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历史课堂渗透家国情怀初探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onso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及教育引导青少年培养爱国主义意识是高中历史课堂中一项很重要的任务。笔者在本文分析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教育的现状
  1.爱国主义素材需要更新。
  高中历史教材中有大量的爱国主义素材,如岳麓版历史教材必修2中《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一课,对“买办”阶层进行了大量解释,如“新兴阶层”“获取佣金”“聚敛财富”“渗透到政治领域,并凭借对西方的了解,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诸方面发挥着较大影响”。实际上,“买办”在革命史观念中属于反动派,但是不包括所有,有很多也属于爱国人士和民族人士。
  2.家国情怀被简化。
  爱国主义中比较明显的是对民族英雄的描写,如林则徐。林则徐在意识到西方的强大之后开始翻译外国文献,了解地理知识,并且他本人有“制夷”的觉悟,但是并没有公开倡导。高中历史教材对林则徐本人形象的塑造堪称完美,但是对于他的评价稍微失实。
  3.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在课堂教学中,但目前的高中历史教学的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历史考试成绩,使爱国主义教育流于形式。
  二、在高中历史课堂渗透家国情怀教育的策略
  1.更新历史教学认知。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家国情怀教育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要求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强自我认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及合理运用教材中涉及的知识内容。以岳麓版历史必修1中《鸦片战争》的教学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励学生发奋图强,振兴中华,明白“落后就要挨打”。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介绍《中国近代史》等入手,让学生对晚清的社会面貌有整体认识,让学生用开放、客观的心态学习历史,正确认识历史,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
  2.更新课堂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讨论法。例如,在教学岳麓版历史必修1中的《五四爱国运动》时,针对“火烧赵家楼”这一事件,教师可以让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引导学生感受青年的情感爆发,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情感。
  3.创设教学情境。
  例如,在教学岳麓版历史必修1中的《辛亥革命》时,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体会革命志士的爱国之心和斗争精神,但教材对革命志士的表述并不多。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展示林觉民给妻子写的一封信。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领会信中的思想情感,正确认识革命志士对国家的热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深刻挖掘爱国主义素材,为学生展示革命志士的光辉事迹。如果在课堂上教师一开始就引导学生学习革命志士的壮举,领会他们的英勇事迹,因为学生并没有经历过战火硝烟的时代,难以有共鸣,家国情怀教育就难以开展。
  家国情怀是很重要的情感力量与精神力量。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渗透需要教师多加努力,激发学生对历史产生正确认识,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注:本文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家国情怀’培养策略研究”課题的阶段性成果。
其他文献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唯物史观有明确界定:历史课程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人类历史发展进行科学解释,将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判断中.教师利用唯物史观进
期刊
在传统教学中,有些教师在开始授课时开篇就向学生交代将要学习的主要教学内容。这种方法虽然简单明了不浪费时间,但让整个教学过程显得无趣,学生无法较快地融入地理教学的情境中去。而有效的导入能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所以,教师采用多种导入方法,能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一步步带领学生走入地理课堂。  一、设疑导入法  高中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对于高中生来说较为抽象难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选择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教学,使学生牢固掌握相关核心知识点;将社会热点与教材知识准确对接,用道德与法治学科思维解读社会热点;学会运用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制定民法典的重大意义,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与法治意识,培养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新时代公民。【教学重难点】重点:复习巩固教材知识。难点: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诗文导入,横看成岭侧成峰——多角度解读民法典师:“德莫高于爱民,行莫贱于害民”“道私者乱,道法者治”是什么意思?
一、导入新课rn师:(展示一组去年社会实践的照片)在去年的社会实践中,我们去采茶、割麦子、爬山、抓鱼等,今年我们将去哪里呢?行知教育基地!rn师展示并给出相关材料,介绍行知
期刊
地理实践力指人们在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识品质和行动能力,是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之一.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力,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
期刊
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道德与法治课是学校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引领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载体。在新时期,培育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既是培养合格现代公民的需要,也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课堂生态教与学是立足于课堂,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综合、平衡发展、互动的一个过程,是动态、自然生成的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成长的有机课堂教学。  一、历史课堂生态教与学思想理念与学科核心素养之间的平衡  历史课堂生态教与学思想理念包含四个发展,即主动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融合了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五个方面。教师要坚持生态教学思想理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明确指出,中学历史课程承载着历史学的教育功能.同时,在新高考改革的推动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深度阅读的基础上,分析和认识史料对历史研究
期刊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教育”已经与我们“零距离”接触,互联网对于教育带来的不仅是获取信息的便捷化、教学方式的现代化、探究途径的多元化和数据统计的精准化,
期刊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初中历史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还要关注学生探索求知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收集整理信息,掌握学习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历史学习不是简单的识记,教师要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收集资料、整理史料中形成独立思考、探索求知、反思历史的能力。史料是建立现在与过去联系的纽带,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都是历史教学中无可替代的内容。教师要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探索精神,让学生在分析交流中形成逻