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萧关,古代著名雄关。地处固原东南,北连瓦亭土城,南接三关要塞,全长十二公里,六盘山脉横贯西侧,泾河缓缓东去。
清晨,伴着几声嘹亮的鸡鸣,夜幕上的星星稀疏了,却也金黄可爱,整个萧关古道沉寝在晨曦里。走在萧关古道上,看一轮红日从东方连绵起伏的山顶上冉冉升起,论时节,虽然已经农历二月了,但这里的春风依旧夹杂着刺骨的寒意,散发着六盘山麓中枯草的味道,身旁是高大的峰影,显得无比壮阔;把萧关古道烘托的更加神秘庄严。沿着古道东去,一路汽笛长鸣,人烟混杂,不减当年丝绸路上,车辚辚,马萧萧,驼铃阵阵的繁忙景象。
曲曲折折来到萧关明代万历年间的土长城前,眼前这些砖包土长城被岁月摧毁地只留下断臂残垣的一点遗址,时至今日、用手摸摸仍然坚固结实,可想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干;汉文帝年间的那场与匈奴的撕杀,在这里一决高低,是汉将牺牲的多,还是匈奴人死的更多些;偶尔在已久的废墟中,可见两块硬邦邦的骨头,一个是掠夺不义之财,一个是捍卫边疆安全,谁是谁非在今天已经不重要了;留给我们的只能是那段遥远的往事;还有这段残存的遗迹。
古城西侧立有一块正面朝北的石碑,上面刚劲有力的两个大字“萧关”鲜红耀眼,两侧撰写着唐代诗人王维的那首“至使塞上”;背面是当地政府文化部门刻上去的地方志。当年始皇一统六国,翻陇山、登六盘首巡天下;汉武帝六出萧关,七过固原,经六盘山整治山河。跨越千年历史,现在依然是青山绿水,道路畅通,政通人和的好地方。
离开石碑东去,漫步在历史的长廊上,高大的山峰辉映在古道中间,仰望天空,千秋幽谷一线天,危石耸立,草木丛生;走在下面仿佛走在一部危险电影里一样,恐有遭埋伏之感。
来到三关要塞,已近黄昏,三关要塞就是历史上的三关口,夕阳中的三关要塞显得更加古老雄伟。放眼远眺,只见:团团云雾遮山腰,层层山顶接九霄;群峰蔽眼,山河同色,地势尤加险峻。深感“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自古乃是兵家必争之地。北宋杨家将的美名在这里久唱不衰,正是有他们的英雄事迹,才平定了西凉,巩固了中原。关中人民才得以安宁的生产劳动。想到这里我陷入了遥远的回忆,回忆那段杨家将的英雄史事。六盘巍然、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红日渐渐的西垂,三关要塞上堆起了朵朵黄云,整个萧关古道又沐浴在历史的晚霞中,去迎接一个不同凡响的明天。
(宁夏泾源县六盘山镇五里村019号 邮编756404)
清晨,伴着几声嘹亮的鸡鸣,夜幕上的星星稀疏了,却也金黄可爱,整个萧关古道沉寝在晨曦里。走在萧关古道上,看一轮红日从东方连绵起伏的山顶上冉冉升起,论时节,虽然已经农历二月了,但这里的春风依旧夹杂着刺骨的寒意,散发着六盘山麓中枯草的味道,身旁是高大的峰影,显得无比壮阔;把萧关古道烘托的更加神秘庄严。沿着古道东去,一路汽笛长鸣,人烟混杂,不减当年丝绸路上,车辚辚,马萧萧,驼铃阵阵的繁忙景象。
曲曲折折来到萧关明代万历年间的土长城前,眼前这些砖包土长城被岁月摧毁地只留下断臂残垣的一点遗址,时至今日、用手摸摸仍然坚固结实,可想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干;汉文帝年间的那场与匈奴的撕杀,在这里一决高低,是汉将牺牲的多,还是匈奴人死的更多些;偶尔在已久的废墟中,可见两块硬邦邦的骨头,一个是掠夺不义之财,一个是捍卫边疆安全,谁是谁非在今天已经不重要了;留给我们的只能是那段遥远的往事;还有这段残存的遗迹。
古城西侧立有一块正面朝北的石碑,上面刚劲有力的两个大字“萧关”鲜红耀眼,两侧撰写着唐代诗人王维的那首“至使塞上”;背面是当地政府文化部门刻上去的地方志。当年始皇一统六国,翻陇山、登六盘首巡天下;汉武帝六出萧关,七过固原,经六盘山整治山河。跨越千年历史,现在依然是青山绿水,道路畅通,政通人和的好地方。
离开石碑东去,漫步在历史的长廊上,高大的山峰辉映在古道中间,仰望天空,千秋幽谷一线天,危石耸立,草木丛生;走在下面仿佛走在一部危险电影里一样,恐有遭埋伏之感。
来到三关要塞,已近黄昏,三关要塞就是历史上的三关口,夕阳中的三关要塞显得更加古老雄伟。放眼远眺,只见:团团云雾遮山腰,层层山顶接九霄;群峰蔽眼,山河同色,地势尤加险峻。深感“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自古乃是兵家必争之地。北宋杨家将的美名在这里久唱不衰,正是有他们的英雄事迹,才平定了西凉,巩固了中原。关中人民才得以安宁的生产劳动。想到这里我陷入了遥远的回忆,回忆那段杨家将的英雄史事。六盘巍然、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红日渐渐的西垂,三关要塞上堆起了朵朵黄云,整个萧关古道又沐浴在历史的晚霞中,去迎接一个不同凡响的明天。
(宁夏泾源县六盘山镇五里村019号 邮编756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