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中对朗读的总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忽视朗读教学现象比较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認识上的偏差。认为朗读与识字教学是相互联系的,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初中阶段主要是训练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应付各类考试,这才是比较现实的做法,朗读教学没有必要。
二是不少教师用家乡“普通话”读课文。这部分老师虽认识到朗读教学的重要性,自己也努力用家乡“普通话”去读,但由于语音素质差,吐字音节不准,声调混乱,读出的课文“不伦不类”,时间一长,也就不往这方面努力了,甚至认为用家乡话教学反而更亲切。
三是教师无激情。不少教师自身普通话水平也不错,但读课文时通篇以叙述口气,语句中重音、轻音、气音、拖气音无明显区别,音量、音调、音速也不因语句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随时变换。很多教师读人物对话和心理描写的语句毫无语感,每字所占时值均等。语调无抑扬升降,语感无喜、怒、哀、乐,语势无慷慨激昂、抑扬低沉之分。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散文读法有别者更是甚少,这些教师的范读无所谓“范”,无效仿价值。
四是将“朗读”和“读”混为一谈,认为只要放开嗓门用普通话读皆为“朗读”。不少学生的“念读”令人忧虑:一是用土话唱读,好像文中每句话都是这调儿所填的词,听之,像是在哀叹,令人辛酸。有的教师对其唱读听之任之,不予纠正。二是快读,其话像是“连珠炮”,毫无顿挫感,听者不知所云。三是吐字不清,添字、落字、重复语句严重。四是语气无力,平淡无味。
凡此种种原因,使农村语文教学出现了偏差,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应重视“朗读”。
首先,朗读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语文课具有很强的思想性。课文的思想内容主要是通过阅读和讲解对学生的思想感情和品德情操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充满感情的朗读可以把学生带入作品的意境中去受到感染和陶冶。
如《海燕》结尾处有两句,一句是“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朗读时高声读出“暴风雨”,且是连续的“大声疾呼”,这样就把海燕作为报讯者的极度兴奋、欢快之情表现了出来。另一句是:“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朗读时“暴风雨”、“猛烈”应重读,语调要高昂,这样可读出无产阶级对反动势力无比愤怒和渴望大规模革命风暴早日到来的思想感情,富于号召力和战斗力。成功的朗读可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量,唤起师生感情的共鸣,增强教学效果。
其次,朗读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经常注意朗读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对提高书面表达能力也很有作用。
《孔乙己》中:“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间里……”中的“踱”,写出了长衫主顾的悠闲自得、养尊处优的生活状况。“孔乙己便排出九文大钱”中的“排”字,写出了孔乙己分文不少又有几分炫耀的心理。这些字重读,可使同学加深对作品的理解。经过辨别、体味,从而加深理解它们的意义和表达上的作用,会增加材料的储备,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
再次,朗读是学习和推广普通话的有效措施之一。推广普通话是我国的一项语言政策,《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能说普通话”是课程总目标之一。语文教师对推广普通话有义不容辞的职责。教师在课堂上用普通话清楚而正确地示范朗读,不但能加深语文教学的效果,而且能够大力推广普通话,起到言传“声”教的作用。
那么,应该怎样抓好语文朗读教学呢?
正确深入理解作品的内容是抓好朗读的关键。
朗读,它不是纯技术性的。朗读者即使有了优美的语言、悦耳的声音,但不一定就能准确地传达出作品的思想感情。在很多朗诵比赛中,有的选手把稿子背熟了,声音也还动听,手势也不少,但是朗读以后,别人听起来非常不舒服。虚假的热情和捏造的腔调只会给人以矫揉造作的感觉,丝毫不能引起情感上的共鸣。由于对作品理解不深,有的还会歪曲了原作的思想内容。
对于那些内容离我们相去很远的作品,更不可在不懂的情况下就贸然去朗读,如“阿房宫”中的“阿房”(ē páng),不能读成(ā fáng),“风吹草低见牛羊”中“见”(xiàn)不能读成“jiàn”等。
教师在指导朗读时,要让学生进行“玩味”,就是抓住那些情感浓郁、含蓄深沉的妙词佳句,引导学生潜心体会,细细咀嚼,反复吟诵,慢慢品味。从中品尝作品无穷无尽的美——文辞美、音韵美、意境美、情感美和色彩美。其时,展现在学生眼前的不再是寂静的抽象的文字符号,而是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名篇佳作反复诵读,就能体会到作品融于情境中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从中受到情感陶冶。
同为文章,体裁有别,文中所描写的语言环境不同,朗读技巧也不相同,要做到:一是教者用言简意赅的语句引读,先将学生引入文中描写的意境中;二是要注意语言的气势,指导学生掌握陈述、疑问、感叹、惊喜、激愤等不同语气的读法;三是注意吐字的轻重缓急,音量大小适度。
朗读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要把作品朗读得使学生受到极大的感染,朗读者就要首先“进入作品”,受到极大的感染,然后再把自己的感受,体验传达给学生。
总之,只有老师“读”得入情入境,声情并茂,进入文章所描写的那种氛围中,学生才能读得有声有色,荡气回肠,获益匪浅,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不能忽视。
一是認识上的偏差。认为朗读与识字教学是相互联系的,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初中阶段主要是训练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应付各类考试,这才是比较现实的做法,朗读教学没有必要。
二是不少教师用家乡“普通话”读课文。这部分老师虽认识到朗读教学的重要性,自己也努力用家乡“普通话”去读,但由于语音素质差,吐字音节不准,声调混乱,读出的课文“不伦不类”,时间一长,也就不往这方面努力了,甚至认为用家乡话教学反而更亲切。
三是教师无激情。不少教师自身普通话水平也不错,但读课文时通篇以叙述口气,语句中重音、轻音、气音、拖气音无明显区别,音量、音调、音速也不因语句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随时变换。很多教师读人物对话和心理描写的语句毫无语感,每字所占时值均等。语调无抑扬升降,语感无喜、怒、哀、乐,语势无慷慨激昂、抑扬低沉之分。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散文读法有别者更是甚少,这些教师的范读无所谓“范”,无效仿价值。
四是将“朗读”和“读”混为一谈,认为只要放开嗓门用普通话读皆为“朗读”。不少学生的“念读”令人忧虑:一是用土话唱读,好像文中每句话都是这调儿所填的词,听之,像是在哀叹,令人辛酸。有的教师对其唱读听之任之,不予纠正。二是快读,其话像是“连珠炮”,毫无顿挫感,听者不知所云。三是吐字不清,添字、落字、重复语句严重。四是语气无力,平淡无味。
凡此种种原因,使农村语文教学出现了偏差,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应重视“朗读”。
首先,朗读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语文课具有很强的思想性。课文的思想内容主要是通过阅读和讲解对学生的思想感情和品德情操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充满感情的朗读可以把学生带入作品的意境中去受到感染和陶冶。
如《海燕》结尾处有两句,一句是“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朗读时高声读出“暴风雨”,且是连续的“大声疾呼”,这样就把海燕作为报讯者的极度兴奋、欢快之情表现了出来。另一句是:“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朗读时“暴风雨”、“猛烈”应重读,语调要高昂,这样可读出无产阶级对反动势力无比愤怒和渴望大规模革命风暴早日到来的思想感情,富于号召力和战斗力。成功的朗读可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量,唤起师生感情的共鸣,增强教学效果。
其次,朗读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经常注意朗读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对提高书面表达能力也很有作用。
《孔乙己》中:“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间里……”中的“踱”,写出了长衫主顾的悠闲自得、养尊处优的生活状况。“孔乙己便排出九文大钱”中的“排”字,写出了孔乙己分文不少又有几分炫耀的心理。这些字重读,可使同学加深对作品的理解。经过辨别、体味,从而加深理解它们的意义和表达上的作用,会增加材料的储备,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
再次,朗读是学习和推广普通话的有效措施之一。推广普通话是我国的一项语言政策,《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能说普通话”是课程总目标之一。语文教师对推广普通话有义不容辞的职责。教师在课堂上用普通话清楚而正确地示范朗读,不但能加深语文教学的效果,而且能够大力推广普通话,起到言传“声”教的作用。
那么,应该怎样抓好语文朗读教学呢?
正确深入理解作品的内容是抓好朗读的关键。
朗读,它不是纯技术性的。朗读者即使有了优美的语言、悦耳的声音,但不一定就能准确地传达出作品的思想感情。在很多朗诵比赛中,有的选手把稿子背熟了,声音也还动听,手势也不少,但是朗读以后,别人听起来非常不舒服。虚假的热情和捏造的腔调只会给人以矫揉造作的感觉,丝毫不能引起情感上的共鸣。由于对作品理解不深,有的还会歪曲了原作的思想内容。
对于那些内容离我们相去很远的作品,更不可在不懂的情况下就贸然去朗读,如“阿房宫”中的“阿房”(ē páng),不能读成(ā fáng),“风吹草低见牛羊”中“见”(xiàn)不能读成“jiàn”等。
教师在指导朗读时,要让学生进行“玩味”,就是抓住那些情感浓郁、含蓄深沉的妙词佳句,引导学生潜心体会,细细咀嚼,反复吟诵,慢慢品味。从中品尝作品无穷无尽的美——文辞美、音韵美、意境美、情感美和色彩美。其时,展现在学生眼前的不再是寂静的抽象的文字符号,而是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名篇佳作反复诵读,就能体会到作品融于情境中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从中受到情感陶冶。
同为文章,体裁有别,文中所描写的语言环境不同,朗读技巧也不相同,要做到:一是教者用言简意赅的语句引读,先将学生引入文中描写的意境中;二是要注意语言的气势,指导学生掌握陈述、疑问、感叹、惊喜、激愤等不同语气的读法;三是注意吐字的轻重缓急,音量大小适度。
朗读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要把作品朗读得使学生受到极大的感染,朗读者就要首先“进入作品”,受到极大的感染,然后再把自己的感受,体验传达给学生。
总之,只有老师“读”得入情入境,声情并茂,进入文章所描写的那种氛围中,学生才能读得有声有色,荡气回肠,获益匪浅,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不能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