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马克思主义社会系统研究方法与社会工作专业的契合性

来源 :科教创新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社会科学,社会工作专业在进行实践和研究工作时与马克思主义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有许多契合之处,社会系统研究方法对社会工作领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描述社会系统研究方法中的整体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结构分析法、环境分析法和动态分析法与社会工作专业的关系,提出社会系统研究方法对社会工作专业的意义的思考。
  关键词:社会系统;社会工作;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将人类生存发展的社会描述为一个系统,认为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这个大系统由许多子系统构成,包括:生产力系统、生产关系系统、上层建筑系统、人口系统以及自然环境系统。在吸收当代社会系统理论科学思维的成果上,社会系统理論的研究方法将不断的丰富和壮大。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系统理论对社会工作的影响始于20世纪70年代,系统理论聚焦个人以及其生活的环境,要求社会工作不能限于心理学层面,更应该关注外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以及外部变化的环境对个体的影响。在社会工作实践层面,社会系统理论视角要求工作者要关注人与环境的互动,在对服务对象评估时,通常从服务对象的微观系统、中观系统以及宏观系统等多个维度进行调查分析。社会工作者通常遵循的“人在情境中”的分析评估准则也源于此。
  一、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概述
  纵观整个系统理论的发展过程,系统理论大致可以分为三派:第一派是由生物学家贝塔朗斐提出的一般系统论,该理论主张所有有机体都是一个系统,各个系统由不同的子系统组成,构成更大的系统。每一个系统都有边界,系统内部和系统之间可以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系统可分为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第二派是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生态系统视角,生态系统视角聚焦于人与环境的互动,即系统之内和系统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个体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互动关系受阻就成为问题的原因。第三派是复杂系统理论,这一理论主要源于物理学和工程学,这一理论认为:系统大于其子系统的总和;系统的发展变化呈现出非线性、变化的常态性的规律;系统的的变化具有阶段性以及系统具有深层次的结构。
  (一)研究社会系统遵循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
  社会是一个整体,但马克思在研究社会现象时指出“整体绝不是部分的总和”。由于社会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造成了彼此之间的相互限制以及某些功能的协同而形成了一个系统性整体,这个整体是在各个子系统相互作用的机制下而呈现出的一个整体性系统,而绝不是各个子系统的简单之和。因此我们在研究社会时,要以整体性的视角,研究各个子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
  2.结构性原则
  系统由系统中各要素组成,社会系统的结构是就是系统各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方式。包括各要素之间的结合方式、构成比例、排列秩序等。社会系统的功能与性质决定于系统内各要素的特征、性质以及结构。结构性原则要求研究者在解释和研究社会现象时,要注重观察各具体要素之间的关系并描述其结构。系统的结构决定了系统的功能。且系统的功能会随着系统的结构的变化而改变。因此,社会科学研究必须重视对社会结构的研究,通过优化结构的设计促进社会整体的发展。
  3.层次性原则
  社会是一个拥有多个层次的复杂系统,社会系统的每一个层次都有其特定规律和特点,现代社会中,社会学家通常用阶层来表示人类在社会系统的层次性, 阶层的产生是由生产资料分配方式和分配结果导致,在社会系统层次中,每一个层次都呈现出质的差异性,每一个层次也有共同性,例如不同阶层的人都会追求物质和精神的满足,但是其行动机制却有一定差异性。所以研究系统不同层次之间的差异性和共同性能够避免过于简单片面的理解社会系统,能够促进社会系统各层次之间有序互动,有利于系统本身的良性循环发展。
  4.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意味着,社会系统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系统通过与外界环境不断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使得系统维持和自身结构更新。从而使社会系统从无序到有序。从历史的经验看,如果系统的开放性被损坏,就会使系统的结构紊乱无序,系统将会走向灭亡。
  二、社会系统研究方法在社会工作领域的运用
  早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社会工作专业就从西方流入中国,上世纪五十年代,国家进行学科调整,社会工作专业被取消。改革开放以后,社会工作教育在中国内地又得到了重新恢复和发展。近年来,由于经济持续增长,我国社会不断转型,社会矛盾不断深化。国家对社会工作专业十分重视,一系列政策文件都表明我国目前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方面有比较大的缺口。国家政策的支持,社会现实的需要,为什么还会导致我国的社会工作发展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呢。事实上,与西方国家相比,由于我国社会历史的特殊性,社会体制、价值思想的差异性,导致社工在运用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方法开展服务时,很难达到预想的效果,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加剧。因此想要社会工作专业更好地融入我国社会现实,需要社会工作研究者立足于我国社会实情,系统化的分析整个社会发展历程,从而“对症下药”。
  (一)整体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在社会工作中的运用
  整体分析法要求社会工作者在分析服务对象问题时要用全局性的眼光和整体性的思维。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从个人到群体再到社会。事实上,每个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层次性,在做科学研究时,系统论要求研究者去观察分析每个子系统各层次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从观察的现象中去探求社会各个层次系统,得出结果反映整个社会历史事实。社会工作常用的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该理论从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以及自我实现这五个层次提出了人的五种需求,这五种需求是层层递进的,表明人的需求是从低级到高级的,个人发展也是由浅入深的。埃里克森的成长八阶段理论,从个人心理和社会两个角度阐述了个人成长所要经历的八个阶段以及每个阶段面临的需求和问题,并强调每个人必须要解决当前阶段的问题才能进入下一人生阶段,否则个人的发展就会受阻甚至停滞不前。从这两个经典的社会工作理论可以表明,人在成长过程中都要按照层次完成各个阶段的任务、满足各个阶段的需求才能够正常社会化。   (二)结构分析法和环境分析法与生态系统理论的契合性
  生态系统理论是社会工作者在进行实践工作时最常用的分析理论模式。生态系统论认为每一个体都生活在一个“生态圈”中。该理论将个人生活的系统划分为:微观、中介、外在和宏观系统。生态系统理论特殊性在意其有着“天人合一”的理论核心,强调人与环境相互影响,是一个联合的整体的交流系统。首先,个人的成长依赖于环境。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需要来自于环境提供的资源和支持,比如,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化的过程中,需要来自于家庭、学校、单位、社会等场所提供支持,当个人能够从环境中获取其成长所需的资源时,就能够顺利完成社会化。其次,个人体需要适应环境。个人为向环境获取自身发展所需要的资源需要与环境之间保持双向互动的关系。在这种互动关系中,要求个人要适应环境,根据不同环境调整自己的状态,这有利于个人社会化的顺利完成,减少个人与环境的矛盾冲突。所以生态系统理论要求社会工作者在分析个人问题时,要从个人生活的环境结构着手,从环境结构上分析问题。
  (三)动态分析法对社会工作者的启示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是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是运动的而不是静止的,世界始终处于动态的发展中。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始终存在着定量的信息交换。所以,我们必须要用动态的眼光,才能准确地理解和描述人类社会系统各项要素的发展状况。信息革命使得社会各个方面不断发展,社会问题也由此层出不穷,面对服务对象各种复杂情况,要求社会工作者掌握动态的分析能力。从个人层面来讲,动态分析法要求社会工作者要密切关注服务对象的问题和情绪以及周边环境的变化,及时作出回应和调整。从社会层面来讲,要求社会工作者要与时俱进,对社会大环境的变化有一定敏锐度,要时刻关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变化,这样才能对社会工作、机构以及相关社会政策提出相关合理的建议。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一定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完善革新。
  三、结语
  马克思主义社会系统研究方法为社会工作实践和研究提供了系统性的思路。在社会工作服务和研究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善于运用整体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环境分析法、动态分析法以及结构分析法,善于运用系统性的思维思考,在实践工作中,要将服务对象当做一个系统整体,在社会工作研究中也要将社会工作专业和社会当做一个系统整体加以思考,要依据系统之间的互动、结构、联系等将各个要素有机结合。事实上,社会工作专业的最终目标就是解决社会问题、缓解社会矛盾、调节社会关系、促进社会进步。因此将社会系统研究方法与社会工作专业有机结合起来,不仅有利于社会工作专业发展,也有利于推动社会工作本土化进程。
  参考文献:
  [1]王艳.浅析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对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发展的作用[J].中国社会工作,2020(01):27-28.
  [2]焦鹏.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对社会工作实践的指导[J].祖国,2018(15):290-291.
  [3]吕双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社会工作本土化中的运用[J].河南农业,2017(21):55-56.
  [4]程晨,刘艳.浅析社会系统研究方法在社会工作领域的应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09):474+476.
  [5]李春桃.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指导社會工作实践[J].唯实(现代管理),2017(05):22-23.
  西南大学国家治理学院 重庆 400715
其他文献
摘要:高校学生党支部党建活动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途径,是充分发挥高校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模范先锋作用的重要保障。华北理工大学药学院学生党支部以创新“党建+”工作机制为核心,通过对党建活动内容与形式的创新探究,不断明晰并摸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党建路径。  关键词:高校;活动;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党支部要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不断迅猛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互联网+”的理念也逐渐得到各行各业的广泛认可和应用。尤其是在教育方面,在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推动下,对各科都提出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基于“互联网+”背景下,对实现中职思想政治创新课堂教学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中职思想政治教师要抓住互联网教学的优势,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推动教学形式的创新发展,顺应时代发展开展线上教育,为思想政治教学注入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课程思想政治”的概念,分析了师生层面对中职美术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启示和意义,探讨了如何将政治教育融入中职美术教学中。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为美术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提供相应的参考。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中职美术教育;课程思政;实践  引言  上海市委员会于2014年提出了“课程思想政治”的概念。“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道德。政治理论教育的要素是教授该学科,以及思想学科政治理
期刊
摘要:在新形势的教育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体制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道德观都在种种新事物的冲击下受到不同程度上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要意识到在新形势下做好小学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从而确保小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道德观的培养工作。小学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只是理论性的教学计划,要将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并在联系学生家长,取得社会支持的基础上确保小学思想政治工作
期刊
摘要:当前,虚拟仿真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应用,而这一技术如何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需要我们予以深入探索。该文通过分析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虚拟仿真技术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模式和关键。  关键词:虚拟仿真技术;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用探索  1虚拟仿真技术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的作用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虚拟仿真技术,可以达到以下两个方面的
期刊
党的十九大会议指出:党支部要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支部是党最基层的组织,是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桥头堡,党支部也是与职工群众距离最接近、交流最直接的党组织。林区广大党支部只有不断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最大程度地把党建资源融合联合在一起,形成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强大合力,才能和职工群众想在
期刊
摘 要:现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3G技术被广泛应用。由于3G业务发展具有对网络和终端依赖性强的特点,通过网络技术的发展、终端种类的丰富,3G业务种类呈现多样性,3G业务发展需要研究与产业化发展相结合。本文通过对3G时期无线网络的发展现状进行浅析,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一定的预测,届时,绝大多数电子及通信产品必将应用3G技术。望对今后研究此课题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3G
期刊
摘要:本文就低碳理念在城市园林植物景观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城市园林植物景观意境的构成方式和营造手法,从而将其合理的融入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当中。在当今城市园林植物景观意境缺失问题的改善与解决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城市园林;植物景观;意境营造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意境”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所追求的最高标准,而植物景观要素与园林意境的营造有着非常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华南农业大学校园美食文化节为个案,通过介绍个案实施的目标与思路、实施的方法与过程以及所取得的成效,探索以“六个相结合”为着力点打造校园文化品牌的新思路。  关键词:学科优势 校园文化 品牌 美食文化节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1(b)-0205-0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
期刊
摘要:此项目研究是以室内工作室建设为课题作为研究对象,室内工作室的建设较为重要的一点是体现与塑造工作室的文化与形象。工作室的建设是由工作团队的运行和工作环境来创造的,它来结合了办公环境的综合品质,其中有办公室建筑的形态、软装的选择、色彩與色彩之间的碰撞,灯光与空间的照明,几种处理手法的相互衬托,是创造一种富于生命力的活生生的现场感。对于处于现代化的人们来说,工作占据了人们生活的大部分时间。人们能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