐代到清末,对西湖较大规模的疏浚共有23次,李泌、钱、白居易、苏东坡、杨孟瑛等一批致力于疏浚保护西湖的先贤,一直为杭州百姓的记颂。
2004年至今,风景名胜区门票涨价一直是中国旅游业的热词,但杭州西湖反其道而行之。2002年,杭州市西湖环湖南线景区整合工程刚刚结束,杭州市政府就决定对南线景区实行免费开放,沿湖的孤山、俞园纪念馆也开始免费。到2003年4月,没有围墙、不收门票的完整西湖将自己的每一寸绿地和每一处景观还给了广大市民和游客。
杭州市政府此举除了吸引游客,但最根本的还是兑现“还湖于民”的承诺。
“一半西湖一半笆,筑笆都是官宦家。”这两句诗是对新中国成立前,西湖美景被官宦权贵分割的真实写照。新中国成立后,西湖回到了人民手中,但景观功能却迟迟得不到开发。
20世纪50年代,杭州的城市功能被定位为风景疗养城市,西湖周边建起了不少疗养院,许多省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纷纷把办公楼建在西湖边。到上世纪80年代初,在环湖公路圈内的280余公顷区域面积中,有80多公顷绿地为工厂、企业、疗养院等单位和居民所用。被各类建筑物包围的西湖让游人难见全貌。
几年前,这种环湖圈地运动达到高潮,西湖风景名胜区内的建设项目不断增加:1998年108个,1999年132个,2000年188个,2001年167个……景区内的建筑总量平均每年新增13.8万平方米。
历史上的西湖,水域面积最大时比2001年西湖整治前大一倍。美景历历,一时繁华之极。但清朝嘉庆以后的150年里,由于保护不力,西湖风景区逐渐黯然失色、残缺不全。
杭州市委、市政府决心改变西湖周边环境日益臃肿、百姓距离西湖越来越远的状况,决策实施西湖综合保护工程,还湖于民。曾经几乎与市民和游客绝缘的杭州南线和西线,又重新回到了公众视野之中。
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曾说,西湖及周边地区的每一寸岸线、每一块绿地、每一处设施、每一处景观,都是极其宝贵的公共资源,都要让市民和游客共享。
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得到了社会各界全力支持。在“西湖西进”战役的杨公堤景区建设中,共拆除建筑27万多平方米,拆迁住户933户,单位125家,恢复水面70公顷;在新湖滨景区建设中,共拆迁房屋9万多平方米,有360余户居民和50余家单位迁出。
在西湖南线整合工程中,浙江省军区司令部、政治部、浙江省邮电管理局等单位无条件地放弃优越的湖滨地段。一家部队单位拆除9000多平方米建筑,让出24亩湖滨黄金地段。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顺应民意,一些拆迁钉子户就曾让杭州市政府大为头痛。上海《文汇报》曾在报道中说,某些“临湖的黄金地块至今仍是一些‘老同志’的居所”。但是,这些困难最终还是被克服。
执政者的思维宽容、活跃
当然,对杭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有意见的杭州市民也有一些,比较集中的原因是交通拥挤和房价过高。
一些市民反映,在每天上下班的高峰时间,杭州市中心有些路段经常一堵就是几十分钟甚至一小时。杭州私家车正在快速增加,而地铁通车还有时日,交通拥挤问题很难在朝夕间解决。
过高的房价也让市民叫苦不迭。杭州是温州炒房团最早光顾的城市之一,目前杭州市中心几乎找不到每平米万元以下的房产,而杭州市人均收入2万多元,一户人家需要数十年才能买得起一套中等价位的房子。
但在更多人眼里,杭州不仅仅是旅游者的天堂,还是生活和创业者的天堂。
《福布斯》杂志连续两年将“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的桂冠授予杭州,个中原因最主要的还是杭州创业环境好。尽管有“全国民企看浙江,浙江民企看温州”之语,但事实上,浙江关于民企指标的桂冠多数为杭州夺得——杭州非公经济实力居浙江第一,非公企业数量、总资产、年营业收入,都是浙江第一;全国民营企业五百强中,杭州有53家企业入选。
浙江其他地方的著名民企,如吉利汽车、苏泊尔、康恩贝、盾安等都将总部迁到了西子湖畔。从2001年开始,杭州城区共引入150多家公司总部。
除了北京和深圳之外,杭州已是中国最为重要的rr和互联网业城市之一。大唐风云游戏的投资人、天畅科技总裁郭羽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如果没有执政者的思维宽容、活跃,民间创业者即使有成功的创意也难以有好的施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